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念使用手冊:瞬間改變時間和空間的量子習慣
●為何你的目標一直沒能實現?
「意識」及「情緒」的真面目,都是「光子」。
比方說你期許自己「成為醫生」,而將自己的「意識」往那個方向轉,就會實現「成為醫生」這件事情。
咦,真的嗎?只要想成為醫生,就能成為醫生?
是的,沒有錯。
最重要的是你散發出什麼樣的光子。
如果你想著「成為醫生」的同時,還想著「現在好想去玩」的話,那麼就會實現「想去玩耍的自我」。
因此反過來說,若是「意識分散了就不會實現」。
我想大家都知道所謂意識,有浮現在腦海中的「顯在意識」,以及沒有自覺的「潛在意識」。這兩者相比之下,潛在意識大上許多,因此比較容易發生「潛意識得以實現」。
比方說就算表面上思索著「成為醫生」,但大部分的人潛意識當中都有著「要成為醫生很困難」或者「得要為了生活而工作」等等各種其他念頭,你的目標沒有實現,應該就是因為有著那樣的潛意識。
另外還有一個目標無法實現的龐大理由。
就是周遭意識的影響。
社會上大多數的人都有著「為了生活而工作」這種念頭,因此在我們的周遭有大量這個類型的光子四處流竄。
就算你散發出一百顆「成為醫生」的光子,而潛意識散發出一千顆「為了生活而工作」的光子,那麼你本人就會和周遭充斥的光子同步,如此一來會實現的就是「為了生活而工作」。
那麼,你的目標就此無法實現了嗎?
當然不是這麼一回事,持續抱持著「絕對要成為醫生」的強烈意識,然後讓自己身處在有著相同念頭交錯的環境當中。這樣一來目標也就容易實現。
●只要改變頻率,無論是什麼樣的人生都會好轉
為了要實現目標,光子的「頻率」也非常重要。
人在全集中的時候,由高等意識散發出來的光子數量較多、頻率(Hz)也較高。
在我們周遭有無數的波交錯而過,這當中包含我們自己散發出光子的波、也有其他人散發出光子的波。當然也有電視、廣播的電波,還有網路的電磁波。這些波除了四散於我們周遭以外,也會穿過我們的身體飛散而去。而每個波都有各自的頻率(Hz)。
比方說在日本關東地區,NHK電視台的電波是557(MHz)。日本電視台是545、富士電視台是521、朝日電視台是539,各自的頻譜(Hz)不同。
由於頻率不同,因此電視台能夠各自播放自己的資訊。將頻道轉到「1」,就會看到557MHz的NHK。如果不改變頻道,電視就一直維持在NHK的節目。
但是將頻道換成「8」以後,就能夠切換為521MHz的富士電視台。
電視也會從「NHK的世界」,轉換為「富士電視台的世界」。
這就是所謂的平行世界。大量具備不同頻率域的世界同時存在,只要調整到該頻率,就能夠看到病體驗那個世界。
事實上我們的人生也會發生一樣的事情。
舉例來說,你的頻譜是「不滿Hz」。如果不改變那個頻道,那麼你不管是昨天、今天還是明天,都會一直處在「不滿Hz」的世界當中。
但如果你將頻譜域更換為「幸福Hz」,在那瞬間就會切換到「幸福Hz」的世界去。不是只有當下,而是昨天、明天也都在那個世界當中。
咦,真的嗎?是真的。以量子力學來看,這是真實的現實。
你看得見NHK或富士電視台的電波嗎?你有感受到電波貫穿了你的身體嗎?電波看不到、也感受不到對吧?但是電視上卻能播放出了NHK或富士電視台的影像。
世界也是這樣的。你存在於自己調整的頻率的世界,並且使該處發生物質化。
●<平行世界>脫離繭居的世界
K小姐容貌秀麗,但不容易與人親近,甚至要和人打個招呼談話都辦不到。
之後我才知道她的父親自殺身亡,而與她相互依賴的丈夫又猝逝了,她的人生過得非常辛苦。
我告訴她關於平行世界的道理,然後試著建議她寫「誇獎自己的日記」。所謂「誇獎自己的日記」,是指持續寫著誇獎自己事蹟的日記。每天找出自己做得不錯或者相當努力的事情,然後在日記上寫下「做好○○的我,實在很厲害」「做了○○的我,真的非常努力呢」。這種日記對於潛意識中「否定自己的人」非常有效,因為這樣會認可自己、重視自己。
K小姐每天都會寫「誇獎自己的日記」,我也請她要拿給我看。之後便發現她逐漸向講座的其他同學緩慢敞開心房,可以感受到她的溫柔、深情以及由內在湧出的能量都在增加。
在參加講座的八個月後,她遇上了A社長。A社長對於K小姐的個性評價相當好,因此告訴她:「要不要來我的公司工作呢?」
她相當開心地接受了。當時她也對於自己原先身為約聘員工的待遇及福利等感到不滿,但更重要的是其他人認可她,這讓她老實地感到開心,也覺得自己這樣很好。我也另外給了她建議。
「離開現在的職場時,請好好表達自己深切的感謝之心。因為感謝越深,就能夠決定接下來的平行世界,在下一間公司重新展開人生。」
A社長將K小姐錄取為正式員工。幾乎沒有加班、年收入也提升了二○%以上。在能夠發揮能力工作的環境下,她也逐漸找回了自我。
K小姐的意識由「不信任Hz」「不安Hz」轉換到「感謝Hz」,而移動到另一個平行世界了。
●為何提高集中力,時間就會增加?
