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什麼是保險套?」

沒錯,當時我就像媽媽,學校都沒有教我「性」》插畫裡的媽媽那樣,被念小四的女兒冷不防的這麼一問,嚇到鍋鏟都掉了(好啦,我其實忘了當時在做什麼,但肯定要是在曬衣就會掉衣架、在洗碗就會打破碗吧?)

「妳……你們學校健康課都……都沒有教哦?」

OK,這就是阿母驚嚇之餘,唯一吐得出的一句回答。

「沒有啊。」女兒淡淡的說,顯然已對這個話題失去了興趣,轉身就走,留下需要去收驚的阿母。


請記得:只有一次機會。不然他就去問網路!

即使是自認為讀過許多教養書的我,在面對這麼重要的性教育啟蒙時,竟然也只能支吾以對……等一下!難道在十歲女兒的成長過程中,母女間都沒有碰觸過這個話題嗎?當然有!在洗澡時觀察到彼此身體特徵不同時、在看故事書、影片或電視新聞時,有太多太多的機會,但親子間要不是太害羞,要不是沒有抓對時機或說明方式,往往就讓孩子留下「咦?」「爸媽的反應好怪」「妳講得太難我聽不懂」的印象,正確性教育的機會就這麼溜走了。

原來啊,媽媽,學校都沒有教我「性」:這樣引導孩子保護自己、尊重生命的作者提出四個年齡階段要有不同的教法,才能用小孩聽得懂、感興趣的方式,把正確的知識好好傳達給孩子,以往我們要不是太驚慌、講得太難,就是鴕鳥心態地期待「學校應該會教吧」,錯失了大好機會,有一天也就發生了前面所說的掉鍋鏟場景。

那不教怎麼辦?等待孩子「長大就會懂」嗎?輔導過4000對父母的作者、開朗性教育協會(內褲教室)理事長是這麼說的:「機會只有一次,錯過就沒有了。」當他看到父母的態度是如此隱諱,體會到「原來這是不能問的事喔」就再也不會再問第二次了。

不問父母,那要問誰呢?冰蹦冰蹦答對了,當然是看YouTube影片、問朋友同學囉!至於會看到什麼,大家都心裡有數吧。

【延伸閱讀:第一線諮商心理師陳志恆讀了也當頭棒喝!他建議,性教育就從雙親可以自然地談「性」話題開始!


*用「泳裝範圍」來解釋「私密」,就能掌握性教育。嘴巴和泳裝範圍,是不可以讓人看或碰觸的部位。男生女生都一樣。


▌豎心旁+生,「性」這個字要傳達的是生命誕生的奇蹟

而身為一個太過活潑外向、跟誰都能聊不停的女孩的媽媽,當然會擔心她的安全問題,當要教小孩提防壞人:「不可以跟陌生人說話哦。」往往會得到一句:「我們已經聊了一下子了,不是陌生人了啊!」簡直是……該怎麼說才會懂呢?(阿母抱頭苦思)……針對這種場面,作者建議的比喻清楚易懂,連大人都茅塞頓開:「假面騎士有好夥伴,也有壞蛋修卡;光之美少女有好朋友,也有邪惡組織。」(再加上一句「柯南有服部平次,也有黑衣人。」是不是就更清楚了呢?

其實我最私心喜愛這本書的一點,也是學校無法教的,那就是作者把性教育提高到生命教育的層次,比起灌輸任何「知識」都還重要的--讓孩子知道,他/她不是送子鳥送來的,更不是在路邊被撿回家的(阿母我小時每聽這句話必哭……),而是在被愛的狀況、在爸爸媽媽的期待下生下來的,孩子了解到這一點,才會重視自己的生命,進一步關心別人,也珍惜自己。


作者野島那美認為「性教育」原本要傳達的是「生命誕生的奇蹟」「愛與被愛」「保護自己的身體」,然後要滿足孩子們對性純粹的好奇心,這才是所謂的「性教育」。

媽媽們以這種方式進行性教育,就是給予孩子的人生三大珍寶。 

 ① 提高自我認同感,成為愛自己,也能愛別人的人

 ② 不會成為性犯罪的被害者或加害者

 ③ 避免青少年性經驗、懷孕、墮胎的風險

亞馬遜「保健體育類」「學校生活類」冠軍

紀伊國屋「教育書」部門冠軍


相關專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