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牛津式教養法:教出有自由個性與關鍵5力的孩子
第一部 牛津式「洞察力」教養法
3從提問學洞察:多問「So What?」(那又如何呢?)
「這是什麼花?」
「今天晚餐吃什麼?」
小小孩最愛問「什麼」了。
「那是蒲公英喔」、「今天吃咖哩飯」,這些簡單的答案都是孩子聽得懂的。
接下來,隨著年齡增長,孩子學會更多辭彙,再來就會開始問「為什麼」。
孩子說出「什麼」這個疑問詞,是為了知道實際存在的事物名稱,而「為什麼?」則是對那件事物之所以成為那樣的理由或原因感興趣,也就是更進一步的提問。
孩子出生後的六個月,主要是培養「感覺」的時期;接著一直到三歲,成長會以「行動」為主;之後到了六歲的階段,則開始進入「自行思考,發展能力或技能」的時期。
孩子在這個階段對事物的起因和結果充滿好奇,心理學上稱為「質問期」。這證明孩子已經萌發興趣與探究之心,家長應該要為此感到高興。
經過這三個階段,孩子大腦中的思考迴路也就大致成型了,發展出依自我意志與目的採取行動的能力,接著學會判斷周遭情況,找出關鍵,如果察覺到哪裡有問題,就能夠想辦法處理。
孩子憑著出生到現在的感覺和經驗,提出「為什麼」、「怎麼了」這些疑問,養成自主思考理由和原因的習慣,對日後思考力和觀察力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我認為日本的學校教育並沒有很重視孩子的「為什麼」,在教孩子發現問題並養成解決問題的能力上,一直都是失敗的。反覆背誦歷史年表或是單純的計算練習,根本無法培養這種能力。
就算進了大學,光是聽教授上課、勤做筆記,日本的年輕人怎麼會有機會學到這種能力。
問出孩子的思考力
我在前言中已介紹過,英國的超級名門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都設有「個別指導」這門特別的課。
「個別指導」是指導教授與學生一對一(或是一位教授對數名學生),每週針對特定課題進行討論的學習方法。不同於一般只有教授在課堂上一直講述,而是以對話形式進行,學生不能翹課,也不能偷懶。這對學生來說是很大的壓力。
在個別指導中,教授對學生的想法或意見會一直投以「So What?(那又如何呢?)」的疑問。
在反覆的問答攻防之間,學生會漸漸發覺自己思考中的謬誤,或是理論不夠明確的問題,進而鍛鍊思考力,並且從一個又一個的「為什麼」當中,萌生出獨有的創意或重大發現。
別怕被孩子問倒
近代科學之父牛頓看著樹上掉下的蘋果,心中產生疑問:「蘋果會掉下來,為什麼月亮不會掉下來?」後來便發現了顛覆過去科學常識的萬有引力。
對孩子來說,周遭充滿著不可思議的事物。家長被孩子問「為什麼」的時候,請盡可能回答他們。
但是你一定也有被孩子問倒的經驗吧。這時候家長應該要怎麼做呢?
知名的日本教育學者汐見稔幸說,不妨給孩子一個可以聯想「奇幻世界」的答案吧。
比如說,孩子問「為什麼會下雨」。
「剛剛我看地上的草都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一定是最近沒下雨,水分不夠的關係。會不會是天上的神明知道了,便趕緊下一場雨,好讓它們多喝點水呢?」
有時候孩子的問題太難,說實在的,家長也不太清楚。若能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明當然是最理想的,但是包含我在內的大多數家長,真的沒辦法正確的回答孩子的所有問題。
這時候就應該要清楚告訴孩子「我不知道!」,然後「我們一起查查看!」,這樣的態度是很重要的。
帶著孩子一起打開解謎世界的大門,你可能會發現,我們大人早已不知不覺把這些疑問當成理所當然的了。
如果孩子開始問「為什麼」,那就表示他已經踏上學問與科學世界的知識旅程了。
6 從跳脫好壞二分法學洞察:發現負面認知隱含的正面意涵
大家看到一個裝著半杯水的杯子,會覺為「只有半杯」還是「還有半杯」呢?
