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的概念在佛教思想中占有獨特的地位,不僅因為這代表了佛教道路顛峰,也不僅因為這代表了最美好的想像之地,而是因為它跨越了佛教的兩個面向。令人神往的靜坐開悟談論的是佛教的其中一面--「自然主義」那一面,其特點是很容易融入大學心理學或哲學課程。而佛教另一面的特色是--超自然和奇異的想法,這些想法較適合宗教系。

涅槃當然有其奇異之處:相信轉世的佛教徒,認為涅槃可以幫助他們擺脫無休止的輪迴。但這個關於涅槃的故事,關於你如何從無盡的輪迴中脫逃的故事,可以無縫接軌到更自然主義的故事,這是個關於受苦和滿足機制的主張。在從一個故事到另一個故事的過程中,你可以在新的亮光中看待正念靜坐。這種亮光凸顯出,正念靜坐可以成為多麼基進的事物。


*羅伯.賴特教授是演化心理學的先鋒,重量級權威作家。他所教授六週的普林斯頓大學公開課程,以科學精神檢驗佛教教義與其推崇的「靜坐」力量,高達4.8星近滿分好評。


▌什麼是「無為」?先討論「為」

在古代文本中,涅槃經常被描述成「無為」。我聽到這個詞已經很多年,也想知道它的意思,但我認為在沒有真正達到涅槃的情況下,要了解這個詞的意思是無望的。而且就我的目的來說,這並不是那麼重要。事實證明,這兩個方面我都錯了。

「什麼是無為?」這個問題有非常明確的答案,而且這個答案非常重要,且讓奇異的形上學和自然主義形成交會。

要解讀「無為」,明顯的方法就是拿掉「無」,然後尋找「有為」的涵義。佛教術語中,「有為」大致上就與「因果造作」同義。 這是有道理的。畢竟,當我們談論某些狀態會導致某些事情,例如會導致水沸騰、下雨,或是犯罪率上升狀態,基本上就是說這些狀態牽涉到導致這種情況的因果鏈。受到狀態所影響的事物,就佛教意義上指的,就是受制於原因的事物。

因此,如果涅槃是「無為」。那麼,你可能會認為這就關乎從「因果造作」逃脫而出。你是對的!但是,這是什麼意思?

這個問題的答案涉及佛教中最重要的專有名詞之一--緣起。

▌涅槃要打破的,是因果鏈

從最一般的意義上來說,「緣起」指向了因果關係的基本概念:在某些狀態下,會出現某些事物;在別種狀態下,會出現別種事物。但這個詞也被用來指特定系列因果連結:十二緣起,也就是因果相續的十二種狀態。這十二緣起在無盡的輪迴中奴役著人類。而涅槃要打破的,正是這種因果鏈。

我不會完全按照十二緣起的順序進行,部分原因在於其中有些涵義有點模糊。不過,我們對這個因果所關注的部分,能清楚地對奇異且富含自然主義的涅槃一詞,做出更細緻說明的部分。

那部分是從一個人的眼睛、耳朵、舌頭等感官形成之後才開始的。正是透過這些感官,人的意識才能與物質世界接觸。或者,正如在古代文本中更正規地表達出這十二緣起的因果鏈:「是名色中,生眼等六情,是名六入。情、塵、識合,是名為觸。」(緣於眼、耳、鼻、舌、身、意,而產生外境接觸,緣於外境接觸而產生「受」。透過感官的狀態,引起接觸--緣六入處觸。)

【延伸閱讀:駭客任務」是佛法電影?吞下紅色藥丸,進入真實世界。懂得佛法就知道,我們都活在母體之中。


這裡是下一個環節:「從觸,生受」(透過接觸的狀態,引起感受)。這是說得通的,因為,記住在佛教觀點(以及許多現代心理學家的觀點),我們藉由感覺器官感知的事物,往往會帶著感受,無論這感受有多麼微妙。

接著,因果鏈的下一步--感受引起了「渴愛」,讓人有了「渴望」:我們渴望愉悅的感受,渴望逃離不愉悅的感受。

▌抵達涅槃的機制:正念靜坐,改變你與感受的關係

且讓我們先暫停於此,因為行動從這裡開始。菩提比丘在一九八一年,於系列講座中說道:「戰鬥就在感受和渴望之間的空隙中展開,這決定了束縛是否會無限期地持續到未來,或者會由開悟和解脫來取代。因為如果一個人不屈服於渴望、不屈服於對愉悅的渴求;如果一個人以正念進行沉思,並且覺知到感受的本質,且了解這些感受本然的面目,那麼這個人就可以從成形和固化的因果鏈中,防止渴望。」

