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藝術超乎想像的力量

第二章 培養心理健康

我想我們所追尋的是一種活著的經驗,讓我們在純粹物質層面的生命經驗中,可以與自己最內在的存在與現實產生共鳴,真正感受到活著的喜悅。
——約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作家與教授

我們有位朋友是一名成功的律師,她在辦公室裡放了幾本著色書,在頭腦需要休息時使用;大學的諮商老師建議壓力過大的學生去上陶藝課來減輕焦慮。對蘇珊而言,編織、園藝與拼貼讓她保持穩定並與自己的感受保持連絡;艾薇會隨時在皮包裡放一把音叉,因為C與G音的共鳴可以舒緩壓力時刻。

我們所有人都在生活中有難以應付的時刻,焦慮與疲憊襲擊我們。減輕壓力如飲食和睡眠一樣重要。在這些時刻,藝術與美感有很大的用處,只要你知道如何使用。藝術活動可以改變生理與情緒狀態,增進心理健康。

當藝術成為日常的練習,就像補充營養、運動鍛鍊、重視睡眠,你將釋放一項與生俱來的工具,可以用來幫助你處理內心的高低起伏。最好的消息是,你不需要是一名偉大的藝術家,或需要很優秀才可以體驗到益處。在一項研究中,卓賽爾大學創意藝術治療教授吉麗嘉.凱莫(Girija Kaimal)發現,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不論是什麼程度,只要進行四十五分鐘的藝術創作,就可以減少壓力荷爾蒙皮質醇。藝術創作在心理上有鎮定效果,吉麗嘉解釋,「在進行研究時,有一位藝術治療師在場,提供幫助以進行真實的自我表達。沒有批評或期待,而是鼓勵參與者專注於過程,使他們感到安心,以減輕壓力與焦慮。」她提醒我們,任何人都可以在家用簡單的材料嘗試,只要創作時不要帶著價值判斷。

藝術為個人以及集體情緒狂熱提供許多有效的療法,以及提供更有效的自我情緒管理來改善心理狀態;降低壓力荷爾蒙反應、強化免疫功能、增加心血管反應來改善生理狀態。這才只是開始而已。

過去二十年來,有數千項研究結果顯示藝術的參與,包括創作與觀賞,可以改善我們的心理狀態。例如黛西.范科特(Daisy Fancourt)的研究。她是英國倫敦學院大學的心理學與流行病學研究者,研究藝術對健康的影響,包括二○二○年英國數萬人參與的突破性研究。她與兩位研究夥伴使用複雜的統計方法來計算生活中的各種變數,發現每週參與藝術活動超過一次的人,或每年參與文化活動至少一、兩次的人,對於生活的滿意度超過了那些沒有參與的人,而且在整個社會經濟階層都是如此。接觸藝術的人有較低的心理壓力、較好的心理功能,與越來越好的生活品質。

為何如此?

許多人相信我們是「有感受的思考生物」,但神經解剖學家吉兒.泰勒(Jill Taylor)卻指出,人類其實是「會思考的感受生物」。我們總是充滿各種情緒,對外在或內在刺激會產生複雜的神經化學反應。我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感受:連結、踏實、自在、安詳而且安全;我們努力保持正向、心胸開放,在情緒上能夠處理任何情況。世界衛生組織對心理健康的定義說明了一切:「一種安詳的狀態、個人實現自己的能力、能夠應付生活的日常壓力;工作上有成果,能夠對自己的群體有所貢獻。」

但我們無法一直實現或維持所期望的心理健康品質。這種情況並非少數。全球約十億人為心理問題掙扎。憂鬱症是主要的失調原因,焦慮、孤獨與負面壓力都在上升當中,對於生理健康有極糟糕的影響。一整個世代的青少年與年輕人都經歷著大流行程度的心理失調。

自從這些統計數字出爐之後,心理疾病的增加速度首次超過了生理疾病。這一切有很具體的漣漪效應,包括學校與職場缺席率增加,以及更高的離婚率。一種集體的絕望與越來越多人失去希望也是警訊。所謂「絕望疾病」的增加,包括吸毒與酗酒、酒精性肝病與自殺。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心理狀態有時會讓我們難以為繼。感覺什麼都沒意義,置身於霧中,筋疲力竭。你也許易怒而難過,不想談自己的感受,感覺與其他人失去連結。也或許你能明確指出自己被壓力事件(如友誼受創)壓垮的那一刻,但在其他時刻,你不知道心情為何會轉變,彷彿你的身體與心理被挾持了,體重大起大落,感覺難以承受。有時候,這些感受非常頑固,你似乎無法掙脫。

