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自己,找回親密
找回自己,找回親密
close
商品編號:00400159

找回自己,找回親密

作者 巴小波
出版日 2023-09-01
定價 $340
優惠價 79折 $269
  • 分享至
數量
加入購物車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和自己親密,你需要刻意練習!
所有傷口都是未被尋獲的自己,要負傷前行、療癒自己,從刻意認識自己的情緒開始。
★和他人親密,你需要找回自己!
弄懂自己,才能與人分享最深的思緒、想法、情感,除去攻擊、防衛、比較、判斷,建立真實的親密關係。 

★《那些愛情裡,我們所受過的傷》作者/小妮子、
作家、身心靈Youtuber/艾波、
諮商心理師、作者/李家雯(海蒂)、
心靈作家/柚子甜、
《從我開始的關係功課》作者/徐慧玲Lynn、
熱門Podcast《好女人的情場攻略》主持人/路隊長、
諮商心理師、溝通講師/瑪那熊
──溫暖推薦 

★特別收錄!「情緒輪盤」,仔細體會自己的感受,了解潛藏在心底的,那些沒有被看見的情緒。

【內容簡介】

你知道情緒背後還有情緒嗎?

情緒是心的語言,當有情緒的時候,表示我們的心在說話,越能細緻敏銳地感受情緒在告訴我們的事,就越懂自己的心、知道自己的狀態,與自己變得親密。 

這份與自己的親密,就是情緒管理的基礎。而每個情緒的背後,其實還隱藏著更深的心情,以及沒被接納的自己。

但情緒像小孩,不會告訴你它在鬧什麼、從哪裡來。作者巴小波透過分享自己的經歷,帶你一起整理、接納內在細微的情緒,了解沒被看懂的那些自己,也擁抱被深深傷害過的自己。從關係中的衝突,細心探索當中自我的情感,發現背後的需要與焦慮,理解對親密的恐懼,以及面對這份恐懼的解方。

她的分享,曾在自媒體上引起上萬次轉發,幫助許多人認識自己的問題,相信這本更完整的自我探索指南,也將成為你的幫助!

【作者簡介】巴小波

一路就讀第一志願、英國策略行銷研究所畢業、曾任外商行銷經理,卻從小被打、學生時期被好朋友撕破臉、感情多次短命夭折,自認過著被詛咒的人生。
年近三十被神帶回教會,開始重新省思自己的內在狀態,看見自己對人同時存在的渴望與恐懼,下定決心未來不再過著一樣的日子。
在多管齊下的瘋狂學習後,接回了原本砍斷的情緒神經,爬梳了從小到大的生命事件,嘗試成為一個能陪伴自己、養育自己長大成人的母親。
待業期間以行銷專業製作情緒教育投影片發布在粉絲專頁,「你知道情緒背後還有情緒嗎?」系列投影片引爆數以萬計的大量分享。
震驚之餘發現原來情緒知識的匱乏是我們這代人共同的課題,決定轉行情緒教育,將行銷專業用在推廣自己認同的內容上。 

個人經歷
2005~2020年:十二年行銷經歷,涵蓋行銷策略、數位、公關、社群等行銷領域,產業包含消費電子及手機應用程式、手機娛樂等。
2020年:經營Facebook粉絲專頁巴小波,分享情緒議題。
2020年:南海幼兒園情緒議題講師。
2021年:阿德勒親師諮詢師/親子生活教練認證。
2021~2023年:臺北市幼教老師教保研習課程情緒議題講師。 
■個人網站:shalomremedy.com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00400159
ISBN:9789861338934
EISBN:9789861338941
272頁,25開,中翻,平裝,套色
看更多

