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寶寶,包在我身上:67年經驗,接生4000嬰兒的助產阿嬤育兒經

懷孕前期--------------------------------------------------------------------
1:從知道懷孕那天,育兒之路就已經開始。新手媽媽的第一個工作就是「過得開心」!
懷孕第八週的胎兒只有一.四公分左右。很多人認為,孩子這麼小,一定什麼也不知道……大錯特錯!胎兒在肚子裡也能感受到外面的情況。從知道懷孕那天起,你就開始育兒了。
「這戶人家看來好開心!」小寶寶感受家庭和樂,才能得到成長的能量。如果讓小寶寶覺得:「出生以後,大概每天要聽爸媽吵吵鬧鬧的吧?」他也沒有力氣長大。
有些人知道懷孕之後,開心得不得了;也有很多人因為即將成為爸媽而深感不安、擔心以後養不養得起小孩。許多前來我們助產所的年輕孕婦,也有還沒和老公同住的,難免會有煩惱。甚至還有些人害喜害得嚴重,很難開心得起來。新手媽媽要操心的事真多。
不過我還是要說:「先要表現得愉快,慢慢就會高興。一臉鬱悶,永遠沒辦法放開胸懷。」
2:用心聽老婆吐苦水是老公的責任。聽老婆吐苦水又不花錢。(笑)
現在流行讓爸爸負責換尿布、餵奶的工作,我倒不這麼認為。
老公最重要的任務,是保障家裡經濟無虞,讓老婆能放心、專心度過懷孕期、育兒期,而並非著重在分攤育兒工作。
老公另一個重要任務,是分擔老婆的憂愁。懷孕和產後的女人因為荷爾蒙分泌變化很大,總是容易情緒低潮,也需要發洩很多不滿。老婆並不期待老公回答得有如大學教授一般標準正確,只要能聽太太說上一會兒話,偶爾懇切的回個幾句:「嗯,是喔,你真辛苦啊老婆。」分享她的感受,她就能放寬心。
能聽老婆吐苦水,分享她的心情,又不花錢(笑)。希望當老公的人都能認真聽老婆說話。

懷孕中後期--------------------------------------------------------------------
3.八個月前胎位不正的嬰兒大部分會自然歸位。如果胎位容易改變,可拿彈性繃帶或毛巾固定,比較安心。
到懷孕第八個月為止,胎兒容易胎位不正,不過大部分會自然恢復正常。如果健康檢查結果顯示胎兒體位不正,睡覺的時候最好保持讓胎兒背部朝上的姿勢。
有些胎兒體位容易變,甚至會上下顛倒。這時候,可以拿彈性繃帶或毛巾固定一天,讓胎兒穩定在正常體位。(請參照七十四頁的照片)
女人從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就開始懷孕產子了。所以,別害怕,開心一點,放輕鬆。腦袋裡老想著負面的,就容易發生壞事。現在的醫療水準很高,已經沒有人因為生小孩送命。生產不靠助產士、不靠醫師,靠孕婦和小寶寶。只要自己意志力夠堅強,抱著「看我的,媽媽一定把你生出來」的決心,這樣就夠了。小寶寶也會感受到你的意志力。
4.小寶寶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該出生,就算過了預產期也別著急。
媽媽的肚子是世外桃源。小寶寶住在這個理想國,每天進化一千四百萬年。幹我們這一行的人常說:「計畫,就是沒有計畫。」預產期只不過是大致估算的結果而已。
小寶寶賴在肚子裡,代表住得舒服。很久以前有句俗話說:「過了預產期出生,儘管放心。」小寶寶很聰明的,只要有點問題,自己會想早點出來。過了預產期才分娩,代表小寶寶和媽媽都處於良好的狀態。
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努力發育大腦,身體也越來越成熟,等他想過「燦爛的人生」,就會傳暗號給媽媽。這就是陣痛。預產期前後兩星期生產都算正常,所以過了預產期也別著急,心平氣和,等小寶寶準備好再生就好。
阿嬤在這邊教大家怎麼判斷「快生了」的方法。泡澡的時候,以手碰觸下體。如果時候還沒到,摸起來是硬硬的;身體準備好要生產以後,下體會慢慢變得柔軟。
根據我的經驗,個性閒散優哉的人,生產通常比較輕鬆;什麼都喜歡計畫、覺得生產「絕對會痛得要命」的人,生起來總是很辛苦。抱著簡單的心情生產,一切都很簡單。不要成天擔心「什麼時候會開始痛」,優哉過日子,自然就好。
對了,孕婦回娘家,生產也容易延後。大概是因為從「老婆」恢復「女兒」的心情。生產延後太久,可以和老公恩愛,大多有效。
5.媽媽生產時,爸爸也有事情要準備。剛開始總是戰戰兢兢的爸爸,後來也會憑著本能主動幫忙。
六十年前,在家分娩理所當然。孕婦快分娩的時候,老公騎著腳踏車去請產婆,公公劈柴燒開水,婆婆陪著大一點的孩子們一起幫孕婦加油打氣。全家人同心協力,好不容易才迎得新成員到來,全家人的心也繫得更緊了。
二次大戰結束之後,受到美國影響,生產地點從家裡改為接生設施,現在大多數人都在醫院生產。許多夫妻只生一兩個小孩,爸媽用盡全力想保住孩子的命,越來越多人到有先進醫療技術的綜合醫院分娩,家人的感情卻越來越淡了。
不過,讓爸爸陪媽媽一起分娩的醫院也越來越多了。這種趨勢很好,不過產房不只是讓爸爸站在一邊的「形式上的陪同分娩」,最好能由夫妻一起撐過生產過程。古早的六十年前,在家分娩是理所當然的。孕婦快分娩的時候,老公騎著腳踏車去請產婆,公公劈柴燒開水,婆婆陪著大一點的孩子們,圍在床邊替孕婦加油打氣。全家人同心協力,好不容易才迎得新成員到來,一家人的心也繫得更緊了。
二次大戰結束之後,受到美國影響,生產地點從家裡改為接生機構,現在大多數人則在醫院生產。許多夫妻只生一、兩個小孩,爸媽用盡全力想保住孩子的命,所以越來越多人到有先進醫療技術的醫院分娩。生產越來越簡單,但家人的感情卻越來越淡了。
最近,允許爸爸陪同媽媽一起分娩的醫院也越來越多了。這種趨勢很好,不過,助產所不只是讓爸爸站在一邊,做著「形式上的陪同分娩」,阿嬤覺得,若能由夫妻一起撐過生產過程最好。
媽媽在助產所生產,爸爸也有事情得忙。有些爸爸剛開始態度消極,認定「沒有我的事」,到了當天,感受到氣氛後,漸漸拚命幫忙。幫忙擦汗、讓孕婦喝水、幫忙按摩。助產士也會告訴爸爸該怎麼幫,不過每個人都會自然而然的行動。每次看著這些男人,我總覺得:「這就是本能啊!」
如果爸爸不知道生產有多辛苦,就算有了孩子,也沒有實感:「自己只不過是播了種而已。」不會有身為父親的自覺。夫妻一起努力生下來的小孩,怎麼看都可愛。
在小寶寶誕生那一刻,再怎麼強悍的爸爸都會忍不住的直掉淚。有些父親甚至會放聲大哭,我們也總是在一旁看得好感動。

