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複利:從想到,到做到,半途不廢的四階段練習
相關專欄
內容簡介
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
可若發現每一次行動都在利滾利,
每一次自律都帶來更多自由,
每一個持續都使夢想更閃耀接近,
你,真的做不到嗎?
本書帶你打敗半途而廢,告別低效人生,
用行動複利,成就更滿意的自己!
雷浩斯、Ms.Selena、劉軒、李尚龍、成甲、王瀟、劉媛媛 行動推薦
當當網新書暢銷榜No. 1,讀者有口皆碑,★★★★★強推
行動複利,這樣累積:
新鮮感的10天:先行動,再思考
修正「這道理我都懂」的認知偏差,每天鎖定1小時堅持行動,就容易將一件事情持續做10天。
平穩度過100天:快速進入一個新領域
解決興趣消減的問題,正確認識時間管理,鞏固已有的成果。
小有所成的1000天:跨越競爭的壁壘
思考什麼才是牢固的競爭壁壘、你的能力邊界在哪裡。
展望未來的10000天:避免自我膨脹,持續做對的事
在財富、地位、榮譽等一切你曾經極度渴望的事物盡在囊中的這個階段,
請思考:這些光鮮事物的背後,到底什麼更重要?
為什麼同樣一件事情,別人可以持續下去,我卻不能?
為什麼我總是放棄,哪怕我明明知道堅持很重要?
如果你想學習真正「做好一件事」,本書將是最實際的行動指南。
【有志一同強推】
◎《行動複利》是一本很有啟發的書,和S老師做的事情一樣,推薦一讀。——李尚龍/《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你要麼出眾,要麼出局》暢銷書作家
◎我很佩服能聚焦的人。Scalers就是一個聚焦於「如何堅持」這個問題上的專家。他身體力行持續行動的理念,所有想要感受行動力量的朋友,都應閱讀這本書。──成甲/《好好學習》暢銷書作者
◎很多人抱怨「懂得那麼多道理,卻過不好一生」,只有少數人掌握了把想法付諸行動的祕密,Scalers在這本書中分享了他的想法,值得每一個職場人認真閱讀。──劉軒/心理學家.暢銷書作家
◎《行動複利》帶來的蛻變是每一天累積沉澱的結果,從第一個100天到下一個100天,我們終將走到我們創造的自己面前。——王瀟/趁早創始人
◎如何將想法變成現實,持續行動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困難,又應如何化解,本書將告訴你答案。——雷文濤/有書創始人
◎Scalers本人就是持續學習和行動的例證,他會透過刻意學習去解決問題,他也會透過持續行動去成就自己。在我看來,掌握這種能力的人,是少數人。他就是少數人。──劉媛媛/《超級演說家》總冠軍
作者簡介
Scalers
持續行動者,暢銷書《刻意學習》作者,個人認知升級專家,畢業於清華大學。
提出「n階持續行動」概念,創立持續行動訓練社群「ScalersTalk成長會」,擅長透過社群設計,刺激個體突破成長困境。
透過1000天的持續行動,Scalers在IT工作之外學習口譯,並建立了「從英語初階到同步翻譯」社群訓練體系,並堅持寫作輸出,曾獲「2017年度影響力新銳作家」「2018年影響力作家」等獎項。
規格
ISBN:9789861755519
320頁,25開,中翻,平裝,單色
電子書
電子書於Readmoo、Kobo、Google、BookWalker、Pubu、Hyread、myBook、UDN讀書吧、Taaze讀冊、博客來 熱銷中
目錄
自序 持續行動,刻意學習
序章 持續行動是永恆的話題
持續開始,持續放棄
理解持續是怎麼一回事,你就不會害怕
人生各階段都能用到的行動指南
第一章 先行動,再思考
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
每天都有藉口阻止你前行
你和他的差別,在於腦力
只要能到達,哪怕走遠路
茅草燃得快,硬柴燒得久
第二章 如何快速進入新領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老師不在怎麼辦
改變是如何緩慢發生的
凡是能得到的,我都不屑一顧
如果生活值得過,就值得記錄
忙著找方法,哪有時間做事
時間管理不是買小本本
做正確的事情,結果也不一定對
第三章 競爭壁壘是如何形成的
為什麼好學生畢業後反而一事無成
占時間便宜的人最有競爭力
看不起,看不懂,看不到
做實在的事,讓更多的人知道你
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能不能教別人
所有困擾你的問題,都沒有直接的解決方法
什麼成就了你,也就限制了你
第四章 保護大腦比保護錢包更重要
總有人做得比你好,總有人說過你說的話
穩賺不賠的賺錢方式
邪惡更容易複製
大腦比錢包更值錢
別讓公地悲劇上演
結語 持續行動,刻意學習,認知升級
序
【前言】
持續行動,刻意學習
我曾經是特別無法堅持的人。小時候,爸爸就教我做事不要「三分鐘熱度」。爸爸還送我一本他讀過的書,扉頁上手寫著:
「苟有恆,又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莫過於一日曝十日寒。」