愛因斯坦博士說過:
「過去、現在、未來看起來是永遠不斷持續下去,但這不過是幻想。」
「和情人在一起的一小時,或許感覺就像一分鐘,但是坐在滾燙爐子上的一分鐘,可能就像是一小時。」
也就是快樂的時間過得很快,而痛苦的時間卻漫長無比。
換句話說,時間並不是固定的,我們以腦科學的觀點來說明這件事情。
比方說,足球四十五分鐘的比賽時間感覺很短,但是學校社會課的四十五分鐘卻無比漫長……一樣都是四十五分鐘,為何會有這種感覺呢?
在足球比賽當中,你的腦部會想著:「啊!對手在那邊、還有另一邊」「守門員把球踢到那邊了」「我們的前鋒現在在那個位置」等等,一瞬間同時認知許多事情。假設「一分鐘認知六百件事情」。
如果「一個認知需要一秒」,那麼你就等於是「一分鐘之內充分使用了六百秒」。這就稱為「意識時間」。
你在踢足球的時候,「意識時間」就是「一分鐘=六百秒」。但是地球上的時間是「一分鐘=六十秒」(這稱為「地球時間」)。
也就是說當你在踢足球的時候,你的「意識時間」比起「地球時間」其實「前進速度為十倍之快」。
那麼,當你在上社會課而覺得無聊萬分的時候呢?
如果「一分鐘認知了六件事情」的話,你的「意識時間」就是「一分鐘=六秒」。
社會課上你的「意識時間」,也就等同比「地球時間」還要「慢到只有十分之一的速度在前進」。
這就是會對於相同的時間,感到「快速」或者「緩慢」的機制。
「地球時間」只是一個規則,只不過是某個人決定的,但是腦部並不會決定時間。
我們的腦部雖然會一次認知許多事情,但幾乎都是在下意識(潛意識)的部分當中進行處理,並不會浮現到意識表層(顯在意識)。
比方說你正在讀書,但除了文章以外,你的腦部還認知了房間的溫度、風吹過的方式、隔壁的人的樣子、氣味、聲音、窗戶外的景色、陽光射進來的方式、牆壁的顏色等等,但是你卻無視這些東西。
如果打算全部認知清楚的話,資訊量就太大了,這樣會讓腦部短路,因此腦部只會認知自己需要的東西。
腦部並沒有「一秒、兩秒……」這樣的時間機能,只會將「認知量」計算為「時間」。
如同先前的足球例子,腦部越是集中,「認知量」就能夠不斷增加。
你越是集中讓「認知量」增加,時間就會前進的「比較快」。
也就是說,「集中」能夠「挪動時間」,這是從腦科學的觀點來思考的。
●脫離三分鐘熱度,催生令人驚訝的成果
有句話叫做三分鐘熱度,其實這也與量子力學息息相關。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
「好!我要減肥。這次一定要成功!」明明下定決心,結果幾天後就結束了……
這是腦部特性造成的,因為大腦會迴避討厭的事情。
相反地,大腦每天都想要做喜歡的事情。就像是每天看LINE或IG也不會感到厭煩,正是因為腦部喜歡那些東西,會覺得相當雀躍。
以量子力學來看,可以說是一樣的事情。
「無聊」「不滿意」這些意識會降低頻率(Hz),「毅力」以及「氣勢」也是一樣的,這種狀態就算一直維持下去,頻率也不會提高。
相反地「好開心」「超興奮」「好棒喔」「真幸福」這些念頭則能夠提高意識(Hz)。
