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庭世界史:俯瞰107個重大歷史事件,快速建立國際觀
箱庭世界史:俯瞰107個重大歷史事件,快速建立國際觀
close
商品編號:T0100083

箱庭世界史:俯瞰107個重大歷史事件,快速建立國際觀

箱庭西洋史
定價 $420
優惠價 79折 $332
  • 分享至
數量
加入購物車
  • 試閱

書活網特推

看更多

內容簡介

◎立體感十足!可愛度爆表!
長篇大論才能解釋的歷史曲折,看圖就能懂,一眼就記得! 

◎前所未見、獨一無二!
快速清晰了解人類歷史脈絡,用最少篇幅,展現最重要資訊! 

◎真正的國際觀,不只是懂外語、看國際新聞!
107個重要事件×220張圖表,
以「箱庭」提綱挈領,人.事.時.地一網打盡,
快速了解事件始末,建立真正的世界觀! 

歡迎來到壯闊的箱庭世界!

「箱庭」是在小箱子裡布置迷你人偶、樹木、房屋等配件,
打造出一個具體而微的世界。

本書運用了箱庭的概念,
在有限的空間裡呈現出歷史事件的緣由、發展與影響。 

歷史不是靜止的記事,而是權謀盤算與糾葛衝突的進行式!

◎法國到底招誰惹誰?反法同盟竟在短短20多年內就組成了7次?
◎曾身為一代海上霸主的荷蘭,盛也英國,衰也英國?
◎法西斯主義的崛起,美國的「黑色星期四」竟然也有份?
◎德國與法國長達數百年的恩怨,甚至影響到歐盟的成立?
◎阿拉伯人超傻眼!在巴勒斯坦住了幾百年,怎麼一秒就變難民? 

今天的歷史,就是昨天的日常;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世界史底下的一條分流。歷史的趣味,並不在於記住漫長紀年中的某一個節點發生了什麼事,而是了解這些事件背後的動機與因果,看見人類的所思所想、所做所為如何織成一張綿密的網,將古往今來全部涵容其中。

本書以最精練的方式和最簡短的篇幅,將重大歷史事件的順序、過程和重要脈絡整理得一清二楚。透過立體感十足、可愛度爆表的圖解,帶領讀者從俯瞰的角度輕鬆了解各地域在不同時期所發生的重要事件,而這些事件又如何影響政治、民生、商業、外交等層面,這才讓世界變成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

趣讀世界史,從這一本開始!

【各界推薦】

李貞慧(閱讀推薦人)
李文成(podcast《一歷百憂解》主持人)
宋怡慧(作家、新北市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cheap(百萬YouTuber)
邱奕霖(圖解力教練)
吳宜蓉(高雄市陽明國中歷史教師、作家) 
──好讀推薦 

【作者簡介】

作者  田中正人
倫敦藝術大學倫敦傳播學院畢業,於MORNINGGARDENINC.從事以圖像類為主的書籍撰著、編輯和製作業務,並曾於2011年獲得GOODDESIGN獎。著有《哲學超圖解》《哲學超圖解2【中國、日本、歐美當代哲學篇】》《社會學超圖解》《圖解心理學大全》等書。負責本書執筆、插圖指導與草圖繪製等工作。

監修者  祝田秀全
曾任東京外國語大學亞非語言文化研究所研究員、聖心女子大學文學部歷史社會學科兼任講師。著作包括《2小時世界史》《世界經典戰爭史》《從零開始的圖解世界史筆記》《古羅馬宴會與階級文化》等書。 

譯者  陳聖怡
曾留學東京。享受有日文的生活。2013年開始踏入譯界,熱愛筆譯。譯作已逾百冊,包括《睡前3分鐘超感謝筆記》《世界史是化學寫成的》《基本設計力》等書。
聯絡信箱:kawahijiri66@gmail.com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T0100083
ISBN:9789861374062
EISBN:9789861374079
240頁,18.2 x 22.9cm,西翻,平裝,套色
看更多

