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該堅強的時候膽怯,在該堅決的時候卻屈服了,這本書是你的解藥。
大膽行動:哈佛心理學教授破解負能量,改變人生三步驟》

作者盧安娜.馬奇斯博士從小生長在巴西貧民窟,目睹母親在重重困難下打出一片天,將她和妹妹拉拔長大。再加上外婆不斷推著她跳脫舒適圈去追求夢想,讓她克服了貧窮、逆境和創傷,取得今日的成就──哈佛醫學院心理學副教授。她的人生,正是「大膽行動」(Bold Move)最真實的寫照。

經過數十年的研究、教學和臨床實踐,盧安娜意識到,自己在巴西艱困成長時,從母親和外婆學到的技巧,根本就和以科學為基礎的認知行為療法如出一轍。她結合二者開發出「大膽行動」3步驟,讓你有能力在最重要的時刻勇往直前,去創造更自信和有意義的人生!

1. 轉換觀點:跳脫非黑即白的思維,克服「我一無是處」「我沒有人愛」「我不夠好」等念頭造成的逃避。
2. 接近:接近爆發的情緒,不要逃避,並做出與衝動行動相反的事。
3. 校準:讓每個行動與自己的價值觀相符,跳脫僵在現狀,不作為的迴避。

她所設計的方法,成功讓許多年輕人改變衝動的性格,擁抱真正的勇氣。

什麼年紀都能學習

我們終其一生都能持續強化自己的情緒調節技能,這對你我所有人來說都是個好消息。我們現在知道大腦在整個生命週期都能持續改變,而情緒調節則是一種學習永遠不嫌太遲的技能。研究人員指出,年輕人和年長者學習調節情緒的潛力並無差別。因此對老狗來說,學新把戲永遠不嫌晚。對於經歷過童年逆境經驗或一直以迴避模式過日子的人來說也是如此。你我的起點或許不盡相同,而且有些人可能比其他人容易上手,但是我們都能學會將情緒調節得更好。不妨把它想成保持良好健康:五十歲時要保持身體很健康當然比二十歲時難得多,可是透過正確的訓練和努力,變成健美人永不嫌晚。此外,我的研究顯示,即使在最具挑戰性的條件下,發展情緒調節能力仍舊是可能的。

我們在麻省總醫院的團隊(社區精神病學實證療法施行與傳播研究方案)從 2014 至 2019 年間和一家名叫洛卡(Roca, Inc.)的社區組織合作。洛卡的創立是為了支援沒辦法或不願意參加其他相關方案的高再犯罪風險與高失業風險的年輕人。洛卡很能理解服務對象。他們知道自己服務的高風險年輕人需要調節自我情緒的技能,可是這項方案找不到既有科學為基礎、又能在街頭派上用場的課程。因此,洛卡與我們聯手合作,共同創造出一門以情緒調節技能為主軸的課程,由青少年輔導員傳授。

在五年的合作關係中,為了符合洛卡和他們的服務對象(主要是涉入刑案的年輕人)的需求,我們反覆測試與改良這門課程。後來合力創造的最終方案不僅深受喜愛、實際可行,也確實有效。針對 980 名在 2014 至 2017 年接受過洛卡服務的年輕人進行的評鑑發現,比起未曾運用過任何情緒調節技能的年輕人,至少有過一次學習或運用情緒調節技能經驗的年輕人退出相關方案的風險降低了 66%,找到工作的可能性則提高了 65%。

容我為你說明這些數據的背景:接受洛卡服務的年輕人每天參與相關方案,就表示他沒在街頭廝混,也不會回去坐牢。你可以想像這些數據讓我們有多振奮,可是這些年輕人分享的澈底轉變故事也同樣鼓舞我們。其中一個人說:

〔這些技能〕毫無疑問教會我如何排解自己的憤怒……〔並且〕關注我的反應,因為我通常很衝動……我總是……發現自己必須踩一下煞車,真的得控制我的想法、我的行動……還有我的感受。

 

 

 

而且我們不只聽見這些年輕人的心聲,這家機構的青少年輔導員也見證了發展情緒調節技能帶來改變人生的巨大影響。

 

今天……我的個案有嚴重的憤怒問題,他會破壞房子,這就是他做的事……所以他和女友大吵一架,女友把他趕出屋外,他還繼續在那裡破口大罵。接著他打電話給我,說了「我順勢而為,我順勢而為」之類的話(這個詞與一種情緒調節技能有關聯),然後就掛電話,離開了。顯然他對這件事還是有很多情緒,但並沒有採取任何實際行動。他沒弄壞女友屋子裡的任何東西,也沒打破任何一扇窗戶……我不認為我以前能阻止他這麼做。所以對我來說,這就代表「對,沒錯,這方法真的有效」。

 

所以正如你所看見的,就連遭遇過很多壞事後的年輕更生人,也能學會這些必要技能,在他們的情緒想要掌控局面時踩下煞車。我們與洛卡最後分享的這套技能,跟我在本書中教你的技能依據的科學知識是相同的。

如果你跟我一樣會做出衝動反應來迴避,無論是未經思考就傳訊息給某人,或是在社群媒體上本能反應地發文,重要的是必須明白,我們這麼做只是想要覺得好過些。在這些時刻,我們的情緒會瘋狂駕駛,試圖避免感覺不適。如同我們在本章中所見,儘管駕駛風格和背後的成因差異很大,但是以衝動反應來迴避仍舊是共同點。現在我們了解相關的科學知識,接下來讓我們學習如何踩煞車並活化思考腦。對抗反應性迴避的妙招是以科學導向的方式接近。畢竟,就像學彈鋼琴並非「只是隨意用手肘重擊琴鍵」而已,勇敢也不是來自「放手一搏」(Just do it)。這是我們必須培養的一種技能,也是我們的下一個焦點。

 

──本文摘自《大膽行動:哈佛心理學教授破解負能量,改變人生三步驟》

面對不舒服的新處境、壓力過大的新挑戰,不能只用Just Do It為自己打氣!
在巴西貧民窟長大,如今卻成為專研恐懼和焦慮的哈佛心理學教授
帶你用3步驟破除戰、逃、僵,將焦慮轉化為力量,活出「安於不安」的人生!  

 

相關專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