電子書

歡迎於Readmoo、Kobo、Google、BookWalker、Pubu、Hyread、myBook、UDN讀書吧、Taaze讀冊、博客來洽購電子書

看更多

目錄


1. 成人:以理性平衡的眼光,理解錯綜複雜的問題
2. 理想主義:對人抱有超乎現實的期待
3. 抽離:避免投入關係、對他人產生需要
4. 孤立與親密:習慣凡事不依賴別人的人,很難走向親密
5. 述情障礙:無法感知,也無法忍受情緒的存在
6. 創傷:影響我們的認知,驅使我們把假設當作事實
7. 與自己失去連結:對自己的認識,與真實狀態可能極不一致
8. 空虛感:不知為何而活,也不太享受活著
9. 新母親:示範我們未曾經歷過的健康關係
10. 保護機制:我們不自覺地把人推開、拒於門外
11. 練習:用新經驗印證新信念
12. 深層情緒:強烈情緒的根源,往往細小微弱
13. 麻木:不是沒有情緒,而是失去感知
14. 情緒按鈕:一點小事就引爆一場情緒風暴
15. 錯待:傷痛使我們難以公平持平地對待他人
16. 權威與全好全壞:當有人成為我們的權威時,他就成了全善全好的存在
17. 理想我與真實我:我們努力地往被肯定的樣貌靠攏,並嫌棄那個未達標的自己
18. 喜歡:我們常把反應相似的情緒類化為喜歡
19. 根源:失控行為不是問題本身,而只是問題顯現的方式
20. 自我價值:對自己價值好壞的判斷
21. 物化:把他人當作滿足自己的工具
22. 尊重:對他人情緒、意志、能力、狀態的肯定與看重
23. 焦慮:踏上不同以往的道路時,必然的挑戰
24. 真實:深度挖掘自己,並將此帶到他人前面
25. 原生家庭:時時刻刻影響我們的關係與選擇
26. 心理劇本:自我實現的預言
27. 情感忽視:只能理解事件,而無法感知情緒
28. 需要:促使我們靠近、親密、建立情感歸屬
29. 界線:理解自己的各個面向,並適當地表達自己
30. 哀悼:與我們所失去的好好道別
31. 架構:人心如同人體,有其結構、脈絡、紋理
32. 代間傳遞:將在原生家庭的一切都複製進了新家
33. 親密:無須遮掩,讓心與心真實靠近
後記 K
附錄 情緒輪盤

看更多

感情對我來說曾經是很期待卻又無能為力的東西。我可以在工作上有許多成長回饋、有能力完成自己的夢想,但我在感情的屢屢失敗卻讓我困惑。一開始我告訴自己是人的問題,再遇到其他對象就會不同,但每當看到那些感情長久的朋友,實在令我無比羨慕,同時也覺得或許是我缺少了什麼,以致於總是沒辦法遇到「對的人」。

當我開始學習理解人的內心、拆解與他人的互動、接觸自己的情緒時,才恍然大悟那些過往我所缺少的到底是什麼。

我不是缺少遇見「對的人」的運氣,而是缺少可以陪伴我的心智長大、教導我如何理解衝突的成人;缺少能讓我明白我的成長過程出了哪些問題的知識;缺少能向我示範何謂愛、尊重與接納的環境。成長在對關係與情感表達總是隱誨的文化中,我們對感情往往懵懵懂懂,像瞎子摸象一樣。我們各憑經驗在描述什麼是愛、什麼是喜歡、什麼是關係,但很難從資訊爆炸的世界裡明白感情的問題出在哪裡、對感情的理解是否正確,以及該如何處理衝突、如何才能擁有健康美好的關係。當我們對感情、對人的理解還很模糊時,只能努力地在感情裡掙扎生存,有人看來幸福美滿、有人覺得好像缺少了什麼卻又說不上來、有人覺得自己找到方法開心就好、有人一再失望,最後避之唯恐不及,每個人都付出了許多努力,但結果不一定盡如人意,最後似乎只能引用天海祐希的名言:「男人會背叛妳,但肌肉不會。」

