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拍取暖詩心瘋:一本書讀懂經典古詩人(附QR Code全文情境朗讀音檔)
風流是一種人生態度║王羲之
何謂「風流」?自古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對待事物的看法自然不同。
對李白而言,風流是孟浩然瀟灑清遠的風度和超然不凡的才華,所以他說,「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對杜甫而言,風流是宋玉溫文爾雅的氣質和心繫蒼生的志向,所以他說,「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對辛棄疾而言,風流是孫權金戈鐵馬的神采和氣吞萬里如虎的氣魄,所以他說,「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對王羲之而言,風流是率真的性情,是一生癡迷一件事的執著,是揮毫潑墨的瀟灑,是自由不羈的情懷,是「山陰道上桂花初,王謝風流滿晉書」的一個時代故事……
◆ ◆ ◆
王羲之出生在東晉時期「琅琊王氏」家族,那可是人人羨慕的大貴族。
先不說祖先是西漢諫議大夫王吉,也不說從曾祖是「臥冰求鯉」的「孝聖」王祥,就說現在(同時代)的伯父王導,那也是為東晉王朝能夠偏安江南立下汗馬功勞的股肱之臣,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王與馬共天下」,「馬」是指皇帝司馬氏,可見王家權勢之盛。
然而令很多人羨慕的,不僅僅是他擁有一個高貴的門第,更是因為他擁有這世上最好的學習書法資源。
他的父親王曠深愛書法,即使是逃亡的時候也要把東漢書法家蔡邕的《筆論》帶在身上,儘管他在王羲之八歲的時候不幸遇難,但卻是王羲之最重要的啟蒙老師。
名氣冠蓋全國的書法名家「衛夫人」衛鑠,是王羲之的姨媽、他母親的親姊姊,從王羲之七歲起就開始手把手地教他練習楷書。
十二歲時起,由叔叔王廙開始教他練習行書和草書。王廙書畫雙絕,書法在當時無人能比,畫畫也是一流。皇帝之師親自對他進行指導,除了王家子弟,還有誰能享受到這樣的待遇?
生在這樣的家庭,自然是世人眼中的幸運兒,然而生在那個動盪的時代,又是非常不幸的。
西元三○三年,是小羲之誕生的時間,也是西晉自三國後短暫統一中國的末期。那一年,皇室成員之間為了爭奪皇位而戰的「八王之亂」自相殘殺十六年已接近尾聲,北方五個少數民族趁亂湧入中原,攻城掠地大肆屠戮,都城洛陽血流成河、慘不忍睹。
而當時執政的皇帝晉惠帝司馬衷居然是個白癡!試想,傻皇帝執政,皇后專權,各位王爺覬覦皇位,還有五胡亂華,那時的中華民族該是面臨著怎樣嚴重的生死考驗?
不過,有沂河水和沂蒙山作為天然屏障的琅琊(今山東臨沂)暫時免於戰火,所以小羲之才有了一個還算安穩的童年。
但是這樣的生活沒維持幾年,整個北方幾乎已經被胡人控制,他的伯父王導和王敦保著司馬睿南渡長江,在建康(今江蘇南京)建立東晉王朝,琅琊王氏舉家南遷。
那是一個種族遷徙、王朝更替的時代,一個華夏文明飽受摧殘的時代,也是一個南北文化迅速融合的時代,一個異彩紛呈盡顯魏晉風流的時代。
正是江南的和平與美景,給了王羲之一個自由呼吸的空間。
那時,這些由北方來的王家和謝家子弟在秦淮河南岸一條窄窄的巷子裡進進出出,就像是他們高大的屋簷下飛來飛去的燕子。他們談吐有禮、舉止溫文爾雅,手裡拿著成卷的書,身上穿著代表貴族身分的深色衣服,南方人把這條巷子稱作「烏衣巷」。
離此不遠的地方有座古樸的小橋,它靜靜地臥在秦淮河上,人們把它叫作「朱雀橋」。從此,「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的景象,成了千百年來中國人記憶中絕美的一幅圖畫。
而王羲之,也開始了他「墨香飄入紅塵裡,烏衣巷中話風流」的傳奇人生。
◆ ◆ ◆
