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內心的騎士──所有煩惱都是「另一個我」所引發,只有我能拯救我自己
第1章 正是那些「惱人的問題」保護了你〉
▍是什麼導致了你的問題?
為什麼我總是這麼沒用?
為什麼這個問題沒有解決?
為什麼我老是不斷遇到類似的人際關係糾紛?
為什麼我每次都無法和伴侶好好走下去?
為什麼工作和金錢總是會卡關?
明明付出相應的努力,為什麼還是沒辦法有好的進展?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如果我說答案是「為了保護你喔」,你會怎麼想?
「什麼意思?我這麼煩惱又痛苦,你卻說那是為了保護我?到底是怎麼回事?」
你或許會忍不住想生氣。
但毫無疑問的,這是事實。
潛意識為了保護你,進而引發了許多問題,或讓事情進展不順。
在這個章節,我將會解釋這項驚人的事實和祕密。
我們的心為了保護自己,會在「潛意識」這塊領域裡卯足全力拚命到你難以想像的地步。
宛如保護我們的身體、避免外界異物入侵的白血球。
潛意識用盡全力運作,想保衛你的心。
這些為了保護你而開始活動的成員們,就像是你的「內心防衛隊」。
在臨床上,有時我會透過心理諮商來找出個案的內心防衛隊,而且我常覺得,這群「內心防衛隊」就像雖然笨拙,但很努力想保護個案的「溫柔騎士」。
因此在本書,就讓我們親暱地稱這支內心防衛隊為「騎士」吧。
▍人人心中都有一支內心防衛隊
騎士大多是潛意識的一部分。
各位可以把潛意識理解為「自己還無法意識到或察覺」的部分。而無論有沒有辦法意識到,也不管是怎樣的人,每個人都有一支內心防衛隊(騎士),目的就在於保護自己。
你心裡必然有騎士的存在。
這支內心防衛隊無時無刻不在拚命想保護你。
這與你的意願無關,他們就是隨時準備為你挺身而出。
由於這項活動發生在自己無法察覺的「潛意識」,所以我們必須練習去意識它,才有辦法發現(方法會在第3章進行說明)。
內心防衛隊的目標只有一個。
那就是「別讓你再受更多傷害」。
不過這些騎士們非常笨拙,明明非常想保護你,卻往往不小心做出極端的行為。那些行為有時會變成問題,出現在日常生活中。換句話說,騎士一邊帶著「這麼做對你有好處」的想法,一邊太努力地想保護你的心,結果反而弄巧成拙。
換言之,那些發生在人際關係、個性、工作、金錢、愛情、家人、伴侶關係……的糾葛,其實都源自於明明很笨拙卻仍拚盡全力的騎士。
許多人面臨的各種問題,絕大多數都是由於騎士守護內心的功能──「防衛反應」所引起的。
尤其是以相同模式反覆發生的問題,或是煩惱很久的問題,絕大多數都與內心的防衛反應有很強的關連。
▍「無法整理」背後的理由① 當思緒變得清晰,不安反而更強烈
把房間整理乾淨之後,腦袋也會變得清爽對吧?一旦知道什麼東西放在哪裡,心情也會跟著舒暢起來。藉由整理,能讓思緒變得更清晰,人生也更順遂……
大家應該都看過這種類型的居家收納書。
更重要的是,「必須打掃」「要趕快整理」「非做不可」的煩躁感也會全部消失。
然而打掃乾淨後,平常壓抑的不安或焦躁才會隨之湧現的人,其實不在少數。
對工作、健康、對人際關係⋯⋯的不安,會隨著逐漸清晰的思緒,變得更容易感受到。
也就是說,亂七八糟的房間會讓思緒和心情都處於混亂的狀態,並帶來「多虧這種混亂的狀態,我可以不用感覺到不安和焦躁」的好處。
覺得待在沒那麼整齊的房間裡比較安心的人,非常有可能是利用待在雜亂的環境,來掩蓋焦慮這種令人不快的情緒。
