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學霸筆記術:抓住重點,超越讀書的人生祕笈

Part2 訂立學習策略,改善學習模式

1.注意力訓練營

「學姊,如果我一直分心怎麼辦?」「一讀書就忍不住想滑手機。」「我已經把手機鎖起來了,但腦中還是會不斷浮現大量的雜念。」這是我在自媒體上最常收到的問題。另一類的問題像是「讀書時可不可以聽音樂?」「讀書時可不可以一邊……」也反映出大家對注意力的疑問。

我們從小就聽爸媽說「不要分心」「讀書不要一心二用」,但面對很多誘惑,我們卻總是不自覺分心,這就讓我不禁想:「人到底能不能一心多用呢?」

大二時,在心理實驗法課堂上曾做過一項經典實驗:讓受試者做視覺、聽覺雙重作業,為的是探討人的心智資源是採用「瓶頸理論」所說,一次只能處理一個刺激,還是「資源共享假說」的一項資源讓兩個地方同時進行作業。當時班上做出來的結果不完全符合這兩項理論,但至少知道一件事:從雙重作業的反應時間延長這點來看,人確實很難一心多用,尤其是簡單的視、聽覺作業就足以搞得我們團團轉,更何況是複雜的知識學習呢?

知道無法一心多用之後,另一項困難又來了:「可是,我很容易分心,怎麼辦?」注意力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為了降低干擾,所以建議讀書時盡量讓手機離開視線範圍,研究顯示,光是把手機放在視線範圍內(就算是反面朝上,不會看到通知訊息),也會降低做事效率。

你可能會納悶:「控制自己不要滑不就好了嗎?」「一定要收起來嗎?」心理學中有個現象稱為「矛盾反彈效應」,意即當你越限制自己不能做某事時,就會越想去做,忍著忍著,意志力隨時間流逝而瓦解,反而會花更多時間滑手機。因此,建議大家還是把手機移開,無論是收到抽屜裡,或是放到別的房間裡,都是不錯的方法。

然而,並不是只有手機會干擾學習,曾有學生告訴我,光是一條橡皮筋就可以讓他分心!因此除了手機之外,建議大家也去觀察「什麼東西容易讓我分心?」並把這些東西從桌面上移除。

但,清空令人分心的物品之後,就可以一勞永逸了嗎?

事實上,我也曾聽學弟妹說:「就算把桌子清空了,腦子還是一團亂,會一直想東想西。」因此,除了移除桌面上的干擾物,心理也需要大掃除。例如,在思緒煩亂時,我通常會用書寫的方式抒發,所以建議大家在開始讀書前,先把擔心或是怕忘記的事情寫在一張白紙上,並放進抽屜裡,好讓自己可以集中注意力資源,把書讀完再去處理那些事情。除此之外,也可以用自己習慣的方式開始讀書前的儀式—如果較無讀書動力時,我會先進行一些放鬆練習,像是自我暗示放鬆訓練;在心浮氣躁的時候告訴自己:「三秒之後就要開始讀書。」避免自己一拖再拖;如果當天心情比較低落,我會在讀書前點一些精油或是使用香氛蠟燭,讓心情恢復平穩,喝一點溫水之後就開始讀書。對我來說,建立讀書前的儀式感,其實也是一種暗示,告訴自己完成這些事情之後,就要開始讀書,達到一種暗示、喚起習慣的效果。

我可以怎麼做?

一,依據個人習慣布置書桌。
二,準備空白廢紙先記下煩惱的事,讀完書再處理。
三,建立自己讀書儀式感,不論是簡單的倒數暗示,或是倒水、綁頭髮都可以。

 

Part3 用筆記寫下的學習

2.做筆記沒有你想的這麼難
如果拆解整個筆記過程,可以分成以下幾個步驟:

閱讀文本與獲取資訊

不論學生是從教材上獲得知識,或是上班族透過開會了解情形,抑或日常的閱讀、線上課程,我們可以從許多地方獲取做筆記的素材。

為了讓筆記過程更加順利,在閱讀文本時請「帶著問題」讀—讀的時候並不只是被動接收內容,更是主動獲取自己所需的資訊。

「帶著問題」聽起來很困難,實際上如果完全沒有架構,要問出好問題也不容易,因為過往的我們已經習慣被大量的知識轟炸,卻沒有好好思考這些資訊的意義或是背後的訊息,久而久之就容易失去對事物的好奇心。