王羲之在江南一舉成名不是因為他的書法,而是因為一道菜:牛心炙。
十三歲那年,王羲之被叔叔王廙帶去參加當時名氣最大的老者舉行的宴會,老者把給最尊貴的客人吃的牛心炙端到了王羲之的面前。他預言:這個談吐不凡、目光清澈的少年將來一定會風流天下知。
一個人如果從小與書墨為伍,自會有一種儒雅氣質在其身。
這歸功於他手握毛筆、對帖臨摹數年如一日的專心致志,也來源於他手捧詩書、琅琅誦讀的深深陶醉。
如果說儒雅的氣質是一種風流,那麼王羲之的風流還表現在他的率真性情上。關於他的率真,歷史上有不少膾炙人口的典故。
朝中大臣郗太尉有個待嫁的女兒叫郗璿,不但人美麗,而且酷愛書法,被稱作「筆中女仙」。郗太尉聽說王導子侄眾多、個個人才出眾,而且每個王家子弟都練得一手好書法,就想為女兒擇一佳婿。
王導心中高興,傳家中二十多個子侄都到前廳來見,眾多翩翩公子中,唯獨少了王羲之。原來王羲之那時正斜躺在書房的東床上,一手支著頭,另一隻手翻看著一本書,因為天熱,他居然連衣服的帶子都沒有繫上,以至於肚皮都露了出來。
專心致志看書的王羲之沒有想到,他「東床坦腹」的事情管家回去後報告給郗太尉聽,郗太尉喜歡他的一派天然純真,立刻就決定把女兒嫁給他。
他的妻子也是一位性情直爽之人,婚後她的兩個兄弟來看望姊姊,她當著王羲之的面氣呼呼地對弟弟說:「以後你們不要來看望我了,你看王家人對你們是什麼態度,你再看看謝家人來了他們的殷勤樣兒!」
做了「東床快婿」的王羲之對妻子非常遷就,東晉時代的門第偏見之深,他也無能為力,只好對著妻子賠小心。
他遷就妻子,妻子自然也會遷就他。王羲之任性地給自己的七個兒子起名,裡面都帶有一個「之」字,分別是:王玄之、王凝之、王渙之、王肅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獻之。
這種不按世俗起名字的方式,以至於很多後世人都誤以為名氣很大的王羲之和王獻之是兄弟。
王羲之在所有的漢字當中,最為偏愛「之」字。一則這個字據說是他們家族信道教的字元,二則因為這個字像是他最愛的大白鵝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泳姿態。
關於王羲之喜愛大白鵝,也經常被人們津津樂道。
有一次王羲之在淮河邊遊玩,看到一群昂首挺胸、邁著八字步的鵝從容地從岸上走入水裡,悠閒地昂著頭、用紅紅的腳掌划水,長長的脖頸彎出一道線條流暢的弧度,連引吭高歌的「昂昂」聲都是那樣的迷人。
那頭頂的鵝冠,多麼像一個輕起筆、重落筆的點;那曲線優美的脖子,多麼像一筆瀟灑宕出的撇,而身後的粼粼波紋,多麼像一個「走之底」的曲折起伏⋯⋯
他看呆了,連忙打聽鵝的主人,希望能買到這群大白鵝。鵝的主人是附近山上的道士,堅決不賣,除非王羲之同意幫他抄寫一卷《道德經》。
王羲之二話不說,坐在道觀裡規規矩矩地抄寫完了《道德經》,然後心滿意足地趕著鵝走了。老道士摸著鬍子笑了,誰都知道王羲之的字天下聞名,找他求字的人太多了,為了得到王羲之的字,他投其所好,養這群鵝已經很長時間了。
「書成換鵝」王羲之心甘情願,而主動幫人寫字則是因為內心深處的善良。
王羲之曾經在一座小橋上幫一個賣扇子的老婆婆,在她賣不出去的扇子上題字,結果老婆婆的扇子被搶購一空。後來老婆婆經常拿著扇子在橋上等王羲之給她寫字,結果王羲之不敢從橋上經過,每次都從旁邊的小巷子裡繞路而行。
為了紀念這件事,這座小橋被人叫作「賣扇橋」,那條小巷子,叫作「躲婆弄」。
還有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王羲之為了過年的時候家門上的春聯不再屢次被人偷走,竟然寫了一副超級晦氣的春聯貼在門口,上聯是「福無雙至」,下聯是「禍不單行」。這次果然沒人偷了,然後大年初一早晨王羲之得意地把寫好的另一半貼上去,完整的春聯是:福無雙至今日至,禍不單行昨夜行。
王羲之妙補春聯的故事令人讚嘆不已,拍手叫絕,但這樣的事情若不是不拘禮法、性情直率之人,誰又能做得出來呢?