電子書

歡迎於Readmoo、Kobo、Google、BookWalker、Pubu、Hyread、myBook、UDN讀書吧、Taaze讀冊、博客來洽購電子書

看更多

目錄

前言 歡迎閱讀《箱庭世界史》

Part 1 古代

001 人類誕生:從狩獵到農耕
002 四大文明:興盛於各地的古代文明
003 萌生中的希臘化世界:愛琴海文明與希臘文化
004 成熟的希臘化世界:波希戰爭與雅典民主政治
005 衰退的希臘世界:伯羅奔尼撒戰爭與波斯的式微
006 亞歷山大大帝東征:亞歷山大的大帝國
007 成為地中海霸權的羅馬共和:布匿戰爭中的漢尼拔與西庇阿
008 動盪的羅馬共和:麵包與馬戲
009 凱撒的崛起和遇刺:當凱撒渡過盧比孔河
010 羅馬帝國的建立:羅馬治世
011 三世紀危機:從元首制走向君主制
012 分裂的羅馬帝國:東羅馬與西羅馬帝國
013 基督教的誕生:耶穌的教誨逐漸深入人心 

Part 2 中世

014 日耳曼人大遷徙:從古代進入中世紀
015 法蘭克王國的發展:查理大帝加冕與西歐世界的建立
016 中世紀世界的建立:法蘭克王國的分裂
017 卡諾莎之行:教會權力迎向頂峰
018 諾曼人大遷徙:來自北方的維京人
019 斯拉夫人與東歐諸國:擴張的歐洲世界
020 拜占庭帝國與希臘正教:持續千年的東羅馬帝國
021 十字軍東征①:以聖地為目標的十字軍
022 十字軍東征②:世俗化的十字軍
023 十字軍東征的影響: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商業的發展
024 中世紀諸國①:法國
025 中世紀諸國②:英國
026 中世諸國③:德國(神聖羅馬帝國)
027 中世諸國④: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北歐各國
028 英法百年戰爭:四處奔走的聖女貞德 

Part 3 近世

029 文藝復興:人文主義再起
030 大航海時代①:葡萄牙的印度航道
031 大航海時代②:西班牙的大西洋航道
032 宗教改革①:德國的新教──路德教派
033 宗教改革②:瑞士的新教──喀爾文教派
034 宗教改革③:英國的新教──英國國教派
035 主權國家的建立:國王的時代與義大利統一戰爭
036 西班牙的君主專制:日不落國
037 荷蘭的獨立與繁榮:十七世紀的「黃金時代」
038 英國的君主專制①:從君主專政到清教徒革命
039 英國的君主專制②:光榮革命與君主立憲制
040 英國和法國的殖民政策:英國的目標是成為殖民帝國
041 法國的君主專制:朕即國家
042 德國的君主專制①:三十年戰爭與神聖羅馬帝國的式微
043 德國的君主專制②:腓特烈二世與瑪麗亞.德蕾莎
044 俄羅斯的君主專制:尋求不凍港 

Part 4 近代

045 工業革命:英國掀起的新浪潮
046 法國大革命①:革命的導火線
047 法國大革命②:國王表示:快逃啊!
048 法國大革命③:就連國王也被送上了斷頭臺
049 法國大革命④:羅伯斯比的恐怖統治
050 拿破崙加冕:法國帝制時代的開始
051 拿破崙垮臺:民族會戰與流放厄爾巴島
052 維也納體系的建立:開會不好好開會,跳什麼舞
053 維也納體系瓦解:民族之春
054 維多利亞女王時代①:大不列顛治世
055 維多利亞女王時代②:殖民政
056 義大利統一:維多.伊曼紐二世的野心
057 德國統一①:俾斯麥的野心
058 德國統一②:德意志帝國的建立
059 美洲古文明:盛放的中南美洲文化
060 大西洋三角交易:被剝奪的安穩生活
061 美國獨立①:無代表,不納稅
062 美國獨立②:美國獨立宣言
063 西部拓荒:昭昭天命
064 南北戰爭:民有,民治,民享
065 移民大國美利堅:追尋美國夢
066 拉丁美洲獨立:獨立運動遍地開花
067 美國的加勒比海政策:老羅斯福的巨棒外交
068 帝國主義登場:採取殖民政策的歐洲
069 俄羅斯的南下政策①:克里米亞戰爭
070 俄羅斯的南下政策②:俄土戰爭
071 日暮西山的鄂圖曼帝國:風中殘燭
072 印度帝國建立:統治印度的英國
073 非洲的殖民統治:瓜分非洲
074 東南亞與大平洋地區的殖民統治:擴大的勢力範圍
075 搖搖欲墜的中國①:鴉片戰爭
076 搖搖欲墜的中國②:行將就木的大清帝國
077 搖搖欲墜的中國③:辛亥革命
078 日俄戰爭:開始擴張勢力的日本
079 俾斯麥體系與其末路:俾斯麥與威廉二世即位
080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各懷鬼胎
081 第一次世界大戰①:塞拉耶佛事件
082 第一次世界大戰②:美國參戰與大戰終結
083 第一次俄國革命:革命家列寧
084 第二次俄國革命:社會主義國家誕生
085 凡爾賽體系與華盛頓體系:不平等條約
086 鄂圖曼帝國滅亡:凱末爾的土耳其革命
087 美國的繁榮與崛起:黃金一九二○年代
088 黑色星期四:引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球經濟大蕭條
089 崛起的法西斯主義:納粹黨誕生
090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暴走的納粹黨 

