原來這才是生活的本質:觸動瑞典人,活出好日子的練習
練習,重新整理你的人生
我沒時間好好放鬆
只要少看點電視、少用點手機與電腦,就會有更多時間。想想看,自己每星期有幾小時坐在螢幕前。這些時間之中,又有幾小時其實可以用來處理工作?
根據幾年前瑞典電視一則報導,瑞典人平均每天花六小時看電視、聽廣播、上網、看報紙。我相信,至今這個數字依然居高不下。我們每天吸收的資訊得在二十四小時內反芻、消化,而我們也需撥些時間來思考、放鬆與恢復氣力。
我們不能把腦袋塞滿了資訊、新聞與意見,卻完全不刪除任何內容。我們必須三不五時丟棄一些東西,才能騰出思考的空間。而我們在睡眠時做不了這件事,因為無法控制大腦處理思緒,因此必須進行有意識的冥想與放鬆。日常生活中,我們必須找時間冥想,找出最適當的冥想方式,然後再安排到行程之中。固定冥想與放鬆的重要性,並不亞於規律的運動。
時間安排與規畫的訣竅
□寫下行程。
□擬定一個月、六個月或一年的長期計畫,以及任務分工。
□擬定一星期的詳細短期計畫,以及任務分工。
□切勿把行程排太滿,留彈性給需要花較長時間完成的事項,以及突發狀況。
□別人的要求若與行程衝突,學會適時拒絕。
□盡量把工作平均分配。
□家人應共同擬定計畫。
想想看,自己每天哪個時段精神最好,利用那段時間處理最重要也最費力的工作。每天傍晚,至少給自己十分鐘的休息時間。
即使只採用上述一兩個訣竅,成效也會出乎你的意料。時間安排與規畫需要練習,因為你得改變自己做事的內容、時間與方法。起初,你可能會覺得很內疚,其實不需要內疚,反而更要覺得開心。
--------------------------------------------------------------------------------------------------------------------
麥茲以往行程總是滿檔
以前,我的行程老是排得很滿,永遠都被時間追著跑:走路走很快、吃飯吃很趕、開車開很快,每天都有一大堆事要做。我還會設定不切實際的目標,時間永遠都不夠用,不斷在重要的事之間取捨。今天沒做完的事,只好推遲到隔天再做,隔天的壓力就更大。蘇姍也被相同的問題困擾。
我和蘇姍以往都難以忍受做事慢吞吞的人,即使是正常速度也看不慣。我們討厭排隊,受不了說話慢條斯理的人。我們也缺乏耐性,難以真正放鬆。我可以感受到龐大壓力,就算陪女兒玩也很容易分心,不斷想著自己忘了做或還沒做的工作。某次往爸媽家的路上,我困在車陣當中,壓力大到快要崩潰,但明明就沒有任何約會,也沒有遲到。我從來就沒思考壓力的源頭,只把它當成生活的一部分。
--------------------------------------------------------------------------------------------------------------------
如果你對這段話產生共鳴,就必須明白事態的嚴重性。這樣的生活並不健康,你需要立刻採取行動,找出並留意生活中引發壓力的因素。你也得改變自己看待無法改變事物的方式。
留點時間給自己,並註記在行程當中。少花點時間滑手機、用電腦或看電視,因為你需要時間找回內在的力量。泡個澡、關起門、聽音樂、做些放鬆練習、冥想、練瑜珈或氣功,或者單純散散步,就算只有十五分鐘都好。
恢復身心健康是當務之急,尤其當你的生活必須維持高強度的活動,早日復原更是重要。
「昨晚我擬定了一千個計畫,今早卻全部都忘光了。」—佚名
練習,愛上自己的脆弱