嘗試問問題是化被動為主動的學習方式。以下提供幾個我在學習時常思考的問題,但實際上在不同科目和專業領域中,會需要問的問題可能會有些許不同,可以依據自己對該學科的理解來調整問題。

一,各式各樣的為什麼 

「為什麼」是最好的問題架構之一,像是國中歷史〈大航海時代各方勢力在臺灣〉就很值得我們思考為什麼這些列強要選擇占據臺灣?或是高中生物科也可以思考明明體染色體都一樣,為什麼會有不同的細胞負責不同的功能?

二,A和B有什麼不同? 

這裡的A和B可以是你想到的相近概念,以地球科學為例,可以思考離子尾和塵埃尾有什麼不同?例如產生原因、方向或是特性等;或是國中公民科的完全行為能力人和完全責任能力人有什麼不同?年齡上或是規範能力上的界定有什麼差異?A和B也可以是同一個名詞在不同時間點或領域的使用上有所差異,像是歷史的海禁政策,明朝是為了防禦倭寇,但清朝卻是為了抵禦鄭氏。

三,A和B的關聯是什麼? 

我是屬於讀書時會不斷思考的人,所以會思考不同的科目、章節之間的連結,以國中社會科為例,我會在學世界地理東南亞章節時思考印度的人口金字塔(跨章節),或是在學習地理南歐的時候,聯想到雅典的選舉違反普通原則(跨科目)。

這些問題可能聽起來並不難,甚至在讀課本時好像很輕易就會看到這些重點,但主動的學習可以幫助我們構築整個知識的架構,也可以擁有自己的知識體系。

一開始嘗試時的確會有點困難,如果初期無法做到,可以嘗試在寫筆記前先寫一些題目,了解該章節的重點,並學習題目如何問問題,久了之後會更了解怎麼主動問出問題,成為自我學習的檢視者。

資訊彙整

第二部分是進行資訊的彙整,而彙整資訊的一個最基本能力是「將知識進行分層」,分層方式可以根據5W去分,或是根據教材的小標題去分也可以。

舉例來說,高中化學裡的有機化學章節,如果要做成心智圖,最高的層級是有機化合物的官能基,那次級就會是醇、醚、醛、酮、酸、酯等,再下去才會是這些官能基的物理和化學性質以及檢驗方式。

5W的分層特別適合歷史科,一個事件(What)發生在什麼時間(When)、什麼地點(Where)、誰是主導人或參與其中(Who),以及為什麼會發生(Why)。也可以搭配著各個重要的學習方向去讀,例如在學習一個朝代時,可以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層面整理資料。

如果一開始還沒辦法很好地統一筆記架構,也可以先從心智圖開始,利用關鍵詞來做個大致上的分級,就會很一目瞭然。

視覺化呈現

最後是視覺化的呈現,如果可以做到前面兩項,基本上筆記就已經很完整了,視覺化只是為了讓我們能更清楚看到關係、空間位置或構造等。

然而,視覺化並不等於畫上好看的圖片,有時候用圓形、正方形搭配箭頭就可以視覺化很多資訊。

一般我會用視覺化呈現的內容包含:構造、物體分區(如大腦的結構)、不同的階段和因果、流程關係等。

Part4 我在少年少女身上看見的事

3.「我不再厲害了。」——顛覆自我認知

「我覺得自己跟同學的差距越來越大……我真的不知道怎麼辦。」隔著螢幕,都能感受到小雨的無助。小雨是個認真的孩子,對自己的要求很高,也擁有很棒的目標和夢想,但情緒壓力讓他無法好好專注,思緒時常處於相當紛亂的狀態,光是處理腦袋裡的雜訊就耗費大量體力,焦慮、憂鬱等心理疾病的糾纏更是讓他陷入絕望。