Part 5 現代

091 第二次世界大戰①:歐洲戰場.其一
092 第二次世界大戰②:歐洲戰場.其二
093 第二次世界大戰③:太平洋戰爭
094 中國的動向①:國共合作的時代
095 中國的動向②:從文化大革命到市場經濟
096 冷戰時期①:鐵幕
097 冷戰時期②:封鎖柏林與韓戰
098 冷戰時期③:古巴飛彈危機
099 冷戰時期④:越南戰爭
100 印度獨立:鼓吹「非暴力抗爭」與「不合作運動」的甘地
101 巴勒斯坦問題①:阿拉伯人與猶太人
102 巴勒斯坦問題②:以阿戰爭和持續不斷的衝突
103 伊朗與伊拉克①:兩伊戰爭
104 伊朗與伊拉克②:波灣戰爭與伊拉克戰爭
105 蘇聯解體①:戈巴契夫的經濟改革與冷戰終結
106 蘇聯解體②:俄羅斯的復興
107 邁向統一的歐洲:歐盟的誕生 

致謝詞

看更多

〈前言 歡迎閱讀《箱庭世界史》〉

本書用一○七個「箱庭」收納了世界史上的重要事件。

「箱庭」是日本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期相當流行的一種藝術形式,在小小的箱子裡,細膩地擺上迷你人偶、樹木、房屋等,打造一個具體而微的世界。

本書運用了箱庭的概念,在有限的空間裡呈現出歷史事件的緣由、發展與影響。

請各位依循著右頁的「START」或箭頭來觀看,應該就能很快掌握世界史中各重要的轉捩點與事件;

而從頭開始翻閱,便能掌握由古至今大致的歷史脈絡。

此外,只要閱讀左頁的解說,就能更詳細了解右頁的箱庭。

書中並提到十九世紀以降的中國史和中東問題,所以也能一併了解現在的東西方關係的脈絡。

歡迎各位來到這個壯闊的箱庭世界。

看更多

試閱

〈009 凱撒的崛起與遇刺:當凱撒越過盧比孔河〉

鎮壓劍鬥士奴隸斯巴達克斯抗爭行動的,是軍人龐培(前106~前48年)和克拉蘇(前115~前53年)。再加上軍人凱撒(前100~前44年),與元老院對立的這三人,開啟了統治羅馬的前三頭同盟(前60~前53年)。

克拉蘇在遠征東方的途中戰死;另一方面,擁有卓越軍事才華的凱撒則曾多次遠征高盧(前58~前51年,相當於現在的法國),屢戰屢勝,贏得很高的聲望。

龐培因凱撒的聲望而提高戒備,並以元老院為後盾,對越過盧比孔河後歸國的凱撒宣戰,結果敗給了凱撒。在這之後,凱撒便無視元老院,也不承認共和制,成為形同皇帝的獨裁者。這樣的凱撒開始處處惹人厭,最後被共和派政治家暗殺。

之後,凱撒的養子屋大維(前63~後14年)和凱撒的部下安東尼(前83~前30年)、雷必達(約前90~前13年)共組後三頭同盟(前43年)。

 

〈016 中世紀世界的建立:法蘭克王國的分裂〉

查理大帝死後,三名孫子爭奪法蘭克王國的繼承權,王國於是分裂成東法蘭克王國(843~911年)、西法蘭克王國(843~987年)和義大利王國(843~855年),是現在德國、法國與義大利的雛型。

這時,原本以法蘭克王國為靠山的羅馬教宗必須從這三個國家當中選出新的靠山,於是他選擇了擊退從東方來襲的異族、看起來最強大的東法蘭克王國,並將「羅馬皇帝」的頭銜加冕於東法蘭克王國的鄂圖一世(936~973年在位)。在這之後,東法蘭克王國便開始稱為神聖羅馬帝國(962~1806年)。

後來,西法蘭克王國在卡佩家族成員即位為國王後,成為法蘭西王國,一直延續至今。

義大利王國在幾度遭到神聖羅馬帝國和伊斯蘭勢力攻擊後,分裂成熱那亞、威尼斯等許多小國,直到近代才終於統一。

 

