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以阿德勒為人生教練的一年:工作、人際、收入都變好的一年

第3章 怎樣才算是做自己想做的事?第2~3個月.做自己人生的主角

發現自己「沒有活出主體性」

--------------------------------------------------------------

◎第2~3個月的我

‧還沒找到自己想做的事。
‧經常與別人比較後感到自卑。
‧沒有充分了解自己的生活型態(性格)。

--------------------------------------------------------------

▍「你就是自己人生的主角」是什麼意思?

阿德勒心理學的「創造性自我」(主體論)提倡,「自己的人生由自己決定」。

「我有想做的事,但父母不答應。」
「我沒錢,所以辦不到。」
「這樣會造成家裡的負擔,我沒辦法。」

因為這樣而忍耐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等於是讓別人來描繪自己的人生。

確實,外在因素有時會成為障礙。

但如果這件事是你真心想做的,不論遭到誰的反對、不論有沒有錢,總是能想到辦法去實行。

引用阿德勒的說法,這「不是不能做,是自己選擇不做」。

我在實踐阿德勒心理學的第一個月,了解自己開心與不開心、喜歡和厭惡的因素,也察覺了自己重視的價值觀。

在第二個月,我更進一步思考「我的人生是不是由自己所描繪的」。

然而當我想像自己想做的事、思考「想在喜歡的時候待在喜歡的地方」「是不是該換工作」時,我卻總是先想到:

「不知道家人會怎麼想?」
「大家會怎麼說我?」 

當時的我還很在意別人的看法,過著以他人為中心的日子。不過我在第一個月開始意識到「課題分離」,慢慢以自己為優先、說出想說的話之後,便逐漸培養出對人生的控制感。

▍自己的事自己決定

前面提過,我從小就很在意別人的眼光,忽視自己想做的事,所有行動的前提都是要讓別人開心。

在學校,當大家分配班級幹部的職位時,我會先讓別人去爭取他們想做的工作,自己則是選最後剩下的位子。

學才藝也一樣,我會因為「別人都在學」,於是也跟風去學了游泳和足球(不過現在足球確實是我最愛的運動)。

在大學裡選課時,我也會跟著朋友選他想上的課……

如今回憶起來,我甚至想不出「自己究竟好好做過哪些選擇」,一切都是以他人為中心來決定並行動。

說真的,我曾想過「如果能多學一點自己喜歡的東西就好了」「如果能拓展更多人脈,接觸更多人、多受點刺激就好了」。

一開始也會覺得後悔,但這畢竟都是我自己的選擇。

阿德勒心理學的「創造性自我」讓我明白,人生這條路,是靠自己的決定走出來的。

既然是過去的自己塑造出現在的我,那麼我只要改變現在的自己,就能改變未來的人生。

我認為,對過去的人生感到後悔的人,會更有力量來改變將來的人生。因為「再這樣下去可不行」的想法,會轉化為改變的力量。

阿德勒心理學有一個概念,稱為「軟性決定論」(soft determinism)。

「軟性」的意思,就是不強硬地說「你可以自己決定任何事」。

在哲學裡,「決定論」是指「有過去才會有現在的自己,現在的自己會受到過去的影響,無法改變」;而與之相對的概念是「自由意志」,主張「一切都可自主決定,不受遺傳和社會的限制」。

阿德勒心理學則是走中間路線,屬於「軟性決定論」。

這是因為阿德勒本身患有疾病,他也曾談過自己在遺傳和身體的劣勢,認為人們難免會受到這些外在因素影響。不過即使在這種狀況下,人依然能扮演一個主動的角色,擁有自主決定的權利,對這些生命經驗做出主觀詮釋和運用。

如果因為遺傳所造成的身體特徵或疾病等實質因素,導致我們無法做到某些事,那確實沒有必要去改變它,只要去思考自己現在還擁有什麼、能做到什麼就好。

你可以用更有彈性的方式思考,再以自己的方法落實,我覺得這也是阿德勒心理學的優點。

▍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型態

「既然過去的人生是自己決定和選擇的,那麼今後的人生也可以由自己決定。」

培養出「創造性自我」後,我便能用這個觀點來看待人生。

前面提過,阿德勒稱呼性格為「生活型態」,而思考自己擁有什麼樣的生活型態非常重要,因為它是衡量自己生長於何種價值觀的指標。

了解這一點後,只要確定自己將來想怎麼做,就能改變生活型態。

阿德勒所說的生活型態包含了三項要素:

‧自我概念:覺得自己是怎樣的人。
‧世界觀:如何看待周遭的人和環境。
‧自我理想:希望自己和周遭的環境如何。 

「自我概念」所指涉的範圍很廣,從「我是父親」「我是家庭主婦」這些身分的認知,到「我很內向」「我很會聊天」「我不善於和人往來」這些特徵都包含在內。

「世界觀」是指對自己以外之人事物的認知,例如「身邊的人都很溫柔」「社會很冷漠」「身邊很多優秀的人」等。

「自我理想」則是像「我要變成有錢人」「我必須出人頭地」「我必須靠自己生存下去」「家人必須和睦相處」這類理想。

阿德勒認為,只要掌握「對自己的認識、對周遭人事物的認識,以及理想中的自己和周遭要成為什麼模樣」這三個概念,並在必要時再次審視,就能改變自己的生活型態。

同時,這三個概念也深受與家庭(家人)的關係影響。

家庭是世界的縮影,孩子會透過與家人的關係,學到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周圍是什麼樣的人,以及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