就是在這裡,我們開始從奇異過渡到自然主義。菩提比丘所說的解脫,首先就是脫離永世輪迴,也就是在這個生命輪迴終結時完全解脫。但是,這也是在此時和當下的解脫,從讓人受苦的「渴愛」中掙脫出來,亦即從「渴望獲得愉悅的感受」和「逃避不愉悅的感受」、從「持續渴望事物成為與本然不同的樣子」之中解放出來。

這兩種解脫的意義也反映在佛教觀念中,也就是有兩種意義的涅槃。一旦你在此時和當下獲得解脫,你就進入涅槃,並在餘生好好享受這種生活。接著,在死亡之後(這會是你最後的死亡,至此脫離輪迴),就會進入第二種意義的涅槃。

我很遺憾地說,我無法從個人經驗去描述第一種涅槃,而且對於自己無法描述第二種涅槃,我也深感矛盾。但重點在於,無論你關注的是哪種涅槃,抵達那個境地的機制,主要都在於正念靜坐培養你對感受的覺察,這能從根本上改變你與感受的關係。不管你的渴望有多麼奇異或多麼實際(不管你是否相信輪迴並想脫離,或者只是想在此時和當下獲得完全解脫,更或者只是希望在此時和當下獲得部分解脫),解脫的基本方式是一樣的。


因此,一些基本術語是相同的。即使你並沒有試圖脫離永恆的十二緣起,即使你只想讓此生此世過得更好,你仍然在尋求從狀態中解脫,從因果關係給你套上的枷鎖中解脫。你周身環境中的事物,那些景象、聲音、氣味、人、新聞、影片,都微妙地在促動、激發你的感受,有時甚至是以不幸的方式,把控制你行為的思緒和反應列車往前推。這些事物會一直這樣運作下去,除非你開始關注它們

這一直是本書的重點。人類大腦是透過天擇設計而出的機器,以非常反射性的方式回應衝擊它的感官資訊。在某種意義上,大腦被設計成由輸入的感官資訊所控制,而控制機器的關鍵要件,就是回應這些感官資訊所產生的感受。如果你透過「渴愛」與這些感受互動,也就是藉由對愉悅感的自然、反射性渴求,以及對不愉悅感的自然、反射性厭惡,那麼,你就會繼續受到周遭世界的控制。

但如果你正念觀察這些感受,而不是對它們做出反應,你就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脫離控制。你可以無視那些通常會塑造你行為的原因,更接近無為。

靜坐練習可以讓世界「復魅」

我可以證明,是有可能會進入某個領域。第一次禪修營後,我打電話給我的妻子時,她說我聽起來像個完全不同的人,當時我甚至還沒提到任何關於禪修營或是任何跟靜坐有關的內容。她說,我的聲音聽起來很不一樣,她很喜歡這個新的男高音。

現在,我要告訴你,以下是對「舊男高音」而非「新男高音」的評論。

幾年前,我妻子試著表達她喜歡我哥哥的哪些部分時,她看著我說:「他就像是一個好版本的你。」(她當時邊說邊笑,我就把這當做是個好兆頭。)無論如何,重點是舊男高音已經發生了真正的變化。

當然,我所看到的世界出現了一個新的男高音。我已經蛻去那平時自私自利的我,因而可以對周遭的人和事物帶來新的喜悅。我變得更開放,突然間也願意與陌生人交談。這個世界似乎煥然一新,且充滿活力。


我所身處的領域有點諷刺。科學取代了傳統上的宗教世界觀,有時我們會說這是為世界進行「除魅」,也就是剝除魔法。而你會認為,在某種意義上,靜坐訓練致力於排除感受對知覺的影響,其所培養出的清晰澄明觀點,則有助於除魅。但是巴徹勒說,靜坐練習可以讓世界「復魅」,而我懂他的意思。在第一次禪修營之後,我覺得自己活在一個充滿魑魅、充滿奇蹟和奇異的美麗境界。

這並不是一個神奇不受因果關係影響的領域。至少我仍然會對作用在我身上的因,做出某種程度的反射性回應。儘管如此,我認為要讓世界復魅,就是減少花在回應這些因、促動我產生感受的時間,而是花更多時間來進行觀察。而這麼做的獎賞是--讓我能對事物做出更周詳的回應。我認為生活在無為/無狀態的情況中會很棒,但要是達不到,生活在較少受到狀態所限的情況中,也很不錯。

相關專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