〈023 十字軍東征的影響: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商業的發展〉

十字軍東征到後期雖然偏離了「奪回聖地耶路撒冷」的初衷,卻也因此為歐洲帶來劇變。

隨著十字軍運動的進展,交通日漸發達,歐洲與穆斯林商人的東方貿易變得熱絡,進一步促使威尼斯、熱那亞、比薩等獨立城市共和國興起。

此外,金屬製的斧頭和鐮刀開始於十二世紀時普及,耕地的使用方法也有革新,農業生產力大增。在莊園工作的農民開始互相交換產量過多的作物,商業城市便在這個過程中發展起來。例如德國的呂北克和漢堡等城市,將都市聯盟從北海拓展到波羅的海;英國的倫敦也和比利時的毛織品工業合作而變得繁榮起來。

這些地方的物產都在成為國際市場的法國香檳地區貿易,並傳播到整個歐洲。結果就是貨幣經濟得以發展,科學和神學的研究也有所推進,還成立了大學。

十四世紀時,由於教會無力因應黑死病(鼠疫)大流行,再加上十字軍最後還是沒能奪回耶路撒冷,使得教宗失去了權威,諸侯和騎士也隨之沒落;取而代之的是國王的勢力日漸增強。

 

〈037 荷蘭的獨立與繁榮:十七世紀的「黃金時代」〉

宗教改革後,有許多名為丐軍的喀爾文教派新教徒居住於商業國家荷蘭(尼德蘭)。但由於統治荷蘭的西班牙王室(哈布斯堡家族)信仰的是天主教,因此也強迫荷蘭信奉天主教。對此表示反彈的荷蘭人民在領導者奧蘭治親王威廉(1533~1584年)的領導下,對西班牙發起了獨立戰爭,也就是荷蘭獨立戰爭(1568~1609年)。

有了英國撐腰(無敵艦隊海戰),荷蘭獨立成功,不但建立了尼德蘭七省聯合共和國(首都阿姆斯特丹),也在巴達維亞(現在的雅加達)建立殖民地,並以此為據點,壟斷了東南亞的辛香料貿易。後來,荷蘭還占有了臺灣、在非洲建立了開普殖民地(1652年)、在美洲建立了新阿姆斯特丹(現在的紐約),全球貿易一手在握。

荷蘭人民的生活因此變得十分富裕,還出現了林布蘭(1606~1669年)維梅爾(1632~1675年)等知名畫家,藝術文化方面的發展可說十分豐富,甚至有「十七世紀是荷蘭的世紀」一說。

只是,由於荷蘭的發展靠的是轉口貿易(將他國進口的商品出口至另一國的貿易型態),導致國內產業毫無起色。當荷蘭在與英國爭奪海上霸權的英荷戰爭(1652~1654年)中敗北後,勢力便逐漸衰退。

 

〈044 俄羅斯的君主專制:尋求不凍港〉

由於拜占庭帝國末代皇帝的姪女,和莫斯科大公國(俄羅斯帝國前身)的伊凡三世結婚,拜占庭帝國和希臘正教的文化因此得以由俄羅斯繼續傳承。

莫斯科大公國在「伊凡雷帝」──伊凡四世(1533~1584年在位)即位後,正式以「沙皇」(詞源為凱撒〔Caesar〕)做為君主的稱號,意思就是皇帝。十七世紀,在莫斯科大公國王朝斷絕後誕生的羅曼諾夫王朝(1613~1917年)也承襲了這個稱號,建立了沙皇專制,也就是由沙皇統治的威權體制。

十七世紀是西歐各國紛紛在海外拓展殖民地和勢力範圍的年代,俄羅斯當然也不願落於人後,開始放眼世界。

不過眼前有個大問題,且攸關俄羅斯發展的根本:俄羅斯是寒帶國家,冬天時港口會結冰,沒有一年四季都能使用的港口,也就是不凍港。

後來,於十七世紀末即位的彼得一世(彼得大帝,1682~1725年在位)在北方戰爭(1700~1721年)中擊敗了強國瑞典、取得波羅的海霸權;而這段時間在波羅的海沿岸建立的堡壘,就是後來的首都聖彼得堡。

另外,在十八世紀末,以開明專制君主為傲的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葉卡捷琳娜大帝,1762~1796年在位)擊敗鄂圖曼帝國,占領了黑海北岸的克里米亞半島。

