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03900098

現在的你就是最好的你:一切自然好轉的心靈淨化法

作者 寺田和子
譯者 林仁惠
出版日 2012-02-01
定價 $250
優惠價 79折 $198
  • 分享至
數量
無法銷售

相關專欄

內容簡介

★2012博客來身心靈類Top100
上市登博客來心靈養生新書 Top10

不必改變自己,也不需要「正面思考」,
只要學會與自己的「負面情緒」和「負面思考」相處,
藉由「心靈淨化法」接納自己,生命就會不可思議的自然好轉。

*住商不動產董事長 吳耀焜、銀行經理人 魏秀芳、知名訓練師周思潔 誠心推薦

讓一切自然好轉的「合一祝福」心靈淨化法,
幫助你我在工作、事業、人際關係和生命旅途上,一路揚升!

你還在強迫自己「正面思考」嗎?還在刻意忽視自己的「負面情感」嗎?你可曾想過,或許正因為你否定現在的自我,不去正視當下的情感,才會離幸福越來越遙遠?
其實,想獲得幸福、成功一點也不難,甚至簡單到不可思議!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盞可以實現願望的阿拉丁神燈,只要你願意開啟心靈之門,解放自己的心,接受原有的自己,傾聽內心的聲音,你就能看見那巨大而神奇的力量!
而作者在本書中所介紹的印度聖哲巴觀「合一祝福」心靈淨化法,正是能幫助你輕鬆打開心靈之門、通往幸福的捷徑。

☆讀者感動好評:
「跟一般啟發自我的書籍觀點完全不同!」
「這是我所讀過的書中,最能幫助我看清成功本質的書!」
「這本書內容簡單易讀,卻充滿洞見,讓我自然而然改變對事物的看法,也不再拚命否定或想改變自己!」



作者介紹

寺田和子
自幼就對精神世界甚感興趣,嘗試過瑜伽、冥想、太極拳與氣功等。高中時代到美國留學,1987年畢業於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曾任職大型遊戲製作公司海外事業部,負責貿易事務、翻譯等工作。辭職後,旅訪印度等世界各地的聖地,增廣見聞。1996年得知印度聖哲巴觀,對於他的思想深感贊同,同時也接觸到可讓人更有效地從頭腦解脫的合一祝福,之後並多次拜訪印度合一大學。目前負責策畫、開設心靈相關課程與資訊,為社會大眾提供有益的建言。
作者網站:
http://www8.atpages.jp/~deeksha/

〈譯者簡介〉林仁惠
淡江大學日文系畢,東吳大學日研所碩士。專職日文筆譯。譯作有《Gibson吉速青春》《Tales of》系列電玩小說、《離開人世的第一堂課》。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03900098
ISBN:9789861752556
頁數:208,中西翻:1,開本:1,裝訂:1,isbn:9789861752556
看更多

各界推薦



<推薦序>一把難得一見的成功之鑰  / 住商不動產董事長 吳耀焜

根據媒體最新統計,二○一一年上半年全球發生了兩百多個大災難,這是史無前例的數字,地震、海嘯、洪澇、旱災、瘟疫……頻傳。氣候變化極端異常,人心惶惶不安,不可言喻。絕大多數的人們都以為這是無法避免的「天然災害」﹔然而我認為真相卻不是如此,而是人類「心念」造做,所感召的必然現象。近年來量子力學的高端科學家們已經證實,宇宙是由「念力」所形成,是一種波動現象,所有的一切其實是由人類共同創造出來的。我們自已創造了自己生命的「實相」。佛陀早在三千多年前透過甚深「禪定」照見了「一切法從心想生」「一切唯心造」,這和本書一再提到的﹕「內在會顯現於外在」的法則是一如、契合的。

宇宙本來就是「一體」「合一」的,書中引述了印度聖哲巴觀的開示﹕一切痛苦與煩惱的原因都來自於人們分別出自己與自己以外之物的感覺,也就是分離感。個人有幸於數年前前往印度合一大學,接受了合一祝福,領受了聖哲巴觀的大慈悲與大智慧,將所學運用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讓生命變得更輕易更自在,每天都活在感恩的氛圍中……

最值得讚嘆與推崇的是作者寺田和子的洞見觀瞻,將各種不同的實踐案例公諸於世,與廣大讀者分享,讓許多徬徨無助的朋友們開啟了成功的鑰匙,獲得了重生。這是一本難得一見的實用心靈書,既生動且精采,樂意推薦給有緣的朋友們,衷心獻上無盡的感恩與祝福。