我們既會追求外在的完美,也會追求內在的完美。我們希望能獲得內心的平靜、快樂與平衡。
問題是,我們的希望、信仰與努力都維繫於完美無缺陷的人生。人活著本來就不容易了,我們有時卻還自找麻煩,把事情變得更加困難。比較務實的目標,應該是內心感到平靜、快樂與平衡的時間不斷增加,也更頻繁地出現,這樣壓力與焦慮的感覺就會減少。
社會總是告訴我們,人生應該完美無缺,否則就不應該感到滿足。可是,如果抱持這樣的態度,我們永遠都快樂不起來!我們就連「完美」兩字都應避免使用,萬物都不完美,或者該這麼說,萬物都很完美。
完美主義會讓我們不敢嘗試特定的事物,我們會在心中質疑:「既然做不到最好,有什麼好試的呢?」
社會總是告訴我們,我們要有特定的樣子、特定的生活或特定的長相才「夠好」。這些成了許多人追求的「完美」理想形象。根據不同的年齡、性別、工作等因素,我們可能得承受不同的社會期待。
每當看到小朋友不敢拿蠟筆畫畫,只因為怕畫得不夠「完美」,就讓人感到很心疼。他們已經懂得分辨什麼才叫作「好看」、什麼作品會得到旁人的讚賞。
同樣讓人心疼的是,看到青少年從頭到腳打量自己,只為了迎合社會對他們外表的期待。他們努力追求的理想形象,其實都是由媒體、大人與社會所建構。
大人希望一切都能完美:孩子、伴侶、家庭與嗜好共同構築成一個完美的表相,好展現給世人看。他們會邀請朋友來家中作客,但有時連晚餐還沒開始就累癱了。沒有人是完美的,或者可以說我們都是完美又獨一無二的個體!
-----------------------------------------------------------------------------------------------------------------
荒謬的要求
接下來分享一個很典型的案例。我們有位女性友人曾說,她有次邀請朋友來家中晚餐。一如往常,她希望家裡一塵不染、晚餐豐盛美好。而在客人抵達前一小時,客廳到處都是樂高積木,孩子還沒換好衣服,餐點也才準備了一半。她站在爐火前,瞬間覺得血壓飆升,額頭直冒冷汗,心跳不斷加速。半小時後,她再也承受不住壓力與疲勞跑到浴室嘔吐。
-----------------------------------------------------------------------------------------------------------------
我們每天都要面對事情「應該如此」的假象。到底有誰會想要完美的父母或朋友?真有人能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嗎?這只會一再讓人感到挫折與自卑,彷彿一切都成了競賽。
當我們努力要符合自己或社會設定的期待,就會覺得自己隨時處於崩潰邊緣。我們表面上也許看起來沒事,但是心裡早就在天人交戰。我們像是被人追著跑,既自卑又愧疚,心理遲早影響到生理;我們躲在角落默不作聲,灰心喪氣又萬分焦慮;我們被壓得喘不過氣,甚至出現胃痛、頭痛等症狀。
當你問認識的人好不好,通常會得到這樣的回答:「喔,很好啊,你咧?」如果他們要把真正的心情告訴你,你八成得站在那裡聽上好一陣子。
我們常認為其他人都過得很好,但是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煩惱。如果我們勇於談論,也許就能稍稍釋懷。我們需要有勇氣,向彼此展現自己的不完美。