另外,阿德勒也說過,比起父母,孩子受手足的影響更深──因為年齡相近,容易產生競爭心態的緣故。

這種手足在家庭裡的配置順序,阿德勒心理學稱之為「家庭星座」。

雖然這只是大致上的傾向,不過第一個孩子大多「想博取關注」「想滿足周遭的期待」「有控制欲」,最小的孩子則有「怕寂寞」「堅持自己的作風」「認為別人幫自己忙是天經地義」等特徵。

我在家中是長子,相當符合「想滿足周遭的期待」這項特徵。另外,很多人都說我「善於照顧年紀小的人」,這或許也是第一個孩子的特徵。

但是千萬別忘了,這些都只是影響,而非定論。關鍵就在前面所提到的「軟性決定論」:

人生可以由自己描繪。

自己的事可以自己決定。這就是阿德勒心理學的思想。

透過這些分析思考自己的生活型態後,我發現自己因為不擅長與人往來,反而更珍惜那些少數能建立深入關係的交情。

我也覺得自己非常親近那些願意和我往來的人。

反過來說,一遇到合不來的人,關係馬上就會變得疏遠。

此外,我也發現自己不喜歡競爭,希望人人都能平等相待。

了解自己的生活型態後,就更容易知道今後要做的事情(目的)可以朝哪個方向發展。如果想依「自我理想」創造未來,只要依循自己的生活型態行動即可;而我的生活型態,也能根據自己的目的改變。

我想隨心所欲,該怎麼做才好?

我之所以選擇教練做為自己想做的事,理由之一是「不受地點限制,可以在自己喜歡的場所工作」,而且只要透過電腦或手機視訊通話,就能上課。 

‧我喜歡聽別人說話。
‧我可以隨意在自己喜歡的地方工作。
‧與客戶一對一進行教練,更有為他人貢獻的感覺。

當我好好面對自己後,發現「教練」十分符合我的價值觀和性格,而且能實現理想生活,便確定「這就是我想做的事」,我也才會花費大把金錢和時間去學校受訓。

在學校接受完整的訓練後,我成為一名人生教練。

但我馬上就遇到挫折了。

當我跟親朋好友宣布「我要以人生教練的身分開始活動」後,大約有兩位學生時代的朋友表示支持,願意成為我的客戶;此外,我在X(以前的推特)上發布消息後,也有人表示「對教練有興趣,想試試看」。

雖然我非常高興,但與同時期開始從事教練工作的其他人相比,我的客戶很少,收入也少;我還看到比我晚開始學習教練技巧的人,竟比我早一步取得了教練證照。

我因此感受到了「自卑」。明明我已經實踐了很多「自己是自己、別人是別人」的「課題分離」,卻還是不由自主比較了別人與自己的實力……看來我還沒有充分掌握阿德勒心理學。

明明我已經懂得如何進行課題分離,卻不太有辦法整理自己的心情,沮喪地想著「該不會我不適合做人生教練吧」。

阿德勒也談了很多關於「自卑感」的概念。他曾說過:

「有許多以自卑感為藉口、逃避人生的膽小鬼,但也有不少以自卑感做為發條,成就豐功偉業的人。」

此外,阿德勒將自卑感定義為「刺激人們以健全的態度,努力向上發展的力量」。意思是自卑感也能成為原動力。

因為自卑,才會產生上進心,並能付諸行動。

與他人比較並不全然都是壞事,壞的是因感到自卑而失去了動力。

▍第一次面對自卑感

阿德勒對自卑感的定義有三種: 

一、器官劣勢(organ inferiority):因為器官天生的缺陷而覺得自己比別人差。
二、自卑感:主觀認為自己某部分比別人差。
三、自卑情結:把自卑感當成理由,以逃避人生課題。

阿德勒坦承,他因為疾病的緣故而有「器官劣勢」。

而他對於單純的「自卑感」,則抱持著肯定的態度。因為它不單單是指與他人比較,也包括對尚未達成目標的自己所抱持的感受,所以他才會將自卑感解釋成「讓自己朝著目標前進,並活得更好的一種刺激」。

至於「自卑情結」,阿德勒認為應當盡量避免。

我感受到的是這三種自卑裡的哪一種呢?

