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讀書別靠意志力:風靡德國的邏輯k書法

「閱讀,是人類得力最多的訊息來源。
我認為,教你如何有效吸取知識的知識,也就是關於學習方法的知識,
可以讓你獲得更多的力量。」

活化你的知識網絡

我們的腦細胞在進入主動而積極的學習狀態之前,需要一些準備的工作,就好像運動選手在參加比賽前需要做暖身操一樣。人類的大腦對於新進訊息的儲存取決於兩個基本定律,第一個定律便與主動而積極的學習密切相關,它是一種「學習生物學」的自然法則:每當接觸到新的訊息時,我們就必須將新訊息與既有的知識產生連結,不然,這些傳入大腦的新資訊就會逐漸地流失,那些先前花在學習上的時間也等於白費了。
每個人約有一千億個腦神經元(腦細胞),每個腦細胞會以突觸與至少上萬個鄰近的腦細胞相連結。至於連結的過程,目前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一個人的思考能力並非取決於腦細胞的數量,而是它們之間所形成的連結多寡。連結的網絡愈密,IQ也就愈高;相反地,如果腦細胞彼此間所形成的連結較少,反應能力也會比較差。此外,還有一個現象值得我們注意:新的連結都是在既有的知識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我們可以用一張蜘蛛網來比喻人類的知識學習。傳入大腦的新資訊就像新的蜘蛛絲一樣,必須被織在既有的蜘蛛網上。如果沒有任何知識網絡的基礎,新訊息就會無所依附,最後便消散無蹤了!
這張象徵著大腦知識庫的蜘蛛網在某些地方織得比較密,這表示,大腦在某些領域擁有豐富的知識,比方說,一些與個人的職業或嗜好相關的領域。由於既有的知識連結網很綿密,學習者很容易將新的資訊接附在上面,也就是說,很容易吸收這方面的新知。相對地,這張蜘蛛網在某些地方顯得比較稀疏,這是因為學習者對於這些領域比較不熟悉或是比較不感興趣,而一般教育也較少觸及。這些領域因為知識網絡的連結稀疏,因此學習者不容易再添入新的知識。換句話說,在某些方面儲存的知識量愈少,吸收相關的新知也就愈困難。由此可見,大腦的知識庫如果能提供愈多可與舊資訊相接的連結點,就會愈有利於相關新訊息的吸收,學習起來也會比較容易。

知識學習的曲線

基於上述的原理,人類與知識量有關的學習曲線會呈指數性變化。俗話說,「萬事起頭難」,這句話確實很有道理。當我們涉入一個新領域時,剛開始只有少量的知識可供連結,而且只有重要而基本的知識線索會被串聯成知識網,細部與特殊的資訊會被忽略。等到這個知識的地基穩固之後,要再做深入的學習才會比較容易。

知識的學習就好比滾雪球一般,會愈滾愈大。所以,進入一個全新的知識領域時,應該先從基礎的知識著手,然後再研讀細節的部分,這個學習順序的先後是很重要的。為了說明這個過程,在此我還是用拼圖做比方:玩拼圖時,一旦確立了周邊的框架,便會接著從比較簡單的基本元素與個別主題著手。當你拼好這些部分時,就可以處理剩下來比較困難的圖像內容。閱讀的情形也是如此。當你進行初次閱讀時,最好先跳過困難艱澀的部分。在第二輪的閱讀時,由於你已經具備更多的背景知識,這時,比較有深度的內容對你而言會突然變得容易許多。在這裡,或許你會覺得用蓋房子的流程來比喻人類的知識學習更為生動具體:如果我們打算蓋一棟房子,應該要先挖地基,再完成低樓層的部分,最後才是搭蓋屋頂。如果房屋的主體未蓋好之前就先搭屋頂,整間房子就會垮下來。同樣的,如果學習的基礎不穩固,最後整個知識架構也會跟著倒塌。