當我開始在粉絲專頁上分享一些關於我的故事,同時說明一些相關的心理學概念後,偶爾會接到讀者私訊說我的分享對他們帶來很大的幫助。一開始我不太敢相信,也不理解自己的文字有什麼特殊之處,因為要說明心理學概念,臉書上有大把大把的諮商師可以追蹤,我不過是一個自學的素人。後來在與朋友的討論裡,慢慢明白我與專業人士的差異,在於我的分享不是旁觀者,而是當事人。當我訴說自己的故事、拆解背後彎彎繞繞的思路、詳實描述我的情感轉折、說明背後的心理機制,與我有類似經歷或情緒的人會理解在自己身上發生的到底是什麼。在這個過程裡,我同理了他們,也陪伴他們梳理自己的思路與情緒,這是我在分享之初,沒有想到的事。

在這個孤單疏離的社會中,我相信有許多人跟我一樣,缺少了陪伴我們的人、缺少理解的知識、沒有經歷過健康的愛。當現代社會忙著歌頌成功見證,這當中辛苦的過程、煎熬與失敗卻很少被討論,彷彿那些負面內容本來就不該存在。於是深陷情緒漩渦,在家庭、感情、友情這些關係裡痛苦掙扎的人,只會覺得自己更加失敗,並退縮到更深的角落。我希望自己這些赤裸、醜陋的分享,可以為這些人帶來一點安慰,我所經歷的事與前進的方向不一定在每個人身上都適用,因為我們都有各自不同的傷痛與掙扎,但若有一些內容能給人一些新的理解與發現,那就足夠。

書裡述說了我如何從對感情絕望,到嘗試找尋解決辦法、與朋友在關係中練習親密、遇見我的先生K,以及我們如何面對交往時產生衝突的經過。為了解開我在感情裡的「詛咒」,我的努力可謂瘋狂,不僅找朋友支持與討論,同時進行諮商、大量讀書、參加課程。一開始我無法篤定地說這樣費力的自我整理過程是正確的方向,但當我開始與K在交往中經歷衝突時,我慶幸自己當初決定踏上這樣一條艱難的路。

許多人會說:「把過去的傷痛挖出來有什麼用,過去又無法改變,回顧過去除了再痛一次以外還能怎樣?」我們終究要往前走,不能耽溺於過去。處理傷痛並不是抓戰犯、叫犯人道歉,悲傷也不必然只能停留在痛苦無力中,情緒被壓抑後的反撲常在意料之外且威力十足。我們很少關注過自己的內心怎麼了,很少看見那些創傷在自己心裡刻下了什麼,以及那些刻痕如何持續影響我們的現在與未來。我們很少好好陪伴自己哀悼那些心碎,收拾心底零亂的角落,當我們還處在混亂與失序中時,也無力看見人際衝突的原因可能來自於什麼。

此時,當我們再碰上一樣負傷的對象,彼此的傷痛互相糾纏,最終走向無法相互理解的相愛相殺。我們或許相敬如冰,或許心死分開,我們漠然地說:「關係不都是這樣?」但其實關係不必然如此,當我們學習看懂自己的傷痕,就能將自己該負責的部分收下來,把需要協助的部分坦誠地帶到對方面前。

當我們不再只看見對與錯,而把眼光放在彼此的傷痛、脆弱與需要上,關係就有機會帶來生命的改變,這樣的改變最終也有機會超越當初刻下信念的傷痛,這是治癒。

過去我陷在關係的傷痛裡沒有知覺。那些在原生家庭、過往的經驗裡刻下的傷痕讓我因此懼怕親密,覺得那讓別人可以剝削與傷害自己。因為創傷,我容易在親密關係裡懷抱罪惡感,而不自覺地壓抑自己、討好對方,直到我厭煩而決定結束。但在關係外時,我卻又因為需要支持與陪伴,而拋不下對親密的嚮往,因此來來回回打轉,親密成為痛中之痛。

當我遇見支持我的好友心心與K後,我嘗到不同以往的親密。那裡面包含了能支持我展現脆弱與真實的接納;我的想法被聽見、感受被承認的尊重;對方願意調整自己行為,好配合我當時狀態的溫柔;以及在這過程中所長出來的安全感與親密感。我在這當中看見自己為何難以溫柔、難以尊重、難以接納,我連結到過去,抓出當初在傷痛中未被處理的恐懼,讓我能更赤裸地來到對方面前,被對方看見、疼惜、接納,並用愛取代傷害,重新放進我心裡面。