以取得不凍港為起點而展開的南下政策,為俄羅斯取得了進入地中海的契機。

 

〈050 拿破崙加冕:法國帝制時代的開始〉

由五名督政官組成的督政府不久後便暴露出無能的本質。民眾對於社會依舊動盪不安感到不滿,於是發起暴動,要求「王政復辟」,令督政府驚慌失措。最後成功鎮壓這場暴動的,是軍人拿破崙.波拿巴(1769~1821年)。此後,督政府開始依靠拿破崙,甚至演變成凡事都仰賴他解決的狀態。

一七九七年,成功遠征義大利的拿破崙擊敗了第一次反法同盟,名聲響遍各國。翌年,拿破崙遠征埃及(1798年),企圖截斷印度航道以重創英國;但最後英國在尼羅河河口戰爭(1798年)中取勝,將法國擋在埃及之外。此役過後,英國與俄羅斯、奧地利等國組成第二次反法同盟(1799年)。

拿破崙得知第二次反法同盟成立的消息後,發動了霧月政變,直接推翻了無能的督政府、建立執政府(1799~1804年)。法國大革命至此正式畫下句點。

拿破崙保護了天主教、鞏固民心,在一八○二年舉辦的第一次公民投票中成為終身執政。一八○四年,他在現行法律下制定了保障平等和私有財產的《民法典》(也稱《拿破崙法典》);並經由公民投票成為皇帝拿破崙一世(1804~1814年、1815年在位),開創了法蘭西第一帝國。

 

〈060 大西洋三角貿易:被剝奪的安穩生活〉

十六世紀,獲得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贊助的哥倫布一行人,抵達了美洲新大陸的聖薩爾瓦多島。

接著,西班牙陸續將征服者送到美洲大陸:科爾特斯(1485~1547年)征服了阿茲特克帝國,皮澤洛(約1470~1541年)則征服了印加帝國(1533年)。除了葡萄牙統治的巴西以外,西班牙支配了整個中南美洲。

一開始,以西班牙人為首的歐洲人,僱用了當地原住民在波托西銀礦和農場工作,沒想到原住民卻因為過勞和歐洲人帶來的傳染病紛紛死去,導致人力銳減。為了彌補缺乏的勞動力,歐洲人用船從非洲載運許多黑人奴隸到美洲,讓他們在種植甘蔗、棉花、菸草的大農莊工作,並將這裡所生產的商品運送到歐洲,讓歐洲人賺進龐大的財富。這樣的結構就稱為大西洋三角貿易。

到了十七世紀,英國、法國正式踏上美洲大陸,將歐洲的殖民地拓展到北美洲:英國建立了北美十三州,法國則是殖民加拿大和路易斯安那。

十八世紀時,大西洋三角貿易在英國的主導下擴大規模,儘管歐洲各國受惠良多,但人力遭到剝奪的非洲,卻因此停止了發展。

 

〈066 拉丁美洲獨立:獨立運動遍地開花〉

十八世紀初的中南美洲(拉丁美洲),是由西班牙、葡萄牙、法國分據統治。在此時期,有許多黑奴被迫在大莊園裡工作(大西洋三角貿易)。但在美國獨立革命和法國大革命接連發生後,中南美洲也深受影響,獨立的時機逐漸成熟。

中南美洲第一個成功獨立的國家是海地。生為黑奴之子的杜桑.盧維杜爾(1743~1803年)宣布解放奴隸後,其部下打敗了法軍,建立史上第一個黑人共和國。在海地廢除了奴隸制之後,反對奴隸制的浪潮便擴散至整個中南美洲。

後來,出生於殖民地的土生白人(克里奧爾人)西門.玻利瓦(1783~1830年),陸續協助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玻利維亞等國的獨立運動,除了擊退西班牙,還引導各地獨立建國。

同一時期,在同樣身為克里奧爾人的聖馬丁(1778~1850年)努力之下,阿根廷、智利、祕魯獨立建國。

同樣是克里奧爾人的神父伊達爾戈(1753~1811年)可說為了墨西哥的獨立鞠躬盡瘁,最後擊敗西班牙,成功帶領墨西哥獨立。但墨西哥後來與美國發生領土紛爭,包含加利福尼亞在內的大半部國土,在美墨戰爭後遭到美國奪取。

葡萄牙王子為了逃離拿破崙統治,流亡至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居留在當地的葡萄牙王子就此宣布巴西獨立,並以佩德羅一世(1822~1831年在位)之名登基為巴西皇帝。