如果你能透過資料的分類整理,製作出概覽圖,這表示你已經在原本陌生的領域中建立起知識的基礎,並且掌握了它的基本脈絡。如同Windows Internet Explorer這個瀏覽器建構資訊的方式,你可以在大腦中設置分類的檔案夾,以供新資料存放。如果在電腦中儲存一個新檔案,卻不知道它是存放在哪個硬碟槽或是收納在哪個檔案夾之下,以後要找這項資料時,就不容易找到它。同樣地,如果我們沒有做資料整理的工作,以後要再從大腦的資料庫中調出這些訊息就會比較困難。我們可以用軟體來搜尋電腦中儲存的資料,但是,人腦並沒有安裝這類軟體,所以如果沒有將資料做歸類,日後要查找它們就沒這麼容易了!有鑑於此,你必須在進行資料分類時建構出「結構式圖卡」,以利後來的資料檢索。我在介紹學習的第二階段「心智圖法」時,還會再進一步說明這項處理資料的技巧。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技巧能夠幫助新知識的串聯:學習者必須清楚地意識到,一個相關的主題已經有哪些知識線索存在。如同我先前提過的,一個新的訊息必須與既存的舊知識產生連結,才能進入大腦的記憶庫。如果少了這個步驟,新進的資訊是否能找到適當的連結點,就得看運氣了。

當你要開始閱讀一本書之前,應該先試著回想一下,自己對於這個主題已經掌握了多少?具備了哪些知識?並請你在兩分鐘之內,以「結構式圖卡」的方式寫下其中最為重要的要點。至於製作「結構式圖卡」所需的技巧,你將會在本書關於學習的第二階段「資訊的處理」的章節中獲得詳盡的說明。你可以藉由這種處理資訊的方式,活化整個網絡中與主題相關的知識以及其所儲存的資訊,如此一來,新的內容就可以輕鬆容易地填入既有的資料區裡。

使用「結構式圖卡」,能讓你的大腦不至於將相關的資訊分散儲存在各個不同的區塊當中。不然,在學習的第四階段「資訊的取用」,是否能在決定性的時刻及時將這些已分散儲存的資訊再重新提取出來,就不得而知了!目前有一種組合資訊的軟體程式,能將原先分散存放在硬碟中相關的資訊集中起來,並做適當的分類與編排。有了這個軟體程式,硬碟在搜尋相關的資料時,讀取的針頭就不需來來回回地跳躍,處理資訊的速度也就自然而然地加快許多。可惜的是,我們的大腦並沒有這樣的軟體,所以,從我們接觸訊息的一開始,就必須將這些相關的資訊存放在相同的區塊內,為了能事先產生出「結構式圖卡」,我們必須在啟動閱讀之前,先讓既有的知識動員並整合起來。

能力學習的曲線

在此,我還要介紹另一種與學習有關的曲線,也就是能力學習的曲線。與人類的知識學習不同的是,能力的學習並非隨著學習時間的增加而呈指數性的進步,而是呈階梯式的跳躍。樂器或是各種技能與運動的學習都屬於「能力學習」,就連你即將在本書中學到的「結構式閱讀」、「結構式圖卡」的製作以及各種記憶的技巧,其學習過程都適用於這種曲線。

讓我們以彈鋼琴為例:當你剛開始學琴時,經過初步的練習,技巧便會往上進階一步。然後,你會停留在那個「高原期」一段時間,雖然持續做練習,可是琴藝仍舊在原地踏步,無法再有進展。由於你在短期內無法看到進一步的成果,學習的動機便可能逐漸降低。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學習樂器虎頭蛇尾,最後半途而廢的原因。

我們應該知道,學習上最重要的的過程就是「高原期」。當你所學習的能力升級到某個階段時,腦部細胞之間就會產生新的突觸連結。隨後這些連線會被一種叫做「腦髓鞘」的物質所覆住,就像電線被包上一層絕緣體一般,這種包覆的過程就是「腦髓鞘的生成」。當該過程結束時,大腦就可以開始使用這些連結,利用它們進行思考運作,然後,你在這方面的能力便可再晉級,停泊在更高的階段。

