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22歲起,選那個不做會後悔的決定

方向未明時,試試過渡式就業

「過渡式就業」一般說來,是指在兩份正式工作之間的過渡時期,短暫從事的工作。某種程度來說,過渡式就業就像是你可以稍微喘口氣的中場休息時間。以我的經驗而言,當兵二十個月的那段時光,就有點類似這種階段。而對許多人來說,畢業後留在學校擔任助教、教授助理,或甚至找一份非正式的兼職或約聘工作,也都屬於過渡式就業的模式。

過渡式就業,譬如說留在學校當助教,在就業的規畫上來說未必是件壞事。當學弟妹有機會留在學校當助教,卻又猶豫不決、想詢問我的看法時,我都會這麼告訴他們:「過渡式就業有點像是你延畢一年去當交換學生,或是出國遊學、去念短期的語文學校,只是規模不太一樣;或許你的經濟狀況沒有那麼好,無法負擔去當交換學生、留學或自助旅行等費用,所以還是必須工作以賺取生活所需。」

但是再怎麼樣,過渡式就業都是一個二十出頭時才能擁有的特權。也就是當我們在規畫下一步,還有點茫然不確定時,可以停下腳步,給自己一、兩年的時間來好好的思考、沉澱。當我們必須考量下一步要怎麼走、又有經濟因素要考慮的話,過渡式就業其實是很好的一個選擇,一方面讓自己有時間去思考未來的方向、準備以後的規畫,一方面經濟壓力也不至於太大。因為若是有沉重的經濟負擔,還是要先顧好現實面,利用白天的時間上班賺錢,利用晚上的時間去追求夢想,還是可以兼顧現實與理想。

如果夢想對我們來說真的有那麼重要的話,它就是一個機會成本代價,優先順位是最高的,我們一定會為它挪出時間。如果說工作兩年後一定要出國,這個夢想真的這麼重要的話,那麼就算晚上十一點才回到家,還是得K書準備考試、寫申請學校的論文到半夜。善用過渡式就業的這段時間,找出自己的方向與人生目標,把完成夢想的時間表寫出來,這樣腦海中就會有個藍圖,知道自己大致上該如何一步步地朝正確的方向走,也知道自己現在是在哪一個階段、該努力去完成哪些事情。

過渡式就業的前提是,它不應該是永遠的,我們要很確定自己做這份工作的目的是為了什麼:是為了存錢、為了找出自己的終極目標,還是為了說服家人認同自己設定的目標。當然,如果當了一、兩年助教之後,發現自己還滿喜歡這項工作內容及學校這樣的學術環境,想一直待下去,把過渡式就業變成終極目標,也沒有什麼不好,那麼就要開始規畫下一步,去尋找行政人員的正式職缺,或是繼續念碩、博士,或往教職發展都可以。重點是,我們的思考不能只是做一年、兩年的規畫,像約聘人員一樣只以一年為單位,而是應該善加利用這段過渡式就業的一、兩年時間,找出自己的終極目標。一旦找到了,就應該重新評估現在在做的事,到底與終極的人生目標是否契合,是否有助於我們逐步朝目標邁進;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要加以修正。

在過渡式就業的這段期間,還要注意自己會不會陷入補習與進修的迷思中。我們極可能因為還在尋找自己的方向、還對前途感到茫然,因此開始去做一些沒有邏輯性的決定:不知道目的是什麼,就先去補習;不知道自己要考什麼,就先去進修。於是,可能還不確定自己是否要出國,就先去報名GRE、GMAT。然而這些補習與進修,對自己的未來到底有什麼明確的直接助益,也說不上來,往往就是備而不用,補來給自己安心的。這種作法,會是一種時間和金錢上的浪費。就算是短暫的過渡式就業,時間也是很寶貴的,應該要好好的加以善用,而不是浪費在無謂的選擇上。

從某方面來說,過渡時期也是一個奢侈品、一種特權,或許我們的爸媽並沒有給我們任何就業上的壓力,或許我們的年齡還可以容許自己這麼做,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負擔過渡式就業的機會成本,許多人是沒有這種選擇的,特別是那些背負著就學貸款、畢業就得拚命工作還債的學生。

謹記所謂「過渡式就業」,重點就在它應該是短期的「過渡式」,是在二十幾歲時可以享有的特權,因為那個階段的年輕人,可能還在尋找自己的人生與就業方向。但是,我們不能在二十四歲時過渡式就業,到了三十歲還在茫然、還在過渡式就業。那時候的所謂過渡式就業,就只是一個逃避的藉口了。

第一份工作,應該選擇大公司嗎?

