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體驗到變化的鏡子靜心
「我是有三個孩子的職業婦女,這段時間獨自帶小孩,感到非常痛苦。尤其是老三,每天晚上都要超過十二點才願意睡覺,而老公一回家就玩遊戲到凌晨兩點。開始做鏡子靜心後,我面對孩子與老公時,會不自覺感到抱歉,也會流出感謝的淚水。
那天晚上,老三第一次在晚上八點半上床睡覺,老公也頭一次把兩個孩子抱在膝上講述動畫內容,週末我還和老公上了市場,他甚至決定把遊戲賣掉!現在只要我抱抱老三,他就會早早上床睡覺。原來,所有的問題都在我心裡,只靠鏡子靜心就能產生這麼大的奇蹟,真是太感謝了!」
◇
「開始做鏡子靜心超過兩個月了,一天平均會做三小時。其實在透過YouTube 接觸鏡子靜心之前,十五年來,我心裡偶爾會有一些小煩惱,卻沒有真正去感受自己的情緒。四十五歲之前,我總是將不快掩埋在心中。過去只要有時間就會找影片看、看留言寫留言、花三小時靜心,卻沒有經歷改變現實的巨大轉變,但這次卻有『這是真的!』的感覺。原來鏡子中難以理解的模樣,其實是我不斷壓抑的自我面貌,真是令人全身顫慄!
雖然過程並不簡單,但我十分確信,認為『這些是我這輩子不斷壓抑的負面情緒,當然需要更多時間處理』。這樣的想法其實源自我的焦急,不過鏡子靜心的淨化速度真的很快,就連我兩、三歲時,甚至是胎兒時期的事都逐漸獲得淨化。可以藉由身體反應推測出自己受過怎樣的傷,真的十分神奇!」
◇
「我有鼻炎,所以聞不太到味道。昨天在公園散步時聞到花香,我還有點懷疑自己的鼻子。開始做鏡子靜心之後,發生了很多令人感激無比的事。練習閉上眼,以觀察者的雙眼看待自己的身體與情緒,發現我的羞恥在左胸口,恐懼在肩、頸與腳尖,害怕在背上,優越感在脊椎,深深的悲傷與孤獨則在內心深處。
閉上眼去完整感受層層堆疊在該部位的情緒,它們便會消失。心漸漸變得輕鬆自在,現實也逐漸變得舒適。因為害怕忘記這種感覺,我仍持續靜心。我覺得鏡子靜心是最適合我的,我非常感謝這一切。」
以上的文字,都是YouTube頻道「金相云的觀測」訂閱者寄來的電子郵件或留言內容。
我們活在「身體就是我」的錯覺中,這個錯覺會衍生恐懼,使我們與根源之心、根源之愛分離。因此,每個人都將「我無法被愛」「我想被愛」的想法,壓抑在潛意識當中。
想法是活的,會催生另一個想法,每個想法環環相扣。越是壓抑「我無法被愛」的想法,它便會越來越巨大,而「無法被愛的我」這個人格便會逐漸穩固。這個人格源自無法獲得他人的愛、無法獲得認同的恐懼,所以當我們感覺無法被他人所愛、無法獲得認同時,便會產生負面情緒。
我們會壓抑這些情緒,並將情緒關在潛意識中。我們的潛意識當中藏了許多負面情緒,都是因為被「身體就是我」的錯覺而壓抑的情緒。
「鏡子靜心」是利用鏡子,將自己的心從身體中解放。從身體獲得解放的心是無限的,沒有任何界線,而無限的心就是無限的愛。鏡子靜心會讓我們帶著身體,回到出生時便分離的根源之愛。在根源之愛面前,我們可以傾訴自己所有痛苦的情緒。
這樣一來便會立刻產生反應,像是臉孔扭曲、臉的部分或全部,或是身體消失在光芒之中,而壓抑在潛意識中的情緒也隨之消失。因壓抑情緒而產生的痛苦,也自然而然獲得療癒。而自己創造的負面現實,也會立即跟著改變。
鏡子靜心是藉由根源之愛回到「原本的自己」,立即療癒自我、家人與痛苦現實最快、最簡單、最強力的靜心法。
◎以為「身體就是我」的錯覺
一天,我在浴室刷完牙後,透過掛在牆上的鏡子仔細端詳自己的臉,發現我的眼皮不再緊繃,同時以輕鬆的心情注視著鏡內與鏡外的空間。兩邊的眼睛一下合而為一,一下又分散為數個,我的臉也時而明亮、時而陰暗,還能在身體四周看見四散的白光或淡紫色光芒。
我近距離注視自己的眉間,注意到臉上的血管慢慢浮現!我更仔細地觀察自己,這次則看見滿是皺褶的大腦!隔天,我來到掛在客廳牆面上的大鏡子前,更深入地觀察自己,發現我的眼睛、鼻子、嘴巴都消失了,接著整張臉完全消失!
