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不太記得開始寫《流》的正確時間了,應該是二○一四年的年初。
前一年,我出版了一部科幻小說《黑色騎士》,這麼說有點自吹自擂,但我相當滿意這部作品。我一直對祖父的故事耿耿於懷,直到完成這部長篇小說之後,才覺得差不多該著手寫下它了。但要記錄曾在一九三○年代的中國大陸以國民黨游擊隊身分參戰的祖父的人生經歷,我感到強烈的不安:自己有能力完成如此大格局的故事嗎?
於是我決定小試身手,先寫父親的故事,也就是之後由講談社出版的本作《流》。我將小說的年代設定在一九七五年,有幾個原因:
首先,我曾經親身經歷過那個時代的臺北。一九七五年我正好七歲,雖然我在五歲時跟隨父母舉家移居日本,但我剛好在那個時候短暫回到臺灣,臺北的家位在小南門,我在那裡生活了兩年,那是我最後一次在臺北長時間居住,也是我人生中最快樂、最美好的一段時光,至今仍然能夠回想起當時臺北的紛雜混亂。
其次,要將父親的親身經歷投射到小說主人翁身上,一九七五年並不至於太牽強。小說的主人翁葉秋生青春時代的故事,幾乎都是我父親年輕時候的翻版。父親正是在一九五○年代後半期到六○年代前半期遭到升學學校退學,在軍隊飽受摧殘。因此,讓十七歲的葉秋生出現在一九七五年,就能將我所知道的臺北和父親的體驗相結合,構成葉秋生的世界,相關的設定也都很合理。
最後,一九七五年正是老蔣總統去世的那一年,我無論如何都想把這件成為臺灣歷史轉捩點的重大事件融入小說中,藉此抓住日本讀者的心,吸引他們走進小說的世界。
由於許多讀者注意到《流》很幽默,東山彰良擔心自己的中文不夠好,怕無法分辨出翻譯的味道。因此特地商請爸爸媽媽為他「審定」譯稿。小編桌上右手邊的一疊文件,就是作者父母回稿的功課。
沒錯,當初這本小說是為了日本讀者而寫的,我想要讓日本讀者看一看我所了解的臺灣、我度過最幸福的孩提時光的臺北,以及我最愛的廣州街那些大人的回憶;同時,這本小說也將成為我個人的備忘錄。雖然故事中的某些情節因為創作需要而加以潤飾,但幾乎都是實際發生的事,我想要為自己寫下這些故事。
書名直到最後都難產。原本我取名為《臺灣少年》,之後又改成《寶島》,最後終於由講談社的編輯部決定了《流》這個書名。如今,我很慶幸最後決定採用這個書名。
《流》在出版後,立刻受到日本讀者的喜愛。雖然小說中幾乎沒有提到日本,但日本讀者讀了之後,都產生了懷念之情,我想這是因為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將不可能了解的臺灣和從前的日本重疊,其中當然有很大一部分需要靠想像力彌補。這次終於推出繁體中文版,不用說,臺灣的讀者比我更了解臺灣,這部小說是否能夠通過臺灣讀者嚴厲目光的考驗?我的內心充滿不安,但仍然對《流》能夠出版繁體中文版感到興奮不已。
出版繁體中文版的過程中,尤其感謝本書譯者王蘊潔小姐。她已經是一位經驗豐富也很有實力的翻譯家,當初卻仍願意接受我的任性要求,提供第一章的試譯。看了試譯稿後,我放心地將本書交由她翻譯,繁體中文版的譯文非常出色,超乎了我的期待。
這次也承蒙圓神出版社編輯的各方協助,能夠和各方面都有專業人才的圓神出版社合作,是一次非常愉快的經驗,感謝之情溢於言表。
接下來,就等你拿起這本書了。說句心裡話,我既擔心臺灣讀者指出與事實不相符的地方和寫作不成熟之處,但同時又充滿期待。
二○一六年四月 東山彰良
.東山彰良校園演講:數不盡的故事飛散在世界當中,為了捉住他們,我必須繼續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