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03900177

躁鬱人的機智生活

躁鬱大学
作者 坂口恭平
譯者 謝如欣
出版日 2022-05-01
定價 $310
優惠價 79折 $245
  • 分享至
數量
加入購物車

內容簡介

持續好幾天莫名興奮或愉悅;偶爾會很暴躁、發脾氣;
腦中不斷有新點子;睡得少也不累;語速快,滔滔不絕;
過分自信及慷慨、亂花錢、計畫多、活動量大……

躁鬱症與其說是疾病,不如說是一種體質,
或許,我們都是躁鬱人?! 

一本躁鬱人為躁鬱人寫的書,帶你過上愉悅又機智的生活。
「你是不是覺得我說得很準?為什麼能把我的內心看得那麼透澈?難不成我有超能力?因為我寫的不是別人,這就是我,而這也是你。」坂口恭平 

躁鬱症為何會反覆發作,因為躁鬱人追求像人的生活,以為「這才正常」。
捨棄這種想法吧。我們該做的,是掌握躁鬱人妙趣橫生的特徵,將這些特徵化為言語、行動…… 

醫師都會給躁鬱人三點建議:每天服藥,不要太累,睡眠要充足。
除此之外,還有更愉快、更輕鬆地與躁鬱共處的方法嗎? 

作者31歲被診斷出躁鬱症,時時為劇烈起伏的情緒所苦,後來透過每個躁鬱人都需要的、來自知名精神科醫師的心靈語錄,找到了與躁鬱舒服共存的方法!

【躁鬱人的機智生活須知】

☆內心柔軟的躁鬱人必備的回話技巧。
☆躁鬱最好的藥方,就是被人稱讚「你很厲害」。
☆設定燈塔,找到一個不論何時對你開口,你都能把話聽進去的人。
☆躁鬱人必須始終是話題焦點,感覺不自在時,盡快離開。
☆千萬別做不符合資質的努力。「認真做」「好好做」都會帶來束縛,最好不要!
☆躁鬱人不能思考「我是什麼」,請問自己「現在想做什麼」。
☆人際間的交流比吃藥有效好幾萬倍,宜一邊保持孤獨,一邊結交一百個朋友。
☆為否定自己的文字加上引號,你就會神奇地成為作家,心情越憂鬱越能寫出劇本。 

躁鬱人不該給自己設限,而是要正確掌握特徵,學會技巧,應用到生活上。
讀者盛讚:「覺得自己沒有躁鬱症的人也非常推薦一看!」

作家/追奇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精神部精神科醫師․醫學系助理教授/王姿云
臨床心理師/洪仲清
機智推薦

[讓躁鬱人身心舒暢的心靈語錄]

☉躁鬱症與其說是疾病,不如說是一種體質。
☉因為是會察言觀色、顧慮別人的和平主義者,無法長久忍受與他人對立的關係。
☉因為原本就是以和為貴的人,難免會壓抑自己的想法。但不能一昧忍耐,讓自己感到拘束。
☉第六感和直覺很優秀,會依照「喜歡」和「討厭」來生活。
☉一般來說,從國高中時代開始,就可能出現狀況好和狀況差的時期。
☉「在一條路上始終如一」,不適合躁鬱人的體質。
☉在這邊遛一遛,那邊晃一晃。
☉每件事都淺嚐即可,只做適合自己的事。
☉有想做的事而不去做,會產生壓力。只要不犯法,什麼都可以嘗試看看。
☉遇到令你心動的事物時,就要勇於去接觸。 

[讀者熱切好評]

「覺得自己沒有躁鬱症的人也非常推薦!」
「我一直覺得自己有憂鬱症,也試著去治療。過程中我看到了這本書,這些文字拯救了我。我覺得自己運氣真好。」
「被人說是躁鬱症的我,作者卻說我們是躁鬱人。我開始感到有點自信,心情也放鬆許多。」
「對我來說不管是躁症或鬱症都是不好的,但看了這本書後讓我想重新接受它們。我想好好珍惜自己,不再否定自我。」
「希望覺得自己憂鬱躁鬱的人,都能看看這本書,一定有幫助!」 