那些接納與安全讓我逐漸拋去帶來恐懼的羞恥感,讓我不是因為恐懼不被愛、恐懼被責怪而努力,而是因為想更好地愛別人而努力。

親密本該如此,「當時夫妻二人赤身露體,並不羞恥。」(創世紀二章二十五節)。

看更多

試閱

18.喜歡:我們常把反應相似的情緒類化為喜歡

當我們對情緒及來由認識得不夠細緻時,容易類化反應相似的情緒,即使它們的本質與成因可能有所差異,例如將崇拜看作喜歡,將渴望被接納視為有好感。

能造成「一直想著一個人、渴望對方的認同與肯定」這個行為的成因非常多,而引號裡的行為表現,是對喜歡常見的定義,但即使會有這樣的行為反應,背後的出發點卻不一定都是喜歡,而喜歡也不一定都會造成這樣的行為表現。

「喜歡」對我來說,一直都是個很模糊的概念,卻又是在朋友間常被談起的話題。看過一本本歌頌愛情的少女漫畫,我歸結出「如果會一直想到某個人、跟對方發生親密的肢體接觸時,會臉紅心跳、期盼看見對方,希望有更多相處與互動,那就是喜歡」,這個定義並沒有被質疑過,年近三十,我仍舊這麼想,直到某一次聽到營會講員的分享後,我才開始重新思考何謂喜歡。

講員提到她的故事。求學時,她有一位交往多年的男友,彼此相處良好、能溝通能分享,她也非常喜歡男友。在一次校內舞會上,她碰巧和學長跳了一支舞,當學長靠近她、手扶著她的腰、感受到學長的呼吸時,她突然覺得臉紅心跳,腦袋裡亂成一團。讓她更心慌的是:「難道我喜歡上學長了嗎?我是這麼花心的女生嗎?」背負著這份罪惡感,她開始客觀地思考自己的感覺。喜歡是什麼?喜歡是看見一個人的為人、特質,是與這個人接觸互動後,認識對方、理解對方,從中產生出對對方的欣賞。對她來說,喜歡包含認識與互動,而她確信自己喜歡男友。

但學長呢?她其實跟學長不熟,互動也不多,感到臉紅心跳也是在有肢體碰觸的時候。那麼,這樣的情感又是什麼?她認為那是激情,是兩性在近距離相處時自然引發的生理反應,並不涉及對對方的了解。她理解到那些感受並沒有基礎,即使因此胡思亂想,卻也容易消散,確實不久後,她就不在意學長了。

當時我還不會細膩地區分感受,從聽完這個故事後,我開始謹慎地辨認碰到新對象時心裡萌發的感受是什麼,也因此幫助我開始客觀地看待情感,不再衝動進入關係。在我回顧之前的感情對象、意識到自己的錯待以後,才發現過往的感情除了激情外,其實還摻雜了許多心理需求,接著對過去的感情全都打上了問號。

我喜歡在籌備活動感到壓力山大時,幫我推動活動籌備的學長,我不是喜歡,是依賴;我喜歡帥氣有為、頭腦聰明的主管,我不是喜歡,是崇拜;我喜歡事業有成的創業者,我不是喜歡,是羨慕。我對他們的感情看似強烈,但那些情感的背後,都無涉於他們的本質,而是反應了我的缺乏。我孤單,需要支持陪伴;我自覺弱小,希望依靠強者;我默默無聞、渴望名聲地位。

我想念、在意他們,以為是因為喜歡,但原來那份情感的本質不是喜歡,而是我許多缺乏的替代品。

回想過去別人對我表達的好感,當時覺得那象徵我的價值、對我的肯定,若循著這個思考脈絡,那是否還能當作是對我的肯定呢?還是那也摻進了他們的缺乏與需要?因此在還沒有太多互動的狀況下,投射了自己的想像,而無關於對我的認識與了解。