當我們開始找工作時,可能會陷入一個迷思當中:「我的第一份工作,到底應該選擇大公司還是小公司?」甚至極有可能,你會遇上必須做出抉擇的時候。這個問題,就是典型的「技術性問題」(要選擇A還是B?);然而在問這個問題之前,應該要先去思考的,其實是最根本的「哲學性問題」(為什麼要選擇A或B?除了A、B,沒有其他選項嗎?)

把第一份工作的選擇直接區分為大公司與小公司,是一種稍嫌過於武斷的二分法,這樣的問題會陷入一種以偏概全的思考邏輯中。事實上,我們還有中型企業、社會企業,或是自己創業等其他選項。

在台灣的教育體系,一路從國小、國中、高中、大學十幾年念下來,都是走在既定的道路上,師長可能會告訴你,畢業後的出路不是念研究所,就是考公務員,或去找工作,人生的道路看起來非黑即白,不是A就是B,而我們也習慣了不去思考、不去問問題。

如果要問,第一份工作應該是去大公司還是小公司?我們得先反問自己:「去了大公司或小公司,之後呢?我的終極目標到底是什麼?我的理想工作是什麼?」假設我們二十二歲時,還無法想像自己五十歲時的理想工作,那麼工作幾年之後,心態已漸趨成熟時,可以以三十歲為一個時間點,想想看三十歲的自己,希望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想擁有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想在一個什麼樣的產業中工作?然後再倒推回來,思考現在的自己,應該要做什麼樣的選擇,才能達成那樣的目標。

舉例來說,假如我想在三十歲時擁有自己的公司,那麼我的第一份工作,有可能是先加入一個小公司,讓自己學習如何去全方位的經營、管理一個小公司;也有可能是先進入一間大公司,學習大型組織中完整的管理制度、精細的職掌分配,去拓展、開發有助於自己日後創業的人脈關係與資源;或者是進入一個新創公司學習如何從零開始,兩、三年之後再出來自己創業。倘若資源足夠的話,甚至不需要先就業,就可以直接去創業了,這也是最直接去實現終極目標的一個選擇。

換言之,並沒有所謂一定是大公司好或是小公司好的答案,而是端視哪一個選擇可以讓你逐漸往自己的終極目標邁進。所以,不需要執著於大公司或是小公司的選擇。當我們在二十二歲時選擇的第一份工作,除非是有養家、還債等經濟負擔要考量,否則不該以金錢作為前提,而是要去思考,這個選擇對於自己未來生涯道路的開展,能不能發揮實質上的助益。

在職場上,你並不特別

到了三十歲左右,我們會開始領悟到:在職場上,任何人都是可以被取代的。假設我從二十六歲在大公司做到六十歲退休了,又如何?我退休了,公司就再雇用一個人而已;就算當到了總經理,也是一樣,跟一般基層員工沒有什麼差別。我們沒有人會特別到無可取代。

我上一份工作的主管,是公司的全球營運長,在公司是出了名的工作狂,每天可以工作到凌晨。每當大家一起去用午餐,吃完飯後他就會很開心地說:「讓我們回去工作吧!」可以感受到,他真的是滿懷著喜悅要回去工作;但是說到底,公司並不是他的,他跟所有的員工一樣,都是傭兵,都是這個公司可更換的零件。試想三十年之後,誰還會記得某某某曾經擔任過這間公司的營運長、總經理?

二十幾歲時,我們可能還可以說服自己,一定要留下些什麼足以改變這個社會或世界的成就。三十歲時,恍然大悟其實自己並不重要。以往我們總是習慣以自我為中心,以為自己是最特別的,所以只要一有什麼不順心的事,總覺得是針對自己而來。譬如說,你可能覺得老板特別討厭你、主管故意要孤立你,其實很多事情是非關個人的因素,因為在職場上,你並不特別。