我們是否沒有餘力去關心彼此了呢?還是沒有時間關心呢?無論在家中、人際關係裡、工作上或自己本身,我們只會想方設法遮掩問題。
世人往往很怕展現自己脆弱的一面。畢竟誰想要動不動就抱怨呢?但是誠實表達自己的處境並非抱怨。我們需要正視自己的問題,方法之一就是跟別人談談。
-----------------------------------------------------------------------------------------------------------------
論脆弱
常有人問我們,怎麼能夠如此坦誠不諱,直說我們很勇敢,還問我們是否不會害怕或擔心,心胸開放是否會適得其反。但是對我們來說,本來就應該如此。如果我們要針對此議題寫書和演講、分享的故事要讓人產生共鳴,保持心胸開放就是很大的優點。我們從不覺得這是壞事,反而恰恰相反!很可惜多數人不了解這點。當我們敢開口分享自己的想法與故事,就會獲得無限的正能量。我(蘇姍)在高中當了多年老師,一直都對學生坦誠相待,我會跟他們分享自己的家庭、生活與想法。就我看來,學生似乎很喜歡我吐露私事、展現真性情的一面,也能從中獲得安全感。
-----------------------------------------------------------------------------------------------------------------
脆弱讓人更加美麗
休士頓大學教授布芮尼.布朗(Brené Brown)是全球數一數二以脆弱為研究題材的學者。她的研究顯示,脆弱是內疚、羞恥、害怕被拋棄的關鍵,但脆弱同時也是世人渴望與他人建立連結的必要條件。布朗的研究顯示,一般人喜歡看到他人的脆弱。當我們感到脆弱時,才表現出真實的自我,進而了解彼此、產生歸屬感。不過,鮮少有人希望展現自己的脆弱。
她的研究也顯示,毫不猶豫展現自己脆弱面的人,也最願意放下世俗的眼光、勇敢活出自己。
對這些人來說,把自己攤在陽光下當然很不容易,但是脆弱不是選擇,而是一種必然。他們相信,脆弱讓自己更為美麗。這些人容易建立穩定、真誠又溫暖的關係,也懂得親近他人,不會擔心遭到拋棄或拒絕。
脆弱的三大迷思
脆弱是缺陷:這是最危險的迷思,勇於展現脆弱其實是優點。
脆弱是選擇:脆弱並非說不要就能不要。我們真的選擇不展現脆弱,反而會孤立了自己,讓我們與他人漸行漸遠。我們得問問自己:我感到脆弱時,要如何反應呢?
脆弱有開關:展現自身的脆弱,並不代表要一直毫無保留地表露情感。每當你多接納自己與他人一點,就變得更勇敢一些。這些珍貴的時刻,都會鼓舞你在未來更展現自己的脆弱,誠實面對自己。
「人生最困難的挑戰,莫過於當世界要你仿效他人,你卻依然堅持做自己。」──佚名
有些人深怕自己不夠好,他們擔心如果不去迎合社會期待,其他人就會閒言閒語。但是實情正好相反。當我們展現人性脆弱的一面,其他人反而會更喜歡我們。我們凡事坦誠以對,有助其他人在我們身上找到認同感,進而願意跟我們來往。
人類常希望在他人身上尋找認同感,然後才會對彼此產生諒解與同理心,到頭來還能提升彼此的自信。如果能影響並感動他人,真的是件很棒的事!每個人都希望能獲得正面的影響。
現今,我們耗費大量時間與精力,把生活點滴公諸於社群媒體。社群媒體讓我們誤以為其他人都過得很好:工作比較好玩、假期比較享受、生活比較快樂。
多數人不會上傳燉菜失敗或蛋糕烤壞的照片,更少人會在臉書上分享面試失敗的經驗,或是抱怨付不起出國度假的費用。任誰都不想當「魯蛇」。
為什麼我們會覺得人生是場競爭呢?