◆ ◆ ◆
在王羲之的身上,「風流」除了風度儒雅、率真自然之外,他還有著另一種深深吸引人的氣質。
這種氣質比「鑽研」多了一分傻氣,比「投入」多了一分癡情,比「認真」多了一分創新,這種氣質,就是一生癡迷一件事的執著。
他因為太癡迷練字,傻到了錯把墨汁當醬,用饅頭蘸著吃;
他練字用壞的毛筆,堆在一起像一座小山,人們就叫它「筆山」;
他躺在床上也經常揣摩字的寫法,用手指頭在衣服上寫字,以至於衣服被他磨出了洞;
他經常坐在小池邊看著鵝游泳,揣摩著怎樣把字寫出行雲流水的感覺,一坐就是一整天……
那是怎樣的一種享受啊,在那均勻綿長的一呼一吸之間,在那橫豎撇捺的一提一按之中,他忘記了時間的流逝,忘記了身外的一切。
他不滿足於只臨摹字帖,還找來關於書法理論的書籍來讀。
他小時候發現了父親放在枕頭下的那本《筆論》,如癡如醉地閱讀。結果幾個月之後,衛夫人雲遊回來,發現王羲之的字進步飛速,感慨自己已經無法再教授外甥新的知識了。
叔叔王廙教他,要學就學名家書法,不僅要學其形,更要學其神。山川河流都可有啟發,要多去閱歷。
他透過臨摹「楷書鼻祖」鐘繇的《宣示表》,發現這位曹魏時期的書法家把隸書進行了改革;透過臨摹「草聖」張芝的《八月帖》,發現這位東漢時期的書法家在「章草」的基礎上獨創了「一筆書」,被人們稱為「今草」。
他得出結論:只有不斷地創新,形成自己的風格,才能突破前人,突破自我。
他在衛夫人的專著《筆陣圖》後面寫了一篇《題衛夫人(筆陣圖)後》,創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他把書法比作打仗,用來書寫的「紙」就是布置兵馬的陣地,「筆」就是兵器,而寫字的人就是運籌帷幄的將軍。如何排兵佈陣,如何運筆收筆,如何彎曲轉折,就像是在戰場上短兵相接,絲毫馬虎不得。
他還給兒子們寫了《筆勢論十二章》,在這篇文章裡,他具體闡述了學習書法應該注意的事項。
他強調,初學寫字一定是「臨摹」,但是剛開始不要去追求寫得像不像,而要注意執筆姿勢、運筆法則。然後是「啟心」,要注意觀察書法家在字中所表現出來的形態。接下來才是觀察字的結構、每一種筆畫的寫法、如何起筆回鋒、如何轉折頓筆、如何把握速度等等。
王羲之在書法理論上也是貢獻頗豐,有六篇書法論著傳世,但是流傳最廣的,還是「永」字八法。
王羲之認為,漢字千千萬,基本筆畫就八種,「永」字就包含了這八種筆法:
第一筆的點,叫作「側」法,寫這一點時,要做到側鋒而落。點就像是人的眉目,切忌平臥。
點下面的短橫,叫作「勒」法。寫這一筆時,要像勒住馬的韁繩一樣,逆鋒落筆,使筆鋒和紙之間產生摩擦,切忌平拖。
短橫下的豎,叫作「努」法。豎像是棟樑,要能力撐千鈞,所以努力寫出,但要直中見曲,像弓弩那樣有曲意才會得力,所以「努」也做「弩」。
「努」筆後的鉤,叫作「趯」法,意思為踢腳。寫鉤時要猛然發出,力在筆尖,筆鋒顯露。
左邊的提筆,叫作「策」法。「策」就是馬鞭,寫時用力在發筆,得力在筆末,寫這一筆好像揮動馬鞭,輕了,不及馬身,重了,馬就被打疼了。
左下撇叫「掠」,所謂「掠」,是梳理頭髮的意思。要頓筆送力,出鋒稍肥,提筆漸瘦,防止飄蕩不穩。
右上短撇稱為「啄」,急出如鳥嘴啄物,快而峻峭。
最後的這一捺,叫作「磔」。祭祀時拿刀割裂牲畜叫「磔」,寫「捺」時,筆鋒如刀刃般鋪毫緩行,頓筆抽出,收鋒含蓄,一氣呵成。
傳說王獻之按照父親教授的方法練字,練了一段時間之後覺得挺滿意,拿了一落字給母親看,母親看完之後,指著「太」字上的一點說:「我兒真是聰明!你父親練習『永』字八法十五年,點才能寫成這個樣子。」王獻之聽後吐了吐舌頭,原來這一點正是王羲之給他加上去的。
