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1/2

你生而為山,何必是朵花?:不順從不內耗,外婆教我的人生課

第1章    認知覺醒,跨越陷阱

現在,放鬆下來,不要再欺負自己了

從前,外婆一直被稱作「大小姐」,並非因為她家族的基業有多大,當時的舊上海富豪雲集,更何況抗戰時期,江浙一帶的有錢人大多搬到上海租界避難。這個「大」,是因為她是高祖婆的第一個外孫女,因此特別受看重,高祖婆將她接到身邊,親自撫養。

外婆說,外面的人以為當時那些太太、小姐只需要每天打打麻將聚聚會就好,其實不然,她們也有很多東西要學。特別是像外婆這樣,自小被當作家族負責人來培養的女孩子。就像《紅樓夢》裡的王熙鳳一樣,要打理大家族的方方面面,還要平衡婆家、娘家的關係,其實並不容易。何況在當時那個社會,女性的地位非常低,外婆的母親在高祖婆的保護下長大,據說個性相當溫順善良,從不與人起衝突。高祖婆從小培養外婆待人接物、待人處事的能力,想來也是擔心自己終老後,如果唯一的女兒和善軟弱,必定受人欺負,所以要培養一個厲害的孫女,才能放心。

正可謂:「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祖母愛孫女,想來也是一樣。我心中暗暗想,這也許就是外公結婚時家族雖然已經式微,但外婆的父母沒有一點意見,還能相當開明地接納他的原因吧。也許他們原本就想著找一個家業沒那麼大的人家。

外婆幼年時就需要學習如何防止傭人在菜色、數量上蒙混;學習如何辨別並打理貴重的衣料首飾—小孩子卻不被允許穿戴和使用,他們的打扮都比較樸素(可能是出於安全考量);學習如何打理自己的物品,如何保護自己。外婆說,他們還做過預防乞丐來索討的練習。等外婆年紀稍大一點,高祖婆就讓她跟在身邊,學習如何管理傭人、如何立規、如何防止家中被偷盜、如何巧妙回絕那些上門討錢的人、如何辨別那些虛偽狡詐的人、如何與人斡旋,說話不落把柄、如何處理事情公正,讓各方心服口服。

外婆小時候請了老師在家裡上家教,稍大一點後就去女校上學,還在學校學會彈奏風琴。高祖婆相當開明,不僅讓外婆讀書學習,還教外婆如何跟太太們打麻將,如何不動聲色地故意輸給別人,如何跟男生交往,讓外婆跟著去燈光明亮的茶館、戲院甚至百樂門「開眼界」。但高祖婆不允許孩子們去看電影,因為電影院環境黑暗,有安全風險。

記得我十歲時,外婆買了盒香菸,點燃後讓我聞,我覺得一點都不好聞,她自己吸了一口,讓我也試試,我也學著吸了一口後,被嗆到流眼淚。她說:「知道了吧,就是這樣,一點不好玩,以後要是有人邀你抽,你小學就試過了,沒什麼意思。」後來我才知道,這種教育方式來自高祖婆,她會帶外婆去見識各種東西,甚至讓她見識大煙是什麼。

如此種種教育,因為學校沒有教,沒有現成的課可以上,所以都是靠長輩的言傳身教帶出來的。據外婆說,高祖婆的教育宗旨大概是讓孩子們什麼東西都見識過後,就能辨別什麼是好東西,什麼是壞東西,不然,小孩因為目光短淺,別人一點新奇東西就能把他拐跑,讓孩子們在安全的環境中盡情探索;知道一個家是怎麼運轉的,如何取捨,既鬆弛又不出錯,哪些關鍵點要抓住,哪些可以隨它去;學會待人接物,識人的技巧……其中種種分寸極難拿捏,如果不是在具體的事例中看長輩實際的做法,小孩子是很難理解和體會的。

家庭教育中,家長們常常會忽略但至關重要的一點—順序: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們常常將所有知識經驗、人生道理一股腦倒給他們,但很少有家長會思考,孩子應該先學哪個,後學哪個。尼采說:「一棵樹越是高大,它的根就越是伸向黑暗。」而一棵根基不牢的樹,注定會歪斜,這就是現代人彆扭和內耗的根源。家長們不知道,「見賢思齊」是有前提條件的,就是已經擁有充實、豐盈的自我認知,相信自己有改變的能力,但家長們將傳統文化中強者用於自我提升的道理,直接灌輸給尚未成熟的孩子,用聖人的標準要求孩子並視為理所當然,達不到就打擊指責,這是忽略了人性的真相和成長的本質。