房間亂糟糟的,確實會讓人覺得煩悶;可是感受到不安或焦躁更不舒服,所以才透過凌亂的房間來壓制更討厭的情緒或感覺。
聰明的騎士會覺得,與其被不安籠罩,不如藉由「不整理房間」故意讓你感受到輕微的混亂,這都是因為他想保護你。
▍「無法整理」背後的理由② 覺得自由被剝奪了
各位可能仍然無法理解我在說什麼,所以這裡再舉一個例子。
在了解無法整理或不想整理的個案所擁有的親子關係後,往往會發現:這些個案的父母其中一方(或雙方)對整潔的要求很高,在成長過程中經常被罵「還不趕快去整理」的人不在少數。
此外,他們與父母之間多半存在許多隔閡,隱忍了很多事。
整理→在父母的支配下乖乖聽話→自己的感受與心情被扭曲→自己的想法不被理解。
許多個案會產生這樣的聯想。
即使個案現在已經另外組成自己的家庭,父母也不和自己同住,或者父母已經去世,仍然會有這種感覺。
只要他們還對父母懷有強烈的不滿,就會自動和潛意識產生連結:
整理=屈從於父母,並讓人生的自由被剝奪。
個案不想接受這件事,於是內心產生反彈。換句話說,出於對父母的反抗及敵意,讓他們下意識抗拒整理。
雖然理智上很清楚,把房間整理得乾淨清爽會比較舒服;可是一旦動手整理,那種彷彿被父母控制的感覺又會(在自己無法察覺的潛意識領域中)湧現。
所以騎士會阻止你動手,讓你覺得「與其要感受到那種不快,不如別整理」。
沒錯,不要整理反而比較好。
為了不讓你想起親子關係裡的傷痕,為了不刺激你,為了避免你觸碰到被父母支配的悲傷或憤怒,騎士會引導你,刻意使你沒辦法整理。
不整理,成了讓你不至於回憶傷痛,保護你免於受傷的手段。
因此,即使是那些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都覺得早點解決比較好的問題(例如無法整理房間),當我們深入內心時,就會意識到一項事實,那就是「最好不要解決這些問題」。
這是騎士在內心運作所導致的結果。他們藉由故意不讓你解決問題,來達到保護你的目的。
▍隱藏在問題背後的好處?
前面以「騎士」來稱呼內心運作的部分機制,接下來,我要用更偏向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明。
例如無法整理房間等乍看之下很像是困擾的狀況底下,有時存在著其他目的或面向:現有的問題或有待解決的困境中,隱藏著擁有該問題能享有的好處。
這一點也稱為「附帶收穫」(secondary gain),簡單來說,就是「問題帶來的利益或好處」。
「附帶收穫」是一九七○年代誕生於美國的神經程式語言學(NLP,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用語之一,意思是隱藏在造成問題的背景中、附帶存在的好處。
NLP的發展奠基於技術的整合,這些技術則來自於當時在臨床工作中獲得豐碩成果的心理學家們。
如果要追本溯源,「附帶收穫」其實是來自十九世紀佛洛伊德那個年代的概念。如今,這個概念在醫療領域已廣為人知,對從事醫療及心理相關工作的人來說可謂常識。
最能說明附帶收穫的概念之一,就是「疾病獲益」。
▍為什麼疾病或問題會在不知不覺中產生?
所謂的「疾病獲益」,是指當事人因為生病(有問題)而獲得好處(利益)。
這是廣泛出現在醫療現場的概念,嚴格來說可分為「初級疾病獲益」與「次級疾病獲益」,但這裡先略過不提。
你或許會想:「一直生病能獲得什麼?」「生病有什麼好處嗎?」
如果要簡單舉出疾病獲益的例子,大概有:
「只要生病,家人對待自己的態度就會比平常還要溫柔。