就這樣,南美大陸相繼出現了許多獨立國家,但因致力於生產出口用的農作物,導致工業化速度緩慢,結果仍深受南北戰爭後的美國殖民地政策左右。

 

〈093 第二次世界大戰③:太平洋戰爭〉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隔年的一九四○年九月,日本派軍隊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北部;同月,反共產國際協定發展為德義日三國同盟。一九四一年七月,日軍也進駐了法屬印度支那南部。在中國和東南亞擁有權利和殖民地的美國和英國見狀後,便全面禁止出口石油至日本,藉此向日本施壓。十二月,美國為了與日本和解而進行的美日談判未果,主張用武力解決的日本便出兵占領英屬馬來半島,同時偷襲美國夏威夷州的軍事基地,發動珍珠港事變。太平洋戰爭(1941~1945年)就此爆發。

太平洋戰爭讓第二次世界大戰形成了以美國、英國、中國、蘇聯為主的同盟國,對抗以德國、義大利、日本為主的軸心國局勢。

日軍一度展現出占領整個東南亞的強盛氣勢,但在一九四二年的中途島海戰,及後續在新幾內亞的瓜達康納爾島戰役慘敗後,敗象便越來越明顯。在一九四四年的塞班島戰役中,日本失去了太平洋的絕對國防圈(處於守勢的日本為了本土防衛和繼續戰爭,所設定必須確保的重要地域),被迫面對本土空襲的局面。

一九四五年時,又接連發生東京大空襲、廣島與長崎原子彈爆炸,以及蘇日戰爭。在這種情勢下,日本於八月十四日依《波茨坦宣言》答應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中日戰爭也同時終結。

 

〈080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各懷鬼胎〉

第一次世界大戰肇因於一發子彈引起的塞拉耶佛事件。至於為什麼會發生第一次世界大戰,可以搭配插圖來看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各國的勢力關係。

①英國與德國:德國的3B政策與英國的3C政策衝突。德國推動的海軍大擴張威脅到了英國。

②法國與德國:兩國發生過普法戰爭。德國開始推動非洲殖民政策,妨礙法國統治摩洛哥(摩洛哥危機)。

③俄羅斯與德國:德國的3B政策與俄羅斯的南下政策衝突。德國的泛日耳曼主義(泛=擴張)和俄羅斯的泛斯拉夫主義無法相容。

④俄羅斯與奧地利:俄羅斯是由塞爾維亞、蒙特內哥羅、希臘、保加利亞等國組成的巴爾幹同盟(1912年)保護國,因此支持被奧地利搶走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的塞爾維亞。

⑤塞爾維亞與奧地利:有許多塞爾維亞人(斯拉夫民族)居住的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遭到主張泛日耳曼主義的奧地利併吞。

⑥巴爾幹同盟與鄂圖曼帝國:鄂圖曼帝國一直對脫離本國獨立的巴爾幹各國,以及支持它們獨立的俄羅斯懷恨在心。後來巴爾幹同盟向鄂圖曼帝國發動第一次巴爾幹戰爭(1912~1913年),鄂圖曼帝國因此失去更多領土。

⑦巴爾幹同盟與保加利亞:保加利亞原本屬於巴爾幹同盟,但因為領土紛爭(第二次巴爾幹戰爭,1913年)而脫離巴爾幹同盟。

 

〈101     巴勒斯坦問題①:阿拉伯人與猶太人〉

國際上還有巴勒斯坦問題。原因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代。

一次大戰中,英國為了保護做為母國繁榮後盾的蘇伊士運河不受敵對的鄂圖曼帝國攻擊,將巴勒斯坦地區設為緩衝地區(為避免國家衝突而設於中間的中立地帶)。

一九一五年時,英國透過《麥克馬洪─海珊協定》對鄂圖曼帝國境內的阿拉伯人表態,支持他們獨立,條件則是要起義反抗鄂圖曼帝國軍。在最後的協定中,巴勒斯坦被排除在阿拉伯人獨立地區之外。

一九一六年祕密簽訂的《賽克斯─皮科協定》中,在英國、法國、俄羅斯三國的同意下,巴勒斯坦就這樣成為英國的領土。

此外,英國為了取得猶太資本家贊助的戰爭資金,還透過《貝爾福宣言》(1917年)承認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設民族之家。

這些外交政策所造成對巴勒斯坦的認知差異,正是導致阿拉伯人和猶太人不斷對立和衝突、在戰後衍生出中東問題的背景(以阿戰爭)。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