「原來我的身體是一種全像投影!」
因為我的身體是由光線和想法創造出來的全像投影,所以想法消失的同時,身體也會跟著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光線。而我發現,只要利用鏡子,人人都能親身體驗這個過程。
「許多人都能立即從『身體就是我』的錯覺中清醒過來!」
身體就是我的錯覺,其實是痛苦的根源。身體必須經歷生老病死,因為誤認「身體就是我」,所以人生在世遭遇痛苦的感受時,我們會下意識地壓抑這些情緒,並將情緒關在身體裡。不過,身體真的是我嗎?身體真的存在嗎?
***
我們總是以肉眼看所有事物的某一面,明明只看見事物的一面,卻深信事物是有長、寬、高的三次元立體物件。因為我們只看見事物的一面,便產生了該事物也有背面的錯覺。
人類史上最傑出的天才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現實是「視錯覺」(optical illusion)。肉眼與大腦相連,而大腦總是在思考,也就是說肉眼看見的是「大腦想的東西」。換句話說,我們將大腦中的想法建構出的現實放大、增幅,再以肉眼觀看,並相信「那是立體的」。當圖像化作心中的想法,就只剩下光(light),但以肉眼觀看的瞬間,便會浮現物質化的顏色(color),看起來像生動無比的現實。
而我們可以透過鏡子靜心,客觀看待自己在三次元空間中的身體,現實將會在那一瞬間浮現。三次元空間不是立體的,而是由我心中的一張張圖像連續鋪排而成、看似鮮活生動的全像投影。
一旦意識到身體、整個現實,都是我心中由想法編織而成的全像投影,就不會再將身體與自己畫上等號。這樣一來,囚禁在體內的所有負面情緒也自然會煙消雲散,我們將輕易擺脫所有痛苦。
我開始在YouTube上介紹鏡子靜心之後,有許多訂閱者立即體驗到變化。長期壓抑在潛意識中的悲傷情緒立即釋放,那些情緒顯化而成的痼疾、深沉的傷痛等困擾他們終生的問題,也如奇蹟般消失了。
跳脫身體這個框架,空無一物的心靈有好幾個名字,例如根源之心、根源之光、神、上帝、天主、真我、佛祖、觀察者……但真相只有一個:根源之心是超越時空,全知全能的存在,也就是意識(awareness)。
人們因困惑而思考,思考催生出想法,漸漸陷入思考的牢籠,作繭自縛。而那個牢籠,正是我們生活的三次元空間。
鏡子靜心用非常簡單的方法,讓我們跳脫三次元空間,與意識合而為一。之後,我們便能從潛意識不斷運作的想法所編織的痛苦幻影中醒來,接著奇蹟般的改變會立即發生。古今中外許多悟道者口中的「無為而化」(什麼也不做,便能實現任何事情)、「真空妙有」(清空內心,便會發生奧妙之事)等奇蹟,便會藉由我自己的力量、在我眼前發生。人們將藉此體驗到長久以來的傷痛獲得療癒的奇蹟。
◎現實是展現壓抑情緒的全像投影
「再過幾年我就要三十歲了。從二十歲開始,在辦公室接電話就會令我窒息。每當電話一響,我拿起話筒,便會因為喘不過氣而說不出話,暫時陷入彷彿要死掉的狀態。同事曾經在離開辦公室前跟我說『一個人在辦公室,可能會有壞人闖進來,要把門鎖好』,從那之後我就有這個問題了。」
如果我是新進員工,沒辦法獨自處理好工作的話,該怎麼辦?接電話會緊張是非常自然的反應,適度的緊張能夠防止失誤;不過若下意識地喘不過氣,感覺像要死掉一樣呢?那就是有人悄悄躲在我的潛意識裡,令我感受到死亡般的恐懼。
那個「人」究竟是誰?我請這位投稿者問問他的母親,過去是否曾感受到面臨死亡恐懼的經驗,後來他回覆我:
「我三歲時曾在半夜大哭,父母起床察看,發現屋內充滿瓦斯味。如果我沒哭,全家人就可能遭遇不測。高中時我曾經吃完感冒藥在房間睡覺,當時爸爸正在修暖爐,沒想到不小心釀成火災,蔓延到房間,黑色的煙霧與嗆鼻的氣味充斥房內,我甚至連房門都找不到。」
這位投稿者三歲時因瓦斯外洩面臨死亡的恐懼,當時他無法接納那份恐懼,沒能對母親說「媽媽,我好害怕」,而母親也未能充分撫慰他。
所有的情緒都是能量的波動。當情緒湧現,若能承認並接納,便會過去;但投稿者無法接納當時的恐懼,反而選擇壓抑。膽戰心驚的孩子將恐懼烙印在潛意識中,而這個恐懼的孩子則驅使投稿者的身體與人生活到現在。
投稿者高中時,又再度因火災體驗窒息般的死亡恐懼。當時也未能好好療癒那個孩子的情緒,並再次壓抑。於是受壓抑的情緒便以不同的面貌一再出現,不斷向自己發送「拜託放我離開!」的訊息。
持續忽視這個訊息的結果,便是如今在接電話時再次感受到窒息般的恐懼。訊息被包裝成「讓自己不得不接納死亡恐懼」的情況,並不斷在現實中上演。
現實就是被壓抑在潛意識中未能療癒的情緒,一再重複顯現的全像投影。直到接納並療癒這份傷痛之前,它將反覆出現在我們眼前。若最終仍無法獲得療癒,傷痛便會傳給孩子。這位投稿者對死亡的恐懼,會不會也傳承自他的母親呢?
「媽媽說外婆以前每隔半個月到一個月,就要出門做生意,所以她小時候晚上有時得一個人睡,那真的讓她很害怕。她也曾在半夜看見鄉下的牛棚失火,嚇得直發抖,還看過養蠶盒起火而嚇了一大跳。到了二十多歲,也經歷過辦公室失火,導致一名同事不幸喪命的悲劇,而她也因為身上著火在地上打滾滅火,當時她覺得自己離死亡很近。」
母親的潛意識裡也壓抑著彷彿要窒息的死亡恐懼,卻並未療癒這份恐懼,而是抱著它生活並生下了女兒。如今母親與女兒共享這份對死亡的恐懼,瓦斯意外也可能是母女共享的恐懼出現在共享現實中的案例。
這類未能療癒且壓抑在潛意識中的傷痛,會一直如全像投影般出現在眼前,直到自己接納為止。我將這個案例拍成影片上傳到YouTube後,收到以下這則留言:
「我的小孩從小就有偷竊問題,他會去別人家偷東西,也經常拿我的皮夾。我打過他,也一直訓斥他,但都沒有用,他甚至會在街上撿食物來吃。這孩子身上到底藏著什麼樣的情緒?」
所有未處理的情緒,都被壓抑在潛意識中。潛意識的世界一定是有去有回,你付出一百,就會回收一百;你若被搶走一百,就會想搶回一百。潛意識的世界並非實際存在,而是壓抑的情緒編造的空間。情緒也是一種能量,正(+)與負(–)的能量加總後必須是零(0)。既然是心裡發生的事,就不能讓它實際存在這個世界。
由於孩子無法獲得潛意識中向母親索求的愛,才會以物質填補那份缺失,也因此會去偷竊他人的物品、撿拾他人吃剩的食物,意圖補償自己。
父母與孩子共享現實,所以這孩子心中缺乏關愛的感受,事實上是源自母親的匱乏感。那麼母親的匱乏感傳承自誰呢?答案在另一則留言裡。
「我想再問一個問題。我媽媽經常撿二手的東西,把房子裡裡外外都堆滿了,真的很討厭。這也是我媽媽潛意識的匱乏,是我的匱乏吧?」
這位女性的母親為何經常撿拾不需要的物品呢?若小時候過得很貧窮,就會產生「我被世界遺棄」的感覺。身體害怕生存不下去、害怕會被拋棄,若不想感受這種恐懼,就必須緊抓其他事物補償自己,所以會非常執著,且堅持不賣掉二手物品。他們相信堆積這些物品就能讓自己不被拋棄、得以繼續生存,這樣一來就不會感到恐懼。母親的匱乏感傳承給子女,子女的匱乏感再傳承給子女。
