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上級國民/下級國民:當加薪、買房、搭郵輪、談戀愛、休長假永遠與你無關,還能怎麼辦?

◎前言

二○一九年四月,在日本東京池袋地區的斑馬線上發生了汽車暴衝事件,一個八十七歲的男性駕駛撞上三十一歲的婦女及其三歲女兒,兩人雙亡,此事引起輿論譁然,網路上充斥「上級國民/下級國民」的奇妙用詞。

車禍肇事者曾任高官,離開官職後,還擔任業界行會會長與大型機械廠商董事,二○一五年獲頒給資深公務員的「瑞寶重光章」勳章。此交通事故發生兩天後,神戶市營公車也釀成兩人死亡的車禍,司機被依現行犯逮捕。大眾紛紛猜測,「池袋車禍肇事者不但未遭逮捕,大眾媒體報導時,還在他的名字後加上『先生』,一定是因為他是『上級國民』」「神戶公車司機因為是『下級國民』才會被捕」。

如媒體報導所述,池袋車禍肇事者未被逮捕,是因為他年事已高,又骨折住院;媒體在他的名字後加上「先生」,是因為「嫌犯」這個詞只用在被逮捕或被通緝的人身上;不過,這種「說法」完全說服不了眾人。

二○一九年五月,川崎市一名五十一歲的無業男子,攻擊上學途中的小學生。四天後,一位曾任農林水產事務次長的男性,在家中刺死了四十四歲的長子。這個長子平時就會對父母暴力相向,案發當日,隔壁區立小學舉辦運動會,他為噪音所擾,大發雷霆,說出「我要殺掉他們」之類的話。父親聽見,便斷然殺了兒子,他在供詞中表示:「不能讓他把憤怒的矛頭指向那些孩子。」

網路上有許多發言對此多表困惑,因為鄉民認為,這位父親做官做到事務次長,已達事業高峰,屬於「上級國民」;但繭居家中的無業長子卻是「下級國民」。

「上級國民」這個詞彙,是出現在二○一五年東京奧運會徽爭議的脈絡下。

當時,有人指出著名的平面設計師設計的會徽酷似國外劇場的商標。接著,其過去的作品也被爆疑似抄襲,衍生出嚴重的社會問題。當時,身為日本平面設計界泰斗,也是選出有問題會徽的審查委員長表示:「設計師的解釋說服了專家,但一般國民難以理解。很遺憾,那並不容易懂。」這番言論很快便傳開了。

審查委員長的言論,大有「外行人不該反批專家」的意味。這種輕視一般國民的態度遭到大家批判,與「一般國民」成對比的「上級國民」一詞也迅速廣傳(引自ニコニコ大百科的「上級國民」項目)。

這個詞最初只是網路用語,表示「專家/非專家」之別,但不知何時開始,漸漸廣為大眾使用,而池袋車禍事件則是爆發「日本社會是由上級國民支配」「我們下級國民單方面被剝削」怨恨的燃點。

專欄作家Kazuyuki Obata評論令和改年號的十天連假一事時,在推特發表了〈「上級國民」此網路用語的普及顯示了日本人的內心狀況〉,寫出下列句子:

「(到羽田機場的)單軌電車上都是要去度假的上級國民大人」
「只有三成的全體國民真正擁有十天連假。能這麼輕鬆過活的,只有上級國民吧」
「十天連假這種事是上級國民大人的活動;下級國民要義務勞動(抖)」
「薪水總額十五萬日圓,一週工作六天,一個月工作二十五天,盂蘭盆會或新年也要工作,簡直如同奴隸。嚴苛的公務員、在NHK任職的上級國民們大概無法理解吧」
「下次轉世不要當人,當蟬比較好。這樣,還可能當不上上級國民」

Obata在這篇文章指出,上級國民與「菁英」「名人」「上層(上流)階級」有微妙的差異。

在現代社會,「菁英」「名人」是「努力實現的目標」;「上層階級」(Upper- class)/下層階級(Under-class)則是類似前現代區分貴族與平民的身分制度。不過,後來階級(Class)漸漸能夠流動(從下層「往上升」);但「上級國民/下級國民」之分,是靠個人努力也徒勞無功的冷酷自然法則。

一旦落入下級國民的境地,就會一直是「下級國民」到老死。能獲得幸福人生的只有「上級國民」而已。

這就是現在日本社會多數人的肺腑之言。

本書的PART 1,說明泡沫經濟崩壞後,下級國民如何在平成時代的勞動市場產生。一九九○年代後半到二○○○年前半,「雇用破壞」在全日本引發不安,此處將引用各種資料,說明大家不甚清楚的事實,如「守住了全體雇用正式員工這道防線」等。經此分析,令和時代的日本社會樣貌,應該更能漸漸浮現在大家眼前。