當內心帶著匱乏在盼望感情時,我們很難尊重對方,因為這段關係扣緊了我們的生存需求;我們很難看見對方的真貌,因為在乎的是在對方身上滿足自己的想像;我們很難真的關顧對方的需要,因為我們情感的本質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當我們是為了自己的缺乏而愛,我們很難真正地愛。

我不願這樣對待別人,也不願意別人這樣對待自己。我下定決心要為自己的需要負責,也開始認真思索自己渴望的感情關係究竟是什麼。

 

19.根源:失控行為不是問題本身,而只是問題顯現的方式

當瓦斯爐上的熱水煮開、發出聲響時,大家會知道要把火關掉,鳴笛聲就會停下來,但在情緒及行為的議題上,人們常常選擇把鳴笛器拔掉。

我們想壓抑情緒的出現、想阻止某些行為或念頭,並對有這些反應的自己嚴加斥責,但其實這些情緒、行為、念頭,並不是問題本身,而是問題發作的症狀。若我們能理解根源,狀況就會慢慢消散。

大學時我與室友的關係很好,三個女生一起追劇、玩遊戲、分享生活,雖然我隱約覺得另外兩個室友的關係似乎更好,也在一些事上得到證明,但我不敢正視這個想法,怕破壞這麼美好的關係。直到某次三人聚餐,大部分都是另外兩位室友在聊天時,那份不安全感就爆發了。我對著她們發脾氣,氣憤地獨自走回宿舍,對她們會怎麼回應我的失控感到害怕,沒想到她們卻溫柔地接住我。

那晚她們回到宿舍,沒有酸言酸語、沒有冷暴力,也沒有當我不存在、當事情沒發生過,而是溫和地表達我需要專業協助,我感受到那不是出於攻擊,而是真實的關心。後來,我去了學生心理輔導中心,開始人生第一次的諮商。我說了當時人生許多的痛苦與困惑,諮商師大多沉默地聽著,偶爾提出幾句提問,諮商往往結束在更多的困惑中。我回到寢室時,兩位室友會坐在身旁,認真地聽我當天談了什麼,並提出她們的想法,每週如此,持續了一整個學期,直到諮商結束。

那是我人生第一次擁有這麼親密的陪伴。我把傷痛攤在關係中,朋友沒有用是非判斷回應我,而是把自己放在我的情境與感受下,告訴我她們是怎麼想的。當時我們談了什麼已經記不太清楚,只記得每次諮商後,她們都會陪我聊到半夜、陪伴我哭泣的溫暖。

許多年後,當我在某個場合再度談到當時的那份陪伴,有位長輩問我:「那現在的妳對於『她們兩個比較要好』這件事是怎麼想的?」在那個當下,我已經梳理了自己的成長環境、高中的人際創傷,重新找回情緒感知,也理解我的核心信念、看見許多自己的行為模式,再思考這件事,我回答:「是我不讓她們接近我。」

在那之前,我才發生與高中同學撕破臉的傷痛,從那份傷痛裡,我學習到不可以說自己覺得開心的事,因為別人可能認為那是炫耀,也不能說難過的事,因為那會破壞氣氛,更不能表達對人的需要,因為那會造成別人的壓力,於是我把自己隱身在關係之外。我只講安全的話,比如聽到了什麼八卦消息,或者我發生了什麼糗事,並把真實感受及需求全部收起來。那段抑鬱的日子,我甚至會在公車上默默流淚,不知道該往哪裡去才能舒解心裡壓抑的情緒。

我覺得她們比較要好,但我也沒有給她們認識真正的我的機會。她們沒有跟我一樣的傷痛,因此可以自在地表達看法、表達喜歡與不喜歡、表達她們想要做什麼,但那些對我來說全都很危險。我只能等待別人問我、主動靠近我,因此我更容易感覺到別人對我不感興趣,但那背後的原因其實是我先封閉了自己。她們或許曾經嘗試靠近我,卻不得其門而入,但她們兩人彼此建立起關係則相對容易許多。我將此認知為「她們更要好」,而這份對現況的詮釋,勾出了我在成長過程裡,覺得不被重視、不被關心的核心信念,直接認定比起我,她們更喜歡對方。但當我願意向室友們坦白自己的內心後,才了解到其實她們非常願意花力氣陪伴我走過最深的低谷。