頻率低以及頻率高的狀態,哪一種能夠長久持續下去,再明白不過。就算是做相同的事情,頻率低的話會因為波數過少,而覺得時間很長。於是會感到「好討厭喔,為什麼我要做這種事情啊。」便很容易心生「算了,不做了」的念頭。
相反地,頻率高的話,時間一下子便過去了。內心自然會想著「那我明天也做一下吧」,因此能夠長久持續下去。
也就是說,不能夠光靠毅力以及氣勢持續下去,那樣子無法長久也是理所當然。
如果你想達成目標,那麼就要以頻率高的「意識」來行動,並且以此方式來增加確定性。
比方說你下定決心要以「跳繩減肥」好了。
若是不覺得跳繩開心,那麼就算用「靠氣勢啦」「要有毅力」來激勵自己,應該也無法一直持續下去。
這樣的話,就為「跳繩減肥」添加一些令你「歡欣雀躍」的要素。
比方說,想像著「半年後瘦了二十公斤的自己」,想必會很興奮。
這樣一來「意識」就會改變。「不開心」轉變為「好心情」,「好辛苦」也就能轉變為「這樣可以訓練肌力」。
「意識時間」也會隨之改變,跳繩的時間就不覺得有那麼長。
你自己打造出來的基本粒子也會改變,開始實現你的身體將減輕二十公斤的事實。
另外,如果你身上散發出「興奮雀躍光子」,那麼周遭的人也會開心地看著你。你的光子與周遭共振以後,就能夠更進一步提升頻率。
如此一來時間變得密度更高,那麼你做的這半年,就相當於好幾年分。短期間內你的身體和心靈都會有巨大改變,那麼周遭的人對你說:「哎呀?才一陣子沒見到你,簡直變了個人呢。」也就理所當然了。
●為何待在習慣的場所,就能給你力量?
你在「習慣的場所」與「初來乍到的場所」,哪裡比較能夠發揮力量呢?
我想應該大部分的人都會回答「習慣的場所」吧。
在運動的世界當中,通常會說「地主隊在自家比賽較為有利」也是這種情況,能夠獲得粉絲們的聲援也能對運動員更加有利。
在量子力學上,也能夠說明自家場地較為有利的原因。
先前已經提過,你的身體以及周遭的物體都是基本粒子的集合體。
基本粒子是如同雲朵一般霧茫茫的存在。
在自家場地練習的時候,會從你身上散發出「集中光子」,那些光子會不斷滲透到牆壁、地面、各種工具上頭。
一天一百粒、十天就有一千粒(實際上的數量是十的好幾十次方)。
我把這稱為「氣場記號」。就像是狗狗以尿液來劃地為王一般,大概就是把自己的「意識」散發出去做記號的感覺(笑)。
在自家場地會累積許多你自己的意識。這樣大家可以明白,該空間的頻率很容易就與你的頻率共振。因此波長容易調整,也就容易發揮力量。另外地主隊在自家場地還會有粉絲的意識(光子)來提高你的頻率,因此會對你更加有利。
另外所謂的自家場地並不是只有運動員有。如果經常在廚房工作的人,廚房就是你的場子,因為要讓家人「開心」「健康」的意識會累積在那兒。
「待在廚房裡就覺得安心」「就算很累也能打起精神」正是因為累積在那個場所的光子(能源)可以幫助你。
這樣一想,是不是覺得對於「習慣的場所」,有著更多的喜愛與感謝呢?
將「平常受你照顧了」「今天也謝謝你」這種感謝之波往外推送出去,繼續累積光子來調整場域空間。
●將植物放在房間裡提升頻率
有植物的話,空間中就會飄散著一股清新感,許多人應該都有因而感到心情安定的經驗吧?
