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失蹤,啟動了每一人關於母親的記憶,這個儀式,正是小說寫道:「對你而言,媽媽就是媽媽。你從未想過,媽媽也有蹣跚學步的時候,也有三歲、十二歲,或二十歲的時光。」(46頁)的一個深沉的應答……
連讀韓國作家申京淑的《請照顧我媽媽》兩次,第一次純粹就內容跟著小說家的筆觸去尋找失蹤的媽媽,第二次讀的是支撐小說的章法形式,而這內容與這形式其實彼此交錯影響,如果同步掌握,可以更加立體地進入失蹤媽媽朴小女的故事。目前讀者對於這部小說的熱烈迴響,除了指出動人的情節之外,我認為小說家賦形其上的敘事結構與寫作技法才是關鍵。
這部小說以五個章節處理母親的失蹤,分別通過不同的觀點引領我們看到母親的生活,我們因而在視角的切換之下,慢慢拼湊而出作為母親的朴小女與她的家庭面貌。我覺得這個觀點的切換,致使這部相當感性的小說也有了它理性的層次,並在一個相對客觀的距離,讓連同讀者在內的每個親人,共同逐步找回那杳無音訊的母親。
▌一紙尋人啟示打開的記憶庫
故事的開場,是從撰寫尋人啟事啟引的。子女對於如何名狀一個與母親當下最為相似的形象,出現分歧的意見,母親的形象已然開始分裂。饒富意義的是,朴小女、她的丈夫、她的子女,乃至作為讀者的我們,彷彿一起參與這張啟事的撰寫、張貼,看著它不停複製貼上地出現在首爾地鐵及其附近區域,而母親失蹤的消息,便漸漸在這座城市傳了開來。只是這張啟事之前,行人去去來來,如同一個流動的觀點,如同這本小說不停切換的視線。我們不妨試想:朴小女是否曾經來到告示之前,那麼,她如何看著紙上形構出的自己?而作為讀者的我們,同時也是首爾地鐵與車廂、月台的一名行客,也許無意之間,曾從她的子女手中接過這張紙;甚至可能與朴小女擦身而過,恍惚看見一個極其神似的身影,只是,終究各有各的人生要過,最後匆匆隱沒於地鐵洶湧的人潮之中,剩下這張啟事呼喚著那張啟事。
【延伸閱讀/吳念真:這本書就是一面鏡子,讓兒女看到自己真正的面貌。】
換言之,觀點的切換,除了藉由不同視角帶領我們重構母親形象,它更意在形成一個距離,接駁我們看著作為子女、作為丈夫與作為母親相關的人情世故,逐漸朝向一個接受母親可能不在的事實。「母親去了哪裡?」與「母親可能死於何處?」,兩個看似不同的發問,卻已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了。因之,小說寫道那位獨自回到老家的父親、忙於照料子女的小妹、穿梭職場的大哥與他的家庭,還有飛向異國並且遇見玫瑰念珠的作家女兒,再加上作為讀者的我們,其實全在故事行進之間,靜默守著這個不能直說的擔懼--母親可能或者(已經)不在了。這個潛在小說並且沒有實寫的題目,卻是這部作品很虐心的主旋律。
然而一切僅僅止於失蹤。因著失蹤,啟動了每一人關於母親的記憶,這個儀式,正是小說寫道:「對你而言,媽媽就是媽媽。你從未想過,媽媽也有蹣跚學步的時候,也有三歲、十二歲,或二十歲的時光。」(46頁)的一個深沉的應答--每個人都在重新認識「朴小女」。然而,讓人印象最深的句子,並且引領這個故事的層次往下深掘的,我以為更是這句:「明明知道家裡沒人,你還是又喊了聲媽媽。」(40頁)這聲「媽媽」到底所喚為何呢?我想起小學時期的國語作業,其中一道測驗要我們填寫狀聲字詞,我們知道答案就是「啾啾」「淙淙」等課本教過的疊字,那時有個同學,寫下「媽媽」兩字被打錯誤,檢討考卷的時候,還被特別加以說明。但是「媽媽」為什麼不是個狀聲詞?「媽媽」是一種聲音。朴小女失蹤之後,並不如同常見的劇情套式,去描述因為尋找母親而出現的聲聲吶喊,但他們真真切切正在失去呼喚母親的權利,看似無聲實則句句充斥字裡行間。
也是因為觀點切換,得以讓母親的故事不落入單一視域,有了藉由不同人設的發言,提供更多詮釋與理解的篇幅。「母親」作為一個從古至今複寫不止的巨大命題,來到《請照顧我媽媽》這部小說,因此有了它的當代意義。誠如前段所述,每個人物,基本上都走在重新尋回朴小女的路上,只是路上伴隨的風景,因著各自與朴小女的交集而有所差異。我們必須承認:朴小女在失蹤之前,子女早已逐漸失去他們的母親、丈夫業已逐漸失去了他的妻子,而朴小女同樣緩慢丟掉了自己。換言之,觀點的切換,除了提示著母親形象的複數多元,同時也照見了個人的見與不見。從第一章以「你」的視角的作家女兒出發,來到長子亨哲、丈夫等角度,再到朴小女自我的發聲,層層推進,同時留下諸多線索,提供讀者自行續衍,這些線索怕是親如家人,也都不曾加以留意的細節。也就是說,不同章節彼此能夠互文補充,如同家人也在各自關於母親的記憶之中,想起那時某個部分的自己。
▌一位失蹤的母親啟動的女性思考