「我包羅萬象/我乘載了無數個我」詩人惠特曼如此寫道。他沒有在開玩笑,我們的身體演化出廣泛的情緒反應來協助生存。人類究竟有多少種情緒?曾有心理學家推測我們可能有多達三萬四千種情緒。有趣的是,這些情緒會視我們的心理需求而調整。美國心理學家羅伯.普拉奇克(Robert Plutchik)認為我們有八種基本情緒——快樂、悲傷、接納、厭惡、恐懼、憤怒、驚訝、期待——在這當中又有數千種不同的程度。例如憤怒可以從輕微的惱怒到狂怒,中間有許多細微的區分。

我們的照顧者、老師、同事與社會文化通常會教導我們忽略複雜的自我,應該要控制或壓抑情緒,這有點像要胃停止消化食物。情緒會出現,就像心跳一樣必然,就像肺會吸收空氣中的氧;你無法阻止情緒產生,因為那在心理學上是不可能的,也不應該當成目標。

況且,情緒本身不是問題,而是有用的生物通訊,跟著我們演化了無窮久來幫助人類生存。被困在情緒中才是問題,所以目標應該是協助情緒的流動。所謂的心理健全就是即使是面對有困難的情緒,內心仍有能力與資源來度過這些生命的日常起伏。

渴望了解感受與情緒,激發了許多理論與辯論,許多人對此課題有不同的心理學看法。我們對於情緒行為理解的差異,大部分是源自於很難研究人類或動物潛在神經基礎,但腦部造影的新科技進步卻對此貢獻了很大的幫助。

要了解藝術為何是促進心理健康的有效工具,首先要區分情緒與感受。

情緒是你對於環境刺激、內在需求與驅動力的最初反應,感受是你的身體正在經歷的感知:通常情緒與相關的行動最先出現在腦部與身體,然後才是對這些情緒狀態的主觀感知,有時甚至沒有。情緒比意識上對感受的認知更早發生,而這些情緒狀態時常在我們的意識覺察之外。

想像你在商店裡挑選食物,聽到店裡的廣播放了一首兒時的流行歌曲。你忙著查看商品,但體內卻有其他的反應。你的腦瞬間被啟動,不同區域的血液流量增加,愉悅的神經化學物質如多巴胺隨著獎勵系統釋出。你站在水果區前方,突然想到了中學時的好友,你們會一起扯開嗓門唱這首歌。你的嘴角露出微笑,一股溫暖的正面感受籠罩著你。你正在體驗一種與愉悅有關的複雜情緒:懷舊。一首歌,改變了你整個心情。

我們時常沉浸在影響感知與改變心理狀態的經驗中。我們的感官總是用交談的方式建立起對世界獨特的印象與感受。因為藝術的本質是強烈的感官訊息輸入,它觸及多重系統,並有著獨特的能力,可以觸及互相連結的神經迴路,讓我們能處理情緒、命名與表達感受,甚至觸及無意識的心理。

這是非常有價值的,當面對無可避免的情緒糾結與生活起伏時,讓藝術上場來協助我們強化正面的情緒,如愉悅與快樂,能幫助我們迎接整體性的安適感。同時,藝術也可以幫助我們減輕壓力,因為壓力會改變我們對日常內在與外在刺激的感知。

聲音頻率:自然的壓力消除

一九九○年代末,艾薇是美泰兒玩具公司資深副總裁,她負責女孩玩具的設計與產品研發部門。一天,她要一組研究員與同事坐下來觀看幾個五歲大的女童玩洋娃娃。這組人花了數個月時間研發玩具的新玩法,現在是見真章的時刻。女童們的反應可算是冷淡。事實上,她們似乎越玩越失去興趣。艾薇注意到一位同事開始踱步。那位女士顯然開始緊張起來,艾薇可以感覺得到她內心壓力的累積。

艾薇從她的背包裡拿出兩根音叉與一個曲棍球的球盤。在一家玩具公司工作,帶著曲棍球球盤也許不算太奇怪,但同事好奇地看著艾薇把兩根音叉插在厚厚的橡皮圓盤上,發出低沉的共鳴聲。然後艾薇把振動的音叉舉到同事的雙耳旁邊。三十秒之後,那位女士發出長長的、解脫般的嘆息。「哇……謝謝你。」她說,「太奇怪了,我感覺好多了。你做了什麼?」