【作者簡介】坂口恭平(SAKAGUCHI KYOHEI)

1978年生於熊本縣,2001年自早稻田大學理工學院畢業。當過作家、建築師、畫家、音樂家、「生命電話」諮商員,經歷豐富多樣,在各領域的表現也獲得國內外一致好評。著作眾多,著有《躁鬱人的機智生活》(方智出版)、《TOKYO 0元住家0元生活》(河出文庫)、《幻年時代》(幻冬社文庫/熊日出版文化獎得獎作品)、《坂口恭平躁鬱日記》(醫學書院)、《做自己的藥》(暫譯/晶文社)、《Pastel》(左右社)、《第一次自己建國就上手:上任有理,建國無罪,自己的政策自己訂!》(時報出版)、《從零開始的都市狩獵採集生活》(健行)等。

[譯者]謝如欣

昔日春風化雨,如今躬耕字田。書籍、遊戲、影視輪耕中。
雖說翻譯是藝術,但藝術無價,翻譯有價,以有價求無價,難矣。
粉專:獨樹譯格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03900177
ISBN:9789861756721
EISBN:9789861756738
240頁,25開,中翻,平裝,單色
看更多

電子書

歡迎於Readmoo、Kobo、Google、BookWalker、Pubu、Hyread、myBook、UDN讀書吧、Taaze讀冊、博客來洽購電子書

看更多

目錄

推薦序  願你找到與躁鬱和平共處的方式  王姿云醫師
前言  開啟嶄新躁鬱生活的心靈語錄

第一章 躁鬱症治不好是因為這是一種體質
第二章 內心柔軟的躁鬱人必備的回話技巧
第三章 感覺不自在時,盡快離開
第四章 避免不符合資質的努力之吐露技巧
第五章 以「接下來我要說個故事」為開場白
第六章 問自己「現在想做什麼」,而非「我是什麼」
第七章 憂鬱的奧義‧第一卷 憂鬱時會感嘆「我沒有好奇心」的理由
第八章 憂鬱的奧義‧第二卷 只靠心和肺,就能讓你放鬆
第九章 憂鬱的奧義‧第三卷 為否定自己的文字加上引號
第十章 增加廁所就能杜絕自殺
第十一章 別讓別人的意見左右你的行動
第十二章 保持孤獨,和各種人適度來往
第十三章 通往躁鬱超人之路
第十四章 實例:躁鬱人的工作經歷(坂口恭平的情形)
第十五章 最後一堂課:給每個不同的你

看更多

試閱

躁鬱症治不好是因為這是一種體質

那我們就開始躁鬱大學的第一堂課。

「躁鬱症與其說是疾病,不如說是一種體質。」

神田橋是這麼說的。

光讀到這一句,我的身體就莫名地變輕鬆。放鬆後,笑容也來了,不禁想:「就是這樣沒錯!」

我自己也知道這不是病,但不管讀哪本書,看哪位醫生,都告訴我躁鬱症無疑是一種病,而且「終生治不好」。

「終生治不好」是什麼意思?引發躁鬱症的原因不明,腦內哪部分出問題不明,藥物生效的原理也不明,明明一切都不明,為何會斷定躁鬱症終生治不好?這豈不是太不負責任了?每次看到關於躁鬱症的書這麼寫,我都忍不住想發火。

不,不行,不能生氣。發現錯誤難免會生氣,但躁狀態時不覺得自己在生氣。因為是導正錯誤,會認為這是「理所當然」,是「伸張正義」。雖然只是自己一廂情願,卻渾然無所覺。

成為導正錯誤的超級英雄後,我會飛上天空,直接去見寫出這些文章的人,質問對方:「明明什麼都不清楚,為什麼會斷定終生治不好?如果你也承認自己寫得太誇張,就應該訂正重印才對!」換句話說,我會想寫信或打電話。不過我通常想做就會馬上去做,所以這時電話已經打出去了。反正無論如何,我都是導正錯誤的超級英雄。