除此之外,這部小說尚有幾個部分值得我們延伸閱讀。比如作為文明表徵的首爾城市,不僅是整體家族成員朝向現代的一個進程,同時也是朴小女一家日後確認家庭功能還在運作的重要空間。然而朴小女最後也在這座城市與家人失聯,首爾之於他們原生故居的意涵充滿轉折;比如母親與原生家庭的那一條線,故去的阿姨,對於母親造成的打擊,以及走在通向外婆家的近路,提醒我們作為媽媽的朴小女,也曾是別人家的子女;又或者母親生產小女兒的現場,坐在身旁的年幼的大女兒,如何能夠親睹自己母親的生產,又如何能夠在成人之後,與妹妹共同面對母親失蹤?從此一脈絡理解妹妹最後給予的信件,也就格外彰顯姊妹情感的張力;而回到丈夫的脈絡,他們之間的婚姻,小說家同樣間接地從大姑與小均兩個角色,先是帶出丈夫與其手足之間的關係,再帶入作為妻子的她,如何置身其中進行周旋,並替自己找到活路。這個手法類似開場通過一張告示,拉開這個失蹤故事的序幕,小說家於此同樣迂迴、客觀,並不給予更多的價值判斷。我們因此明白:朴小女具備多重身分,她隸屬在不同的情感網絡,並且形塑了現在的她。然而此刻她最需要的其實是一個與自己交談的餘地,比如她最愛置身在那間堆滿女兒書籍的儲藏室。
所以第四章在前述章節的埋線鋪陳與情感堆疊之後,選擇以一個「我」的觀點加以陳述,故事益發曲折且幽深,牽動的人稱變化也就更加豐富。這裡的描述如同獨語,卻因從「我」的觀點出發,而有了對於內在繁複且真誠的探掘。第四章的故事幾乎交代、或者改寫了前面對於母親形象的描繪,我們藉此看到了母親也有她自己的故事,而她的子女與她的丈夫,又如何在這個屬於母親的故事之中,重新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身為讀者的我們也才驚覺:故事纏繞許多難以解套的死結,極其沉重。當你來到熙來攘往的首爾地鐵站,從失蹤啟事緩慢步入這則故事的核心,終於明白何以需要不斷轉換視角,並做一個長長的深呼吸。
我自己非常喜歡第四章對於小女兒與其婚後生活的細緻描述,究竟是母親的眼睛,才能如此鉅細靡遺透析子女所處的環境。這個自剖的敘事,極其溫柔極其抒情:「可是現在,我幫不了你。哄著孩子睡覺的時候,我的女兒也睡著了。是啊,你好辛苦啊。我的孩子抱著自己的孩子睡著了。」(218頁)我的孩子抱著自己的孩子睡著了,這個畫面仍是來自作為母親的朴小女,而她的牽掛與疼惜超越時間與空間,直至她的子女也已作為他人的母親,我們這才發現朴小女已經當了太久的媽媽。我們的媽媽,是個老媽媽了。
▌一聲呼喚定位的親密地圖
閱讀這本小說,我們不免同情共感的想起自己的母親,繼而也潛入了自己關於母親記憶的大數據。我想起當年那個將「媽媽」寫成狀聲詞的同學,其實在心裡我覺得他是對的,因為我也曾經這麼想過;我還想到剛剛開始學習美語,我們學會許多呼喚媽媽的方法:「mother」或者「mom」。但我平常練習最常使用的其實是「媽咪」,在家我常是媽咪長媽咪短地叫。有次課堂對話,同學聽到之後摀嘴偷笑,彷彿我喊媽咪太過親暱,而我也真就從此捨棄這個用法。我對家人如何呼喊母親的方式很感興趣:祖母喊曾祖母是「阿娘」,父親喊祖母是「母啊」,母親喊外婆是「麻啊」,我現在很平常地喊「媽媽」。我也聽過喊「卡桑」「姨仔」的,也見過終其一生母子母女形同陌路,根本沒在說話。而朴小女的子女是怎樣呼喚她呢?
我們可以回到小說的第一章找到解答,身為小說家的女兒,曾經有過同樣的提問。她發現她正逐漸將媽媽喊成了母親,知覺己身正在無形之中,變成老家母親的客人。而當她半夜醒在母親特地騰出而專放她作品的居處,突然驚覺:「你的書在黑暗中幽幽地看著你。」(59頁)讀完這本小說之後,我的腦袋時常浮現這個句子,也常常想到這批書籍。那一本又一本的女兒的著作,是不是也在竊竊私語。它們儼然已是這個家庭的一個部分,在母親失蹤之後,安安靜靜,留在原地,世事全部看在眼底。直至某天,帶著玫瑰念珠的作家女兒回來了,我多麼想要知道:在她在進門之後,走到儲藏室之前,不知會否突然忘記母親已經不在,於是習慣性地喊了一聲又一聲的媽媽呢?
本文作者為《花甲男孩》作者楊富閔,收錄於《請照顧我媽媽》。
媽媽失蹤已經一週了。
當我們開始尋找她,才明白有關她的一切,早已存在身上每個細胞的印記裡,
從不曾離開,而是被自己漸漸遺忘了……
世界文壇最矚目x全球36國搶讀的韓國小說經典
第一本攻占美國暢銷榜的韓國小說,
第一部由歐美製片公司搶下版權的韓文作品,改編影集熱烈籌拍中
第一位奪下曼氏亞洲文學獎的韓國作家,獲讀者壓倒性票數選為「年度代表作家」
唯一超越村上春樹《1Q84》的韓國小說,蟬連冠軍書60週
《鬼怪-孤單又燦爛的神》《太陽的後裔》編劇 金銀淑:
申京淑是我最崇拜的作家,也是我許多劇本的靈感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