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人初千日育兒全書:決定孩子一輩子生命品質的1000天

第六章  人初千日關鍵發展八部曲

上篇:社會與情緒發展、肢體與動作發展 

◎人初千日真實故事:年近半百迎來的生命禮物 

毓芳四十七歲才生下小魚兒,那時她先生冠魁剛過完五十歲生日。都在公立學校擔任小學老師的他們,其實已經有了二十歲的大兒子和十七歲的小兒子,這個突如其來的生日禮物,讓兩人的心情很複雜。

雖然已是很有經驗的媽媽,但毓芳很晚才發現自己懷孕了。她逢人就說起這過程:那一兩年開始,她發現生理期總是不準時,體重也總在沒有特別吃什麼的狀況下直線上升,身邊親友都跟她說,這是更年期將至的正常現象,於是她不以為意,繼續過著忙碌而穩定的生活;直到她覺得自己怎麼老是感到疲倦不堪,也偶有噁心反胃現象,想問醫生看看能否舒緩更年期症狀時,才驚訝地發現自己竟然懷孕了,而前一天,他們全家才剛為冠魁慶祝五十歲生日。

毓芳和冠魁原本並不打算生下小魚兒,畢竟兩個兒子都長大了,他們夫妻倆也已年近半百,準備規畫退休生活,別說照顧新生兒的瑣碎累人讓他們吃不消,不知能否一路陪伴這個寶寶直到成家立業的不安感受,也讓他們沒有勇氣立刻接受這突如其來的生命禮物。

想不到,當兩夫妻討論時,被兩個兒子聽到了,兒子們的反應竟是喜出望外,口徑一致地說,他們盼了「一輩子」,當哥哥的願望終於要實現了!這樣的反應,讓夫妻倆心裡更掙扎了。他們一向尊重孩子想法,覺得不能忽略兒子的意見,左拖右拖下,已經不得不準備迎接小魚兒到來。加上產檢時,發現小魚兒是女生後,兩個準哥哥像孩子般手舞足蹈的反應,讓毓芳和冠魁笑得合不攏嘴,也稍稍緩解了焦慮。

但家中長輩就沒有如此正面看待這件事。婆婆高齡八十,身體還算健朗,但八十五歲的公公需要洗腎。婆婆平時還可以照顧公公,但洗腎時就常需要冠魁接送,或由兩個孫子課餘輪流搭車陪伴。身心常感疲憊的婆婆,總說他們夫妻倆很不會想,老了才生個小孩來找麻煩。一開始毓芳會用圓場的態度回說:「沒關係啊,兩個哥哥說會帶。」但婆婆總潑冷水說:「男生不會帶小孩,年輕人有自己的生活。」久而久之,毓芳也漸漸沉默了。但即使如此,仍沒有沖淡這個小家庭即將迎接小魚兒妹妹到來的喜悅與衝擊⋯⋯

【人初千日發展關鍵】

成長和發展是人初千日過程慣用的兩個詞彙。一般來說,成長指的是「量」的增加,而發展指的是「質」的改變,人初千日家庭面臨的正是這種同時包含「質」和「量」的劇烈變化,而這變化無論是親或子,都需要豐富的養分來支持過程的蛻變。

新手爸媽除了能因參與六大STEAM深度學習,從練習真正的「LOVE」發展出人初千日四大智能素養,來因應教養資訊世界不斷更新的多樣性;同時,六大STEAM教育與愛也是為了滋養寶寶(或胎兒)在人初千日的關鍵發展八部曲所發展出來的。

正如前面章節不斷強調,人初千日對寶寶的成長和發展可說舉足輕重,是無法重來的重要關鍵。這一生一次的階段,如房子的地基、船隻的錨點,會決定並影響寶寶未來的「社會與情緒發展」「生理與動作發展」和「認知與語言發展」;當然,以上這六個發展,更源於此階段很特殊的「大腦與神經發展」。

