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鴉吧!用視覺模板翻轉人生:6種框架x4個步驟,學習、工作、時間管理全搞定
C1-4. 讓塗鴉成為你的助力
打破畫圖的心魔,我想再加強點力道,說說畫圖的好處。
1. 大腦機制面
我們都知道人類是視覺的動物,但圖像扮演什麼角色呢?根據研究,大腦處理圖像的能力比處理文字快六萬倍,有視覺元素的網站比沒有視覺的網站多了180%的點閱率。
Allan Paivio教授於1970年提出雙碼理論,認為人類大腦主要使用口語及視覺兩種管道來處理資訊,所以當兩種模式同時使用時,會幫助大腦建構一個更完整的資料庫,也讓閱讀者更容易理解、記憶。
這裡我不談太多大腦專有名詞與機制細節,但想請你記得,每個人的腦中都住著三兄弟(當然也可以是三姊妹),這三位分別掌握了日常接觸所有資訊的生殺大權,是被掃地出門立刻遺忘,還是被妥善收藏納入長期記憶當中,都取決於是否滿足了他們的需求,我們來看看他們分別是誰吧!
*大哥:情緒
顧名思義,他最喜歡具有「感受」的資訊,所以像是故事、豐富表情、音樂、肢體變化、角色、對白等,都能讓他們獲得滿足,也因此連結到更多的神經迴路,強化資訊的記憶。所以試著回想一下,在日常生活或職場中,有哪些資訊讓你久久難忘呢?還記得這些訊息中包含哪些元素嗎?這些元素正是滿足大腦情緒的關鍵。
*二哥:視覺
視覺有個特性就是超級急性子,當資訊來到面前,搶先跳出來的就是「視覺」,當下立刻判斷是否要繼續看下去,由此可見,許多資訊在第一關就被對方大腦的視覺角色判定出局了。那麼他們想看什麼呢?這個答案我想每個人都最清楚,像是新鮮、有趣、熟悉、驚喜、特別……都會獲得注意,相對的平常、理所當然、無聊這些類型自然容易遭到忽視、淘汰,然而偏偏這些卻正是我們最常使用的資訊呈現方式。
*小弟:理性
來到最後一個角色,年紀最小(因為是大腦發展最後期才誕生出來的),正是掌管理性決策的新皮質,也是我們日常資訊傳達最常鎖定的對象。問題來了,如果訊息都是文字、數據等理性資訊,可能滿足了理性腦,卻架空了大哥與二哥,掌管大部分資訊接收器的他們無法獲得滿足,自然容易開始放空、腦袋覺得疲憊,或者左晃右晃找尋東西來「看」。
既然你知道了情緒與視覺的重要性,你可能會想:所以之後做筆記時,要多畫點圖,最好多記錄故事,這樣大腦才記得住。不過,這想法其實只對了一半!
怎麼說呢?雖然吸睛圖像與故事確實能滿足視覺與情緒的需求,但你只獲得一個被看見的資格。接下來大腦因為好奇、有趣開始閱讀資訊時,赫然發現裡頭竟是長篇大論的文字。「看不懂!」於是大腦的注意力就像被打出去的全壘打球,再也回不來了,原因在於缺乏了理性邏輯,無法滿足理性腦的需求。
看到這,我想你應該明白,所有的訊息溝通都要能滿足視覺腦的吸睛、情緒腦的共鳴、理性腦的邏輯,唯有三者兼顧,溝通才能成功。這點其實不僅是筆記,包含簡報、寫作、銷售、教學等任何需要溝通的場合都適用。
了解了大腦三兄弟的需求,你還必須能掌握先後順序,才能讓你在資訊記錄、表達上事半功倍喔!其關鍵就是先用圖像標題吸睛,滿足視覺需求,接著搭配人像表情對話框呈現情緒資訊,最後搭配一個主要的資訊邏輯架構,讓人秒懂,別擔心,稍後的章節都有更完整的技巧方法描述,在這裡你只要先記住大腦三兄弟這三個角色就行了。
2. 現況挑戰面
了解了大腦的特性與機制,現在來猜猜看,你覺得金魚與我們人類的注意力,哪一個能保持專注的時間較長呢?
