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國際書展重頭戲,吉本芭娜娜為新小說上市特地來台,與蔡康永在書展中對談。兩位難得公開現身的組合,擠爆現場坐滿站滿。 芭娜娜說,去年在東京就期待再見,能在台北重逢真的非常開心。我們獨家整理兩場精華。

妳不會捨不得嗎?

這不是兩人第一次碰面。去年的立春,蔡康永前往東京誠品書店,因為《蔡康永的情商課》日文版上市,為日文版寫序的吉本芭娜娜,慷慨地與他對談一小時。因此,蔡康永特地來參加芭娜娜的活動。 

在上次會面中,他們討論到「變化」與「死亡」,熟讀吉本作品的康永就提到,芭娜娜年輕就成名,作品常常自在的講到死亡,常常把一個人寫得很美,下一頁就毫不留情的發便當,「我想知道她不會捨不得嗎?」

蔡康永第一次公開朗書

台北書展的開場,蔡康永先說明自己最初受到芭娜娜作品的震撼。他特地朗讀了《廚房》中〈月影〉片段,並且說,這可能是他第一次朗讀小說。(影片)

康永先為讀者簡單描述。〈月影〉所描述的是,人在面對重大的失去後,如果非常想念這個人,他有什麼辦法可以再見到這個人? 

朗讀期間他數度哽咽,現場讀者以掌聲回應,為了溫暖康永,也溫暖我們自己曾經失去的時刻。 

「這個震撼跟閱讀其他小說不一樣。芭娜娜的小說把一切我們需要被安慰的事情,埋伏在真實生活裡,所以我們似乎得到一個安慰,覺得在一成不變的日常生活當中,那個命運所帶來的神奇時刻,是有可能會發生的。雖然我們可能一輩子都遇不到那樣的時刻,可是芭娜娜的小說給了我們一個承諾,這是有可能的。」 

手捧著一疊吉本芭娜娜小說的蔡康永說:

「這是芭娜娜在23、24歲的年紀就寫出的小說,給了30多歲的我的安慰,在以後的人生裡即使面對更多的失落,你再怎麼想念一個人想到瘋狂的地步,都不會丟臉的事。這就是芭娜娜對我而言,是一個具有特別意義的人。」這同時呼應了這次座談主題:「有特殊意義的人們」。​

芭娜娜分享了今年一月剛失去好友的心情。「人上了年紀後,不免失去生命中重要的人,這樣想上年紀沒什麼好事,」她說,「我現在願意換個想法,我把這些生命中珍貴的相遇,當成開在我心裡的花圃,然後這個花圃越來越繁盛。」

「值得的」讓全場拭淚

完全有如延續去年東京的相會。在那場座談中,吉本芭娜娜特地打開所收到的禮物,開放現場讀者拍照。蔡康永送了一幅文字「因為那是你的名字」,背面還有他用日文寫的一段話。
 
這份禮物的由來,蔡康永說起自己在台北開的展覽。因為人們都說 Instagram照片力量超過文字,深信文字力量的他,就讓這個展覽裡的每一幅作品,都只有一行字。
其中一幅尺寸很小,只有三個字「值得的」,字也很淡很小,還放在展場最黑的一個角落藏起來。蔡康永親眼看到有許多人對那幅畫掉下眼淚,「我知道,就像今天,我們在同一個空間感覺到的力量,是不一樣的。」
他笑說自己開個展覽但是每天都在安慰觀眾,把他們扶到椅子上,拿面紙給他們擦眼淚。
因此覺得,芭娜娜的小說一定也讓很多人閱讀的時候流下眼淚。
「文字會一直有力量,只是看你要不要那份力量而已。」蔡康永說:「這是我的信心。」​