在人初千日關鍵發展八部曲上篇,我們先來探討「社會」與「情緒」發展和「生理」與「動作」發展這四個面向。

【社會與情緒發展】

如果要你回想最年幼時的記憶,你可以想得到最小的記憶是幾歲?事實上,幾乎沒人能回想起自己人初千日的記憶,科學家對此現象一直都很感興趣,甚至用「童年失憶」來形容。

二○○五年,美國埃默里大學派翠西亞.鮑爾教授和她同事的研究指出,童年失憶是因為在幼年階段,大腦還在接續完成那些在子宮內未發展完的部分,尤其,用來處理那些被稱為「記憶」的大腦區域尚在發展當中,所以長大後,我們往往覺得自己記不得人初千日發生的細節。

這種童年失憶經驗,常讓人質疑人初千日是不是真的那麼重要,不過,其實人類的記憶除了「情節記憶」外,還有另一種稱為「情緒記憶」。

想想看,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經過某個地方、看到某個人、聞到某種氣味、聽到某種聲音,就會產生特定的情緒,或許是快樂、傷心或憤怒,但你卻完全記不得之前曾有過這些體驗,當然更缺乏記憶的細節。這種情緒感受可能就是你的情緒記憶,人初千日正是情緒發展關鍵期。但或許因為情緒看不到、摸不著,而且會「失憶」,所以在人初千日八大關鍵發展中常被人忽視。

【情緒沒有對錯,只有原始與成熟之分】

人類寶寶一出生,就擁有感受各種豐富情緒的能力,如動畫電影《腦筋急轉彎》所描述,一些很原始、直接的情緒,像快樂、悲傷等,幾乎從一出生那一剎那就存在。為了研究上的方便,兒童發展學家往往使用「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來予以分類,做為成人的我們

幾乎都是從寶寶的表達來判斷寶寶情緒,特別是表情,像是「正面情緒」,可從寶寶瞇著眼、張嘴笑,來判斷他們是快樂的、滿足的;相對在「負面情緒」方面,若寶寶癟嘴哭泣或皺眉尖叫,則可判斷寶寶是傷心或生氣的。

情緒本身沒有對錯之分,都是中性的,只代表寶寶當下的狀態,但情緒卻有比較原始的情緒和比較成熟的情緒之分。以一般人最了解的「快樂」為例,新生兒快樂的情緒通常原始而單純,只要吃飽、被溫柔擁抱著,就總能表現快樂的微笑;但過了新生兒階段的寶寶,會開始因熟悉成人的逗弄而快樂地笑,這是來自於他們已發展出社會互動能力,這種笑就相對成熟,也帶有社會性;甚至到了再大一點的寶寶,會因為完成某些任務、被稱讚而有快樂的情緒,這又是另一種層次,帶著驕傲感的快樂情緒。當然,許多負面情緒也有層次之分,由於情緒通常都和與人互動有關,所以情緒發展和社會發展往往被放在一起探討。

人類之所以一出生就擁有豐富的情緒能力,和大腦有關。腦中掌管情緒的部位被稱作「中腦」或「邊緣系統」,這部分的腦又有個暱稱叫「哺乳類腦」,意思是地球上的哺乳類幾乎都有這部分的腦構造,也能感受情緒,並能用行為表達出情緒來。例如家中寵物,我們很明顯地知道毛孩子有豐富的情緒感受。也會用一些行為表現出情緒,所以人類寶寶和毛孩子在情緒的感受和表達上是很類似的,當有正面的情緒,就會出現相對的行為和表情,反之亦然。

寶寶雖然一出生就因為腦部邊緣系統的發達狀態而能感受情緒,卻因為掌管理性思考的大腦部位,要等到更大一點才會變得夠成熟,因此寶寶往往還無法依照社會架構的規範,表現出「適當」的行為來,所以常有所謂「情緒失控」的崩潰行為。特別在生理需求沒有獲得滿足時格外明顯,例如:飢餓、想睡、疲倦時,就像成人不舒服時,也很難有好情緒一樣,因此成人應該盡量滿足寶寶生理上的需求。不過,當寶寶崩潰時往往無法完全靠自己回復,得由成人協助才能平衡情緒,但前提當然是成人要有比較成熟的行為來面對自己和孩子的情緒,畢竟情緒是會相互影響的。