三十歲以上的人,可能會開始有這種「What's the point?」為誰辛苦為誰忙的感覺。而一旦開始有了這種感覺,它可能會對我們產生正反兩面、兩種極端的影響。正面的影響是,我們開始領悟到自己沒有什麼好損失的,經驗的累積還比較重要,所以要做什麼就趕快去做,因為時間不等人,就算真的搞砸了,又怎麼樣呢?而負面的影響則是,或許會開始覺得一切都沒有意義,什麼都不重要,變得消極而沒有作為。

想到我們放棄多少可以談戀愛的機會,犧牲了這麼多,就為了進入職場時多賺這三千元,這個領悟是很傷人的。所以上班的第一天,往往不是覺得開心,而是失落;上了一天班回到家,看著電視,不禁納悶:「我二十幾年來的努力,就是為了找到這份工作,然後下班回家看著一成不變的電視嗎?」等上了一個星期班,不禁感慨,這就是未來四十年我要過的日子嗎?

如果我們原本想追求的人生,就是在一個穩定的環境中工作、賺一份穩定的薪水,這樣的選擇沒有什麼不對,也能過得很滿足、快樂。但比起十年如一日的人生來說,真正可怕的是,你並不想要這樣的生活,想擁有一個完全不同的人生,但是這輩子卻從來沒去試過。當我們認清了在職場上,我們並不特別的事實之後,反而應該得到一種豁然開朗的領悟:正因為我們並不特別,所以即便嘗試了別的選擇,也沒有什麼好損失或好害怕的。為了我們想追求的人生,更應該有勇氣去嘗試現況之外的各種選項。


不要成為那顆不痛不癢的螺絲

在跟學弟妹聊工作問題時,我常會聽到他們對於自己工作的抱怨。第一年抱怨,第二年繼續抱怨;剛開始會說要換工作,隔了一段時間,你問他們:「工作找得怎麼樣了?」他們會很積極的說:「喔,我找了超多工作,有在面試了!」一年之後再問:「那你現在在哪裡工作?」他們這時就會面露尷尬神色,有點難為情地說:「我都準備要跳槽了,但是過年時跟我爸媽討論時,他們勸我不要想那麼多,說那間公司比現在的公司更小、更沒有名氣,福利也不穩定,說不定半年之後就倒了;雖然現在這間公司給的薪水不高、福利也沒有特別好,但至少穩定呀!他們說現在工作那麼難找,叫我不要想東想西了……」

有一陣子因為處理公司的帳戶問題常跑某家銀行辦事,所以也跟一位理財專員變得很熟,等候的時間就會開始閒聊。她說自己畢業就進了這間銀行,轉眼間已經待了六、七年,我問她:「你喜歡這份工作嗎?」她搖搖頭:「不喜歡。」她感慨,希望趁自己還年輕時,有機會換一份能被賞識的工作;她說自己其實也有在找工作,偶爾會去面試,像最近一次是去另一間銀行,也是做理財專員,薪水有稍微高一點,她正考慮要不要跳槽。

到下次我去銀行辦事時,問她:「你決定要換工作了嗎?」她態度猶豫了:「這裡的環境雖然不好,但我對同事、環境都很熟悉了……」看得出來她開始在找理由,說服自己留下來。當時,我剛好有個機會可以介紹她到另一間公司當財務長,於是我跟她說了,並問她想不想過去面試?因為面試她的營運長我很熟,雖然無法保證她可以拿到這份工作,但至少可以保證一定有面試機會。

等了一天、兩天、三天……都沒收到她的履歷。一直到我又去銀行辦事時見到她,我問:「你不是要把履歷寄給我嗎?」她急忙回答說:「我正在準備,也正在跟爸媽商量,而且也在計畫要怎麼跟主管說我要離職的事……」

又過了好幾天,還是沒收到她的email。到下次再遇到她時,我說:「我已經幫你跟那個公司的營運長打過招呼了,你怎麼還沒寄過來給我?你只要把履歷寄過來就可以直接來面試了,沒問題的。」結果她很猶豫地解釋了一大堆:「我回去跟爸媽商量,他們說那間公司是新的,沒聽過;他們勸我,說我現在的薪水雖然低、福利雖然差,但我年紀也不小,快三十歲了,現在工作很難找,叫我不要想那麼多了,所以我真的很兩難,最後我只好跑去算命,算命的說,我今年不適合換工作……」

之前各種讓人想離開的原因,現在又全部變成想留下來的理由了。轉職的第一步,我們得先說服自己;如果我們連自己都說服不了,還能說服誰呢?有一大半的人都是今天說想換工作,明天還是接受現況繼續做下去,轉眼間三十歲了,結了婚、有了房貸車貸,只得把家人、小孩放在第一優先,其他的事「之後再說」。每次聽到「之後再說」這句話,都覺得很妙──「之後」,到底是什麼時候?