<推薦序>幫生命打好地基,人生自然美好  / 知名訓練師 周思潔

如果把經營人生比喻為購買房地產,那麼有人會說買房時「地段」最重要,有人會說「風水」「採光」最重要,也有人會說「隔局」「動線」最重要……

這就猶如浩瀚的學習領域中,有的學說主張潛能激發、正面思考,有的強調策略規畫、快速成功,有的則定睛於心靈成長……客觀地說,其實也都有其道理。但本書則直指生命的「地基」最重要,意即要先「愛上自己」「接納自己」,從根本的心去領受生命的每一個發生,不要抗拒,因為成功其實就是對自己滿意的感覺。

現代人急於追求「結果」,而不願扎扎實實地走「過程」,試想:沒有打好地基的樓房能長久嗎?只怕考驗一來,樓塌人傷,令人唏噓!而本書正殷殷情切地提醒人們,要放輕鬆地去接納生命最基礎的真相,去接納自我的陰暗面。並同時對生命的垃圾與花朵微笑,且展開雙手,擁它入懷,是非常真切的一本實用書。

我始終深信,有時錯誤是為了把我們帶到更對的地方,因此嚴格地說,生命從來未曾有錯。

祝福您在看完此書後,都能「愛上自己」!

看更多

試閱

【前言】
不必改變自己,就可以輕鬆達成目標

本書介紹的是前所未有的新成功法。

各位或許曾想過:
「想成功,自己就得有所改變。」
「我之所以會挫敗連連,就是因為有缺點,得除去缺點,提高自己的能力。」
「要達成遠大的目標,自我改革是必要的。」
但這些方法都很難盡如人意。理由很簡單。想改變自己,事實上遠比成功還要困難,例如以下種種心法:「當一個會讓人想再見到你的人。」「讓自己愛上努力,縱使工作再辛苦也能樂在其中。」「要做一個無論遇到任何困難,都會覺得自己很幸福、很幸運的人。」但若冷靜想想,便不難發現這些心法根本就是癡人說夢。而大力推舉上述難以執行的心法的,便是以往的成功法。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正面思考」與「積極思維」,教導人們想要事業成功、得到幸福,就得改變自己的想法與感受。不過這並不容易,甚至若硬逼自己去做,還會讓自己越來越痛苦,因為這種方法會促使人以否定的眼光來看待現在的自己。

老實說,有許多人都對於自己「無法正面思考」感到煩惱。

想成功,並不需要自我改革。在現實中真正獲得成功的,都是不會想要自我改革、而且也不會強迫自己改變想法與感受的人。

你完全不必大費周章地改變想法與感受。有可以讓人更輕鬆成功的成功法,也有可以讓人更簡單達成目標的辦法。只要使用這方法,現在的你就能成功,而且效果驚人。不僅人際關係逐漸好轉,在面對目標時,也能自然而然地集中精神,更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就連成功不可或缺的好運也會意外地跟著登門造訪。

大家現在或許還不太相信真有這種方法。不過它其實非常平淡無奇,甚至簡單到要稱之為「方法」都會讓人覺得有所疑慮。

這個新方法是以在印度被視為聖人而廣受尊崇的迦爾吉.巴觀(
Kalki Bhagavan)的教誨為根基。雖說是聖人,但他的教誨無關宗教或信仰。


這是巴觀在自己開創的學校「合一大學」(
Oneness University)所教授的方法,歐美各國有許多企業家及大企業經營高層在學習此法後,獲致非凡成就。本書將以實例穿插的描述方式詳細介紹,大家接下來就會知道這是個什麼樣的方法了。

不過,在此想請大家先記住那句老話:「現在的你就能成功。」

反過來說,正因為我們否定了現在的自己、渴望自己變成不同的人,才會讓成功變得困難,並且也無法對自己感到滿意,認為現在的自己不會幸福。

無法接受現在的自己,將會使人變得不幸。

現在,你不用再承受這種痛苦了。試著拋開「沒改變自己就無法成功」、「要幸福就得改變自己」的想法一次吧。

全新的可能性必定會呈現在你眼前。

我先以一句巴觀的名言來為這篇「寫在前頭」作結。這句話同時也是本書的關鍵句。

「幸福的人會成功,而且只有幸福的人才能享受成功。」

 