【分開看待情緒與行為】

由此可知,情緒和行為雖然彼此相關,卻應該分開來檢視,因為情緒沒有對錯,但行為卻會因為所處情境而有「適當」和「不適當」之分。

即使是成人,也需要把情緒與行為分開處理。例如,如果你因為不能購買某個名牌包而感到失望,這種情緒是正常而中性的,應該獲得同理;但如果你因此而去盜刷別人的信用卡,這種行為就是「不適當」的。所有的行為,特別是成人的表現,無論背後的情緒是什麼,都要能放在「社會」這個大架構來檢視。

再舉一個典型的寶寶案例:有個一歲半的幼兒跟著媽媽到超市,看到一包糖果吵著要買,被媽媽拒絕後就大哭大鬧,躺在地上打滾。請問在此情境中,有哪些是情緒?哪些是行為?包含了哪些人的情緒和哪些人的行為?

案例中的寶寶很明顯地因為提出的要求沒被滿足,產生許多負面情緒,包含失望、憤怒、傷心等,於是用哭鬧、在地上打滾這些行為來表達原始情緒。這時成人的角色就很重要,請記得成人在此時也有情緒和行為兩個面向需要探討。在面對孩子表現出的行為時,成人也會有情緒,可能包含憤怒、焦慮、困窘等;而在這些情緒感受下,每個成人則可能表現出不同的行為,有些人會強力拉走孩子、當場動手處罰孩子,或是立刻買東西給孩子,或是在現場說理,試圖讓孩子知道自己是不對的⋯⋯

孩子和成人雙方的情緒和行為會相互牽動。此時,只有中腦成熟、而大腦還沒發展完全的孩子,在大量負面情緒淹沒之下,成人要先溫暖包容地同理他們的情緒。比較妥當的處理方式,像是成人可以先進行幾次深呼吸,提醒自己不要過度在意圍觀者,要先關照自己的內在情緒。等自己平靜後,蹲低身體,用比較低沉、平穩、緩慢的音調,有節奏地輕拍寶寶身體,提供寶寶如在子宮中聆聽媽媽心音的經驗,重複用具體的情緒字眼,幫助寶寶也覺察自己的情緒,因為此時寶寶不成熟的大腦需要你這樣滋養。你可以說:「寶貝,我看到你在哭,你看起來很傷心、很失望。我知道你的感覺,你可以傷心和失望,我會愛著你和陪伴你。」雖然這時往往會發現寶寶不但沒有停止哭泣,反而可能哭得更大聲,不過此時的哭常會轉成一種抒發性質的哭泣,這時成人只需持續陪伴,直到寶寶哭聲轉成比較接近抽咽聲,甚至主動尋求你的抱抱後,就可以溫暖地抱抱孩子,牽起孩子的手離開現場。這時,有些孩子可能會爆發另一波的哭泣,因為他們期待的買東西並沒有發生,但是性質上會和之前的哭泣很不一樣,往往在強度上會降低許多,相對的也因為情緒被同理了,比較容易接受成人的說理。

以上這兩個處理階段,前面是讓孩子感覺被同理,讓他抒發情緒,可以被成人接受,屬於教養中的「溫柔」;第二個階段則是成人表達對於孩子行為的態度,屬於教養中的「堅定」。在這個例子中,如果成人沒有先關照自己的情緒,並把孩子的情緒和行為分開處理,只是因為行為不適當就立刻處罰,孩子可能會一直處在失落狀況下,即使表面上的行為處理了,但在成長過程中,當碰到更多人生困境時,當年的情緒沒被滿足的孩子就會帶著傷成為大人,並不時任由負面經驗主宰人生。相對的,成人若一味滿足孩子,孩子也將失去在人初千日發展關鍵期學習的契機,無法意識到人生並不能永遠「跟著感覺走」。作為群居動物的一員,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我們的行為永遠會被放在社會架構上來檢視是否適當,被一味滿足而長大的孩子,很容易行為失控,進而產生人際問題或是社會適應困難。