練習,正視孩子們的困境
都是為了孩子好
身為父母,我們當然在乎孩子的身心發展,希望能盡量促進他們成長。孩子念的托兒所或學校往往人滿為患,我們還替他們報名許多課外活動,學舞蹈、打球、小提琴、陶藝等等。許多父母每天只顧著送孩子出門,卻不曉得孩子在外頭做了哪些事。
孩子參與這些活動或課程時,逐漸學會對自己設定很高的要求。他們跟老師和同儕相處時,抱持著不同的期待與需求,有些說得出口,有些說不出口。而往往是未說出口的最為麻煩,也最難處理。
孩子每天都會遇到帶來壓力的事情,也就是所謂的壓力源。我們無法保護他們完全不受壓力所擾,但是至少可以加以談論、設法避免,教導他們如何應對。我們自己也得以身作則,成為處理壓力的好榜樣。
孩子需要學會辨別壓力
孩子比大人更容易受壓力影響,因為他們的大腦正處於關鍵發展時期,身體對壓力十分敏感,和大人一樣,壓力可能會導致他們生理或心理上的疾病。壓力是身體、情緒和腦力需求過大產生的反應。
「許多父母願意為孩子做任何事,唯獨不讓孩子做自己。」──英國街頭塗鴨藝術家班克西(Banksy)
成天塞滿活動,無暇休息與反思
根據社會上普遍的認知,如果我們沒有時時刻刻在做事,就代表懶惰又沒生產力。這可能會影響我們對於休息放鬆的態度。
學齡前孩童除了在白天的托育之後,每週塞了兩個以上的課外活動,竟然已成為稀鬆平常的事。因此,許多孩子並沒有時間好好反思白天的學習經驗,這必須要靜下心來才辦得到。我們什麼時候才會告訴孩子,安靜思考與參加活動一樣重要呢?
唯有透過休息與反省,才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讓他們開始懂得自我思考,進而成為獨特的個體。可惜的是,時下許多孩子忙於一個又一個規畫好的活動,每當有點時間可以喘口氣,便不曉得該做什麼。這些孩子對於靜靜思考很不自在,甚至莫名恐懼。
每當孩子沒事可做而開始任性抱怨,我們大人常常無法應付,只好放電影給他們看或讓他們玩電腦遊戲,以圖耳根子清淨。如果孩子有時間好好思考,久而久之就能找到自己的活動,這個過程能促進他們身心發展,大人只需要多給一點時間。
以我們的孩子艾莎為例
養女艾莎每個週末都會來我們家住。每逢星期五下午,她就會出現在我們家門口,既亢奮又好動,一進門就想找點樂子。對我們家來說,星期五下午是休生養息的時刻,舒緩平日壓力之餘,也一起準備晚餐。如果我們不去管她,她要麼就會在廚房幫忙,要麼就自己去房間找事做。有時候,一直要等到星期日傍晚,她才會真正地放鬆。當大人承受很大的壓力時,往往很難發覺孩子也備感壓力!
-------------------------------------------------------------------------------------
積極教養的助益
增進教養能力的機會有很多,例如閱讀教養書籍、報名相關課程。我們曾受邀參與一門課程,回想起來仍滿懷感謝。那門課的主軸是積極教養,絕對值得推薦。幸虧上過課,我們才更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父母,也獲得許多寶貴的建議,以及如何促成改變的要領。
儘管如此,有時想到養育茱莉亞的責任有多麼重大,我們仍會感到惶惶不安。我們希望她長大後能獨立自主、有同理心、優游自在,充分享受自己的人生。
現今,許多大人基於各種原因,使得身心出現問題。孩子往往會察覺到不對勁,進而認定是自己的錯。父母如果身體有狀況,可以把握機會跟孩子好好地談,絕不能讓孩子覺得是自己的過錯。他們有時會展現出乎意料的成熟與體諒;如果不曉得問題出在哪裡,就可能會成為他們心上的重擔。
我們有義務照顧好自己,盡力過好自己想要的生活。當我們達到這個目標,就會更容易了解孩子的需求。絕不可把自己的情緒怪到孩子頭上!
