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03900166

我需要你的愛。這是真的嗎?:「一念之轉」創始人寫給你的痛苦解脫書【經典修訂版】

I Need Your Love -- Is That True? : How to Stop Seeking Love, Approval, and Appreciation and Start Finding Them Instead
作者原文名 Byron Katie
譯者 陳曦
出版日 2020-09-01
定價 $350
優惠價 79折 $277
  • 分享至
數量
加入購物車

相關專欄

  • 試閱

書活網特推

看更多

內容簡介

眾生敲碗,《一念之轉》作者經典作品全新修訂重現!
一本徹底改變你與自己、伴侶、子女、父母、上司、同事、朋友等生命中重要人際關係的書 

21世紀的靈性創新者拜倫‧凱蒂,
用最直接、簡單而有效的方法,清除你一切的痛苦與煩惱,
讓你從人際關係中獲得真正的自由! 

我需要我丈夫了解我。
我的女朋友不該離開我。我父母應該愛我、欣賞我。
我的同事老對我發脾氣。
為了讓人喜歡我,我必須贏得他們的好感。
——這是真的嗎? 

在關係中焦慮不安、患得患失、反覆確認的人,真的辛苦了!
你認為的「理所當然」,往往就是你痛苦的根源,
只要問四個簡單的問題,就能改變這一切!

許多人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來到充滿智慧與愛的拜倫‧凱蒂面前,結果透過她的四個簡單問句,就破涕為笑,了解真正的問題所在,重拾生命的喜悅與自在。但拜倫‧凱蒂並非一開始就那麼「神」。

她曾受憂鬱症之苦十多年,有暴食傾向、藥癮和酒癮,對外在環境有莫名恐懼,而且偏執到必須在枕頭底下擺一把手槍才能入睡。後來她住進一家飲食失調治療中心。某天清晨,她從睡夢中醒來,突然了悟到過去她對自己的念頭深信不疑,而正是那些念頭把她嚇得半死;但就在她不再相信自己的念頭那一刻,內在的衝突和恐懼便消失得無影無蹤。凱蒂很想跟別人分享這個發現,於是創造了「轉念作業/一念之轉」這個簡單卻有效的方法,希望每個人都能因此看清自己創造痛苦的過程,找回內在原有的自由。

轉念作業教我們利用四個簡單的問句,不斷地質疑、審視所有自己原本認為「理所當然」的想法,然後反向思考,一念之轉就能從痛苦中解脫。

凱蒂以這個力量強大的工具幫助了全球無數不分性別、年齡、社經地位的人,讓他們改善家庭關係、化解工作上的問題、療癒身心受到的傷害和失去親人的悲痛。善用這四個問句,即使沒有凱蒂在身邊,你也能靠自己擁有生命中一切必要的美好關係。

★各界好評推薦!

許瑞云/《哈佛醫師心能量》作者
張德芬/身心靈作家
賴佩霞/身心靈作家及講師
吳家芸/轉念作業國際認證協導師
艾克哈特‧托勒/《一個新世界》作者
偉恩‧戴爾/自我啟發之父 

診間常有人要我推薦好書,其中我最常推薦的書,就是這本《我需要你的愛,這是真的嗎?》。——許瑞云

一路走來,最終我發現,不是我的讀者、網友、朋友、同事、親人、家人放過了我,而是我放過了我自己。我需要你們的接納和支持,這是真的嗎?我需要你們的愛和理解,這是真的嗎?拜倫‧凱蒂的這本書可以幫助我們找到真相,而真相,可以給我們終極的自由。——張德芬

認識凱蒂十多年,她的轉念作業的確讓我受益匪淺。她鼓勵人們面對那些令人痛苦的念頭,透過練習,最後終將了解痛苦只是一層薄薄的思想。——賴佩霞

轉念作業這套方法可以讓人找出導致憤怒、怪罪、自憐等負面情緒的盲點,並且進一步將人際關係的種種挑戰轉化成機會和禮物。——吳家芸

我告訴大家要活在當下,拜倫‧凱蒂則提供了如何活在當下的簡單方法……凱蒂的轉念作業是給我們這個地球的一份美好祝福。——艾克哈特‧托勒(《一個新世界》作者)

拜倫‧凱蒂是我們這個時代真正偉大、激勵人心的導師之一。她對我個人有很大的幫助,我愛這個充滿智慧的女人。——偉恩‧戴爾(自我啟發之父)

我愛拜倫‧凱蒂和她的轉念作業,她似乎自然而然發現了佛教和自我探索的精髓,並透過她的教導和她個人的存在顯露出來。我常常建議我自己的學生和朋友親身去體驗凱蒂這個具有轉化效果的練習,因為那其中充滿了愛與智慧。——舒亞‧達斯喇嘛(《佛性的遊戲》作者) 