「別鬧了,當然是人類啊!我們怎麼可能輸給金魚腦!」你心裡或許這麼想著,Microsoft與加拿大的研究單位針對2,000名受試者進行腦部掃描,與相關實驗調查,發現人類平均的注意力已從2000年的12秒,降低到2015年的8秒,比金魚的平均9秒專注力,還低上1秒!
原因我想不難猜,智慧型行動裝置的盛行與過多的資訊源頭,正是導致我們平均注意力時間下降的主因,這點我自己感受特別深刻,以前讀書可以專注一口氣讀完一本,現在反而更容易被打斷、破碎,導致閱讀容易斷尾。這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挑戰,當你的資訊表達無法獲得對方注意力,哪怕內容再精采也無用武之地。同樣道理回到我們自身,掌控專注力將成為與他人的關鍵差異,怎麼做?善用大腦三兄弟就對了!
3. 職場需求面
綜觀以上幾點,回到職場工作中,我們會發現儘管數位工具再便利發達,溝通的成效並非成正比發展,關鍵在於我們是人而非機器。看到一個詞彙「蘋果」,你腦中想的可能是一顆紅蘋果、一個手機品牌、一首歌,或是一部電影?我們常說,最好的溝通狀態就是彼此在腦中有相同的畫面,但,有可能嗎?
回顧這幾年接觸與實踐視覺筆記應用的過程,我發現這是有可能達成的。你需要的工具就只有一張紙、一枝筆,以及這本書。當畫面畫出來了,除了幫助自己想清楚,也讓對方得以看見你的觀點想法,「如果彼此想得不一樣呢?」大家要記得,想法不一樣是常態,一樣才奇怪!所以面對彼此不同的想法,直接在圖像上修改、調整、變化、替換,這是最簡單卻最有效的溝通方式,也是我熱愛畫圖的一大原因。
C1-5. 製作視覺模板筆記的關鍵心態與三大提醒
在各位踏上學習視覺模板筆記之前,我想再次重申三點關鍵心態與提醒,這些阻礙、陷阱都是我個人在這幾年親身痛過、經歷過的血淚史。請帶上你的視覺筆記思維羅盤,避開那些我曾掉入的坑!
1. 看懂比美醜更重要,避免為畫而畫
這句話我會不斷重複提醒,因為有七、八成的伙伴無法開始動筆畫圖,都是卡在「要畫得好看」這個心魔啊!但看到這本書後請記住,畫圖最大的應用目的在於溝通,藝術創作、漫畫等都只是畫畫的用途之一。所以在溝通的情境中,效率與看懂顯得更加重要,畢竟沒人有耐心等你慢慢畫。而且當我們過度在意圖像本身的呈現、細節、配色、美醜時,你的思維都聚焦在創作本身,就很難去思考其他面向的應用。但還記得嗎?你是在做筆記,畫圖的目的是幫助你理解資訊內容、整理資訊架構。並非指畫圖創作不好,而是運用畫圖筆記的目的與創作不同,所要衡量的標準也不同,最怕就是大家混淆而把心力放錯方向,那就太可惜了。
2. 用圖像整理資訊邏輯關係,避免成為插畫或海報
面對課堂也好、閱讀書籍也罷,大腦第一直覺的筆記元素就是文字,形式呢?正是我們習以為常的條列式,這也是這本書想給各位讀者的一個挑戰:減少條列式。唯有開始思考,資訊除了由上而下、由左至右的條列形式之外,是否有其他可能,圖像才能更有價值地應用在筆記中。
初次接觸視覺筆記的伙伴,通常會從「用圖像來裝飾或輔助文字」著手,這並沒有錯,因為這是最容易且建立圖像習慣的起點,但千萬別只停留在這裡,陷入在空白位置畫圖來補充、裝飾的循環,你的筆記就可能成為插圖或海報。因此我們要往上走一層來到資訊架構,更具體來說,面對一大段資訊,你腦中想的不再是工整地由下而下一條條記錄,而是思考:「這資訊主要的邏輯是什麼?我可以用哪個圖解框架來整理它?什麼樣的架構比較會讓人理解?」如此一來,做筆記的觀點已經從被動抄寫慢慢轉換到主動思考、建構的過程,最後來到頂層自我詮釋時,這時感性圖像與理性邏輯框架都能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面對任何知識、理論,你都能從自己熟悉的生活經驗等素材中,呈現出一個自己版本的解讀,並能有效讓更多人能理解,這就是視覺筆記的三個階層。
但面對一張白紙或空白筆記本,要無中生有完成一張筆記,你是否還是擔憂自己做不到?別擔心,有個能快速讓你產出兼顧感性圖像與理性邏輯筆記的好方法,就是套用視覺模板。大家應該都有玩過積木,如果不看說明書,在自己的思維框架中進行創作,久了會發現做得好像都差不多,組裝、拼接的技巧也大同小異。但若依據說明書,你可能會發現:「原來還可以這樣組裝?」「這積木竟然可以跟這搭配?」「這呈現方式好有創意!」這份說明書可以說就是筆記的「視覺模板」,它讓我們用不同的觀點去思考、架構、呈現。
3. 反思+思考+行動,用筆記創造未來
「史官」的職責是如實記錄國家發生的事件,針對事實具體描繪;「小說家」則是根據具體素材發想,創作角色並模擬他們的思考、想法,假設角色們的行動、未來的結果。
你的筆記是「史官」還是「小說家」呢?
