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或多或少都有囤積傾向。你可能有一個雜物抽屜,裡面裝滿暫時不想處理的小東西,也可能有一個雜物間,裡面塞滿用不著的電器、多餘的傢俱、不再翻閱的文件和不會再穿的衣服。但有一種人的囤積規模要大上許多,他們的東西可能多到讓自己和家人無法在床上睡覺、在廚房做菜、在餐廳吃飯、在浴室洗澡,整間屋子最後只剩下儲物功能而已。
他們是囤積者。在美國精神醫學學會所出版的最新版診斷與統計手冊中,過度的囤積行為被視為需要治療的心理障礙。如果你的家人是購物狂、愛拿免費贈品、對還堪用的廢棄物難以抗拒,又不願丟棄任何物品,結果導致住處凌亂不堪,甚至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那麼他在精神科醫師眼中,很可能是「囤積症」(Hoarding Disorder)的預備軍或準患者。
圖:作者Phyllis後來才了解母親的「囤積」習慣是一種病,不是懶惰、也不是愛物品勝過愛孩子。
(出自《零雜物》)
以下彙整關於「囤積解密」的讀者Q&A,希望透過此頁面,為讀者持續彙整、討論,並提出因應面對之道:
Q:囤積症有哪些行為特徵?
A:囤積症的行為特徵有:難以丟棄、住處充滿雜物、過度獲取和缺乏自覺等四點。東西只進不出自然容易把房子給塞爆,可是受家人指責或被要求清理時,囤積者第一時間的回應往往是「我不覺得有哪裡亂啊。」基於這樣的認知,他們多半不認為家中亂象需要改善,也無法理解家人為何老是反彈,雙方於是劍拔弩張,三不五時就為了物品而陷入爭吵。
研究顯示,大部分的囤積者在二十歲左右便出現囤積行為,四十歲以後症狀較為明顯,過了五十歲則漸趨嚴重,一來是年紀越大購買力越強,積累的物品也越多;二來是初老之人在處理雜物上,可能有認知或身體方面的限制,因此不自覺或非自願地任其囤積。
Q:囤積者與收藏者的區別?
A:不少囤積者會辯稱自己是「收藏者」,但兩者最重要的差別不在於家中的物品數量,而是這些物品對生活的舒適度有沒有造成妨礙,會不會使住處淪為倉庫。囤積者的另一項特色是單身獨居者占了大宗,而且男性多於女性。此外,有不少囤積行為是由家族遺傳所引起,因此父母愛堆東西的人,走上囤積之路的機率也較高。
以下是簡單明瞭的「收藏 vs. 囤積」比較表,提供讀者初步測試:
收藏 ^_^ |
囤積 T_T |
居處功能健全 |
屋內堆滿雜物 |
物品有具體而獨特的主題 |
物品主題不明或太過廣泛 |
物品有固定的陳列位置 |
物品散落四處,難以妥善管理 |
每件物品都獨一無二, |
同樣的物品可能重複購買好幾件 |
以自己的物品為傲 |
以自己的物品為恥 |
樂於向他人展示 |
羞於讓他人看見 |
樂於談論他們的物品 |
迴避與物品有關的話題 |
會參加同好之間的交流聚會 |
在社交上傾向於封閉自己 |
對收集有適度的財務規畫 |
過度收集導致負債累累 |
願意放棄某件物品, |
不願放棄任何物品 |
買回新物件後會覺得開心 |
買回新物件後會加深沮喪 |
Q:囤積者都囤了哪些東西?
A:根據學者和整理師的經驗談,前三名包括:紙張、衣物和容器,至於廢棄物、食物和動物也是常見的囤積對象,後三者尤其容易造成居住環境和衛生條件的惡化。只不過,囤積者大多不承認問題的嚴重性,以致最受困擾的其實是同住的家人,和離家後憂心父母健康及生活品質的成年子女。
對囤積者而言,捨棄物品是相當困難的。有些人愛物惜物,覺得丟掉浪費;有些人捨不得拋下「老朋友」,彼此間的羈絆太深;有些人對自己的記憶力沒信心,害怕回憶會隨著物品而消失;有些人則是對物品太有責任感,非得找到心目中最理想的接收者才肯放手。於是分離的過程每每充滿了焦慮、壓力和猶豫不決,而這正是囤積者傾向於迴避清理的主因之一。
Q:囤積症的影響有多深?該如何陪伴患者呢?
A: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指出,美國大約有百分之四的人口患有囤積症,光是當地就有超過一千萬人為程度不一的囤積症狀所苦。假使台灣的比例相仿,推算下來國內至少有近百萬人受它影響,受牽連的親友更可達數百萬之譜!
囤積對兒童的身心傷害尤其重大,他們可能被雜物絆倒、受蟲鼠叮咬,或因為屋內空氣品質太差而引發氣喘或過敏。失去功能的住處則可能令孩子三餐外食,或被迫在沙發上吃飯、睡覺、看電視、做功課。而父母與物品的扭曲關係,更使他們覺得自己的重要性遠不如雜物或垃圾,進而導致自尊心低落,和焦慮、羞愧、沮喪等負面情緒,甚至在青少年時期出現輕生念頭。
然而,囤積者並不是懶惰、骯髒,也不是愛物品更勝於愛家人,他們需要的其實是關懷和有效的協助。目前國外已經發展出能緩解嚴重囤積症狀的藥物和心理治療方式,坊間有助於解決問題的資源也越來越多。因此,別再誤解囤積者或是跟他們鬧彆扭了,試著瞭解對方的想法、盡可能維持良好的互動,並尋求正確的化解之道,才是讓他們願意改變的良方。如此一來,家人們自然也能跟著受惠。
(To be continued. 更多Q &A,持續為您卸下困惑!)
(認識Phyllis切身經驗《零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