練習,找到快樂的習慣
「雖然我還沒達到目標,但感謝老天,我並沒有原地踏步。」──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喬依絲.邁爾(Joyce Meyer)
我們感到情緒不穩時,也就格外需要仰賴固有習慣、得體行為與例行公事。當腦袋一片混亂時,我們往往會用穩定的外在來努力補償。我們永遠都在尋找平衡點,這是與生俱來的本能。
我們一切的知識與行為,都是模仿周遭的人,透過重複演練來學習,並培養出個人的習慣。習慣有好有壞,好習慣讓人堅強,壞習慣卻破壞心情。凡是熟悉的事物,都能給我們安穩的感覺。
我們很容易陷入日常習慣與看法的窠臼,為了捍衛這些戰得你死我活。如果覺得身心俱疲,解決辦法就是改變。先要有改變,才能戒掉舊的壞習慣、培養新的好習慣,進而改善心情。
我們的大腦討厭改變,通常要三到四個星期來建立新習慣,而且期間得視需要不斷重複。這也取決於我們想改變什麼。凡是曾嘗試改掉習慣的人,都曉得需要花很長的時間,過程可能非常辛苦,必須集中力量與鼓起勇氣,可能還要親朋好友、甚至專業治療師的協助。
想要時刻記得打破慣性、改變作法實屬難事。可以把叮嚀寫在手上、貼起便條紙,或請身旁親友提醒自己。我們之所以會養成壞習慣,主因是這些習慣帶來甜頭,儘管這些甜頭有害無益。
「學會全新的思考方法,才能主宰全新的生活。」─—美國作家瑪麗安娜.威廉森(Marianne Williamson)
說也奇怪,我們可能因為某些甜頭而戒不了有害的行為,即便產生壓力、擔憂與焦慮也一樣。許多人很抗拒改變,因為已經習慣得到好處,而這些誘因確實存在。
-----------------------------------------------------------------------------------------------------------------
露辛達.巴塞特分享一則值得玩味的故事
一位卡車司機上完我開設的一門焦慮課程後,主動聯絡我,表示課程完全沒用。我問他對卡車司機這份工作的看法,他說:「恨透了!」我又問他怎麼養活自己。「我現在請病假啊。」
難怪他的焦慮沒有改善,因為焦慮症所帶來的誘因,就是可以不必上班。
-----------------------------------------------------------------------------------------------------------------
為了培養新習慣,就得要找到新誘因!凡是想把壞習慣換成好習慣,必須重置大腦內的回饋機制,至少要要跟原本的誘因相同。
安靜地坐下來,寫下不良行為帶來的好處,記住要誠實面對自己。你可能會覺得,生病時反而獲得較多的關注,加上有旁人的照顧,自己就能逃避一些義務與責任,或是家人覺得你很可憐,不太要求你幫忙打理家務。生病也可能被當成藉口,以逃避重要的事情,像是換工作、斬斷爛桃花等等。
怪罪別人十分容易,如果在關係不睦、問題一堆的家庭中長大,特別容易怨天尤人。接受自己的過去,無論之前發生什麼事,試著原諒自己與他人,然後好好過活,視情況尋求治療師的協助。
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聽起來可怕,但是一旦掌握自己的人生,原本的恐懼便會轉化成同等的快樂!只要決定改過向上,就會有所成長!改變現狀與重拾健康所伴隨的好處,遠勝過用負面態度當藉口所帶來的甜頭。
我們都得替自己負責,不要再繼續怨天尤人,唯有自己才能決定要不要改變,以減少壓力、憂慮或其他負面行為。
「唯有勇於在人生中冒險嘗試,才會出現改變與成長。」─—赫伯.奧托(Herbert Otto)
我們都聽過太多藉口了,包括「我就是改不了」、「我要做自己」「你懂我的嘛」「這是我的風格」「事情向來如此」等等。這些藉口等於在說不想改變、懼怕改變,拒絕自我成長與拓展視野機會。
人生就好比一個大禮物,裡頭藏了許多小禮物,還有很多禮物沒拆封;如果你抗拒改變,就不會曉得禮物是什麼。一旦打開了其中幾樣,你就會發覺禮物無窮無盡。而不拆禮物,就好比阻礙自己過更好的人生。今日事今日畢,不要怕身體欠佳,不要怕當第一個。人生苦短,耽擱不得,應該要努力活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