我們常常抱怨別人、抱怨處境,卻忽略了自己也是關係中的一分子,而關係則是彼此互動的結果。我不滿室友彼此關係更好,但這個互動的結果,一部分來自於我的自我封閉,這份自我封閉,則來自過往的人際創傷,而這些背後都藏著我對關係的渴望,這份渴望,來自我在原生家庭裡未被滿足的需要。人心複雜卻又簡單,好好梳理這些千絲萬縷,就能明白根源為何,若我們以為「她們兩個比較要好」是一切問題的原因,就難以看見那其實是結果。

我是幸運的,在多年後發現自己的互動模式,並持續努力地調整。我明白自己的感情短命不是因為被詛咒,而是因為不懂得怎麼溝通與表達情感;明白我在感情裡常有的空虛孤單,不完全是因為交往對象,而是因為我害怕信任與依賴他人;明白對他人的害怕,來自於那些從人而來的傷。怪罪環境、抱怨他人相對容易,但找到根源卻很困難,因為需要看見自己。

當我學習看見自己以後,才把這些看似不相干的事情串起來,那些過往生命裡發生的事如何形成信念、信念再如何成為模式,而模式如何影響後來的人際關係與感情關係。於是我發現,原來我的生命一直在類似的議題上苦苦掙扎,我不能只期盼一段美好的感情,卻把自己隔絕在這份夢想的準備工作之外。當我開始認真面對、認真看見自己之後,感情就出現了。

很多人在單身時往往就是過日子、等待一個美好的人能帶來一份美好的感情,但我覺得我對自己的這些預備,是我給過自己最美好的禮物,也真實地幫助我未來的感情。

 

20.自我價值:對自己價值好壞的判斷

自我價值是我們對自己價值好壞的判定,與我們幼年被對待的方式有很直接的關係,當在成長歷程中沒有被妥善照顧時,容易造成自我價值低落,我們於是用被環境灌輸的價值觀來解釋自己沒有價值的原因,並努力達成各種我們看為好的事,來增添自我價值。

自我價值與我們的表現不該有關聯,但這是自我價值低落的我們很難理解與相信的事。

自我價值感是與人互動的基礎。當有足夠的自我價值感時,我們相信自己會被善待,能自在地把自己暴露在關係裡,但當自我價值感低落時,我們傾向用外界肯定來填補,因此會非常重視他人的評價。為了獲取他人的肯定,我們小心地與人應對、努力獲取各種成就表現,把真正的自己在互動中隱藏起來。

這些透過努力而得來的肯定,成為包裹自我價值的外衣,當我們已經太習慣這件外衣的存在,脫掉它、做出自己認同的選擇,就變得非常困難,這就是我在碰到我先生時發生的事。

先生K是刻意讓自己存在感很低的人,因此我們相遇時我並沒有太注意到他。當時是我第二年擔任教會團契小組長,K剛成為另一個小組的小組長,小組長間會有支持與互動討論,我也秉持照顧新進小組長的心情,他有時問我問題,我能回答就回答,我們都愛玩遊戲,偶爾會聊個幾句,稱不上熟,直到某天我在房裡發現了好幾個木蛀蟲鑽出的小圓洞。

當時焦慮地爬了一些網路文章,各種除蟲方法對我這個文組女來說太像火星文,剛好K正宅氣沖天地跟我分享一個自製的手機搖晃裝置,用來偽造走路步數賺取遊戲能量。好用的工具人就在眼前,我於是向他求救,K一口答應。

我們找了一個傍晚一起採買相關用品,回到家以後,心心也加入除蟲行列,那天晚上為了把所有蛀蟲洞都堵上,我們相處了七個小時。在這段期間,我們聊了很多,K問我許多問題,比如我怎麼來到教會、怎麼踏上整理自己的路、為什麼這麼辛苦也要做,他也分享了一些關於自己的事。K離開後,心心問我為什麼分享了許多深入的事,我才意識到自己不知不覺說了很多,歪頭想了一下,只能給出一個很模糊的答案:「他讓我覺得可以講。」