總之,我就像這樣不斷行動。本來想批評「終生治不好」,卻忍不住寫了對「生氣」的看法,話題一個換一個。要是把想寫的保留到後面,又會不小心忘記,所以即使內容繞來繞去,我還是決定想到什麼就寫什麼。

為了導正錯誤,我帶著怒意行動,這舉動乍看似乎很重要,但要是跟我一樣的躁鬱症患者這麼做,就必須注意了。

講白一點,以我的情形來說,這只是進入躁狀態的前兆,根本不是正確的行動。對其他冷靜的人而言,為導正錯誤採取行動的確很重要,盡量做無所謂。但換作是躁鬱症患者的話,這幾乎就是進入躁狀態的證明,千萬要小心。

導正錯誤看起來是好事一樁,但躁鬱症患者的情形有些不同。至於原因我就直說了,就是躁鬱症患者「不會為別人行動」。

我們的所有行動都不是為了別人,而是徹底地「為了自己」。講白一點,就是只考慮到自己。

不小心扯了一堆有的沒的,還請大家不要生氣。畢竟我是躁鬱症患者,而這篇文章就是將我一切的行為當成躁鬱症的特徵來寫。我會這麼做是因為躁鬱症的相關書籍幾乎只羅列症狀,沒有針對患者的行動特徵做詳細描述。

我們躁鬱症患者(唉,不想再用患者形容了,乾脆叫我們「躁鬱人」吧)會陷入某種症狀,比如「浪費金錢」「想一路躺到掛」等,其實都是行動造成的後果,所以躁鬱人必須了解自己的行動特徵。我想自己或許能當成範本,就寫得詳細一點。

回歸正題。同樣的道理,雖然我的行動乍看是為了別人,但其實都是為了自己。

所謂的「為了自己」,就是希望身邊的人,不,最好是更多人能讚美自己:「你為了導正錯誤挺身而出,真棒!」躁鬱人是為了得到讚美而活。每次有人說「你好厲害」時,即使只是恭維,到我耳裡就不是了。我會不帶任何偏見地照單全收。被讚美很棒,被讚美是理所當然的,因為我非常棒。非躁鬱人應該無法理解,但我是真的這麼想。

講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我說得很準,忍不住心想:「為什麼你能把我的內心看得那麼透徹?難不成你有超能力嗎?」

請放心,這不是超能力。我只是把自己的行為鉅細靡遺地寫下來而已。我寫的不是別人,這就是我,而這也是你。

也就是說,這和性格無關!所謂的「躁鬱症與其說是疾病,不如說是一種體質」,就是這個意思。

比方說,我有提供名為「生命電話」的電話諮商服務。在二○一一年建立新政府活動時(啊,順帶一提,建立國家的行為,當然也是躁狀態時的行動),我把自己的手機號碼公布在網路上(這種將個人隱私公諸於眾的行為,當然也是躁狀態的行動),開始接想死的人打來的電話,到現在已持續十年了。這乍看像是善心人士為了幫助想死的人而展開行動,對吧?但事實並非如此。

當然我表面上仍是「為別人」而做。不這樣的話,躁狀態不會發動。也就是說,躁狀態通常是由類似憤怒的情緒引發的。

在這件事上,我起初的動機是:「雖然想死的人可以打生命線,但能打進去的人不到百分之十。這不就代表一百人中有超過九十人無法求助嗎?難怪自殺人數始終不減。為什麼會這樣?政府到底在幹嘛?看我怎麼導正這個錯誤!」