人生是療癒潛意識中壓抑情緒的旅程,若不療癒自己壓抑的情緒,情緒將會傳承給子孫。若子孫也不療癒,將會再傳承給下一代子孫,因為每個孩子都是出生在父母的能量場中。
我的能量場中,有眾多未能療癒的情緒能量受到壓抑,這些情緒都是有生命的人格,是「人心中的人」。若我們壓抑情緒,它將逐漸變大、變得凶殘。潛意識壓抑的情緒會成為被禁錮在自我能量場中的人格,該人格將會不斷產生負面想法。而這些負面想法,則會編造出負面的現實。
人生在世會被多少負面想法糾纏?療癒壓抑情緒的旅程,會化作「現實」這部全像投影電影在我眼前上演,直到我澈底療癒傷痛、回歸根源之愛前,同樣的狀況只會以不同的人物和狀況一再出現。越是忽視這些傷痛,就會傷得越深;越能接納自己的傷痛,就能越快療癒。
◎以身體症狀顯現的壓抑情緒
「跟前男友分手後,因為太想念對方,跟他聯絡過幾次,卻遭到拒絕,不過實在很難壓抑想見他的心情。這陣子我的臉頰長出痤瘡,最近還被男人性騷擾,這些也是我的想法造成的嗎?」
現實會像鏡子一樣,反映出你在潛意識中壓抑了哪些令你受傷的情緒。被男友拋棄後,你產生了哪些情緒?感覺到被最依賴的人拋棄的恐懼、被異性拒絕的羞恥。這些情緒是你想要的,還是與自己的意志無關,來自潛意識呢?是來自潛意識。也就是說,潛意識壓抑的情緒藉由被男友拋棄的經驗為契機,浮現到表意識中。
那麼,這些情緒是從何時開始被壓抑在潛意識裡?可能是小時候曾經感覺被父母拋棄的痛苦,而那樣的痛苦並未獲得療癒,直到現在被男友拋棄才再度浮現。那恐懼並不是源自男友,他只是反映壓抑情緒的鏡子而已。
男友的身體是隨著時間移動、流逝的光線投影,整個現實都是如此。如果你並沒有將恐懼壓抑在潛意識中呢?那麼即便男友離開自己,你也不會感到害怕。你可能會想「人與人就是會相遇、分開」,也可能會欣然地認為「這是我人生重新出發的契機」。
一般來說,即便小時候感覺到被父母拋棄,也很難將這樣的痛苦說出口。因為人們都很害怕,要是說出「媽媽,我覺得自己好像被拋棄,真的很難過」這種話,會讓現實真的變成那個樣子。即使長大後也無法向他人傾訴,因為我們認為在別人面前展現自己不如意的一面,是一件很羞恥的事,所以才會繼續壓抑這些情緒。
情緒是具有生命的能量波動,若將它壓抑在心中使之無法流動,便會停滯並逐漸洶湧。接著逐漸顯化,也就是以身體這個物質形式呈現。尤其遭到異性拋棄時,會在性方面產生強烈的羞恥心。羞恥是想要躲藏的情緒,也是最容易讓身體萎縮的情緒。
當身體萎縮,皮膚就會承受壓力,進而產生痤瘡(俗稱青春痘),長痤瘡其實是羞恥心想傳達「請接納我」的訊息。若仍繼續壓抑、不接納呢?羞恥心會以更強烈的形式出現,不僅會在身體表面出現,甚至會在自己與他人的身體之間移動、顯現。
當情緒能量的頻率對上後,便會產生共鳴,彼此吸引,也就是說壓抑羞恥心的人之間會互相吸引、來往。相互共鳴的人開始來往,並做出讓彼此感到性羞恥的行為,這也是性騷擾發生的原因,是羞恥心在吶喊:「這樣你還不願意接納我嗎?」大腦的表面意識彼此分離,所以我們無法認知到這個事實,不過在潛意識中的人格化情緒會透過共鳴彼此吸引。
面皰也是壓抑的情緒出現在臉上的一種表徵,以下是另一位YouTube訂閱者寄來的訊息:
「我這輩子都沒長過面皰,更沒有雀斑。我還沒滿二十五歲時就結婚,當時遭到家裡反對,最後在三十多歲時離婚收場。離婚後的我好一陣子沒有回娘家,直到四十歲遇見一個好男人,才回家一趟。沒想到我爸爸在電話中說不想見到我,要我立刻離開。我哭著回到住處,當時在車裡聽見『啵~』的聲音,覺得臉又紅又癢,接著便不斷冒出面皰。我簡直變得像海鞘一樣,這個情況整整持續了一年,真的太丟臉了,我好想挖個地洞躲起來。」
潛意識中壓抑了恐懼、羞恥、憂鬱、悲傷等所有負面情緒,它們已經人格化,也稱為自己(self)、子人格(subpersonality)、內在小孩(inner child)、自我(ego)等。
「我長大後平均體重一直在七十公斤左右,但懷孕後胖到八十公斤。為了健康,我一直忍耐並告訴自己『不要吃』,但忍耐到極限就會暴飲暴食,照顧孩子時也會一直想吃。我會看書或YouTube影片,找一些減肥方法來嘗試,但體重還是原地踏步。」
身體是我說「變胖」就會變胖,說「變瘦」就會變瘦的嗎?大腦的表面意識無法改變體重,改變體重的是潛意識。無法處理的情緒壓抑在潛意識中,顯化成體重後,在現實中展現。
內在小孩會在感受到身體面臨生存危機時,也就是感覺「我不被愛」「我被拋棄」時出現。這位女性有一對雙薪父母,他們將小孩交給祖父母照料,早早出門上班且很晚下班,令孩子產生「我被拋棄了」「爸媽不要我」的感受。
對五歲前的小孩來說,父母──尤其是母親──就是全世界。他們自然會認為「世界拋棄了我」,感覺生存陷入危機。不過他們會壓抑這份情緒,而壓抑的情緒人格化後便成為因恐懼而顫抖的內在小孩。這個小孩認為「不能坐以待斃,要做點什麼!」,於是判斷「必須讓自己長大,才能保護自己」。
身體是依照潛意識行動的全像投影,會依照潛意識中內在小孩的想法而變胖,以下是另一個案例:
「我是三十歲出頭的未婚女性,腹部有點贅肉所以去運動,但沒有改善,只瘦到大腿、手臂跟胸部而已。腹部贅肉讓我每次出門時,都會穿較寬鬆的衣服,還會刻意縮小腹。站在鏡子前看見自己突出的腹部贅肉,讓我相當失望和難過。小時候,投資股票失利的爸爸整天都關在房間裡不出來,媽媽則每天出門工作,過著早出晚歸的生活。父母之間沒有任何交談,家裡總是漆黑一片且安靜,我也不能期待媽媽對我付出任何關愛。」
這位女性的內在小孩也跟前面的例子一樣,認為自己面臨生存危機。內在小孩感覺「我被父母拋棄了」,被拋棄就會死,而為了不要死掉並繼續生存下去,她便認為「不能將養分排出身體之外」。這個內在小孩身處潛意識之中,所以長大成人後,仍不會將吃進去的東西排出體外,而是會盡量儲存在腹部,使得身體其他部位雖然瘦下來,但腹部的贅肉仍然沒有減少。
許多非洲小孩餓得只剩皮包骨,腹部卻如啤酒肚般隆起。當然我們可以從營養學等角度進行分析,但從潛意識的層面來看,這也是身體面對生存危機的一種因應方式。
「我深受各式各樣的腸炎所苦。高三時曾在九月全國模擬考的前一天罹患腸炎住院,當時邊打點滴邊考試。面試當天清晨,我因為前一天吃的章魚導致腸胃發炎,吃了一顆止瀉劑後,硬逼自己去考試,考完後立刻住院四天。成為教師後,也曾因食物中毒、細菌性腸胃炎而住院超過十天。近來又罹患阿米巴原蟲引起的特殊腸炎,一天拉肚子超過十次。所以每次吃東西時,我都會因為不知道吃了會不會又得腸炎而緊張擔憂。」
這時,試著回想自己生病的樣子吧!你會在哪裡想起這件事呢?會在心裡想起自己生病的身體。如果在三十年後,你會是在哪裡回想起因罹患腸炎而受苦的此刻?同樣會是在自己心裡。
現在,自己的身體也在自己的心裡,就能知道身體其實是內心的表徵。這令人痛苦萬分的慢性腸炎,也來自自己的內心,是心中壓抑的情緒引起的症狀。而這位投稿者究竟壓抑了什麼樣的情緒呢?