當你進入更高的階段後,有一段時間沒有出現進展,這其實是最好的情況,從學習生物學的角度來看,這也是最重要的階段。這時,你如果能堅持不懈,適度而持續地做練習,不消多久,你的程度便能再向上跨升一級。如果你能對這個學習過程有所認知,就不會對學習灰心喪氣,輕言放棄。

整體而言,當你在學習一項能力時,會經過四個階段的階梯式跳躍。
4. 無意識的有能力

3. 有意識的有能力

2. 有意識的無能力

1. 無意識的無能力

現在讓我們用學開車做例子。當人還是小嬰兒時,並不知道什麼是開車,不只

是不會開車(無「能力」),而且也不知道什麼是開車(無「意識」)。隨著時間,我們慢慢地長大,開始意識到自己的無「能力」:我們的父母雖然會開車,但是我們卻不會。後來,長大成人之後,我們到駕駛訓練班學開車(以前的人則是跑到樹林中的空地練習開車),一旦學成,我們的無能力就會轉成有能力。當我們還是駕車的新手時,所有的機械操作都是在清楚的意識範圍。我們必須集中注意力,腳踩離合器、換檔、打方向指示燈並且注意四面八方的來車。上路一段時間之後,這些操作就會自然而然地成為反射動作。踩離合器和換檔時不用多加思索,也不怕操作不當而熄火,因為我們的開車能力已經成為一種「無意識能力」。這時,我們的開車技術已經很純熟,不需要去留意每一項操作,還可以在開車時把注意力放在其他的事物上。比方說,我們可以一邊開車,一邊欣賞沿途的風景,跟車上其他的人興奮地聊天或是預先規畫一天的行程。

同樣地,學習我在本書中所介紹的這套學習方法也是如此。只要我們勤加演練這套方法,最後就能把它內化成一種無意識的操作,而不需在學習時,還要刻意去留意這套學習方法的各個步驟與重點。

既然大腦中可以儲存新資料的空間區塊已經準備妥當,現在我們只需要把精神集中在學習的內容上。我將會在本書的許多段落中談到,如何透過特定的練習,讓你把這些個別的學習技巧轉化成你的「無意識能力」。如果你都能確實跟著本書的指示做練習,我相信,當你讀完本書時,我用全書篇幅所介紹的完整的學習流程,對你而言已經成為一種背景知識,你已經不會意識到它的存在而可以完全集中注意力在學習的資訊上。

眼球轉動的限制

你必須知道一點,人類的雙眼不是為了閱讀而存在的。而且,讀書對於眼球而言,是一件極不自然的事,這就如同人類的大腦構造不是針對考試或職場的需要而學習一般。我們的眼睛只負有確保我們自身存活的任務,因此,會對於周遭的任何動靜做出反應。如果眼球在任何角度察覺到什麼,就會立刻朝那個方向轉動過去,不過,人通常對於這類的眼球運動並不自覺。

同樣地,人類其他的感官也只是為了性命的安危而存在的。如果我們的身後出現響聲,當我們的耳朵聽到時,我們就會轉頭看個究竟,隨著眼球的轉動,我們的身體也會跟著移動。

如果有一叢灌木在搖動,我們的目光就會直接轉向它,看看是否會接收到相關的訊息。而且,我們還得繼續留意,是否這棵灌木的擺動會對我們造成危險,接下來的反應過程則交由緣腦負責。比方說,如果一隻野生動物突然從灌木叢跳出,這時緣腦就會阻斷大腦的思考,直接給予戰鬥或逃離的指示,以因應這個危機。相反地,如果灌木叢的搖擺不會帶來危險,那麼,緣腦就不會阻絕大腦的思考活動,眼球的視點就可以往他處轉移。

眼球這個視覺的感官並不是為了逐字或逐行的閱讀而設計的。如果外界沒有物體移動著,我們的目光就無法緊跟著線條的衍生或是圖形的延展。一般人在閱讀時,眼球經常因為一些外在的動靜而飄離書本之外。學習者往往會因為無意識地將視點偏離閱讀內容,而徒然浪費了許多寶貴的時間。我在下面所介紹的這項眼球練習,將會讓你對於閱讀有一番新的認識。為了做這項練習,你還需要另一個人與你配合。

