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的玩法和股票完全一樣,過去30年那些股市炒手在股票市場上做了什麼,今天的加密貨幣炒手就做一樣的事。唯一的差別是,在股票市場上這麼做會被金管會盯上,是違法行為;但是在加密貨幣市場上做同樣的事沒人會盯上,因為加密貨幣不是有價證券,也不是法幣,因此無法可管──
《加密貨幣的真相》
作者 曲建仲/臺灣大學電機博士、曲博科技教室YouTube頻道創辦人
最先取得比特幣的是礦工,如果我想要擁有比特幣,卻不想採礦怎麼辦?當然就是和手中有比特幣的礦工買呀!問題是我不認識礦工怎麼辦?可以到加密貨幣交易所跟別人買,但是我們彼此不認識,該怎麼辦呢?因此,加密貨幣交易所的工作就是媒合買賣雙方交換比特幣和現金;就好像我手上有台積電股票想賣,你的手上有現金想買台積電股票,我們可以找上證券交易所媒合買賣雙方交換股票和現金。千萬別小看加密貨幣交易所,許多創辦人年紀都不到30歲,由於早期投入比特幣採礦,因此許多人身價都有幾十億、上百億,而且比特幣暴漲暴跌,因此他們真的是「一秒鐘幾十萬上下」。
加密貨幣交易所的運作方式
如圖所示,Alice有比特幣想賣,Bob有現金想買比特幣,因此可以到加密貨幣交易所進行交易,Alice把1枚比特幣匯給Bob,這筆交易傳送並記錄在比特幣的礦工電腦裡,同時Bob把100美元匯給交易所,其中10美元被交易所收走作為手續費,另外90美元匯入Alice帳戶裡,所有現金交易都是經由交易所,與礦工沒有關係。
圖出自本書《加密貨幣的真相》
這裡介紹的只是概念而已,我們後面將會介紹,全世界的礦工平均每秒最多只能處理6.82筆交易,如果使用者每筆比特幣的交易都要記錄到礦工電腦裡,那不是太慢了嗎?因此許多交易所並不是這樣做的。當Alice有比特幣想賣,交易所可以用自己的現金買下來,當Bob有現金想買比特幣,交易所可以把自己持有的比特幣賣給Bob,而且這些交易可以「暫時記錄」在交易所的伺服器裡(中心化),意思是只需要在Alice的電子錢包上顯示她有100美元,在Bob的電子錢包上顯示他有1枚比特幣,我稱之為「內帳」。當Alice要把現金領走時,交易所再把現金匯入她的銀行帳戶,稱為「出金」;當Bob要把比特幣傳送到另外一個交易所或私人帳戶時,再寫進礦工的電腦裡(去中心化),我稱之為「外帳」。
因此交易所就像一個「水池(Pool)」一樣,具有調節的功能,問題是,如果短時間一堆人想賣比特幣,同時把現金領走,那交易所可能一下子拿不出這麼多現金,只能把比特幣賣掉,如果沒人想買怎麼辦?當加密貨幣大跌時,使用者一定是急著賣比特幣,同時把現金領走出金,而大跌時想買比特幣的人變少。2022年加密貨幣大崩跌,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造成許多加密貨幣交易所暫停出金。
而且,既然內帳是交易所用自己的伺服器來記錄,那每秒要記錄多少筆交易都可以,完全不受礦工的影響。問題是沒有把交易記錄到礦工電腦裡(外帳),就代表我們要完全信任交易所,哪天交易所被怪客攻擊或創辦人捲款潛逃而倒了,那記錄在交易所伺服器(內帳)裡的比特幣不是全部泡湯了嗎?之前有交易所宣稱發明了一種創新技術,可以讓比特幣每秒進行幾十萬筆交易,用的就是這種方法。大家還以為又出現了什麼偉大的創新發明,了解之後才明白,這不過是障眼法而已!
加密貨幣市場有那些把戲可以玩?
(一)由於目前所有的加密貨幣交易所都是私人開設,因此素質良莠不齊,使用者必須小心,確認比特幣是否真的匯入自己的比特幣電子錢包金鑰裡,而不只是記錄在交易所的電腦而己。此外,交易所和比特幣帳本(區塊鏈)沒有關係,因此比特幣帳本很安全無法被怪客竄改,不代表交易所的資料庫很安全無法被怪客竄改,同時也要小心交易所會不會忽然倒閉捲款潛逃,因此還是找有品牌的大型交易所比較安全。
首先我們要記得,加密貨幣的玩法和股票完全一樣,過去30年那些股市炒手在股票市場上做了什麼,今天的加密貨幣炒手就做一樣的事。唯一的差別是,在股票市場上這麼做會被金管會盯上,是違法行為;但是在加密貨幣市場上做同樣的事沒人會盯上,因為加密貨幣不是有價證券,也不是法幣,因此無法可管。
交易所免手續費也能賺錢!