PART 2將論述「上級國民/下級國民」與「受歡迎者/不受歡迎者」的關係。「受歡迎/不受歡迎」也是廣傳的網路用語,據說現代日本年輕男性可分為「受歡迎」(現充,指現實生活充實)與「不受歡迎」(現終,指活躍於網路、遊戲上,但現實人生受阻)兩種。在這裡會提到性愛(受歡迎),是因為富裕社會中的幸福,歸根結柢還是擁有愛情生活的充實。而「上級國民」就是「受歡迎(擁有)者」;「下級國民」就是「不受歡迎(非擁有)者」。

PART 3將思考除日本之外,全世界(以已開發國家為主)是在何種背景之下,也逐漸發生「上級國民/下級國民」之區別。美國選出川普總統、英國的脫歐、法國的黃背心運動等撼動歐美社會的事件,每件都是「下級國民」對「上級國民」發起的抗議。「白人」或「男性」一直以來被視為社會主流,但此核心已產生極深裂痕,社會因而大幅動盪。

為何全世界都發生同樣的現象?我認為是因為「知識社會化、自由化與全球化」的巨大浪潮所致。這股潮流使整個世界變富裕,但相反地,並未為所有人帶來幸福,甚至造成已開發國家的主流白人男性斷裂為「上級國民/下級國民」。

「現代」因工業革命(知識革命)而完成,而這段「進化」是不可逆的過程。痛批踐踏「立憲主義」的政權、宣稱是「全球主義的陰謀」、引發貿易戰爭、中央銀行反覆印鈔,都無法停止「貧富差距擴大」的現象。

那豈不表示全無希望了嗎?

事實並非如此。社會無法解決的問題,有可能靠個人的力量解決。

若能知道我們生活在什麼樣的社會、這個社會發生了什麼事,並能預測今後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達到相當的準確度),對於自己與家人的生存、獲得幸福人生,必然大有助益。

◎教育的本質為「擴大階級差距的工具」

妻木進吾在《被排除的年輕人》的第一章〈年輕人置身於相當不利的位置〉中,訪談了年輕飛特族未升學的理由。對於為何不繼續上大學或專科學校,有人回答「雖然希望升學,但經濟上有困難」,但多數是因為學校對他們沒有吸引力。

而高中就不上學或輟學的理由,大部分是「聽不懂老師講課的內容」。有位受訪者在小學三年級就聽不懂講課內容了;但在這次調查中,提到在聽課上有困難的受訪者之中,這位「並不算特別早」。

【小學時快樂嗎?】一點都不快樂。最討厭的就是念書了……(討厭的科目)有漢字、國語等等。【從什麼時候開始討厭的?】……上學後,聽不懂講課開始。【上小學後,就開始學寫字了,沒錯吧?從那時就開始覺得有點困難了嗎?】討厭得要死……【上課時都在做什麼?】睡覺、發呆,不是很認真聽課……【也討厭老師嗎?】討厭。【為什麼?】我睡著之後,他把我叫醒。(略)【……上國中後,上課是不是更聽不懂了?】已經不能理解了。【國中時都在做什麼?】一年級時大致還會去上學,二年級就開始不去學校了……一去就覺得很累(笑),三年級時完全沒去。(十六歲,男性,高中輟學)

原為高中老師的作者青砥恭,在《高中輟學實錄:現今貧窮問題的產生》(ドキュメント高校中退 いま、貧困がうまれる場所)中指出,因為少子化,許多後段高中招生招不滿,連國中各科成績都墊底、缺課紀錄超過三百天的學生也能入學。不少學生有學習障礙,但學校置之不理,照樣讓他們入學。也有收這些學生的高中老師表示,「在特殊教育學校接受適當的教育,或許比較能幫助他們」。

由此可知,現在「所有孩子都該努力用功上大學」的教育制度,實際上是在折磨無法適應學校或學習的孩子。如果國中三年,上課內容都完全無法理解了,高中三年再做同樣的事,恐怕也沒什麼意義,更遑論升大學或專科學校。這些孩子應該也沒有升學的意願吧!