首先,你必須請對方站在你面前,然後請他用眼睛在空氣中隨意地畫一圈,這時,你只要觀察即可。然後,你們再互換角色,改由你在他面前用眼睛在空氣中畫個圈,讓他來觀察你的眼球轉動的情形。練習結束後,你會發現你們兩人眼球的移動都不是呈圓圈狀,而是呈鋸齒狀躍動。

這個部分的視覺練習讓我們明白以下兩點:第一,人類的雙眼無法自行跟隨特定的圖形做轉動。第二,人類眼球的轉動只在極短的剎那間,所以,我們往往無法意識到自身眼球的運動。

此外,當人一行一行地看書,每次要正確地跳到下一行的開頭時,這個尋找的動作對於眼睛而言,是比較困難的。眼球為了找到下一行所花費的時間,大約占所有閱讀時間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說,如果你看書的時間是三小時,就等於花了一小時的時間在尋找下一行的位置。如果下一行的第一個字能被清楚地指出,眼球的視點跳躍將會容易許多。

一些閱讀輔助的養成

讓我們接續上面那個練習。請你再與參與練習的伙伴面對面,並用你的手指朝著對方隨意地畫上一大圈,讓對方的雙眼能跟著手指移動方向做轉動。你會發現,對方的眼睛隨著你的手指比畫的路徑繞圈。

換句話說,人的眼睛如果要隨著一定的方向移動時,需要有一個外在的視覺指引,有了導引,雙眼的移動才會持續跟進。基於這個眼球轉動的現象,我們在讀書時,應該善加利用一些輔助閱讀的工具與方法。現在請你短暫回想一下,你剛剛在計算自己的閱讀速度時,如何數算所讀過的行數?當時,你很可能用自己的食指或是用一枝筆幫忙計算到底讀了幾行?是不是?你直覺地想用食指或筆來幫助眼球移動的進行,這樣的做法是正確的,因為,光靠雙眼來數那些讀過的行數,速度會放慢,數算的結果也會比較不精確。閱讀的情形也是如此,如果能有視覺的導引,閱讀的進行會比較有效率。

請你留意學齡前兒童讀書時的狀況:在沒有師長的教導下,他們會不自覺地讓手指在書頁上移動,引導閱讀的內容。可見,孩子在未上學前,學習狀況已經很上軌道了!然而,這些兒童用手指做閱讀指引時,往往會被大人們以無法提升閱讀速度為理由而加以勸阻。在這裡,大人的意見偏偏跟有科學根據的閱讀方法相反,實在令人遺憾!一如方才的練習所得出的結果,我們的眼球會跟隨移動的物體做轉動。有了手指做移動性的視覺標識,我們的眼球就可以在字裡行間的閱讀中獲得清楚的引導。如此一來,你在讀書時,就不會再出現視線離開書本或是心不在焉的情形了。試想,我們還可以用什麼方式讓眼睛看過一行又一行的內容?

現在請你親自試試看,翻開那本閱讀練習的書,並把你的食指放在內文的第一行下方,讓食指由左至右做全行的移動,並用這種方法讀上好幾頁。

剛開始時,你可能會覺得不習慣,比較無法掌握前幾分鐘所讀過的內容。不過,你還是要讓你的腦部去適應這種以食指輔助的閱讀方式,最遲在十分鐘過後,你就會習慣手指在頁面上的移動了。如果你已經習慣讓食指成為輔助閱讀的工具,你就不須再花精神注意自己是否每次都記得要這麼做,因為,這個技巧已經成為你的「無意識能力」了!

對於這個建議,人們或許會不以為然,因為,讀書時把手指放在書本上,總讓人顯得很幼稚。因此,我在這裡要特別提醒你,使用手指的閱讀練習,每天只需要二、三十分鐘便可,這樣一來,你就可以不必去顧慮按照我的方法進行閱讀時,是否一定得把手指放在書本上了。有了手指的引導,不只可以解決一些閱讀的問題,就連提升學習效率最具決定性的3-2-1練習也少不了它。我將在本書中逐步地介紹一些與手指引導閱讀有關的練習。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