這是由於植物有以下性質:
①吸收二氧化碳
②釋放氧氣
③釋放生物光子
④吸收我們的光子
植物會吸入我們所吐出的空氣(二氧化碳)並且釋放氧氣。因此空氣會變得比較乾淨,這件事情大家在小學的自然課本都有學到,在此簡單說明一下其結構。
植物會吸收太陽光(由太陽釋放出的光子),在細胞內的葉綠體工廠中以光子的能源切斷二氧化碳(CO2),接著將碳(C)吸收到植物體內,剩下來的氧(O2)就排到體外,這就是它的結構(上頁圖片)。
「生物光子」是我們所釋放出的「幽微光線」。貓和狗、青蛙與金魚、仙人掌或向日葵等,生物全都會散發生物光子。
這就是「意識」。
生物所散發出的生物光子,會與我們的光子共振,這就是為何在擺放了觀葉植物的房間當中,你會覺得心情舒適的緣故。
植物也會吸收我們的意識(光子),如果你散發出惡劣的光子,植物就會吸收以後變得沒有活力;若你散發好的光子,它吸收以後也會活力十足。正因如此我們也才會聽說「經常吵架的家庭當中,植物非常容易枯萎」。
試著在家中擺放植物,就可以明白你散發出的是什麼樣的光子。
來談談我放在學校裡的觀葉植物吧。
學校裡有兩個連大人都抱不動的巨大盆栽,裡頭分別種著高二・五公尺的龜背芋和兩公尺的榕樹(兩棵)。
順帶一提,榕樹是在「百元商店」所買的商品。我在創校時買的小小榕樹,六年來已經長到這麼大了。
學校裡一個星期大約會有一百五十位左右的學生進出,人多的話就會有各式各樣的意識(光子)交錯飛舞,一般來說植物應該會感到筋疲力盡而枯萎,但我們學校的植物卻非常有活力。
我認為一個原因是祈禱的效果。我每天早上都向植物們祈禱:「希望來學校裡的孩子們,大家都能夠活出自我、是最棒的自己。」
每次這樣灌輸光子,植物們就會理解這件事情,記得那個光子的頻率,並且持續複製該光子,然後將此散發出來。
家長們來的時候也都說:「感受到學校裡的清新空氣,覺得有精神多了。」實在令人感謝。
植物就是會像這樣好好的散發意識(光子)。它會與你的光子共振、提高你的頻率,還能夠協助你的意識連接上「零點場」。
●開始認同自己後,就會不斷湧現自信是何道理?
如果你現在覺得人際關係非常孤獨、寂寞並且不滿意的話,那麼以下思考方式或許能夠提供給你參考,也就是「他己評價,是自我評價的十分之一」。
以前的我不斷否定自我,認為「我還不行」,因此苦於「真希望其他人認同我」的願望。「我都做了這麼多了,大家應該認同我啊!」然而即便使盡全力也無法獲得他人認同,結果只是更加寂寞。
為何我無法滿足?讓我說明一下這種情況的結構。
「他己評價是自我評價的十分之一」也可以相反地來說,就是「你對於自己的想法,是他人對你看法的十倍大」。
假設周遭的人稱讚我「你做得真好」,就是「加一分」。
但是我對自己說「我還不夠好,應該要有自知之明」的話,就會給自己「扣十分」。因此在我自己的心裡,加加減減之後的分數會是「負九分」。
於是越努力行動想著別人「多認同我一點啊!」,卻只會增加越來越多的「負九分」,因此越是努力行動也只會更加痛苦。
但是如果認同了自己,就會發生完全相反的事情。
如果有著「我做得真棒!」這種自我肯定的想法,那麼對於自己的評價就經常性維持在「十分」。如此一來就算周遭給你評價「扣一分」,也還留有「九分」。
每次行動都會在心中累積「九分」,這樣心靈當然會感到滿足。
一旦開始用「我很糟糕」來自我否定,就會越來越痛苦;但開始以「我做得很棒」來自我肯定,就會充滿自信。
很有趣對吧?光是自我肯定或否定的差異,就能夠讓結果大不相同。
●你所有的好行為,都會回到自己身上
「我都做了這麼多,但是老公一點兒都沒察覺。」這種情況應該很常見吧?時常也有人會找我商量這類事情。
老婆一大早就開始準備餐點和便當、洗衣服、打掃、買東西、燙衣服、準備晚飯……一整天都非常忙碌工作。但是老公頂多就只稱讚了一句:「這道菜真好吃!」從妻子的角度看來,就會覺得:「呃……根本完全沒有在注意我嘛!」