回想起自從國中開始寫筆記、寫日記,常常有個問題困擾著我,就是每隔一段時間你會發現,筆記或日記上都一再重複出現類似的情境,心情很難過很挫折之類的,為什麼?
在閱讀許多筆記相關書籍之後,我才赫然發現一個關鍵點,原來我像「史官」一樣被動地如實記錄,而非像「小說家」主動思考、創造、想像,這點無論是記錄課堂資訊、閱讀書籍、演講內容還是你的日常,都一樣重要。
你是否透過筆記的過程來思考?你是否在撰寫中反思自己的觀點、疑問或是提出假設的可能性?你是否會在筆記中加入行動計畫,並做定期追蹤確認呢?你是否在筆記中描繪未來的想像、執行後的成果?
我自首,我以前沒有,在接觸到視覺筆記初期也是,所以我只停留在「大腦知道」,而非「親自做到」,「知道」無法帶來太大的改變,唯有付出行動的「做到」才能,正如我很喜歡的一句話:「有用才有用,沒有用就沒有用。」
邀請您帶著這三點提醒,我們不只要完成視覺模板筆記,而是要透過筆記翻轉你我的人生!
C1-6. DRAW視覺筆記流程
這本書的期待終點是讓大家建立圖像思維的習慣,用畫圖解決人生大小問題,但這範圍太大,就有如我想環遊世界一般,所以完成一篇視覺模板筆記就是我們的首要階段任務,只要透過DRAW筆記法,你也能輕鬆做到。但我想提醒各位,這是我自己習慣的流程而非標準答案,非常歡迎你從中修改、刪減、參考來設計一套專屬於你自己的筆記流程版本,這會帶給你更大的幫助喔!
DRAW筆記流程包含以下四個步驟:
1. Destination目的
以終為始,清楚知道筆記的目的是什麼?閱讀的對象是誰?才能揮發筆記的最大效果,不想筆記做白工,千萬別為了省時間而略過了第一步驟。
2. Relationship關係
包含內、外部資訊的重點提取,面對資訊如何運用八大圖解框架來拆解資訊邏輯,並重新建構與呈現,這環節是圖解思考的重要練習,也是打破條列式筆記的關鍵,有時筆記目的在於釐清思緒、問題解決,可能只需要到第二步驟即可達成目的,並非每次筆記都一定要完成一整張才算完成喔。
3. Architecture/Action架構為王
視覺筆記的主軸在於架構,每個筆記模板中也都有一個主要架構,藉由認識常見筆記架構、模板來加速產出,學習如何用畫圖來針對文字進行圖解的視覺語言,最後加入行動計畫才能發生改變。
4. Way形式
前三個步驟是知道,第四個步驟則是輸出行動。包含常見的知識輸出形式,確認應用目標與成果,才能打造一個好的筆記循環。
3-9. 6大圖解框架:階層圖
掌握資訊層次、發展階段,從A到A+,就用階層圖。在流程圖那篇提過,從0到1快速上手一個知識、技能,就用流程圖來完成。那麼如果想在一個主題領域中成為頂尖,你就必須透過階層圖來做到。以我為例好了,我的工作是一位講師,那麼我現在在什麼等級?往上一級是什麼?要如何才能升級?需要具備什麼條件、完成哪些成就?有什麼指標可以衡量?以上這些都是幫助我更清晰建構自己往上發展的藍圖。我可能因此發現,演講型講師大多以少時數、人數多的形式進行,往上是內部培訓,時間數會拉長到一到二天,人數精簡且目的明確,再上一層是教練,最頂層是顧問,如此一來,你才能快速成長且有方向地找尋各階層的典範來學習。
同樣道理運用到生活中也是如此,無論你的興趣是寫作、塗鴉、籃球、烹飪等,都能透過分層的概念去思考、觀察、蒐集相關資訊,釐清自己處在哪裡,想往哪裡去。那麼就來看看,階層圖中有哪些常見的步驟與注意事項,與流程圖又有何差異呢?這點是許多伙伴時常會搞混的地方,要特別注意。