【內容連載】
有很多事「嘗試之後,意外發現其實不難」

有一名男性說他不擅交際,尤其更不知該如何跟初次見面的人交談。因為公司職務調動,當得知自己被調到新客戶延攬營業部門時,意志相當消沉。「這種工作我不可能做得來,乾脆辭職算了。」他還曾如此認真考慮過。

不過,他後來轉念一想,既然都要辭職了,就算等有了結果再辭也不遲,不如先試著努力半年看看。結果,實際嘗試之後,赫然發現事情似乎不如自己所擔心的那樣。

當然,在他面對初次見面的客戶時,還是會很緊張,而且也不像資深業務員那麼擅長推銷話術。因此,他對於客戶所說的每句話都格外留心傾聽。如此一來,客戶也開始會跟他聊許多事,從陳年往事、健康問題,聊到家庭煩惱。跟客戶之間的信賴關係,就在這段頷首傾聽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建立起來。越來越多客戶告訴他:「只要是你推薦的商品我都買。」「若是你開口,我就願意買。」

之後,他越做越有自信,商品銷售也越來越得心應手,現在還當上客戶營業部門的銷售冠軍。

「剛開始時,我根本提不起幹勁,想說自己並不適合做這個,一定會做不來。現在再回頭來看,真的很不可思議。」

他的這番話隱藏著一個很重要的認知。

那就是:嘗試之後意外發現其實不難。

我們的偏見,會使自己認定這是行不通的、很困難的、做不來的。但是,只要能夠從偏見中跳脫出來,就有辦法引出新的能力。

越是想改變自己,只會讓自己越痛苦
N只遭遇過一次失敗就深受打擊,最後靠父親的關係進公司就職。
他對這件事甚覺後悔。而人會後悔,多半發生在現在的自己諸事不順的時候。

「常聽人說:你只要逃避了一次就會一直逃避下去。真的是這樣。」
N說。「上司交代下來的工作,我做得還算交代得過去,但我從不會想主動提案,或是接下困難的工作,為職場做點貢獻。」

「所以說,你工作得很沒幹勁囉。」

聽我這麼一說,
N回答:「沒錯。我只要一想到這種公司、這種工作,就很難讓振奮起精神,積極打拚。我討厭這樣的自己,這也是一種逃避吧。自從我逃避了就職考試帶給我的痛苦之後,便覺得自己一直在逃避認真工作這件事。可是,我又無法改變這樣的自己。」

「是啊!就算想改變也很難改變得了。越是想改變自己,只會讓自己越痛苦罷了。」

N一樣煩惱的人並不少。這些人都說,希望自己能夠更積極、卯足幹勁,對工作全力以赴。能力開發諮商中心或許會教導人「要擁有夢想」,告訴我們:「只要設定好目標並加強動機,自然而然就會有幹勁。」

誠如我在第
2章所說的,擁有目標是很重要的。然而絕大多數的情況是,就算這群人想擁有目標,也沒有目標。即便硬要他們憑空捏造出夢想、設定外在目標,也無法讓他們認真起來。

他們的煩惱與痛苦絲毫不減。

在此最重要的,還是得跟自己的情感面對面。

因為當你面對自己的情感,目標才開始真正具有意義。當你從深受其擾的情感中解放,得以聚焦在心的能量上時,渴望達成目標與成功的願景也會成為你的動機,發揮出強大的力量。

我一向建議大家要注視自己的內在。每個人於自己之內所能看見的東西因人而異。
N的故事也不會跟大家的情況完全相同,請大家要有這樣的認知來閱讀本書。話雖說如此,你還是可以在N的故事當中找到如何處理自己問題的寶貴提示。

面對過去的情感,自然會雨過天青

我也建議
N:「試著去面對自己的情感吧。」

「我該怎麼做,才能跟自己的情感面對面呢?」對於
N的疑問,我教了他我在印度學到的「靜心」。說是靜心,其實只要身心放鬆地躺下來就行了。

這時候得注意別讓自己持有「真想消除這令人困擾的情感」的念頭。要是持有「就用這種方式來結束痛苦吧。」「我一定要把它解決掉。」等想法,心智就會開始運作,讓人無法如實感受到自己的內在。

你只要去體驗就夠了。結果必然會跟來。

讓自己放鬆,處在半睡半醒的狀態下,各式各樣的情感便會一傾而出。請大家好好的去面對這些情感,去品嘗它們。若是暫時性的情感,你只要這麼做,大多會淡化並立即消失。

不過,扎實的積存在內心與身體裡、早已變成疙瘩的舊情感是相當頑強的。當我們進行了靜心,這些過去的情感就會不斷冒出,而我們勢必也會跟著回想起自己當時懷抱這些情感的場景或狀況。