「可以正大光明地向學校或公司請假。」
「可以獲得醫護人員的關注。」
其他還有很多。
如果生病能讓患者遇到前面提到的這些好事(好處),有時就會發生病情一直沒有好轉,或是本來應該要痊癒了,卻有不明原因導致身體不適的情況。
當事人自己明明也想把病治好,卻處在患病這個對本人來說「有某種好處」的狀況。只是大部分的當事人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或完全沒有自覺。
除了疾病獲益,問題或煩惱所帶來的好處(附帶收穫)因人而異,情況各有不同。
就連人際關係、性格、工作、金錢、愛情、家人、伴侶關係等方面的問題,很多時候也都有形形色色的「好處」隱藏在問題背後。
但是請不要認定有疾病獲益嫌疑的人全是懶惰或奸詐的人,畢竟沒有人喜歡生病;而一直生病,也不等於就有疾病獲益。
經過深入了解,我發現這些案例的背後,其實是一個個需要疾病獲益的悲傷故事。
當事人並非有意識地刻意生病。
在大多數情況下,這是自己無法察覺的潛意識運作所導致的結果,並不是當事人主動且企圖想藉由生病獲得好處。
所以請不要誤會他們。
面對明明自己也很想早點恢復健康,卻不知為何就是好不起來的情況,我們可以思考一下,這會不會是做為防衛機制的「疾病獲益」所導致的。
如果你很擔心,請務必尋求醫師的診斷,千萬不要妄下定論。
我們回到附帶收穫。
「你老是拿問題當擋箭牌,緊抓著背後的好處不放!」
「你之所以無法解決問題,是因為只要它還在,你就能輕鬆了!」
「快點下定決心放手!」
有些人會像這樣,說出責備對方的話。
但這麼做完全是搞錯方向。
正是因為想早點解決問題,早點放手,大家才會感到苦惱。
然而對存在於內心的潛意識來說,它拚了命想要維持的平衡狀態,正是眼前這個「有問題」的現況。
因此,說出「這都要怪你沒辦法放下問題帶來的好處」「會這樣是因為你很軟弱」等只訴諸毅力的粗暴論調,是非常淺薄的思考方式,忽略了人類內心的精巧運作。
即使察覺到問題帶來的好處,也請千萬不要責備對方或自己。
你的心,已在此時此刻盡了它最大的努力。
請你不要忘記這一點。
▍「不想再讓你受傷」是騎士最重要的目的
騎士的目的是「迴避損失」。
但這裡的「損失」,到底是什麼損失?
不論是透過心理諮商或營養療法,我在臨床上與許多個案接觸的過程中,發現這些問題背後有一項(而且是唯一的)共同的好處,那就是「能保護自己,避免再受到更多傷害」。
換言之,所謂的「迴避損失」,就是「避免再度受傷」。
聽到這種說法,有些人可能會覺得「不過是內心受傷而已,只要靠毅力和氣勢,應該就可以解決了吧」。
可是內心受傷時,也就是面對精神上的痛楚時,據說大腦會產生如同肉體遭到拳打腳踢般的感覺。
「減輕心理壓力」講起來好像很簡單,但希望各位知道,對大腦來說,精神上的痛楚和肉體受傷的疼痛幾乎是沒有差別的。
保護內心所受的傷、守護傷口的潛意識活動即是「防衛機制」,而負責執行的人就是我們的騎士。
他正拚命保護你,讓你不受到內心傷痛的影響。騎士很努力且用力地工作,不讓你想起或察覺到傷口,就是要避免你受到更多傷,或是不讓你在日常生活中承受更多壓力、勉強自己。
這些都是發生在潛意識中的活動,因此我們不太有辦法察覺。
不管是誰,都想避免自己的心受傷。
尤其是過去曾有過類似經驗,且傷口尚未完全癒合的人,潛意識會強烈地想避免再次因同樣的原因或情況而受傷。
如果用身體上的傷來比喻,應該更能理解。
假設你的右手有一道傷口。
在那道傷口還沒癒合的情況下,要是同一個地方再次受傷,疼痛感一定會非常強烈對吧?