【滋養社會情緒發展三任務】

透過以上例子,我想試圖讓人初千日家庭的父母了解,在滋養寶寶社會情緒發展上,成人身負三項重要任務:

任務一:在○∼一歲,讓寶寶和照顧者發展親密而安全的關係。

任務二:在○∼兩歲,讓寶寶發展出認識自己與了解他人情緒的能力。

任務三:讓寶寶逐步建立能以社會、文化或家庭情境可接受的行為適切表達情緒的能力。

【任務一:發展親密而安全的親子關係】

依附感與親密感是討論親子關係時常使用的兩個詞彙,看起來相似,但其實有所差異。依附感一般指的是「子對親的感覺」,而親密感則是「親對子的感覺」,兩者會相互影響。

‧認識依附感:孩子對父母的依附感覺

人類的新生兒必須完全依賴他人來滿足個人需求,有點像剛到異地旅行的旅人,在完全不懂當地民情風俗、不會當地語言的情況之下,無論碰到誰,唯一的生存法則就是全心全意依賴眼前遇到的對象。

新生兒一次次地依賴照顧者,從需求是否獲得滿足的經驗值中,建立起對爸媽的強烈感受,也就是「依附感」。

‧你的孩子是哪一種依附型寶寶?

每個寶寶對照顧者都有強烈的依附感,在發展階段時,父母對寶寶「依賴」行為的回應就會決定依附感的品質。孩子與照顧者之間建立起的關係樣貌,會成為人格中重要的一部分,以及未來和其他人互動的基礎。特別是○到一歲左右這一年,因為接下來的學步階段,寶寶需要面對比起新生兒階段更獨立的人生,所以此時為情緒「定錨」格外重要。

根據瑪麗.愛因斯沃斯教授的陌生情境研究指出,孩子會產生四種依附感類型,在寶寶大約十五個月大的分離焦慮高峰期就看得出來:

1.安全依附型:安全依附型的小孩在陌生情境中可以自由地探索環境,媽媽離開時會難過哭泣並尾隨;媽媽回來時,則很快地靠近尋求安撫。安全依附有助社會及情緒發展,嬰兒才能逐步適應與母親分離,致力探索環境,發展出自我概念。成年早期面對愛的關係時,才能出現有點黏又不會太黏人的適當愛的行為。

2.焦慮矛盾型:即使母親就在身旁,面對探索依然感到焦慮。母親離開時,孩子會非常沮喪;母親回到身旁時,又變得很矛盾,明明想親近卻充滿憤怒,當母親開始注意他時又會想要抵抗。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此類型嬰兒的照顧者特性為:照顧能力差、不懂得如何滿足嬰兒需求、很多前後不一致的行為,對寶寶加入人生有種矛盾的困惑感。這樣的寶寶成年後在處理自己的人際關係上,往往無法對親近的人產生信任,容易在「愛」的關係上出現較多懷疑。

3.逃避型:迴避和忽視母親存在,對母親離開或回來不表現出情緒,面對陌生人和母親是一樣的,不管誰在這個環境,也沒有太多的憤怒。心理學家指出,這類型孩子的照顧者通常是虎爸虎媽,對嬰兒不敏感或常表現出負面反應,並拒絕身體接觸。他們成年後也容易對「愛」的關係表現冷漠。

4.紊亂型:最不幸的一種類型,往往來自本應是安全感來源的照顧者卻威脅了孩子的安全,例如小孩遇到令人驚嚇或害怕的照顧者。紊亂型依附的孩子從照顧者眼中所理解的自己,有如來自一面破碎的鏡子。經歷這種童年的孩子會帶著很深的傷長大成人,往往形成傷害自己或他人、甚至是下一代的不幸循環,需要社會福利系統介入。