(二)此外,之前也有交易所宣稱發明了一種創新技術,可以不收手續費免費替使用者交易,用這個方法吸引客戶。問題是,不收手續費那交易所要賺什麼?方法其實很簡單,因為比特幣的價格不像證券交易有監管機關公開透明,因此交易所可以隱瞞價格,告訴Alice說有人想用90元買比特幣,同時告訴Bob說有人想用100元賣比特幣,因為買賣雙方互不認識,於是都同意了,結果交易所收了Bob支付的100元,但是只付給Alice其中的90元,價差10元不就落入交易所的口袋了嗎?許多人以為這是什麼創新技術,了解之後才明白,這不過又是障眼法而已!在真實的世界裡,受監管的證券交易所能幹這種事嗎?當然不行。但是加密貨幣交易所都是私人的,所以「偷拐搶騙沒人管,愛怎麼做都行」。
左手丟右手,拉抬價格、吸引散戶,再割韭菜!
(三)「韭菜」這個字起源於中國大陸,在加密貨幣市場的大戶眼裡,總會有源源不絕的散戶投入市場,這些人被戲稱為「韭菜」。這些散戶容易追高殺低,隨著價格上漲不停買進,使價格繼續像韭菜一樣往上生長,等漲到差不多的時候,大戶們再大舉賣出讓價格大跌,這些散戶就會被套牢在高價位,最後受不了認賠出場,這就是所謂的「割韭菜」。
問題是,要如何在不投入大量現金的情況下把加密貨幣的價格拉高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交易所開「左手」和「右手」兩個帳戶,如果開戶必須實名制,則要借用人頭帳戶,總之先由左手下單買進、右手賣出,再用更高的價格由右手下單買進、左手賣出,重複這個步驟就可以不停拉高加密貨幣的價格。這種手法是不是似曾相識呢?30年前的股市炒手就是這麼做的。
加密貨幣交易所的安全性
(四)如果使用者在加密貨幣交易所開戶,當自己的私有金鑰弄丟時,一定會找上交易所解決問題,因此某些交易所會替客戶保管私有金鑰。這個行為如同銀行替客戶保管私章一樣,金融法規嚴禁銀行替客戶保管私章,而加密貨幣交易所都是私人的,所以「偷拐搶騙沒人管,愛怎麼做都行」。
如果加密貨幣交易所將客戶的私有金鑰保管在伺服器裡,怪客就有可能攻擊伺服器,偷走客戶的私有金鑰,並使用這個私有金鑰加密交易訊息,礦工就可以使用公開金鑰解密(驗證),於是就把比特幣給偷走了!而且怪客攻入伺服器通常都是偷走一堆金鑰,因此金額通常都很大,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常聽到有新聞報導說某某交易所被怪客攻擊,而且偷走的金額都是數十億美元的原因了!
因此大部分加密貨幣交易所只會保留少部分私有金鑰在「熱錢包」裡,應付線上即時交易;大部分私有金鑰則保存在「冷錢包」,避免怪客入侵。我曾經拜訪臺灣一家大型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和他們聊天時提到所謂的冷錢包也不安全,因為快閃記憶體可能會故障。沒想到他們跟我說,他們還有最終極的招術,就是用印表機把私有金鑰印出來鎖在保險櫃裡,我聽了之後開玩笑地表示,這個方法應該叫做「冰錢包」。
比特幣是區塊鏈技術的起源,要了解區塊鏈,必須先了解什麼是「採礦(Mining)」。由於區塊鏈是資訊科技的專業,而非資訊科技背景的人,往往看到一堆程式碼就覺得眼花撩亂,誤以為它是什麼偉大的科技。事實上採礦只是一種唬人的雕蟲小技,卻浪費了人類珍貴的電力。由於臺灣近年來電力吃緊,政府應該立法以價格或總量限制大型加密貨幣礦場的採礦行為,將電力應用在半導體、工業發展、智慧農業、民生消費等領域,才有意義!
本文摘自《加密貨幣的真相:揭穿區塊鏈無本金融的國王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