但是妻子並不需要悲傷。老公就算沒有稱讚妳,妳的行動,之後應該也會有真值得反饋。
在他人不知道的情況下所做的行動,民間有個說法,叫做「陰德」,而這都是會一直累積下去的。比方說考量老公的健康而烹調的餐點,為了讓家人感到舒適而努力燙著衣服,把廁所連角落都清得乾乾淨淨,把便利商店前掉在地上的垃圾撿起來丟進垃圾桶,把腳踏車停車場倒了的車扶起來,在電車上將座位讓給老奶奶,說聲「請您多保重」……
這些行為全部都會刻劃在零點場上。
那會成為打造你本人的基本粒子,也就是由你身上散發出的光子。因為「愛」及「感謝」的意識而做出的行動,會提高頻率(=高能源)。
就算不會轉變為稱讚或實質的金錢,也會轉化為高能源或高頻率回到你身上。又或是通過零點場,以意外之人或者令你驚訝的結果回到你自身。
自古以來就有所謂的「天降喜訊」或者「弄假成真」都屬於這類情況。
●將「祈禱」納入生活之中
「祈禱」能夠對於頻率(Hz)有非常好的影響。
我每天會對著家中的佛壇和神壇進行「祈禱」,另外到了學校後,也馬上會在學校的神壇前祈禱,回家前也會,當然回家後也會對著家中的佛壇和神壇再一次祈禱。
而且不是單純的祈禱,把那些祈禱之事化為言語是非常重要的。
將「祈禱」這個單詞的結構拆開,即表示「宣言自我意識」之意。
也就是說所謂的「祈禱」,可以說是將「意識」以話語表現出來並且向外擴散。
雖然只需要將「意識」朝向該處便能夠散出光子,不過「祈禱」和說出的「話語」能夠讓光子擴散得更遠。
另外「祈禱」也會調整內在,提升自身的頻率。
這樣加成的效果下,空間與時間的密度都會逐步提升。
以前我也曾有忘了祈禱的經驗,省下那二十分鐘的時間先去工作,結果反而是把工作做得一團糟。
祈禱之後再工作的時候是「一萬Hz」,不祈禱就開始工作是「一百Hz」。我實際上感受到的力量差異,大概就是這麼大。
只是省略了二十分鐘的祈禱,就讓我無法發揮力量,也毫無創意。還會一直冒出雜念或者其他事情,打斷我的集中力。這種情況下以整體考量的話,果然還是先祈禱才能夠讓工作進行得更加順利。
如果祈禱後才開始工作,就會連上「零點場」,感受到自己獲得極大的力量。相反地,不祈禱就開始工作的話,就只有「人類的個體」在工作,那麼一定會有個極限。
你只要試著做做看,就能夠馬上了解了,先前自己是在多麼狹窄的世界裡千辛萬苦。只需要祈禱幾分鐘,你的世界就能夠變得更寬廣。
●吶喊魔法:「辦得到!沒問題!很輕鬆啦!」
你是否曾經在重要的考試或比賽之前,覺得很不安而有著「真的沒問題嗎」這樣的想法?
這種時候有個記得就會有效果極大的「吶喊」。
就是這個:
「辦得到!沒問題!很輕鬆啦!」
「為了世界,發揮出最棒的自己!」
我學校裡的學生和讀書會的學員,都能夠為這個魔法話語的效果佐證。
鋼琴老師在縣比賽上台之前,對著將要上台的學生們喊道:「你們辦得到!沒問題!很輕鬆啦!」
結果發生了非常驚人的事情。幼兒組、小學一到六年級、中學一到三年級,全部都獲得優勝,比賽得以晉級。
學校裡的學生們在重要的比賽前,似乎也都會用這句魔法話語。
結果就是射箭、網球、足球、桌球等各項目,紛紛晉級到關東大賽或者全國大賽。
我也曾和職棒投手聊過,他原先是後援投手,但近年來越來越常出賽,也能在新聞上看到他活躍的身影。我傳訊息給他:「你真的很厲害呢!」他回覆我:「因為我在比賽前總是說著『要為了世界發揮最棒的自己!』」
運動的人在比賽前經常會說「加油」「絕對要贏」,對吧?但是那些話語會隨著腦波轉為β波或γ波,結果動作變得非常手足無措而造成緊張。
但若說的是「為了世界發揮最棒的自己!」,那麼內心當中「由內在湧出的光子」就會成為「發揮最棒的自己光子」。而這些光子會擴散到你的周遭,提高時間與空間的密度。
還請務必運用看看,力量不但可以免費獲得,並且還能挖掘出更多強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