這是明朝學者胡居仁的話。爸爸怕我看不懂,很認真的向我解釋,告訴我做事情要持之以恆,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過那時我還小,記不住。現在回想,這應該是我最早接觸的「持續行動」理念。
我一直認為,在個人成長方面要學習和實踐的理念,是歷經千年而保持穩定的。前人用「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告誡我們求學治學要以勤為先,用「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教導我們努力要趁早。這些道理絕不會因為進入了人工智慧時代而改變。如果做事不勤快,年輕時不努力,不管在哪個時代都很難有好的發展。
越是涉及成長的核心理念,越會歷經時間的考驗而留存下來。這不像手機應用軟體,若遇到版本更新,不升級還不能用。老祖宗留下的那些智慧,也許在今天有著不同的表達形式,但是核心內涵不會褪色。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一句話就道破學習和行動的辯證關係。「持續行動+刻意學習」,也只是在印證這個道理。在個人成長的道路上,我們不斷發明新的表達方式、創造新名詞,其實只是在重新演繹前人的金玉良言。
既然如此,如果多研習前人傳下來的經驗,不就可以進步得更快嗎?但是,結果並非如此。我們並不愛聽這些老掉牙的東西,甚至斥之為陳腔濫調。我們總是想看新鮮的、跟隨時代發展的學習方法。我們經常認為最新的才是最好的,於是執著於尋找最新的認知、最新的成功案例。新花樣層出不窮,又讓我們因忙於應對各種情況而身心俱疲。此外,出於叛逆心理,我們也不願意承認在個人成長道路上遇到的問題,前人已經遇過並提供了解決方案。我們認為時代不一樣,所以對自己的關注遠大於對歷史、對前人的關注。每一個世代總會犯一些前人反覆告誡要避免的錯誤,哪怕已喊破嗓子,我們仍然前仆後繼的往同一個坑裡跳。
在個人成長方面,「經典」的力量強大到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千百年來,人類發展,科技進步,但是一千年在人類百萬年的進化史中太短暫。我們頂著一顆擁有百萬年進化史的大腦在現代社會行走,這時,經典的東西反而更有優勢。我們現在看到的前人作品,無不經歷時間的篩選才保存下來。如果你問我我的祖先是誰、生平如何,我可能回答不出來。我的祖先很有可能在古代社會只是一個普通人,除了在家譜上有名字,再也沒有其他紀錄,又或者根本不識字。而在那個時代,能識文認字的讀書人,才更有可能將思想和文字傳承下來。
如果能充分吸取前人的經驗,我們可以做得更好。但是,當一個道理呈現在我們面前時,如果只是隨便聽聽、隨意看看,所獲得的瞬間啟發很快就會遺忘。如果不用實際行動去體悟,那麼任何的被動輸入,都無法在成長過程中起到實質的作用。
對於持續行動的理解和領悟,也同樣如此。很小的時候,爸爸就和我說,做事情要持之以恆。我以為我知道了,卻做不到。直到開始持續行動,把一件事情堅持了夠長的時間,才真正從內心意識到持續有多麼重要。於是,我決定寫一本書來專門討論持續行動這件事。
可能你會想,不就是堅持嗎?兩個字的事情,有必要寫一本書嗎?如果你這樣想,就進一步證實了我的觀點:當看到一個道理時,我們會覺得它好簡單,不過如此,但回到生活中,卻發現自己還是老樣子,仍然不容易做好一件事。
常言道,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如果聽了也不做,那我們仍然得吃虧。既然如此,為什麼不早點聽信,早點意識到問題,早點實踐呢?我的成長經驗告訴我,持續行動是一種幫助我們快速上路的思考方式。看到一個道理時,即使我們覺得自己懂了,也不要急著下結論,先持續行動一陣子,看看結果如何。持續行動可以減少我們面對前人教誨時的自大與傲慢。我們在做一件事的過程中才會慢慢發現,很多道理說得真對,比預想的要深刻許多──在持續行動中獲得體會,比被動輸入的效果好太多了。
我們要透過持續行動去體悟和學習,否則說得再多都是徒勞。如果擁有持續行動的能力,又能吸收別人提供的知識,就真的很厲害了。一旦掌握這樣的「吸星大法」,你的前途無可限量。
小時候我沒有堅持完成過一件事情,爸爸給我的教誨,也沒入腦入心。過了十幾年,在經歷各種摸索和曲折,真正開始持續行動時,才發現原來那句發人深省的話早就寫在爸爸送我的一本書的扉頁上,只是從沒注意。等我真正注意到的時候,十幾年光陰已經流逝。我長大了,終於明白了,可爸爸也老了。
上個月爸爸搬家,他說:「你之前送給我的《刻意學習》找不到了,可能搬家弄丟了。你能不能再給我一本,我沒事的時候看看。記得在扉頁上寫幾個字。」我聽了鼻子一酸。
小時候,爸爸把自己讀過的書送我,扉頁上寫著對我的勉勵。長大以後,爸爸要我在我自己的第一本著作《刻意學習》寫幾個字送給他。於是我在扉頁上工工整整的寫下「持續行動,刻意學習」;這八個字,是我給自己的勉勵。
爸爸曾經給我一本《青年知識手冊》,而這本《行動複利》其實是持續行動者的手冊。兩本手冊,一前一後,在時空中相互呼應,既是傳承,也是持續行動的一種體現。
我希望這本書能對你有所啟發和觸動,也希望這些文字能在時間歲月裡留下印記。倘若在千百年後,這些文字還能被看到並被認同,也等於我對這個世界做出了一些微小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