那天之後,K對我的態度明顯改變了,變得非常積極。他傳了非常多訊息給我,詢問我許多經歷與想法,或是針對某些狀況、問題,我會怎麼應對、為什麼,我回答了以後,他就繼續往下挖得更深入。那兩、三天我被纏得幾乎無法工作,但也感受到他思考的深度以及重視的面向,在我碰過的異性裡,實在難能可貴。

這段期間,我還問心心要不要考慮K,心心當時對我投以詫異的眼神(意思是:難道妳看不出來他喜歡的是妳嗎?!)其實在這些互動的過程裡,我對K有很高的評價。我知道他所認同的都是自己思考過後的決定,而不是人云亦云;他對人的情緒也有一定程度的敏銳,這在男性當中尤其難得。但K的許多美好卻沒有讓我想靠近,反而想逃離;我想推薦他給身邊的姊妹們,但自己卻不考慮,甚至感到恐懼。

我的情緒反應很奇怪,也看不懂這樣矛盾的行為是出於什麼,只能放在心裡細細思索。直到幾個禮拜後,我才逐漸摸索出可能的原因。

K不是個耀眼的人,儘管他心思細膩,思考具有深度,但這些特質都是需要相處後才會發現。過往我有好感的對象,不外乎外貌好、頭銜好,或是能力強,他們在群體裡往往亮眼,我不需要費心向別人證明他們是「好對象」、我做了「對的選擇」。一亮出這些特質,就可以快速獲得別人的羨慕與肯定,那些肯定甚至可以擴及到我身上,但與K交往不一定可以帶來這些。

儘管我已經明白對兩人相處真正有影響的並非外在標籤,而是內在特質,但直到碰到K,才發現我不是放下原本的標準,而是增加了對內在特質的要求。即使我看懂K的特質就是我在關係裡認同的,能推知我們的關係會與過去所經歷到的很不一樣,仍舊無法消除對可能交往產生的恐懼,因為那份恐懼,是來自於我必須放棄獲得別人的稱讚。

為了維持自我價值的穩定,我像在蒐集集點卡一樣,努力集滿各種標籤。從好大學、國外研究所、外商、薪水,到外貌的打理,各種符合社會價值觀的「好」,我都努力地達成。為了維持標籤的存在,需要耗費極大力氣,當中獲得的快樂與成就感反而遞減,我不知不覺成為了標籤的奴隸。初談感情時,只要跟喜歡的人在一起就感到滿足,卻不曉得從什麼時候開始,我逐漸在意起對方的工作、收入與外表,就像在意我自己的一樣。

我明白K的好,卻深怕這個選擇透露出的價值觀會被人批評看衰。K的低調不是問題,但當我擔心別人因此質疑K不是個好對象時,就是問題;K的身高不是問題,但當我害怕別人因而投射過來的目光,就是問題。這些原本只是感情的附加價值,如今卻反客為主,成為我思考感情的條件之一,這也是為什麼我總是優先看見那些能輕易得到他人肯定的對象,而非能和我共同打造良好關係的人。我看重附加價值,更甚於感情本身。

因此即便K散發出強大的吸引力,我下意識的反應卻是逃走。我知道跟他相處的時間越多,會使我更加喜歡他,但我還沒準備好失去過往習慣得到的肯定,光是有這樣的可能,就使我覺得恐懼。

但當我好好明白了恐懼的由來後,才能為自己下定決心。我明白過往的選擇會迎來什麼樣的感情關係,且不想把寶貴的時光繼續浪費在那樣的感情關係裡,也不想再像過去一樣把感情當作填補自我價值的工具。自我價值的失落不該用其他的方式彌補,而是從根本上明白,我不需要證明自己多好、多優秀,才能確保自己能被好好地對待,因為我本身就值得被愛。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