看到政府在防止自殺的政策上能拖就拖,毫無作為,我就感到火大。「為別人」採取行動的機會來了。要我怒氣沖沖地衝進國會理論,以憤怒的行動導正總理和國會議員的錯誤,也不是做不到。只不過,要是把怒氣發洩在別人身上,我們的身體就會失調。

神田橋很精確地分析了這一點。

「因為是會察言觀色,顧慮別人的和平主義者,無法長久忍受與他人對立的關係。」

神田橋十分細膩地捕捉到躁鬱人的特徵,令我不禁懷疑他是否也有躁鬱體質。

常有人說躁鬱人「看起來很隨便,其實顧慮很多」,或是「明明是想到就去做的行動派,卻很會察言觀色」。平時表現活潑,常人做不到的事也勇於嘗試的躁鬱人,一旦被說成「察言觀色」「想很多的人」,就會覺得自己纖細的一面被看穿,感到難為情,而這一點也是體質使然。當別人說「你其實想很多」時,我都回答「我是粗中帶細」。

只要了解自己的體質,遇到這種情形就能不為所動,四兩撥千斤。如果把這個特徵當成個性,會以為對方在挖苦自己有這意外的一面,氣對方為何這麼說,進而萌生敵意,引發怒火,千萬要注意。

「感覺憤怒時,不要發洩在別人身上。」

這一點很重要,那該怎麼做呢?對自殺防治政策慢半拍而充滿憤怒的我思考了一番。如果對別人抱怨,一定會助長躁狀態,最後引發憂鬱。我得在不對別人抱怨的前提下,盡一切所能解決問題。於是我公布自己的手機號碼,開始親自接電話。總之不要對別人抱怨,如果有怨言,就自己去做看看。

之前說過,我對躁鬱症相關書籍上的「終生治不好」非常不滿,但我沒有對寫書的人抱怨,而是決定親自為躁鬱症寫出更有趣的文章,所以才寫這本書。

光是讀《神田橋語錄》的一行字,我想寫的東西就無限膨脹。

不過我也知道,躁鬱人有多想要行為特徵的詳細列表。如果是這種行為清單 ,哪怕有幾千頁也想看。我知道,是因為我就是這麼想。我現在寫的文章,正是打從心底想要的。我只是把自己渴求的東西寫下來,就成了所有躁鬱人想要的東西。因為供需很明確,寫起來很開心。我沒有猶豫,沒有滯礙,發自內心地享受寫作,完全不感到拘束。

如果和神田橋對談,考量到他是精神科醫師,我不能說些有的沒的,很快就會感到拘束,所以不合作也好。

我想寫徹頭徹尾都是「躁鬱人為躁鬱人寫的躁鬱人文章」,這樣寫起來最舒暢。說到這,舒暢的感覺對躁鬱人而言也是不可或缺 、至關重要的,請務必珍惜。

增加廁所就能杜絕自殺

我每年大概會接到兩千人來電,到今年已經堂堂邁入第十年。也就是說,我曾經和兩萬個想死的人講過電話。在這段過程中,我發現一件事。

那就是,不管是什麼樣的人,煩惱都相同。

你可能覺得我說得太理所當然,但這就是事實,甚至可以說是真理。或許有人會說他早就知道了,不過我知道這話是騙人的。

為什麼我知道?因為人無法把煩惱傳達給別人。如果是「我有喜歡的人……」「我目前在公司裡遇到這種問題……」,像這種不痛不癢的事,我們會跟人商量。然而「我是什麼」跟前面截然不同,是只要活著就會有的煩惱。如果不是因為活著遇到煩惱,而是對活著本身感到煩惱,是沒有人會說的。