我猜應該是「自卑情結」吧。

當初因為自己沒能在教練這方面獲得超乎預期的成果,便為自己找了藉口,「畢竟我還有正職,就算結果比別人差也沒關係」「反正我又沒有要考證照」。

「因為我時間不夠」「因為我還有工作」,我們經常像這樣,在面對挑戰時為自己找藉口。

阿德勒認為「因為○○所以做不到○○」是人生的謊言。

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想做」,所以「決定不做」。

阿德勒心理學裡有「決定因素」和「影響因素」的概念。這也可以套用在生活型態裡,雖然器官劣勢、遺傳和家庭環境都是「影響因素」,但它們並非能決定你是誰的「決定因素」。

換言之,與其他教練相比,我發現自己攬客和營收的成效不佳,因此感到自卑,這些雖然是「影響因素」,但不是決定我今後發展的「決定因素」。

我只是產生了自卑情結、想找藉口,才會以此為由停止行動。察覺這一點後,我就不再與他人比較了,而是與自己的目標比較。

▍以更具彈性的方式思考目標

與他人比較時,我並沒有想到自己以後要怎麼做。

「希望每個月的兼職收入能有五萬圓。」
「希望擁有五位教練客戶。」 

雖然我訂下了這些目標,但都只是姑且為之。

所以我才會這麼煎熬。

在還沒有兼職收入的時候,無法想像每個月多五萬圓是什麼感覺,也不清楚該怎麼做才能賺到這筆錢,如今回想起來,用這種心態去經營當然不可能順利。

因此,我把思考轉換成: 

「每個月多賺五萬圓後,要做什麼?」
「擁有五位教練客戶後,要做什麼?」

「實現目標後會變成怎樣?」「如果已經實現了目標,我接下來會怎麼行動?」我也經常在教練中,從這些角度對客戶提問。

越能明確想像自己實現目標後會變得如何,目標就會越具體。

以前進展不順利時,我都會以「決定論」來思考狀況。 

「為什麼我賺不到錢?」
「為什麼客戶都不來?」
「我哪裡沒做好?」

到了這個地步,真的一點幹勁也沒有,不僅動力下降,內心也開始焦急。

我認為自己提不起幹勁的理由,是「受限於無法控制的事情」;而所謂「無法控制的事情」,其實就是將目標能否達成,歸因於自己以外的環境問題。

比方說,「靠兼職增加五萬月收」「招攬到五位客戶」這些目標雖然很具體,但太過拘泥於數字,並不適合當成目標。

因為,能否獲得這些結果,並不是我可以控制的。

能不能靠兼職讓月收入增加五萬圓,最終取決於顧客是否願意使用我的產品或服務。

我剛開始以人生教練的身分活動時,曾因為沒有達成目標而否定自己,認為是「自己的行動不足」「我辦不到」。

或許我真的不夠努力,但要不要花錢成為我的客戶,最終仍取決於對方。

我太執著於自己無法控制的事,為了非黑即白的狀況苦惱。

這也導致我無法做到「課題分離」。

▍「五萬圓」「五位客戶」真的很重要嗎?

因此,我更具體想像了達成目標後的情況。

阿德勒心理學的「目的論」,主張人的思考、情緒、行動都有其目的。

那麼,我的「每月增加五萬圓收入」「五位客戶」背後的目的是什麼呢?

當我思考「達成目標後的自己是什麼模樣」時,發現其中一個答案是我想要「自信」。

我不想靠公司的名聲,而是想靠自己來賺錢,獲得即使只有自己一個人也能生存下去的自信。

這樣一想,我發現不論是月收入增加五萬圓、一萬圓,還是三千圓,都是很值得高興的事。當然,賺大錢還是比較開心,但當我想通「剛起步時,就算是賺個幾千圓也能讓我更有自信」時,整個人便豁然開朗了。

於是,我不再執著於數字上的目標。

同時,我也發現「獲得五位客戶」的目標,為的是「想被別人需要」。

這麼說起來,和一位客戶相比,有五位客戶比較能讓我體會到被需要的感覺吧;如果和五位客戶比起來,十位客戶應該更好吧!

不過,當我思考自己是否「想被更多人需要」時,答案卻是否定的。

前面也提過,我並不是個擅長廣結善緣的人。相較之下,我反而更希望自己可以幫助親近的人。

比起五位客戶,我更想增加深度,好好面對並幫助眼前的這一位。

當我發現自己內心的想法後,便放棄了「招攬到五位客戶」的目標。

話說回來,我很不喜歡攬客。

為了讓素昧平生的人認識我,而去架設網站、花費心力經營社群媒體……真的讓我完全提不起勁;但為了發掘更多客戶,我還是努力去做──也就是做了自己其實不想做的事。

因此,我訂立了以下目標:

‧不主動攬客,而是向身邊的人宣傳(透過社群媒體傳播教練的好處)。
‧感謝現有的客戶,感謝他們能讓我賺到錢。

我將目標放在自己行動可控制的範圍內,捨棄數字上的目標。

為了讓大家感受到教練的魅力,我所做的不是到處推銷,而是持續散播「教練有哪些益處」的訊息。

結果,還真的有人透過朋友的介紹成為我的客戶。

--------------------------------------------------------------

◎第2~3個月的變化

‧找到自己想做的事,人生慢慢變得充實。
‧能拋開與他人比較後產生的自卑感。
‧比起增加許多客戶,更想認真面對眼前的對象。

--------------------------------------------------------------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