福澤諭吉的《勸學》中,有一段話人盡皆知:

人並非生來就有貴賤、貧富之別。不過勤於求知、博古通今者會成為高貴富裕之人,胸無點墨者會成為貧賤之人。

在一般認知中,這段話解釋為「只要勤學就會成功」,但反過來說,「變成『貧賤之人』,就成了不努力求學者自己的責任」。

福澤諭吉洞穿了教育的本質:教育是「擴大階級差距的工具」,將社會分成「上級/下級」。

◎我的人生由我自由選擇

工業革命後的十八世紀中到二十世紀初,屬於「現代前期」,特徵是追求由強大科學技術所帶來的財富。在這個時代,財富與土地(領土)結合,歐洲迅速走向現代化,列強間彼此競爭,積極對外殖民。一百年之後,位於亞洲的日本才成功現代化,殖民朝鮮半島與台灣,侵略中國。

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引起兩次世界大戰,高達數千萬人戰死或餓死。人們經歷了奧斯威辛集中營與廣島原子彈爆炸,才終於結束「戰爭的世紀」。美蘇兩大超強國雖擁有可毀滅世界幾十次的核子武器,但大國間的戰爭已不可能發生(賽局理論的相互保證毀滅〔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指對立的兩方中如果有一方全面使用核子武器則兩方都會被毀滅),國家的存在意義由領土的擴張變為經濟成長(增加國民財富)。這是「現代晚期」的開始,「福利國家」在此時誕生。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諸國以美國為核心,自由主義國家之間展開貿易,創造空前繁榮的經濟。到了一九六○年代,連最普通的平民,都得到了數百萬年來人類歷史上王公貴族所難以想像的巨大財富。

人類的價值觀因財富而產生極大改變。這種改變一言以蔽之,就是「能自由選擇自己的人生」。

或許有人覺得:「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會這麼想,是因為我們已經生活在「現代晚期」。

不用說中世紀或近世,日本到了戰前(昭和前期),大部分人都沒有「自己選擇人生道路」這種稀奇古怪的想法。長子繼承家業;次子、三子或從軍,或前往都市掙錢;姊妹與父母決定的對象結婚、為了兄弟的學費而賣身,都被視為理所當然。

但到了一九六○年代,這種現代前期的價值觀(生活方式)逐漸被視為「過去的歷史」,與古代與中世紀並無區別。選擇有興趣的職業、與喜歡的對象結婚、自由生活,成了天經地義的事。

這種變化之巨大,再怎麼強調也不為過。如果說十八世紀中期的工業革命引起財富的相變,二十世紀中期就是發生價值觀的相變。此後,人們就生活在另一個新世界,即「自由的世界」。

政治上的自由、以自由社會為目標的運動、自由化,加上龐大的財富,年輕人因而愈來愈自由。

因此,一九六○年代末的美國產生各種嬉皮文化,如反越戰運動、民權運動、性解放運動、搖滾樂,人們戴花、贈花,象徵愛與和平(這種做法稱為「配花嬉皮」〔Flower Child〕)。大約同時期,法國成立巴黎公社(五月革命)、日本發生安保鬥爭(學生運動),這一切都不是偶然的。透過電視、收音機播放的搖滾樂(次文化),已開發為年輕人共享的新價值觀。

這些變化中,女權運動的成果人盡皆知。十七世紀的美國,婦女不用說選舉權,連財產權都不被承認。因為妻子是丈夫的「所有物」,女兒是父親的「所有物」。

當社會逐漸富裕,女性開始接受高等教育,擁有更強的發言權。因此,一九六○年代(第二期)的女性主義,出現了「男女權利一律平等」的「驚人」主張。

女性主義的「偏激思想」眨眼之間擴及全世界,顯示「價值觀的相變」不因歷史、文化、宗教而有差異。人們漸漸認為,若能得到龐大的財富,無論男女,任何人都能自由地生活。

◎自由主義社會的功績主義

比起前現代的封建社會,將個人自由(自我實現)極大化的自由主義社會當然前進了一大步。這點固然值得高興,但在這樣的社會中,一切事物都是權衡下的結果,沒有兩全其美的事。

自由主義社會帶來兩種負面影響:一是自我實現與自我負責互為表裡,另一是自由使共同體解體。

自由主義反對因種族、出身、宗教、國籍、性別、年齡、性取向、身心障礙等因素而歧視他人。因為這些因素是本人的意志或努力無法改變的,會對自我實現造成阻礙。

但反過來說,「因本人的意志(幹勁)而產生階級差距是理所當然的」「努力會得到合理評價,並反映在社會地位與經濟的富裕上」。這就是「功績主義」(Meritocracy),是自由主義社會的本質。

一九四三年,沙特的《存在與虛無》在德國占領下的法國出版。這本書是膾炙人口的存在主義經典。他在書中指出,自由(自我實現)與自我負責是光與影的關係。書中鼓吹年輕人致力「社會參與」。沙特在書中寫道:

人類被處以自由之刑。因為人類一旦被投入這個世界,所作所為皆需自己負責。是否對(人生)賦予任何意義,全取決於自己。

「自我實現 = 自我負責」的邏輯在一九六○年代被移植至美國,長出「自我啟發」的果實。在肯定資本主義、頌揚在自由社會「活出自己」的新思想(正向心理學)中,開創人生是自己的責任,從中得到的成就感被視為至高無上的價值。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