這是一個很經典的例子,前者代表的是「負面思考」(凡事都抱以否定態度),而後者則代表「正面思考」(肯定一切)。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對於某種事物「多/少」或「簡單/困難」的判斷順序是「感覺(身體感覺到了)→知覺(大腦感知到了)→認知(做出判斷)」。
所謂「認知」,就是自己過去的經驗或平常的價值觀所形成的「心理態度」。
每個人依照各自的「心理態度」來看事情,對事物的見地自然也會有所不同。
負面認知也能創造龐大商機
我相信許多家長都希望孩子擁有「正面積極的態度」。
關於這一點,這就要從平時觀察孩子對事物的見地,了解他們的「心理態度」,才知道該如何培養。
就讓我們進一步來思考。世上的事物並非都能用「多/少」這樣的「二元對立」的角度來看待,應該要思考還能夠發現什麼、有沒有創造新事物的可能。
再回頭來看半杯水的例子,美國的企管學家、管理研究權威彼得‧杜拉克曾經這麼說:
「還有半杯」和「只有半杯」,其實量完全一樣。但是,兩者的意義卻大不相同,採取的行動也不同。當世人的認知從「還有半杯」轉變為「只有半杯」時,就是創新者的機會了。(《創新與創業精神》,臉譜出版)
杜拉克進一步說明,過去數年,美國人的健康狀態明明越來越好(還有半杯),但多數人卻因為不想變得不健康(只有半杯),這樣的認知差異讓健康雜誌和健康食品公司有機可乘,業績急速成長,意外創造了龐大的商機。
不一樣的半杯水新思維
我在大學上課時,也會跟學生說明「半杯水」的例子。但我不僅告訴學生,一個人怎麼看杯裡的水,取決於他的思考是正向或是負面,我會更進一步與他們延伸討論。
我問學生:「為什麼一定要在這兩個選項中做選擇?」
杯裡的水「已經剩一半」,或是「還有一半」,「已經」與「還有」的說法對事物狀態的描述都不客觀(只形容樣貌),而是主觀(自己這麼認為)看待。每個人的感知都不一樣,因此我們不只要關注在這兩個選項,還要思考「怎麼辦」。
換句話說,我讓學生藉此發現一些問題,引導他們創造新思維。我認為這正是杜拉克想要表達的真諦。
杯裡的水「還有一半」,或是「只剩一半」,不管我們怎麼想,都只是對「半杯水」這個事實的感覺而已。重要的是認知之後要採取什麼行動。
比如說,孩子「沒考上學校」、「賽跑最後一名」,這些是「不好(丟臉)」的事嗎?
以長遠的眼光來看,坦然接受這次的經驗,但不要因此而止步,把它當成邁向下一個目標的「養分」,那麼這次的經驗就是「成功之母」。
人生在世,不是只有「好」與「壞」,還有許多不能用二分法來理解的事,每天都在發生。
我們應該慢慢傳達給孩子,讓他們理解這樣的觀念,即使有些事因每個人的認知和看法不同,或許你覺得「可憐」的事,只要有心,還是有可能變成「美好」的事。
第二部 牛津式「溝通力」教養法
14 從標題猜謎學溝通:看新聞猜標題,練習主題清楚的傳達力
想像你的孩子放學回家後,開心分享今天學校的種種:
「今天我和○○○一起玩喔。」
「今天在學校,老師啊,在教室……」
有時候孩子一時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想說的話,或是嘰哩呱拉講了一堆,大人還是一頭霧水。
所謂「百聞不如一見」,意思是「聽人說了千百次,不如實際眼見為真」,如果孩子講的話像看電影一樣也就罷了,但實際上我們只能從孩子說的內容去理解。
這時不妨讓孩子思考一下,有沒有用對方能夠清楚理解的方式,來傳達自己想講的話。
想要在他人面前表達無礙,就必須思考如何練習,不僅是想而已,實際的練習才是重點。
我們可以發現,電視上的新聞主播和記者都是越老練的人越會表達。因為他們都經過長時間的溝通訓練與傳達練習,會依對象不同,來思考最適合的傳達方法。
我在牛津留學時期的一個同輩友人,現在服務於英國廣播公司(BBC),我曾經問他,要如何訓練孩子的說話技巧。
他建議我,可以每天跟孩子玩「看新聞猜標題」的遊戲。
先讓孩子唸一段新聞或短文,然後自己想一個標題,遊戲的方式大致像這樣:
‧遮住報紙或書刊的標題,只讀內容的部分
‧針對文章思考適合的標題
乍看好像很簡單,但實際嘗試之後,你會發現比想像中困難多了。
盡量選孩子有興趣的報導或內容,不必刻意挑選艱澀困難的社會政治新聞,或也可以選他們比較喜歡的動漫或遊戲的報導。
報紙的標題或是書中的小標題是由記者或作家這些「摘要專家」所寫。他們將報導內容歸納成簡潔要點,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傳達。
小孩通常都不會思考「最想講的是什麼」,就只是想一股腦「全部」說出來,無法將自己的話先在心裡整理成「對方要聽的話」。
雖說耐心傾聽孩子說完也很重要,但如果孩子無法順利表達最想講的部分,他自己也不能釋懷。
教孩子說話要盡量減少「無用」的部分,養成先把內容整理一下的習慣,讓對方容易聽懂。利用「新聞標題猜謎」的遊戲,愉快學會「一語道盡」的傳達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