臥床期‧和新生嬰兒共度生活--------------------------------------------------------------------
6.開始讓寶寶吃副食品,不要想得太難。以乾淨的手壓碎飯粒餵寶寶吃也好。
寶寶開始拿舌頭亂舔乳頭四周,代表差不多可以開始吃副食品了。有些小孩會盯著大人吃飯的嘴巴看,還流口水。
不必事先決定「從第幾天開始吃副食品」,當你覺得「現在應該可以開始吃了」,就以乾淨的手壓碎飯粒,放在寶寶舌頭上,讓他吃吃看。
很多媽媽煩惱孩子「不吃討厭的食物」,我總建議她們「讓孩子吃天生喜歡的東西」。小孩子比彆腳的營養師更了解自己需要什麼。剛開始只吃自己喜歡的食物,長期下來,也能從喜歡的食物開始,慢慢開始吃其他食物。只要爸媽不吵架、不抱怨食物、吃得開心,小孩子自然也會喜歡吃東西。
7.媽媽們不要太神經質,一下子幫寶寶拍嗝,一下子清鼻孔的。要記得,寶貝們的身體有自我清潔功能!
很多媽媽習慣在餵奶以後,幫寶寶拍背,讓他打嗝。喝母乳的小孩和喝配方奶的小孩不同,不太容易打嗝。只要抱著寶寶,把頭放高,多餘的空氣自然會從鼻孔排出來。
媽媽再怎麼拍,沒有嗝就打不出嗝。如果沒辦法抱著寶寶的時候,就壓壓枕頭,墊在寶寶頭下,把頭部墊高睡覺就行了。
看到小寶寶努力打嗝時就覺得他好辛苦,看到小寶寶打噴嚏就擔心:「冷嗎?感冒了?」其實不必這麼緊張。打嗝是「喝得夠多」的證據。打噴嚏是鼻子自動清除鼻屎的清理功能,即使媽媽不幫寶寶清鼻孔,他也會自己處理。人的身體沒有半顆螺絲釘,卻設計得很巧妙呢!

開始學步以後 ------------------------------------------------------------
8. 「別人的孩子不關我的事,只要我的孩子完美就好。」如果你心裡這麼想,未來一定會碰到瓶頸。
發現小寶寶有發育遲緩或障礙,總是令人難以接受,甚至會埋怨那些發現問題的人。也許是因為這些父母心裡存著「別人的孩子不關我的事,只要我的孩子完美就好」的想法,如果不改變這種想法,未來教養一定會碰到瓶頸。
希望大家當了爸媽以後,能這麼想:「上天為了讓這孩子看到大千世界,才託付我們照顧。」另外,還要打定主意:「既然生在我們家,不管發生什麼事,我們都要保護他。」不管你的孩子有多麼不完美。
沒有人生來完美。即使曾經埋怨世界,完全不接受孩子原本的模樣,只要以後能日漸明白了就好。當爸媽的,沒有誰比較了不起。在育兒路上,大家都有迂迴曲折,只是旅程長短稍有不同罷了。
9.對這時的孩子來說,母乳就像「午後的咖啡」。
許多媽媽的毅力十足,可持續餵母乳餵至一年半到兩年之久,我看了都好佩服;不過我覺得,在養分方面,只要孩子開始走路,隨時可以停餵母乳。開始走路以後,寶寶們得開始從食物攝取營養。但母乳對小寶寶來說,還有另外一層意義,也就是補充心靈的養分。過了一歲之後,母乳主要是提供「心靈的養分」。
對剛開始走路的孩子來說,母乳就像大人們常在午後來一杯咖啡一樣。如果能確實的吃副食品來補充體力,輔以喝母乳時吸吮奶頭減低焦慮、補充心靈力,那倒是無妨。但有些孩子喝了母乳,就不肯吃副食品,就得考慮讓孩子斷奶。就像大人一樣,不吃飯,只喝咖啡,容易營養不足。
很多媽媽不斷對孩子說:「媽媽的ㄋㄟㄋㄟ已經沒有營養了。」孩子自然就斷奶了。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