【實作:爸媽一起來,滋養寶寶社會與情緒發展】

由於社會與情緒是人初千日八大關鍵發展中非常核心的兩項,幾乎此時所有親子互動都和社會情緒發展有關,所以原則上,只要親子間共享有品質的相處時光,隨時留意寶寶發出的投入與游離線索,並加以尊重,就能滋養寶寶的社會情緒發展。在此我也特別介紹幾個簡單方法,帶領父母用人初千日六大STEAM教育來滋養寶寶的社會情緒發展。

‧人初千日胎兒期

CBM孕期產期按摩:舒緩孕媽咪不適與不安

從準備懷孕開始,配偶就可以把為另一半按摩列入固定的互動日程。進入孕期後,準媽媽因為荷爾蒙變化、體重增加、對未來的不確定感而產生的不適,都可透過配偶的按摩獲得緩解,並幫助孕媽咪產生更多正向情緒荷爾蒙,讓雙方互動更甜蜜。

孕期很適合做手部按摩,簡單又不受時空限制,可以隨時進行。不只孕媽咪享受,也可以回饋給配偶。手部的觸覺接收器非常豐富,同時也擁有全身各部位的反射區,所以手部按摩可說是非常全面性的。

1.準備一瓶植物性、冷壓且食用無虞的按摩油,若對於芳香療法有專業知識的配偶,可添加適量安全的芳香精油。準備好一條溫熱的毛巾。找個舒適的位置一起坐下。

2.把按摩油放在掌中溫熱後,握住孕媽咪的手,深情地說些感性的話,並告訴孕媽咪:「我要開始幫妳按摩了。」

3.從肩膀往手腕方向,往下順著手臂肌肉束方向,按摩孕媽咪的手臂,隨時和孕媽咪確認力道,遵守「力道減半原則」:也就是和孕前的孕媽咪喜歡的力道相比,按摩力度需減半。如果孕前不曾接受按摩的孕媽咪,則與平均大多數人喜歡的力道相比減半即可。(請見內文圖)

4.從雙手握住孕媽咪上手臂,以左右滑動的方式進行按摩(注意:不是用手腕的力量,而是運用手肘的開合來帶動手掌),並從上臂往下滑按至手腕處。(請見內文圖)

5.從握著孕媽咪的手,使用兩手拇指指腹,從手腕往手指的方向,再往兩側滑按手背。(請見內文圖)

6.找到孕媽咪指骨與指骨間的縫隙,使用手指指腹,由靠近手腕處往手指方向按摩,並回推指間的軟組織。(請見內文圖)

7.以螺旋方式、離心方向按摩孕媽咪的每根手指頭,結束時稍微晃動手指。(請見內文圖)

‧人初千日嬰兒期

CBM寶寶撫觸按摩:按摩腹部可以調節情緒

CBM寶寶按摩一向是滋養人初千日寶寶社會情緒發展的重要親子互動。在寶寶大約○到一歲、發展學家視為「第四孕期」的階段,充滿「LOVE原則」的CBM寶寶按摩可以給予滋養,從完全依賴母體的胎兒長成準備迎接更精采人生的幼兒,更可在身心靈上滋養人初千日家庭其他成員,做好人生升級準備。

CBM寶寶按摩有多達七十多種手法,以下介紹簡單的腹部按摩,因為腸胃道一向被視為「第二大腦」,也因為可以調節情緒的血清素有九五%以上都是由腸胃道分泌,CBM腹部按摩對發展寶寶社會情緒十分有益。

CBM聯盟暱稱這套按摩方式為「維他命」式按摩,也就是可以像日常按三餐進食一樣天天做,也可以在想強化寶寶發展時額外進行。

 