只能說,不接受現狀、決定要改變,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氣才能跨出去。

至於轉職的首要考量,除非只是為了賺取高薪,否則就要先考慮想換的這份工作,是不是有興趣與熱忱,到底對我們的終極目標有沒有幫助,是不是能讓我們更快速、更進一步地達到那個最終目標。此外,還要考量這份工作的「可取代性」;就這一點,我常會提醒自己的學弟妹:「不要成為一個公司裡三個會計的其中之一。」因為當公司裁員時,工作的可取代性愈高,愈容易成為第一個被裁員的對象。

重點是,不要成為那顆不痛不癢的螺絲,把你換掉,大家都沒有感覺,代表你的工作之於這個公司是可有可無、沒有影響。轉職時要加以考量的一個重點,就是千萬不要選擇「可取代性」太高的工作,一旦成為團隊中那個不獨特的一員,就有可能埋頭苦幹到別人把你換掉時,仍是一點感覺都沒有。

找到你的熱情,只求不後悔

有句美國俗諺是這麼說的:「你永遠不會相信自己有天會變老,直到有天你真的變老。」(You will never believe you will be old until you are old.)雖然現在已三十歲出頭的我,跟二十二歲的自己相比,似乎並未感覺到有什麼差別。我們的上一代,三十歲時大多已經結婚生子,為人夫、人父了;而我們這一代,到了三十歲還是跟二十歲一樣,打電動、玩手機、穿牛仔褲,年齡的界限彷彿愈來愈模糊。然而在這段成長過程中,每個大人都會跟你說,不要想那麼多,以後多的是時間;但如果我們停下來好好思考,到底什麼時候會有時間?事實是,十幾年的時間一晃眼就過去了。人生中唯一用錢買不到的,就是時間。我們必須認清的第一個前提,就是一切都是有限的,尤其是時間。

如果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時間是有限的,就不會有危機感,自然也就不會去在乎。認清「一切都是有限的」,這是第一個我們必須接受,並且強迫自己去思考的重要觀念。沒錯,十八歲時,我們還可以重修、念大五、大六,因為年輕時,總認為自己有的是大把時間可以揮霍。但事實是,十八歲就這麼一次,時光一去不復返,所以才會有「時間」的機會成本代價。時間,是我們唯一賺不回來的事物,年輕人永遠要先認清這一點。雖然有人會說,健康、感情等,也是失去就回不來的,但是如果有時間,這些東西或許還有挽救的機會。只有時間,是百分之百回不來的。每個人,都只有一次十八歲。

認清楚時間的有限,會讓我們有危機感,逼我們更有效率地去做每一件事。逼我們去念的每一個學位、去創的每一個業,都必須以更有邏輯、更有效率的方式去執行,因為每做一個決定,就要花上人生中寶貴的三、 五年時間;因為我們知道自己的人生道路有所規畫,下一個階段會來得比自己所預期的還快,沒有時間可以揮霍浪費。我在念哈佛時,有過半數來念研究所的美國學生,都是自己付就學貸款,因為背負著債務,讓他們在好不容易念完MBA學位之後,不可能再去做一些沒有投資報酬率的事。

時間的有限,會逼著我們腦筋要清楚、有效率地去完成既定目標,逼我們一定要學以致用。幾乎每一場我參加的留學座談會上,都會有人提出一個經典問題,就是:「請問,我該去念MBA嗎?」其實應該先自問的是:「念完MBA之後,我想做什麼?」如果我們最終想做的工作,跟念不念MBA並沒有絕對的關聯性,那麼就不一定要去念MBA,因為這不一定是達成我們的目標最有效率的方法。

如果有一天,我自己也有了兒女,當他們要進國中、高中、大學的第一天,我會給他們什麼樣的建議、告訴他們一定要去思考什麼事情?我想,我會反覆提醒他們的,就是這一點:你們唯一要確定的一件事,就是在畢業那天,很有自信地告訴自己:「在過去這幾年,我想做的、該做的事情都完成了,我不後悔自己所做過的任何選擇。」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