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心態》的作者傑.謝帝,從商學院高材生變成僧人,為傳遞所學而還俗,他的影片曾經創下臉書年度最多人觀看紀錄,將近4億次瀏覽。被譽為數位時代心靈導師的傑.謝帝,與你分享他在僧人生活中學到的永恆智慧。
六種愛的交流--擁抱《僧人心態》
大多數夫妻不會坐下來擬訂一份價值觀清單,找出彼此的共同點,但只要我們對自己了解清楚以後,就能用更有意圖的方式與他人連結。
《教誨的甘露》(Sri Upadesamrta)裡談到六種愛的交流,鼓勵人們在結合中一起成長。(交流有三種;每一種都包括付出和接受,加起來一共是六種。)交流幫助我們建立以慷慨、感恩和服務為基礎的關係。
#禮物:從事慈善工作,接受任何一種形式的回報。這麼說似乎很直白,甚至有唯物主義之嫌—我們都不想花錢購買對方的情意,但思考一下有意圖地付出意味著什麼。你會在情人節那天送花給伴侶嗎?這是非常傳統的做法,不妨思考一下送花是否能帶給伴侶最大的喜悅。
就拿送花為例吧。你是在六個月前經過一家花店,琢磨過她喜歡什麼花,進而特別為這一天做好準備呢,還是偷偷發一則訊息給她的閨蜜,打聽該買什麼花呢?(當然,這兩種做法都比網購玫瑰花更有心,至少比完全忘記要好!)情人節是示愛的最佳時機,或者一個突如其來的舉動會更有意義?你有花時間思考一個生病的朋友真正想要什麼嗎?也許他要的不是物品,而是行動、服務和我們的時間。幫他洗車、辦一些活動、履行一些義務,或者帶他去風景好的地方走走。 你也可以用同樣的體貼對待一份收到的禮物。你會感恩別人為禮物付出的努力嗎?你了解對方送禮的原因和意義嗎?
#交談:傾聽是我們能給予別人最體貼的禮物之一,是表示自己在乎對方經驗的最好方法。有意圖地傾聽,意味著找出話語背後的情感。提問題,進一步了解對方,把你聽到的資訊融入你對那個人的了解裡。盡量記住對方說過的話,並就相關部分繼續追問。傾聽還涉及營造信任的氛圍,使人有受歡迎和安全的感覺。
{練習}把對話變成一份禮物
在理想情況下,你會試著定期在對話中這麼做,但這一次要專注和有意圖地做。選擇一個對你很重要的人,像是朋友、親戚、伴侶,一起吃飯或散步。在這一段時間內,把手機關掉,把所有專注力放在對方身上。討論內容不設限,保持好奇心。如果沒有話題,那就先問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慢慢引導到對他很重要的話題上:你最近有什麼心事?你與某某某的關係還好嗎?仔細聽,繼續追問。分享自己的經驗,不要把對話轉到自己身上。幾天後,寫電子郵件或發訊息追問。
#食物(精神食糧):當然,《教誨的甘露》寫作時的世界不同於今日,我在此用「經驗的交流」這個廣泛的意思來詮釋食物的交換,也就是用有形的方式表達對身體或精神的關懷和服務,例如,按摩,為家人創造放鬆的空間,或播放他們喜歡聽的音樂。我的妻子離開了心愛的家人,搬到紐約跟我一起生活。這種關懷和慷慨的行為對我生命的滋養,讓我一言難盡。她來到紐約以後,我介紹她認識其他的婦女朋友,幫助她尋找社群與歸屬感。我們交換的經驗不一定完全吻合,但總會尋找對方最需要的東西。
這六種交流可以是不假思索又空洞,也可以有真正的深度和意義,但千萬別在沒有給人嘗試的機會以前就妄加批判。沒有人能讀懂別人的心思。如果你的室友或伴侶沒有猜到你希望他們辦一場生日派對,那也不是他們的錯。反之,你要清楚、坦誠說出自己的需要。
摘錄自《僧人心態》學會處理痛苦和焦慮、擁有更圓滿的人際關係,並提升專注力、記憶力、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