在這七個兒子中,王獻之最得王羲之書法精髓,楷書、行書、草書,樣樣精通。除了勤練苦練,還有在書法理論上鑽研得比較深的緣故。
◆ ◆ ◆
如果說「風流」僅僅表現在氣質儒雅、性情率真、鑽研執著上,那麼未免太小看了這兩個字。
有人說藝術的本質是觀照生命,那麼作為一代大書法家的王羲之對生命意義的憬悟,才是他留給世人最大的精神財富。
西元三五三年,王羲之五十歲。在那樣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曾經擁有一千六百萬人口的大中華,難後只剩下九百六十萬。瘟疫、災荒、戰爭,加上門閥制度下的政治紛爭,整個社會都籠罩在死亡的陰影之下。
什麼叫「十室九空」?什麼叫「人生無常」?什麼叫「朝不保夕」?五十而知天命呀,而「天命」帶給王羲之的感受是:人的生命是如此脆弱,須臾之間就會失去。
於是,這一年,三月初三,在王羲之的倡議下,來自最顯赫家族的王家、謝家等四十餘人,來到了會稽山陰蘭渚山下的蘭亭(今浙江紹興)。
蘭亭,因為春秋時越王勾踐曾在此遍植蘭花,漢代時這裡又設驛亭,故名蘭亭,現在這裡是會稽內史王羲之的園林。
在這裡,所有人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軍政大腕,也不再是叱吒風雲的高官顯貴,他們像普通老百姓一樣,按照習俗到此「修禊」。這是一種古老的儀式,用香薰草蘸水灑在身上,意為洗去汙垢,消災祈福。
誰能說這不是一次美好的春遊呢?在這裡沐浴、踏青、觀山、賞水,把酒杯放進彎曲的小河裡讓它順流而下,酒杯停在誰面前,誰就飲酒作詩。
他們把這些詩集成《蘭亭集》,王羲之在大家的推薦下為這些詩作序。他毫不推辭,趁著酒興,拿起鼠鬚筆,在蠶繭紙上揮毫潑墨、一氣呵成。
是啊,「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在這樣的美景中,做著文人雅士的遊戲「流觴曲水」,「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怎麼能不「樂」呢?
只是,快樂總是那樣短暫,就像這暮春三月一樣,絢爛至極就會走向衰敗,取而代之的就是「痛」。
春天終將逝去,美好終將逝去,人生也終將會逝去。也許我們今天在這裡「暢敘幽情」「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然而俯仰之間,人這一輩子就過去了,古人云,「死生亦大矣」,生死是人世間最大的事,想想怎能不悲痛!
所以今天,把這些詩都整理出來吧,後世的人自然會看到。看到我們今天在這裡聚會,看到我們在這裡寫詩,看到我們的快樂,也看到我們的悲傷。一如我們看到古人的文字,想像他們也曾經在同一片天空下,和我們一樣呼吸、一樣思考、一樣想到「生」與「死」的問題。
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 這是怎樣的一種悲哀!
他的情緒由快樂到低沉,又由低沉到悲憤,手不自主地有些發抖,甚至中間數次塗抹,但是他不管,他覺得胸中似有一塊大石,壓得他喘不過氣來,直到龍飛鳳舞地寫完最後一筆。
精疲力盡的王羲之放下手中的筆,早已是淚痕滿面,這篇序文雖然只有三百二十四個字,卻好似用盡了他平生的力氣。
他想起了誰?是「建安七子」之首被曹操殺掉的敢說真話的孔融?是「竹林七賢」被司馬昭忌恨殺掉的嵇康?還是深感處世不易、只能靠清談玄學、明哲保身的自己?