「我真的好想考上目標學校,可是我好像做不到……覺得自己好糟糕,為什麼我身邊的朋友都這麼厲害?我不會的東西,他們都會。」小雨的話,讓我想起高中時的自己。就讀第一志願資優班的我,身邊的同學不是奧林匹亞選訓營選手,就是能力競賽常勝軍,在這些強大同學身邊的我,一直很自卑,總是認為自己很笨,什麼都學不會,也沒有任何強項和優點,這讓國中總是拿前三名、代表學校參加各項比賽的我徹底崩潰,我開始不了解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活著有什麼意義,這些想法讓我的生理、心理狀態都拉警報——我開始嗜睡、沒有精力,每天都在放棄的邊緣。

某一次去心理諮商的時候,醫師告訴我:「不要把你的同學視為敵人,他們是你的戰友。」這句話給我一個全新的概念:「或許我根本不需要跟那些同學比較。」那些同儕確實很認真、努力,表現也很優異,但這並不代表我不好,再加上當時朋友也對我不離不棄,我們的關係不會因為我起伏的情緒和外在的成就而改變,這樣的穩定模式成為一股療癒的力量,一直扶持著我前進。

讓我們回到小雨的故事。

「明明跟朋友的會考成績差不多,我甚至還略勝一籌,但現在,我覺得自己已經追不上他們了。」小雨開始陷入了迷茫,不知道自己能往哪裡去、該不該繼續堅持夢想,他其實也知道那些跑在前頭的同學付出很大的努力,但還是覺得很挫敗,他很想繼續努力下去,可是對他目前而言,光是與心理疾病對抗就耗費了大量的能量。

當然,小雨面臨的困境也不只是課業,家庭更是一道跨不過去的檻。對他來說,「穩定的關係」並不存在——他面對喜怒無常的家人、老是歷經變動的時刻,心理越趨不安定。「穩定的關係本身就具有療癒力」但小雨在動盪的環境之中,自尊逐漸瓦解,既得不到正向回應,也使得他無法肯定自己。

生存目標不再只是贏過其他人,還得克服自己的心魔。

艾瑞克森在社會心理發展階段提到青少年的任務是「自我認同/角色混淆」而這也是相當重要的階段,前面我們提過很多關於自信的部分,這邊想跟大家談談角色認同。

其實每個人都同時扮演很多角色,例如爸媽的兒女、學校的學生、社團的幹部、朋友圈裡的開心果……我們對自己的認同常常建立在這些角色上。有時我們對自己的認同是透過跟他人比較出來的,像是「我是我們班最會畫畫的人」「我是我們朋友圈中成績最好的」,當我們不知道自己是誰的時候,常常會尋找浮木,但如果這根浮木很容易被河流沖走,我們又沒有屬於自己的立足點,就很容易迷失,也就是說,這樣的認同是相當不穩固的。

身為學生的我能怎麼做?

一,藉由自己和他人更了解「我是誰」 

「我是誰?」不知道你有沒有問過自己這道問題?我在大二修了「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這門課,教授當時設計了一個活動叫「背後靈」,這個遊戲是請一個朋友在你身後摸你的肩膀,並持續地問「你是誰?」而你也必須持續回答。

其實一個人對於自己的了解,可能來自個人,也可能來自身邊的環境。社會學家顧里提出「鏡中自我」的概念,認為每個人心中都有許多鏡子,鏡子裡呈現「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像是「我覺得爸媽認為我很任性」或是「我覺得老師喜歡我,覺得我很勤奮」,這樣的「鏡中自我」會影響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而社會心理學家周瑟夫.路夫特和哈利.英格漢提出「周哈里窗」的概念,把人分成「開放我」「隱藏我」「盲目我」和「未知我」。「開放我」是自己和別人都了解的部分;「隱藏我」是自己知道但別人不知道的;「盲目我」則是自己看不見,但他人卻知道的部分;「隱藏我」是自己和他人都不知道的部分。

印象中,我是在國中某堂輔導課上初次接觸這項理論,當時老師請我們跟同學討論「自己認識的你」和「別人認識的你」有什麼不同?透過那次的討論,我核對了跟同學的想法差異,也希望自己成為「一致」的人——也就是放大「開放我」。你也可以試試看,找爸媽或朋友討論看看,了解自己在別人眼中的樣子,也思考對自身的了解為何。