艾薇使用了一種聲音療法來幫助同事減輕壓力。

壓力不是一種感受或情緒,而是對於情緒的一種心理反應。壓力的起因可能是具體或心理的。可能是真的——一隻老虎!——或想像的—那個黑影看起來很像老虎!壓力是聰明的生理策略,演化來幫助我們度過真實的危險,但也很容易失控。

艾薇的同事對於玩具有可能會失敗有著強烈的情緒反應。想像的情景引發了她的壓力——雖然她覺得很真實,她甚至還不知道這項兒童實驗的結果,但擔心會是負面的。這是壓力的起因,身體也起了反應。

壓力循環的第一階段是警訊。她的身體記錄了恐懼的情緒,認為有危險的事情要發生了。在神經生物學上,這會啟動自主神經系統,透過下視丘、腦垂體與腎上腺,激發身體的戰鬥、逃跑或僵住模式。荷爾蒙如皮質醇與腎上腺素激增,她的心跳加快、血壓上升,血糖也可能會激增來準備使身體採取行動,如逃跑。但她不能跑走,所以她留在房間裡,越來越不自在。這一切都在眨眼之間完成,在她意識到自己產生反應之前。

如果這種壓力反應不迅速解除——把這個經驗帶回家度過週末——她就會進入第二階段,也就是所謂的適應。身體準備長期抗戰,繼續分泌壓力荷爾蒙,這可能會導致失眠、肌肉疼痛、消化不良,甚至過敏或小感冒。她也可能無法專注或開始缺乏耐心、易怒。

第三階段——復原可能很快就會發生,身體能克服壓力起因,回到體內平衡狀態。

身體對於壓力反應的處理相當聰明、熟練。不論是真實或想像的壓力起因,身體可以快速有效地度過壓力循環的三階段。對日常壓力起反應是正常的,但壓力反應若持續升高,對我們的健康就有不良效果。被困在壓力狀態時,身體缺乏資源,你會感到筋疲力竭,在某些情況下會感到憂鬱,也可能發生其他不健康的分心手段如吸菸、喝酒與暴食,這些都是想靠改變腦中化學物質來讓自己的感覺好些:透過尼古丁、酒精與吃巧克力時所分泌的愉悅腦部化學物質,如腦內啡、神經荷爾蒙多巴胺與血清素。以上大多提供了短期的舒緩,但長期下來會有不良的健康影響。

有越來越多人被困在壓力反應中,無法度過循環。美國心理學會發布警訊,「大規模的心理健康危機」影響了所有年齡層,其中最讓人擔憂的是年輕人的狀況。報告顯示,Z世代青少年(十三歲到十七歲)與Z世代成年人(十八歲到二十三歲)在生活中面對極大的不確定性、不穩定的地緣政治、經濟動盪、氣候變遷威脅、全球疫情,還有系統性的暴力、性別認同與種族歧視等問題。因為持續擔憂而產生的高度壓力,許多人表示有慢性壓力與焦慮的症狀。

極端的壓力會導致「過勞」。這是一種心理症狀,對長期的慢性壓力起反應後出現,所以變得筋疲力竭、冷漠疏離,而且憤世嫉俗。通常與工作有關,但也可能發生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包括為人父母、照顧他人,甚至是社區服務。對參與醫療保健的數百萬人尤其強烈,包括幫助病患或年長親人。一份二○二○年來自美國退休者協會與國家護理聯盟的報告發現,家庭照料者的心理與生理健康狀況比五年前惡化許多。那是在新冠疫情之前的情況,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顯示,有三億四千九百萬人被歸類於「需要照料」。

聲音是減輕壓力最有效的美感經驗之一,這聽起來讓人驚訝,但當你考慮到聲音對身體的作用,就非常合理。三種元素構成了聲音:發聲物、空氣分子與耳膜。當一個物體產生聲音,空氣分子彼此振動形成了聲波——我們聽到的就是聲波,每秒鐘的振動次數稱為頻率。人類可以聽到的頻率範圍介於二十赫茲到二萬赫茲,也就是說,當你揮手時,你聽不到空氣振動的聲音,那是因為頻率太低了。