王羲之沒有想到,他用盡了生命中最大的熱情寫成的《蘭亭集序》,會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他也不會想到,當他後來又數次寫這篇序,卻再也找不到永和九年三月初三那天的感覺,也寫不出那樣狂放不羈的書法了。
三年後,他來到父母的墳墓前,告訴他們,自己「素無廊廟志」。他從二十歲起進入官場,官至右軍將軍,這也是時人稱他為「王右軍」的原因—但是今天他終於決定離開了。
死生亦大,何必留戀!之後王羲之遍遊名山古剎,一心投入到他摯愛的書法中。
在中嶽嵩山的石室裡,他看到了蔡邕的《石經》。他想到自己小時候偷看《筆論》的情景還歷歷在目,時光飛逝,一切都在彈指一揮間。
在西嶽華山,他看到了張芝的《華山碑》,這位漢代著名的書法家,後人評他「草書冠及古今」。王羲之小時候總想臨摹張芝的草書,衛夫人耐心地教育他不要貪多,要一步一步來。
如今衛夫人不在了,叔叔王廙不在了,那些他崇拜過的書法家都不在了,可是他們的字還在,一塊塊的青石碑,記下了他們曾經在這天地間精采地活過。
他最後來到南嶽衡山,看到寫有自己名字的碑刻,不禁想起他們驚嘆自己「入木三分」的雄勁筆力,還想到了自己當時微微得意的心情。現在想想,當時是多麼膚淺啊!
字形的美,永遠只是它的外在,而只有滲透了對人生的領悟、對生命的悲憫的作品,才能真正與天地同在。
◆ ◆ ◆
西元三百六十一年,王羲之去世,那年,他五十九歲。在他去世後二百多年,《蘭亭集序》被他的書法忠實愛好者李世民帶進了墳墓,從此後,世上再也見不到王羲之天下第一行書的真跡。
而世上流傳的所有王羲之的作品均為摹本,我們現在能見到的王羲之真跡,只有半個字,那就是現存於浙江天臺山上國清寺裡的「鵝字碑」。那個獨筆鵝,振翅欲飛,它仰著如此高傲的頭顱,那樣遺世獨立,那樣藐視一切,飄若遊雲,矯若驚龍。
是的,它是王羲之一生所愛,他愛鵝的外形俊美、愛鵝的毛色雪白、愛鵝走路游泳的姿態,更愛牠從不低頭、風流瀟灑的品質。
遺憾的是,這個「鵝」字在兵荒馬亂中只剩下了一半,另一半是一個書法家在苦練王羲之書法七年之後,鼓起勇氣補起來的。
南唐後主李煜說:「善書法者,各得右軍之一體。若虞世南得其美韻而失其峻邁,歐陽詢得其力而失其溫秀,褚遂良得其意而失其變化……」
這只是從外在的「形」去論述,然而卻沒有從內在的「神」去闡釋。
而這種「神」,恰恰是王羲之身上流露出來的風流。這是他儒雅的氣質,率真的性情,是他一生癡迷一件事的執著、揮毫潑墨的瀟灑、自由不羈的情懷,更是那個時代普遍的內心覺醒、對人生有著獨特感悟的魏晉風流!
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
當今人在昔日「書聖」的作品前膜拜,感慨他的每一個字都是那樣美侖美奐的時候,是否也看到了那些字背後對精神自由的渴望、聽到了它們對生命無限熱愛的吶喊?
生存於天地萬物之間,原本就占盡風流;而珍視生命的人生態度,則更是一種亙古不變的風流!
「書聖」王羲之,用生命向我們詮釋了風流的全部內涵。
||蘭亭集序||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取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詩選||
1.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唐.李白《贈孟浩然》
2.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唐.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二》
3. 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宋.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4. 山陰道上桂花初,王謝風流滿晉書。—唐.羊士諤《憶江南舊遊二首》
5.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唐.劉禹錫《烏衣巷》
6.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蘭亭集序》
7. 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蘭亭集序》
||參考書目||
1.《走近王羲之》作者:郭飛;中國經濟出版社
2.《中華書聖王羲之》作者:馮吉、李鳳村;吉林人民出版社
3.《王羲之行書習字帖—中國書法教程》作者:路振平;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4.《天崩地裂三百年:兩晉南北朝的泣血悲歌》作者:覃仕勇;中國言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