就算平時可能會忘了右手受傷的事,但傷口還是一直在那;只要一想到手上有傷,就會覺得泛起陣陣疼痛。
在這種情況下,你自然不會去觸碰傷口,當然也會避免去想它。
回到剛剛想透過疾病獲益與家人及醫護人員建立關係的話題。
以這種情況為例,個案小時候很可能曾因孤獨而感到非常痛苦,是個極度害怕變得孤單的人。
他可能也拙於言詞或表達,雖然只是單純地想與他人建立關係,卻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好。
如果是這樣,那麼即使生了病,但若能與某人建立關係,總還是比健康卻孤獨來得好,可以規避內心受傷的損失。
尤其是從小就有、尚未痊癒的內心傷口,有不少都是很深的傷。
對人類來說,用盡一切方法避免內心再度因為類似的事情而受傷,可說是我們無論如何都不想重蹈覆轍、絕對會全力規避的事。
▍「沒時間」背後的原因① 不忙碌的自己沒有價值
在我諮商過的個案中,不乏察覺到「只要讓自己被時間追著跑,就不用去想多餘事情」的人。
「只要變忙,就不用感受到不安、焦慮或壓力了。」
「只要一閒下來,就會想到其他的很多事,讓人心情沮喪。」
大家不要驚訝,真的有這樣的人。
明明討厭被時間追著跑,真正的想法卻剛好相反,覺得被時間追著跑,精神上反而比較輕鬆。
要是做過了頭,有些人會因為過度沉迷於工作,或者是經常讓交感神經占優勢,最後導致「無法休息」或「睡不著」等自律神經方面的問題。
除此之外,也有人意識到自己開始產生「如果我不忙,我就沒有價值,沒有存在的意義」的感覺。
這種情況特別容易發生在從小只要完成什麼事(例如考試考高分、幫忙做家事)就會被誇獎,但要是處在什麼都沒做的狀態(比方說睡午覺、無所事事),便會受到責備的人身上。
他們會覺得,如果自己沒持續做著什麼有意義的事,就無法存在於這個世界,覺得沒有自己的容身之處,甚至容易產生「我不該活下去,我沒有活著的價值」的感覺。
正是因為騎士知道這樣的人一旦閒下來、缺少期限將至的緊迫感,內心便會浮現「我沒有價值」或「這樣的我沒有活下去的意義」的想法,所以在不少案例中,騎士會故意讓個案被時間追著跑,引導他們把所有事情都抓在手上。
▍「沒時間」背後的原因② 不想獲得成果
另外還有這樣的理由:
「要是有時間,就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可是那樣好可怕……」也有很多人是因為意識到了這一點。
雖然心裡有想達成的目標或想實現的夢想,不過一旦有了那麼多時間,也真的著手去做,最後一定會得出某種程度的結果,而且很可能不符預期。
與其因為將來必然會得出結果的可能性受傷,不如以忙碌為理由,不要真的去做還比較好。
讓事情停留在「可能」的階段,想著「要是自己真的哪天要做,一定做得到」,就可以不用面對現實,不必被事實傷害。理由在於:反正這件事又沒有在現實裡發生,當然不會受挫。
抱持著雖然今天很忙,但「我會從明天開始認真努力」的想法,讓人得以活在「只要我認真起來,就有辦法成功」的可能性裡,避免內心因為「勇敢嘗試卻以失敗結束」而受到傷害。
比方說,你想創業、成為漫畫家,或是想出國旅行。
可是你現在很忙,現實也不允許你採取行動。
假設你為了創業或成為漫畫家而真的往前邁出一步,最後的結果必然是「順利實現夢想」(成功)或「沒有達到目標」(失敗)其中一種。
因為害怕看到最後的結果,所以想讓整件事保持在「只要我想做,就一定做得到」的狀態。
相較於實際採取行動,結果在執行過程中留下討厭的回憶,或是真的如願以償,只要活在「我想做應該就做得到」的可能性裡,便不用受到傷害。
這也可說是不想認清、不想知道自己真正實力的狀態。
並不是因為太忙,所以做不到,而是故意讓自己變得忙碌,不讓自己為了實現自我採取行動。
換句話說,就是處在「利用持續保持忙碌以避免採取行動,不讓最後結果造成的傷害影響到自己」的狀態。
出國旅行也是一樣。
對於不需要頻繁出國旅行的人來說,跳脫日常生活是件有點令人害怕的事。不僅需要勇氣和能量,執行的過程中也有可能遇到問題。
與其因此受傷,不如停留在「總有一天會去」的狀態裡,既不會受傷,也不麻煩,還不會有壓力。
凡是「沒做過卻想做的事情」,就表示很可能會在執行的過程中讓自己受到傷害。因此,不論對任何人來說,這都是件可怕的事。
更重要的是,萬一事情進行得不順利,一定會讓人備感挫折。
所以才要提出「我沒有時間,我很忙」這種人人都能理解的正當理由,讓自己和周圍的人接受。透過這種做法來「自欺欺人」,以減少受挫的可能。
當我試著和這些「忙到沒時間」的人深入談過後,才發現他們往往會把時間浪費在逛網路、滑手機上;換句話說,很多時候他們只是把時間花在沒必要做或沒用的事上面,而非真的騰不出時間。
「沒時間」這個正當理由,甚至能將自欺欺人的羞愧感全部隱藏起來。
這當然也是騎士在背後運作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