拜倫‧凱蒂的轉念作業是古老靈性探索方法的「平易近人版」,減輕了這個世界帶來的極度痛苦。這是個簡單的方法,每個人都可以用來解開跟工作、愛和家庭有關的難題,它同時也開啟了最深奧的靈性領域。——約翰‧塔蘭特(《鹽官犀扇:令人喜悅的禪宗公案》作者)

拜倫‧凱蒂是二十一世紀的靈性創新者,她獨特的方法務實而簡單,讓人們可以為自身的問題負責。——《時代》雜誌

她的方法可以讓人穿透多年的自欺欺人和強辯。——《洛杉磯時報》

醒過來,擊敗憂鬱吧,恆久的快樂只有四個問句之遙!——《泰晤士報》

 

作者簡介  拜倫‧凱蒂(Byron Katie)

美國最著名的心靈導師之一、心靈書籍暢銷作家、「轉念作業」創始人。

轉念作業誕生於1986年2月的某個清晨。那時,43歲的拜倫‧凱蒂在飲食失調治療中心的地板上驀地清醒過來,發現所有曾經困擾她的想法、所有的憤怒全都消失不見了,她從憂鬱症纏身的家庭主婦,變成一個像小孩般開心又純真的人。許多人常常問她:「你開悟了嗎?」她總是回答:「我只是懂得分辨什麼會傷害你,什麼不會而已。」

從治療中心回家之後,凱蒂家裡開始擠滿了人,大家都想學習她領悟出來、用來質疑自身想法的轉念作業。1992年,她受邀到北加州,轉念作業便從那裡開始迅速向外擴展,各種邀約紛至沓來。很快地,轉念作業便以它特有的風貌進入社會每一階層。

凱蒂致力於教導世人終止痛苦。當她引導人們進行審視自身想法的轉念作業時,人們發現那些為自己帶來痛苦的信念——關於生活、他人或自己——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而他們的生命也從此改變。

轉念作業是從凱蒂的親身經歷而來,是一個簡單到讓人驚訝的方法,無論任何年齡或背景的人都可以運用,所需的工具只有紙筆和一個開放的頭腦。透過這個方法,任何人都能學會追溯痛苦的起源,並從根本處清除痛苦。

凱蒂不僅告訴我們世上一切問題都源自我們自己的想法,更提供了一把開啟心門、釋放自我的鑰匙。她周遊世界各地傳授轉念作業,所到之處都大受歡迎。除了公開演講之外,她也經常在企業、學校、教堂、監獄和醫院現場示範。

拜倫‧凱蒂的網站:https://thework.com/

看更多

得獎紀錄

★2021年度博客來 心理勵志 Top72

博客來總榜冠軍.心理勵志類冠軍
金石堂非文學類Top8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03900166
ISBN:9789861755656
320頁,25開,中翻,平裝,單色
看更多

電子書

歡迎於Readmoo、Kobo、Google、BookWalker、Pubu、Hyread、myBook、UDN讀書吧、Taaze讀冊、博客來洽購電子書

 

看更多

目錄

〈推薦序〉一本讓你與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更加圓滿的書 許瑞云

〈推薦序〉我是我最終的愛 吳家芸

〈推薦序〉事實比我們想像的慈悲多了 賴佩霞

〈推薦序〉想得到愛,有一種容易許多的方法 約翰.塔蘭特

〈前言〉這本書是這樣來的 麥可.卡茨

〈導讀〉不再追求愛與認可,而是開始發現它們

第一章 你相信自己的念頭嗎?

凌晨三點的念頭:我覺得自己無依無靠

檢視白天的現實:一切事物都支持著我

將你踢出天堂的念頭

開始了解自己

念頭就那樣出現了

關於愛,你的念頭是怎麼說的?

第二章 質疑自己對愛的想法

尋求愛時的念頭和感覺

針對「尋求愛與認可」的轉念作業

如何審視自身想法?

轉念作業精簡版

第三章 你真的需要他人的認可嗎?

尋求認可的化裝舞會

◆練習:開始注意自己的念頭

◆練習:留意當你相信自己的念頭時,發生了什麼事

◆練習:精心打扮

◆練習:沒有禮貌的人生

談話、插嘴和聆聽

◆練習:插嘴

◆練習:注意力不集中

◆練習:只聽不說的午餐約會

轉念作業:你真的需要認可嗎?

◆練習:終極的認可給予者

如果沒有你需要尋求認可這個念頭,你會怎樣?