二,好好探索自己所愛,了解自身價值觀 

最後幫助我在強者如雲的學校裡找到自己的,與其說是心理學,不如說是「我」——後來發現高中讀心理學專書帶給我最大的收穫,並不是裡面的知識,而是我意識到「自己熱中於所愛的事物」和「自己其實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強大的動機」。高中的我很喜歡心理學,不需要考一百分、不需要證書證明,也不需要任何讚美,因為我知道自己喜歡這件事,不需要外在的肯定給予動機,就能擁有很強的內在動機。

此外,也從中了解到自己對於未來的發展,擁有我個人的價值觀,希望不論是學業、工作,都能擁有自我學習成長的機會。你可以透過以下的列表,看看自己重視的生涯價值觀是什麼,這也能幫助我們了解自己。 

三,給自己穩定、持續的回饋 

前面提過,穩定的關係是一種療癒的力量,這聽起來很抽象,但仔細想一想,其實我們從小就相當需要精準、穩定的需求滿足,假如一名嬰兒沒有獲得穩定的需求滿足,可能會失去安全感。精準的需求滿足也很重要,想像一下,如果小孩不論尿濕褲子、生病或是受傷,爸媽的處理方式都是以為他餓了,選擇塞食物給孩子,這樣的回應也是無效的。因此,照顧自己的時候,也請穩定給予有效的回應,累了就允許自己休息、餓了要準時吃飯,照顧好自己的生理。心理的部分也不容忽視,也許長大之後,越來越少人會誇讚我們,但穩定給自己回饋是很重要的事。每學期參加認輔的期初會議時,督導都會告訴我們,要去找個案的優勢,也要肯定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後來,我習慣每天寫三件自己做得很好的事情,以及開心和感恩的三件事,持續鼓勵自己,知道自己其實是擁有能力的。

身為家長的我能怎麼做?

前面提過,青少年的自我認同危機是這個階段裡一個很重要的關卡。除了可以用「周哈里窗」的概念跟孩子討論認同感之外,也可以嘗試以下幾點:

一,鼓勵探索,塑造內在動機 

很多人以為「探索」是決定生涯發展或是職業、科系選擇的專有名詞,但事實上,探索並不只是為了「選擇」,更重要的是為了「認識」,認識自己、認識你的選擇,特別是認識自己,這是一輩子的課題。有時候,重要的不是我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而是透過對某些事情的喜好,看見自己的潛力,而這些潛力的發展,會成為內在動機,正向地推動我們,我們也能以更長遠的發展行動。

二,鼓勵溝通及正向討論 

我覺得溝通是很重要的環節,只有透過溝通,才能確認彼此的想法。但溝通本身是很難的一件事,因為我們會害怕一不小心說錯話就會傷害到對方,或是情急之下表達不當,讓對方誤會。但一個夠穩固的關係是不怕誤會的,而要達到穩固的關係,就很需要雙方提出自己的想法進行溝通。

回想自己過去與父母的相處,有時候也會因為害怕尷尬、擔心衝突,決定不說、不討論。但開始與學生和家長互動之後就會發現,其實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用自己的方式在愛孩子,孩子有時候也是用自己的方式在表達,但雙方沒說出口的話就是永遠不會讓對方知道。

我在大一參與系上營隊的時候學會了「我訊息」,開始練習表達想法。

「我訊息」的架構是這樣的:「我感覺(情緒)……因為(事件)……我覺得(想法)……我希望(期待)……」例如,我覺得很委屈,因為你誤以為我不支持你參加社團,我覺得自己只是擔心你太累,我希望我們能好好談一談。

大家也可以試著用「我訊息」的方式表達心裡所想的,進而達到正向的溝通與討論。

三,成為孩子的自我照顧典範 

督導總是告訴我們:「照顧好自己才有辦法幫助個案。」「自我照顧是倫理要求。」事實上,在其他地方也是這樣,若我心煩意亂,就很難心平氣和地和學生溝通,也很難再容下其他想法,所以在照顧孩子的同時,也請記得照顧自己!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