是「死」,使我們活的時候有意思

東京對談的主題是「活出自我」。吉本芭娜娜笑稱自己過「不好過的日子」可有很多經驗的。很多人覺得「長大」就是一個個的放棄,但她認為是相反的--「長大」就是把放棄、失去的一個個收回來的過程。
為蔡康永作品寫序的芭娜娜分享,蔡康永在書裡的表現非常靈活,表面上是教一些實用,其實他特別善於掌握具體情況。她讀得越多,越發現書裡各處講到該吃的不該吃的,多睡一點少睡一點,有不同的建議。
「這不是矛盾,是每個人不同,這是每個人要解決自己不同的方式,他能夠直覺感受到對方的情況,把握得很好。」
而蔡康永也立刻呼應,舉例芭娜娜在著作《內在小孩快樂,你才快樂》裡說,人喜歡重複不變的生活,以為這樣就不會死。我們為了逃避死亡躲到一再的重複裡。
「剛剛她講的就是,我們對於心要採取各種各樣變化的態度,就是因為我們每一秒都在變化,如果有一天你躲到了一成不變的生活裡,你要有勇氣面對。只要是生命,終究會死,是『死』使得我們活的時候有意思。你就不會那麼害怕變化。」
 
他舉了「葬送的芙莉蓮」為例,活了幾千年的精靈,覺得人類急什麼,慢慢來就好,她出去買個東西都花上十年耶。康永說,這正好說明了吉本芭娜娜講的:
 
如果你把死亡當作不存在,你很容易錯過人類最珍貴的東西。​ 

唯一要搞定是自己的內心

​蔡康永形容自己很懶,所以總是想尋找最省力的方法,能夠讓自己好過一點。他訪問超過一萬位成功人士,就是要確定他沒有錯過什麼比他過得好的人生。
「我當時只有一個想法:你一定有很多煩惱,趕快告訴我。聽完他們的煩惱後,變成我是那個放心的人,不管再怎麼有權有錢有才華有美貌的人,唯一要對付的就是自己的心。
「一萬人裡面起碼有五千人過得比我好,但我只要知道他們的煩惱比我大,我就放心了。所以後來我寫《蔡康永的情商課》時一直在想,我真的有辦法搞定我的內心嗎?如果有的話,我就不用想那些人光輝燦爛的日子,只要 搞得定自己的內心,你就過得比那一萬人都好。這是最重要的事情。」
「人們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想要趕快做。人生當中,摸索出適合自己處理問題的速度,比較重要。」──吉本芭娜娜這樣說。
 
.最後釋出蔡康永親簽書!
 

用小說創造的空間陪伴悲傷的朋友

康永在台北座談中舉例芭娜娜《盡頭的回憶》,其一故事中描述了兩個小孩相處最舒服的方法--

小女孩家裡是開書店的,有錢的小男孩不喜歡待在自己家。所以小女孩就會搬出家裡一些書,兩個人在小房間裡一起看,度過覺得最溫暖的相處。

蔡康永說,自己從這篇小說得到「陪伴朋友」的啟發:

如果我必須要去陪伴一個非常悲傷的朋友,我會帶著幾本小說去,包括這本。我會朗讀這些小說的段落,我想把朋友帶離這生活一段短短的時間。如果他聽了不喜歡這篇,我們就換另外一篇;如果他聽了想要多聊一點,我就陪他多聊一點。」

雖然不確定效果,但是他邀請大家都可以試試看。

「因為有時候我們要跟這世界保持一點若即若離的關係,必須要暫時逃開,又不能關起來,所以像芭娜娜及其他優秀的小說家,為我們製造這樣若即若離的空間,是非常珍貴的。」 

兩次的相會,兩人把對方的書籍--無論是情商或文學,都作了很好的介紹。他們同時感謝讀者--創作者也會受到讀者的安慰,知道自己所作的(小說或節目)曾經在某一個時刻、安慰某些人,蔡康永再次舉例芭娜娜的分享說,「當我們回看這一切的時候,會覺得這已經是一片花海,這是非常幸運的事。」


蔡康永親簽書最後釋出

金石堂年度出版風雲人物
誠品新書年度總冠軍
博客來年度暢銷作家
Readmoo華文大賞非文學人氣作家
系列電子書全部出齊,登上百大!
 

相關專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