根據以往接聽生命電話的經驗,都是為了活著本身的煩惱而求助的電話。換句話說,我每天都會接到約十通電話,內容全是跟活著相關、無法對外人道的煩惱。

我光是傾聽這種「不曾找人商量過」的煩惱,就聽了十年之久。後來發現每個來電的求助者,都有個共通點。

那就是,人唯一的煩惱,是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但事實上,如果別人只是看看,並不產生言語,那我們在煩惱別人的看法時,也只是擅自腦補對方的話。有時候,直接收到來自雙親或伴侶的話語,會讓這個問題演變成暴力事件。一旦到這種地步,就有可能更惡化,出現反覆自殺未遂的情況。不過,就連這麼極端的情況,依然不脫「人唯一的煩惱,是別人怎麼看自己」的範疇。

接下來,我就不用煩惱這個詞,改成「非常擔心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吧。

大家應該都感覺到了。大部分的人不是都會喜歡別人嗎?同樣的道理,大部分的人也都會擔心別人怎麼看自己。幾乎所有人都會擔心,再怎麼遲鈍的人也一樣。

所以說,這不是煩惱,是體質,而且不限於躁鬱人。今天第一次開放非躁鬱人來聽課,就是基於這個理由。

「所有人類都不斷煩惱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既然所有人類都為此煩惱,這已經不是煩惱,甚至可說是人類共通的特徵。

不斷為此煩惱,就等於為自己是人類煩惱,實在很荒謬。這根本沒有解答,只會不斷重複,沒有解決的一天,畢竟這才是人類。

所以說,世間其實不存在所謂的煩惱。擔心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就跟會大小便一樣,是人類具備的特性,是天性。

沒有人會煩惱為何要小便吧?

我想非躁鬱人應該也一樣,因為這是天性,就像小便一樣。雖然小便的顏色和氣味,會隨著飲食和器官差異而稍有不同,但小便終究是小便,所以你的煩惱和我的也

大致相同,都是滿腦子想著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而且,正如同我們沒看過別人的大便一樣,每個人都看不到別人「如何擔心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那麼,我們又是怎麼知道「不是只有自己會大便」呢?很簡單,因為有廁所,不然「如廁時間」一詞是怎麼來的?

沒錯,當我們看到有人進廁所時,就知道對方等下要大小便。看到有人按著肚子,表情凝重,會猜對方是大號,希望他能及時趕上。即使沒看過別人大便,我們還是很清楚人會大便,自己也會。知道別人也會大便後,就算肛門跑出驚人的物體,發出刺鼻惡臭,我們也不會擔心。

大便有廁所,有可以排出的地方。可是,關於擔心別人怎麼看自己的生理現象,卻沒有相當於廁所的地方。

這種困境從童年就開始了。當孩子找父母談「我很擔心別人怎麼看我」時,大部分的父母都會溫柔地說:「你不必擔心別人怎麼看你。」這等於是告訴孩子「不用大小便也可以」,實在荒謬至極,根本是在害孩子。擔心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是非常正常的生理現象。所以,你可以改對孩子這麼說:「這很正常。爸爸會擔心,媽媽也是。我們容易害羞,容易失去自信,會忍不住和周圍的人比較,覺得很自卑。不過,活著就是要好好排便。大便順暢,就代表你也在成長,爸爸媽媽都很放心。要是你不把煩惱告訴任何人,就會便祕,讓你困擾。早點發現,早點治療,不管有什麼掛心的事,都可以馬上說出來,完全不用不好意思。對別人的眼光感到擔心和緊張,反而會更激發挑戰的精神。緊張是一股強大的力量,能讓你有最棒的表現哦。」

所以,我目前在接聽的生命電話就相當於廁所。廁所這種地方,如果不能隨時使用就糟了,但放眼全世界,能讓人二十四小時全天使用、將「擔心別人怎麼看我」的煩惱排出的廁所,也只有我的電話。