可悲的是,太多的孩子就是這樣渾渾噩噩成長的,當有一天他們成為父母時,自然也無法梳理出教育的邏輯,也會在教育孩子時選擇走上熟悉的道路,複製自己熟悉的教育模式。因為我們身處其中,往往將「習慣」當作「合理」,卻不去考慮其他可能,就像意識不到空氣的存在一樣,意識不到那些已經成為習慣的原生家庭錯誤行為和語言方式。有時候,我們甚至會進行強迫性重複,即在經歷了一件痛苦的事後,會在以後不自覺地製造類似的情境,以致不斷地體驗同樣的痛苦,因為那是我們最初關於家的體驗,我們不確定改變是否會更不安全,而習慣性地將「熟悉」當作安全甚至是愛,造成了很多家庭的教育悲劇。

當外婆自己也成了外婆的時候,她也是像自己的外婆那樣做的。外婆從沒有用「別人家的孩子怎樣優秀,你怎麼這麼差」「你這裡做錯了,那裡做錯了」「成績這麼差,你怎麼有臉回家」之類的話,以上位者對下位者的口氣對我挑剔、比較、挖苦、諷刺。在我們家族中,她比任何人都有資格用長輩的權威來教育孩子,但她沒有,而總是溫和地拍著我的肩膀說:「你們還不是大人,但外婆曾經是小孩。」她蹲下來,站在孩子的位置,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世界,照顧著我們的情緒感受。她從不講什麼大道理,而是將那些只可在至親之間教授的知識訣竅揉合在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地示範給我們看。

這世上真正重要的東西要靠心領悟。她的教導是我人生的重要財富,有些道理當時不明,只知道外婆是怎樣做的,但當我真的遇到類似問題時,往往能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王陽明的弟子陸澄曾問師父:「靜時亦覺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王陽明說:「是徒知靜養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臨時便要傾倒。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我們在心平氣和的時候,往往知道怎樣做,能說出來很多道理,但是一旦遇到事情,就什麼都忘了,被情緒裹挾,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情,主要原因就是沒有「在事上磨」。一件事情發生時,如果我們身處其中,看著長輩是怎麼做的,才會真正有所體會,才能把其中的道理琢磨明白。以後自己遇到同樣的情況時,自然就知道如何應對。

這也是我寫這些故事的用意。

在諮商實踐中,我常遇到這樣的案例:父母吵架了,孩子會認為是因為自己表現不好。

孩子其實是在用這種方式獲得一種虛幻的掌控感:好像只要自己做得好一點,就可以避免讓自己感到害怕的事情(如父母吵架)發生。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就會習慣性把所有責任(無論是不是自己的問題)都扛在自己肩上,例如:

出門被車撞:我就不該出門;

被別人罵:「一個巴掌拍不響」,我一定也有問題;

被欺負:為什麼不打別人就打我?

……

他試圖用這種方式獲得一種虛假的安全感:「是不是我做得好一點,多注意一點,就不會遇到這樣的事?」真的如此嗎?事實上,這樣的想法反而會讓人蜷縮起來,不斷後退。我們知道,有些事發生是人們無能為力的,需要允許它發生;有些問題自己和別人都有責任,光是自己做好也無法解決。

著名心理學家羅伯特·S·亨德森(Robert S. Henderson)一百歲時,學生曾問他一定沒有什麼情結了吧,他說自己依然受到它的影響。學生感到非常失望:原來心理學家到一百歲都沒辦法逃脫情結的影響。但緊接著,亨德森說:「但是我知道它在哪裡,我就能避開它走。」

出現什麼問題都找藉口,肯定不對,但把問題都全然歸究於自己,也不公平,我們可以嘗試全面分析,做好課題分離:出現失誤,結果不如意時,要試著把各種原因都列出來。對於那些以我們的能力改變不了的部分,下次就繞過去。如果是自己的責任,就積極反思,勇於承擔,但不要搶著把不屬於自己的責任也攬過來。人生路上,如果將不屬於自己的擔子都背在身上,就會越來越累。

我在心理諮商的過程中發現來訪者大多為女性,古往今來,女性成長的過程就是艱難的。而更尷尬的是,正因為是女性,在傳統家庭教育中往往被賦予更多的身分要求,比如要順從、懂事、聽話……而一些生存技能的培養,反而因為那些「應該」變成了空白。如果一門課,學校沒有,家庭不教,甚至不許你學,當你進入社會,卻突然要求你考高分,如果你考不好,就會面臨各種指責:「你為什麼做不好?」這種情況合理嗎?但有些很乖的女孩子,真的就覺得是自己不好,能力不夠才導致「考不好」,然後被抑鬱、焦慮、痛苦淹沒。

為什麼要這樣欺負自己?

我知道你過得很辛苦,我知道你很不容易。但這往往不是你本身的問題,而是在成長過程中,因為一些無法控制的原因,缺課了。

我們需要做的,只是補課,僅此而已。

close
貨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