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手機成癮已經是全人類都牽涉其中的嚴重問題,所以我們更該好好地理解這個議題,而不只是當成「孩子不聽話」「不用功的孩子」之類的粗糙解釋。這些已在無數親子關係中見證過有效且具體的策略,正是成為解決手機成癮、改善親子關係的重要參考手冊!
「那一天半夜醒來,看見身旁有一張泛著藍光的臉,我差點嚇到窒息!」有家長提到半夜看到孩子偷偷起床玩手機的畫面,既是驚嚇,又是生氣。「我明明有嚴格控制使用手機,為什麼孩子還是成癮了?」「孩子一旦網路成癮,真的很難改掉啊!」多數大人總是如此擔心。
但是,我要告訴你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事實:這些成天擔心孩子網路成癮的大人們,手機的癮頭往往一個比一個還要大。
你以為我說的是那些走在路上、在餐廳用餐時低頭滑手機,卻忽略身旁孩子的大人嗎?錯了!
我是長年在學校演講與提供輔導知能訓練的諮商心理師,那些坐在臺下的父母或老師,就連該是專心聽演講的時候,卻也停不下在手機螢幕上滑動,不時還會傳來新訊息的叮咚聲,甚至連我走到身旁,都還沉浸在精采的影音中而渾然未覺。(好吧,我也要承認曾經有幾次,我在火車上因為滑手機而錯過該下車的車站。)
親愛的大人,醒醒吧!手機成癮再也不是兒童或青少年的專屬標籤了。
更令人無力的是,孩子成癮了,還會有大人來罵他們;但是大人成癮了,卻沒有人撼動得了。所以,身為大人的我們如果沒有辦法正視自己的手機癮,覺察手機為我們帶來哪些樂趣,又為我們擋下哪些不愉快(這點非常重要,《脫癮而出不迷網》裡有一個章節特地說明手機在某種程度上,也解救了許多在成長過程中遇到困難的孩子),我們就難以與孩子的手機癮好好對話。
正因為手機成癮已經是全人類都牽涉其中的嚴重問題,所以我們更該好好地理解這個議題,而不只是當成「孩子不聽話」「不用功的孩子」之類的粗糙解釋。
我很喜歡志恆的文字(也很喜歡他的演講),志恆的風格從來都不是「教」家長如何成為家長,而是貼近地「陪伴」。讀他的書,你不會覺得有一個專家雙手叉腰、高高在上地對你談道理,而是感覺到他陪在你身邊,像是一個老朋友那樣,先同理你在教養上面臨的辛苦與挫折,然後娓娓地分享他豐富的實戰經驗。
這本《脫癮而出不迷網》提了好幾個家長們最關切的議題(也是我被家長問過無數次的問題),好比說:
二,如何讓孩子以正向的方式適當地使用手機(而不是被手機控制)?
四,當親子之間因為手機而衝突時,父母該謹守哪些界線?
五,當孩子使出「我再玩一下就好」的戰術時,父母可以如何有效破解?
六,電腦與手機,到底哪一個比較適合先讓孩子接觸?
七,不小心看到孩子手機隱私的內容時,該攤開來談?還是假裝沒看見?
八,當孩子說手機是用來查資料、寫作業,家長又該怎麼辦?
九,孩子在哪些情況下容易成癮?
十,想要「脫癮而出」,能夠用來取代手機癮的因素又是什麼?
關於這些在許多家庭中防不勝防的議題到底該如何處理,志恆在這本書當中全都告訴你了。你在裡頭讀到的內容不是讓人「知道,卻難以做到」的理論,而是已經在無數親子關係中見證過有效且具體的策略。
我常常覺得「危機就是轉機」。
成癮著實令人頭痛,但是當我們能夠把成癮看成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面臨的挑戰與困境,而不是孩子變壞、變爛的象徵,或許會讓你更願意停下腳步、放下一些手邊的工作,並且給予孩子更多的陪伴,用不同於以往的方式來與孩子互動。
與其說這是一本討論孩子手機成癮的書,我更覺得這是一本深入理解孩子內在需求、提升親子關係品質的重要著作。
面對「手機成癮」這個已經存在多年的議題,志恆心理師的《脫癮而出不迷網》這本書來得有些慢了,但卻一點也不晚。因為直到今天,這個問題依舊是許多親子衝突的導火線,甚至連大人都深陷其中。
我相信,這本書將會成為解決手機成癮、改善親子關係的重要參考手冊!
(本文作者為諮商心理師)
如果你的孩子以死相逼,吵著擁有自己的手機;
如果他一碰到網路就「上得去,下不來」;
如果你用「因為你還小,等你長大就能用手機了」無法說服孩子……
當你翻開這本書時,你不再是孤軍奮戰,也不會手無寸鐵、孤立無援,相反地,你將擁有更多辦法,迎接數位時代無可避免的教養挑戰。
《擁抱刺蝟孩子》作者、最受師長歡迎的心理師--陳志恆老師籌備一年的最新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