難怪自殺的人會增加。沒有可排便的室內設施,也沒有能解放的戶外空間,腸子肯定會破裂。換句話說,自殺不是想死的人精神有問題,而是徹徹底底的廁所問題。

講白一點,只要增加廁所,就能杜絕自殺。這樣大家就能了解我的生命電話有多重要了吧。

不過老實說,每個人都能做出廁所。我指的是在戶外解放。如果在外頭遇到別人,尤其是朋友,請試著和對方聊聊自己有多擔心別人的看法。要是對方人很好,八成會回答「我也會」。其實大家都明白,這並非煩惱,而是生理現象。可是,為什麼沒人把這一點當成常識呢?大家都把能幹的人當成不會擔心別人看法的聖人君子,就好像國中男生妄想可愛的人不會放屁一樣。原來不只國中生,全世界的人都是這樣。

總之,別再煩惱了。煩惱只是便祕造成的宿便。這句話沒有任何精神層面的含意,就是叫你:「快去上廁所!」拜託,別再憋下去,萬一腸子破掉就慘了。請大家好好製造堆肥,為土地增添養分吧,相信你的糞尿將會成為某個人的養分。

保持孤獨,和各種人適度來往

在針對躁鬱人所寫的書中,或是從醫院的醫師口中,你有聽過「藥量就能減少,甚至不須服藥」之類的話嗎?至少我沒聽過。

對躁鬱人來說,終生持續服用精神科醫師的處方藥,儼然成了一種常規。即使覺得奇怪,也沒人敢去質疑。躁鬱人會服藥,一定都是在鬱狀態時;等進入躁狀態後,我們會以為已經痊癒,說自己不用吃藥而突然斷藥。然而,就如同太陽會升起也會落下,過了一陣子後,不出所料地回到鬱狀態,想起自己沒吃藥,於是又開始吃了。

我每次都犯一樣的毛病,現在也是,有好一陣子沒吃了。一下子因為新冠疫情不能去醫院,一下子主治醫師調職,讓我有各種理由不吃藥。不過等進入鬱狀態後,就會開始吃了─寫到這裡,才想起自己又要斷藥了。今天還是去醫院拿個藥好了。

躁鬱人一個人做不了事。一個人的話,大概會死吧,因為太無聊了。這點我也講過很多次。然而,和別人相處又會累,因為太努力觀察別人。一個人不行,和人相處又得設限,但神田橋給的建議卻是,「跟各種人來往的話,藥量就能減少,甚至不用服藥」。

<神田橋語錄>中也有發揮自我長處的文句。因此我們可以歸納出一個結論,就是只要發揮自己的長處,跟各式各樣的人來往,就不需藥物,躁鬱症的症狀也幾乎不會出現。這樣一來,就能在生活中充分發揮躁鬱人的特徵了。

我要針對躁鬱人的人際關係,分享一些訣竅。

首先,躁鬱人非常孤獨。這是你的選擇,你靠這樣讓身體放鬆。沒人在時做不了事,跟人相處時又得顧慮別人,難免感到疲倦。由此可見,要是為了「為何我這麼孤獨」而沮喪,實在很荒謬。不過,如果孤獨度過一整天,我們又會感覺無聊,很拘束。一旦沒和人交談,身體就會越來越不對勁。

這時,你必須採取一邊保持孤獨,一邊結交一百個朋友的策略。只要為自己打造出明明很孤獨,卻不會感到孤獨的環境就好。

首先,第一個朋友很重要。這個人必須是你在鬱狀態和躁狀態都能見面的人。再來,即使交到一百個朋友,跟其中九十九個也完全別見面;如果真要見面,一年兩、三次就好。只有一開始的第一個朋友是可以考慮每天見的。以我來說,就是橙書店的久子。希望你也能找到這樣的人。

身為躁鬱人的你,或許現在正陷入低潮,但其實你也有過不是低潮的時光,當時應該有相處起來很自在的人吧?對有伴侶的人來說,伴侶可能就是這樣的存在。不過依照我的經驗,如果伴侶跟你在一起太久,也會產生輕微的躁鬱人傾向(躁鬱不僅是體質,也會傳染),有時可能無法客觀地面對你,所以還是需要別人。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