你聽到的聲音是源自於耳膜振動時,內耳中的液體也跟著被振動。因此耳塞或遮住耳朵會妨礙你的聽覺,移動的空氣分子無法觸及你的耳膜。

內耳的液體讓細胞纖毛彎曲,然後轉變成神經脈衝送到腦部。這些脈衝透過神經網路穿過腦部,激發強烈的情緒與回憶——立刻改變心情與行為。

聲音振動能夠讓身體恢復體內平衡,脫離戰鬥、逃跑或僵住反應。艾薇用音叉來探觸同事的生理,幫助中斷壓力循環。她的同事就可以恢復較平靜與心胸開放的狀態,看到真正的挑戰:需要調整或重新設計玩具。

艾薇是從約翰.波羅爾(John Beaulieu)那學到這個方法,他是在心理健康上使用聲音療法的先驅。約翰受過心理學與音樂學的訓練,四十多年前治療嚴重心理疾病的病人時,觀察到了聲音的效果。現在他結合了傳統談話療法與聲音來幫助病人。

「有人來找我說想要消除憤怒與壓力,或不想要悲傷,」約翰告訴我們。「我對他們說,你必然擁有所有情感,不可能只要這個,不要那個,你永遠都會有壓力。所有人都有,這只是意味著要適應改變。」情緒就是動態的能量,每一種情緒都有其頻率。心理學把這種頻率稱為「感受基調」。艾薇那天帶去上班的C音與G音音叉,能夠與地球的核心頻率產生共鳴,這是所謂的鬆弛振動。世界各地都會使用這些頻率,因為這兩個音之間的比率或音程能產生一種宇宙性的和諧感。

聲音是處理壓力的極佳工具,可以在潛意識層面運作,不需要特別專注或配合,就可以恢復體內平衡。聲音的頻率立刻觸及意識的認知,實際改變了你身體的振動。

也許剛聽到會難以理解,但不妨這麼想:這個世界以及其中的一切,都在持續地振動。據說尼可拉.特斯拉(Nikola Tesla)向一位朋友解釋,「如果你想尋找宇宙的祕密,要朝能量、頻率與振動去想。」愛因斯坦濃縮成一個基本的物理定律:E=MC2。一切都是能量。

愛因斯坦的公式揭露了一項宇宙現實——世上一切都是能量,你永遠不是靜態的,你持續在改變,回應著穿過你的能量與振動。你在細胞層級上回應著穿過你的共鳴,就像測量心臟電子脈衝的心電圖或顯示腦部能量的腦波圖,你也是可測量的能量。

約翰在病人的療程中使用許多來源的聲音能量——音叉、鼓、手製的弦樂器—但他謹慎地不讓聲音變成音樂。「聲音是振動與頻率,音樂也是,但音樂是有組織或組合而成的聲音,有所區別。」他說明。「音樂也有很強的個人歷史聯想。」(就像先前提到在商店裡的懷舊之情)。

現在全世界都有聲音療法。其中有一種被稱為「振動音效療法(vibroacoustic therapy)」,可以治療生理與心理的疼痛。振動音效療法使用一種低頻正弦波,這是最單純的振動形式,靠著一部有喇叭的設備傳入體內。這種療法得到美國食品藥物署的許可來緩解疼痛、增加血液循環、促進身體靈活。

芬蘭有一項研究是用振動音效療法來減輕慢性疼痛病患的壓力。根據研究指出,壓力會影響疼痛感知,所以對身體有持續性不適的人來說,擔憂與恐懼會讓疼痛更強烈。不僅疼痛感更強,也讓他們被困在壓力反應中,可能會導致焦慮與憂鬱。經過振動音效療法後,這些病患能放鬆下來,心理狀態也改善不少。身體的疼痛也許還存在,但他們對疼痛的情緒改變了,也變得更為堅強了。

學者們正在研究一項科學理論:關於聲音頻率如何增加身體自然產生的一氧化氮、探索聲音減輕壓力的生物學機制。一九九八年諾貝爾生醫獎頒發給三位研究者,他們發現一氧化氮是心血管系統的主要訊號分子。這種分子產生於細胞,一旦釋出,血管就會擴張、促進血流。一氧化氮強化細胞活力與血管流動,也許可以說明身體的放鬆效果。幾項較小的研究顯示,聲音頻率如音叉或哼歌,可以讓細胞釋出一氧化氮。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