「我有個哥哥,媽媽曾說當時家境不好,原本只想養一個孩子,卻意外懷了我,原本還打算去醫院把我拿掉。小時候,爸爸曾對我說『原本沒有想要生你,卻意外生下了你』,最近我拿這件事去問媽媽,她一邊哭一邊跟我道歉,希望我能原諒她。令人驚訝的是,從那時起我的腸炎症狀就消失了。」
長期持續的症狀,會瞬間消失嗎?幾週後,這位投稿者再度來信:
「之前提到的腸炎真的好轉了,最近我可以不受拘束地吃,代謝也很順暢,過著非常平靜的生活。謝謝您。」
如果母親說懷你的時候,曾經為了把你拿掉而去醫院,你的心情會如何?會感受到面臨死亡的恐懼,會有「我是不受歡迎的存在、我是可以消失的無價值存在」等想法,而這會激起極大的羞恥心與自卑感。當你壓抑這些情緒而活,就會因為極小的刺激而動不動就拉肚子。
「就讀大學一年級的兒子完全不喝酒、不抽菸,體型也偏瘦,卻已經有高血壓和眼壓過高的問題。他個性很沉穩、安靜,只是很在意成績,而且容易過度擔心,相對也非常認真讀書。他為什麼會有這種健康問題呢?」
血壓與眼壓為何會飆高?是因為血管變窄的緣故。為什麼會變窄?是因為變胖或是血管老化的緣故。可是這位來信者的兒子身材既不胖,年紀也不算大,卻還有高血壓與高眼壓的問題,為什麼?答案不在身體,而在心裡。
身體是內心的延伸,所以當內心的空間變狹窄,能量場也會跟著縮小。能量場若縮小,身體也會跟著變小,身體縮小的同時,血管自然會變窄。為什麼身體的空間會變小呢?這是因為某些想法與情緒,被牢牢關在身體裡的緣故。
這位兒子牢牢抓著「我一定要讀書才能生存下去」的想法,而這想法是從何時開始,又為何讓他如此不願放手?
「我們是雙薪家庭,所以孩子小時候交給奶奶帶,我會在週末去看他。他五歲時開始跟我一起生活,不久我又因為娘家的爸爸高血壓倒下,把孩子帶回娘家生活。」
當然,奶奶肯定是用愛來撫養孩子,但這孩子的情緒遺傳自誰呢?孩子出生於母親的能量場中,所以母親的情緒能量會遺傳給孩子。孩子認為自己與母親是一體的,相信自己若要生存,就不能與母親分開,兩者必須如磁鐵般緊緊相依。
如果這時母親離開了孩子呢?孩子會覺得「我被媽媽拋棄了」「我的生存面臨威脅」,進而被巨大的恐懼席捲。直接面對那樣的恐懼實在太痛苦、太可怕了,於是孩子便認為,「為了生存下去,必須緊抓住什麼才行!」也因此執著於讀書。
執著於讀書,便不必直接面對痛苦與恐懼,但那些情緒並沒有因此消失,而是牢牢壓抑在心中,成為讓身體萎縮的問題。
這位母親為何會被工作所困?她的潛意識中,也有認為自己為了生存,必須執著於工作的內在小孩。
「我小時候家裡非常窮,我跟父母、弟妹一家五口住在一個套房裡。雖然後來跟有錢人結了婚,但我老公的謀生能力並不強,也使我必須肩負起生計。我辭去了從事超過二十五年的工作,現在已經年過五十,但仍不時會擔心家庭生計,經常不安地覺得自己必須做點什麼才對。」
我們什麼時候最能感受到被愛?當世上所有事情都依自己的想法運轉時。沒有錢的時候呢?能依照自己想法掌控的事就會減少,所以會覺得不被愛。而誰會覺得不被愛?內在小孩。沒有錢的時候,內在小孩就會覺得「我不被愛、我被拋棄了」。
母親為了不正視被拋棄的恐懼,便開始執著於工作。兒子執著於課業、母親執著於工作,都是他們想要遠離被拋棄的恐懼。兒子像鏡子一樣,如實反映了母親的樣貌。
而當妻子執著於工作時,先生會怎麼想呢?會認為「我很無能,太太不會愛無能的老公,我被太太拋棄了」。若自己感覺被他人拋棄,那麼自己也會拋棄他人。所以先生會在心裡拋棄太太,而太太也會在心裡拋棄先生,這樣一來就成了雖然住在同一個屋簷下,但在心裡把彼此當成陌生人的情況。被拋棄的先生像一面鏡子,映照出太太被拋棄的模樣,兩人像鏡子一樣反映彼此。
壓抑未能療癒的傷痛,會令人十分難過,並不斷想起那份痛楚,它會不斷傳遞「請感受我、請療癒我」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