1.準備好植物性、冷壓、無香味、食用無虞的按摩油,用雙手搓熱,徵詢寶寶同意後,將手置於寶寶腹部,用充滿愛的話語讓寶寶知道「這是肚子」,爸媽將用愛來按摩。

2.水車轉動法:從寶寶肋骨下緣往鼠鼷方向,用雙手以水車葉片轉動的方式輪流按摩寶寶肚子,可以一邊按摩、一邊唱歌。如果是寶寶在胎兒階段時就常聽爸媽哼唱的歌曲最好,且盡量每次都唱同一首,不但能夠穩定寶寶情緒,達到制約效果,也能提醒爸媽別急躁,要當一個好整以暇的按摩者,珍視美好親子時光。(請見內文圖)

‧人初千日嬰兒期

IAF寶寶親水游泳:讓寶寶習慣親近水世界

水體占地球七○%以上面積,而人體也有七○%以上由水組成,人類的先祖生命更是起源於水,所以人和水世界互動是很自然的事。前面提過水世界和陸世界截然不同的浮力、阻力、包覆感等,配合人初千日寶寶發展特性,水世界的滋養環境與人初千日家庭可說是天作之合,光是和寶寶一起健康安全地泡在水世界中,就足以帶來訴說不盡的好處。一家人在水中,可以放鬆在此階段面對種種挑戰的壓力,也會因為需要相互扶持而更加信任彼此;同時,此階段寶寶的脂肪與肌肉比例、潛水反射等仍存在的特性,讓寶寶在水中比爸媽更怡然自得,爸媽更能建立以寶寶為師、為專家的觀念,非常有助於人初千日家庭發展社會情緒。

1.從浴室開始的親水活動:洗澡是寶寶天天接觸水的經驗活動,更是爸媽幫寶寶做好親水準備的絕佳契機。傳統沐浴教學都避免讓寶寶的臉碰觸太多水,但事實上新生兒剛從充滿羊水的子宮而來,對水的感受十分親近。最簡單的親水方式是為寶寶清潔頭與臉部時,可先從不把毛巾擰很乾開始,再慢慢讓毛巾滴水,使水滴自然流到寶寶頭臉,並用手幫寶寶把水自臉部由上而下抹去,制約寶寶習慣以上親水動作。

2.蜻蜓點水:人初千日寶寶對新體驗非常敏銳,不同形狀和深度的水容器、不同強度的水流,都會累積寶寶經驗值。也因為先天氣質差異,每個寶寶面對新經驗往往會有不同的情緒反應,如果每次入水都能以漸進式、左右輕搖的方式開始,未來有機會接觸新的親水環境時,蜻蜓點水的習慣就會成為制約孩子理解的重要線索。(請見內文圖)

◎人初千日覺醒:一家人共譜全新生命篇章

跟其他夫妻比起來,老來得女的毓芳和冠魁表現得似乎更有彈性,衷心迎接重新展開人初千日家庭過程的驚奇與喜悅。

小魚兒出生後,可說集三千寵愛在一身,就連原本態度負面的婆婆和身體狀況欠佳的公公,表情都明顯地燦爛了起來,兩個哥哥更是搶著照顧妹妹,讓兩夫妻感到很欣慰。

一出生就診斷出罹有先天性巨結腸症的小魚兒,其實並不好照顧,還進行了好幾階段的手術,也讓這一家子忙上加忙。雖然毓芳和冠魁偶爾也會開玩笑說,婆婆當年說得對,他們真是自找麻煩,但顯然這個家已經再也不能沒有小魚兒的笑語了。雖然要照顧長輩,又要常帶小魚兒就醫真的很累,但兩個哥哥獲得的成長,也讓兩夫妻驚覺小魚兒帶給這個家庭的意外收穫。他們一家參加人初千日課程時,陣容永遠是最龐大的:爸爸、媽媽、兩個哥哥,甚至爺爺奶奶都常一同出席,讓老師常得尷尬地請其他家人在面積不大的教室外靜候,但他們仍甘之如飴,還幽默地給老師看他們的「陪課」排班表。

小魚兒帶來的不只有挑戰,更多的是這個家庭共同譜寫出全新的生命篇章。

【故事結束】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