這可能是我們已忘卻(曾努力把它忘掉)的痛苦往事,也有可能是在某個契機下浮出意識層面、卻被視為「討人厭的記憶」而受到驅逐的回憶。

倔強頑固的積存情感
──僅是存留心底就會在本人也不知情的情況下帶來影響的潛在情感──有很多都是來自孩提時代的往事。有人會想起自己在親子關係中所經驗到的傷痛,或是在學校受到霸凌的痛苦。一般而言,這些情感多半會伴隨既深刻又巨大的痛楚。

體驗的時候,我們也許會感到極度恐懼。我們之所以不擅長坦然面對自己的內在,也是因為害怕這份痛楚。

不過,請大家不要逃避,要用心以對。不管再怎麼討厭跟情感面對面,那也只不過是舊情感罷了。它既不會帶給你實際的傷害,也不會使狀況更為惡化。存在你心中的情感,就像是你幼時的哭聲。

就像手握著冰塊體驗冰冷感一樣,請好好的來品嘗這份情感。如此一來,情感就會漸漸的失去能量,有時還會消失得一乾二淨;即便沒完全消失,它也會像冰塊溶化變小般不斷的變輕。只要反覆進行了幾次,這份情感就會減輕淡化,而我們也將不再受到它的煩擾。

就在靜心的過程中,
N發現了意想不到的東西。

只要坦率看待創傷並接受它就行了

N在進行靜心的過程中,想起了小學的時候父親對他說過的一句話。父親看到他花了好幾天努力做出來的暑假勞作作業,大發雷霆。

「什麼嘛,你的程度就只有這樣嗎?你再給我認真做好一點。每次只會敷衍了事。爸爸小時候的暑假作業都是拿第一名的。會敷衍了事的傢伙,絕不是我的孩子。你再給我做出更棒的作品來。」

N同時回想起當時還是個孩子的自己內心的感受:「這明明是我努力做出來的作品,為什麼得不到認同呢?」父親應該沒有半點想要傷害兒子的意思,反倒是想鼓勵他才對。然而,孩子幼小的心靈卻被父親不經思考的話深深的刺傷了。

在進行了靜心之後,很多人想起了自己跟父母親之間所發生的類似事件。我自己在靜心的時候,也有好幾次想起被父母微不足道的言詞或態度傷害的事,這才明白:「啊啊,原來那時候的情感留下了這樣的影響啊。」

以大人的眼光重新觀察,這都是一些可笑的瑣碎小事。但幼小的心靈是毫無防備的。對小孩子來說,父母親是最寶貴也是最重要的存在,所以親子之間發生的種種,都會對毫無防備的幼小心靈造成傷痛。

若套用「創傷」一詞,可以說每個人心中都有許多小創傷。這些小創傷經常變成阻礙人生的因素,使我們無法過自己渴望的人生。

不過,就像我在前面提及成年兒童的案例時說過的,即便找出了原因,還是解決不了讓你甚為煩惱的問題。靜心的目的不在於探究原因,在體驗自己身心裡的積存情感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就會想起來。

請大家不要被原因給絆住了。只要去面對自己埋藏在心底的情感,換言之,只要我們讓這股情感盡情施展,我們就能從中解放,真正地過著自己現在的人生。

N 在進行了靜心後究竟有何改變?

令人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他愛上了戶外活動,十分享受這項嗜好帶給他的樂趣。他看起來非常開心,顯得朝氣勃勃。

「這或許可說我從父親的詛咒中解放了吧。世上也有不必那麼拚命工作的生活方式,只要工作做得還交代得過去,就算像《釣魚迷日記》的主角濱崎那樣過自己的人生,不也很好嗎?當我這麼一想,就好像在做夢般,心情頓時輕鬆許多,在職場上也更有活力了。」

我們或許總是深受「要實現目標就得埋頭苦幹」「必須拚命努力工作才行」等世俗觀念影響之苦。讓
N苦不堪言的父親的那番話,也可說是世俗觀念的代言吧。

各位當中一定也有跟
N一樣,一提起自己的嗜好就生龍活舞,適合悠閒度日的人。

若是如此,不如坦率認同這樣的自己,才會過得比較輕鬆。心情豁然開朗,沒了不必要的煩惱,反倒得以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

最重要的,是要坦然地面對自己的內在,並接受它。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