1. 操作步驟:
1. 制定階層數(個人建議五層為上限)。
2. 填寫關鍵字。
3. 在各階層補充資訊。
4. 重點強調、圖解呈現。
2. 使用原則:
階層不等於流程,關鍵差異在於累積與持續性
很多人常會把階層圖與流程圖搞混,以做筆記來例,流程圖呈現的是筆記的步驟脈絡,一個步驟結束後接續下個步驟。而階層圖則強調不同的筆記等級,比如初階是記完內容,中階是理解,高階是內化詮釋,到了筆記最高階段,除了自我內化、觀點詮釋外,還包含下方中階與初階的記完內容與理解能力,這些是持續進行的過程。
階層圖具備往上及往下的連貫性
玩過遊戲的人應該都知道,玩家的等級會隨著打怪練功而提升,但也可能因為失敗、很久沒玩等因素等級下降。同樣道理在階層圖也是如此,正所謂不進則退,沒有抵達就一勞永逸這件事,所以它是個動態的圖解呈現。
每個階層都有指標來評斷
這是我覺得階層圖最有價值的地方之一,這件事在遊戲設計中做得超級好,可惜真實人生沒有遊戲機制、等級規畫,所以必須由我們自行觀察、整理。以馬克老師「培訓你說呢:講師這條路的五個風景」這集Podcast來說,用階梯方式呈現五個狀態,每種狀態都可以用年收入、課程對象比重、場次、課單價等指標進行檢視。
3. 應用情境:
適合有等級、階層、發展階段的主題資訊,像是冰山理論從行為往下是感受、觀點、期待、渴望、自我,或是閱讀的四階段:基礎、檢視、分析、主題閱讀等,都可以讓我們對該主題有一個明確的發展脈絡,不只停留在知識本身,而是了解知識學習後的應用成長可能。
思考個人發展、興趣、專業、親子關係、健康體能等狀態如何進步成長,打造個人人生規畫,創造自己的角色發展地圖,延伸出技能樹、成就解鎖等設定,其實挺有趣的。
4. 延伸變化
同心圓圖
《原子習慣》作者提到,促使人類行為改變有三個層次,由內而外分別是身分認同、過程與結果,但偏偏過往我們在建立習慣時都是由外而內。以我為例,我曾經設定一個要跑21K半馬的目標(這是結果),於是我持續了半年的每週跑步習慣,讓自己習慣每次跑10~15K左右(這是過程)。有趣的是,就在我順利完成半馬挑戰後,我的跑步習慣也結束了,為什麼?因為我壓根沒想過自己到底想透過跑步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身分認同),放錯焦點讓我難以持續習慣。也因此我在分享圖像思維、視覺筆記時,總是邀請大家思考:「你想透過畫圖成為什麼樣的人?」圖解思考、視覺筆記都是工具、方法,當我們有一個清楚的身分認同,才能持續建立運用圖像的習慣。
帆船圖
一位來自美國的認知科學家Scott Barry Kaufman針對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改以用帆船的造型來詮釋,把過往的金字塔進行拆分,並賦予基礎船舶與進階航行動力兩個類別的意義,十分有意思。
5. 圖解練習:
1. 請針對你個人的工作或興趣發展,畫出至少三個等級的階層圖。
2. 請用4~5層畫出你的閱讀階層圖。
3. 請觀察並畫出日常生活中10個主題的階層圖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