◆念頭的實驗:一杯茶

第四章 何謂墜入愛河?

阻礙你感受到愛的是什麼?

◆練習:如果沒有「我的快樂取決於他人」的念頭,你會怎樣?

愛的故事這樣發展

第五章 你的行為是愛,還是交易?

馬上就變成憤怒的,會是愛嗎?

為了得到愛,你會做哪些平時你不願做的事?

「如果你愛我,就會照我的要求去做」——這是真的嗎?

質疑「如果你愛我,就會照我的要求去做」的想法

誠實的溝通

◆練習:誠實地說「不」

說出你想要的

向你自己要

第六章 各種人際關係問題的轉念作業

我的女朋友沒有讓我快樂/妻子對我要求太多/我丈夫對於改善我們的關係毫不在意/我丈夫在性方面要求太多/我妻子不給我無條件的愛/我需要他了解我/我的女朋友不該離開我/我不可愛/她不該如此痛苦/我父母應該愛我、欣賞我/我應該是他唯一的愛/我的情人應該和我做愛/沒有我男友,我什麼都不是/我父親不該如此被動/我想要很多很多認可/我父親對我很不好/我的前妻應該原諒我/如果說實話,我就會失去女友/我丈夫應該回歸家庭/我的靈性導師讓我失望

第七章 假如我的伴侶有缺點呢?

轉念作業:「我厭倦了忍受他的缺點」

一段很糟糕的關係——跟誰的?

平靜地分手或留下

第八章 在愛中自由的關鍵

腳上的襪子讓你活在當下

你可以不帶恐懼地活下去

「如果我的孩子死了,我就活不下去」——這是真的嗎?

對抗現實會帶來痛苦

「這正是我需要的」——滿足你需求的捷徑

現在這一刻,我在管誰的事?

第九章 一段婚姻的轉變

拯救婚姻的轉念作業

第十章 你不愛的,有沒有可能是你自己?

阻礙你愛自己的事

◆練習:找出最讓你感到羞恥的事

◆練習:「我不想讓你知道的我」

◆練習:寫一封道歉信給傷害過你的人

◆練習:面對批評

第十一章 轉念作業為生命帶來改變的故事

不許親吻/用做飯來換取愛/只管說出自己的想法/善變的女人/和老朋友見面的全新體驗/一個精采的故事——在它還沒結束前/因為我正在這樣做/愛發脾氣的同事/對母親的怨恨轉為愛/瘋狂的婚外情/房子有沒有打掃乾淨都沒關係/一念之轉/清理馬桶而升起的感激之情/不再試圖把自己塑造成聖人/轉念,讓我的規矩瓦解/與泰迪熊共舞/過去我們經常爭吵/放棄當神的顧問/利用給人建議來尋找認可/擁抱丈夫的消極/妻子忘了來接我,不代表她不愛我/不再需要被崇拜/對前男友的期待/女兒原諒我了/真正體驗到我一直在「性」之中追求的東西/無所求的愛

第十二章 你就是愛

附錄 轉念作業進階工具

批評鄰人的轉念作業單

◆練習:把想開給別人的處方開給自己

◆練習:你的建議只能給你自己

看更多

各界推薦

〈推薦序〉一本讓你與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更加圓滿的書
               by許瑞云(花蓮慈濟醫院能量醫學中心主任、《哈佛醫師心能量》作者)

診間常有人要我推薦好書,其中我最常推薦的,就是這本《我需要你的愛。這是真的嗎?》。本書的中譯本其實已經絕版了,後來我請求出版社重新出版。很謝謝方智出版社費心跟擁有本書版權的國外出版社洽談,幸運地再度取得出版權,才有機會讓此書中文版重新問市。

心靈的痛苦常常會反應在身體的病痛上,而多數的痛苦都跟我們卡住的念頭有關,像是希望被愛、被認可,或是期待我們的家人、朋友能夠有所不同等等。一旦我們懂得轉念,能夠看清楚的話,無論是跟伴侶、父母、友人或同事的關係,都會開始改變。畢竟真正讓我們感到壓力和痛苦的來源,是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他人的行為。一個人最親密的關係,是和自身想法的關係,如何與自己的想法相處,決定了一個人生活中的一切,包括與他人相處的模式。

不妨問問自己是否常有下列念頭。當我們帶著這些念頭時,我們是如何跟自己、跟對方相處呢?我們和自我及他人的關係,會因此變好還是變差呢?如果我們放掉下列這些念頭,又會變得如何呢?我們和自我及他人的關係,又會有什麼不同?

如果你愛我,就會照著我的要求去做。

我的太太/先生對我要求太多。

我老公/老婆對於改善我們的關係毫不在意。

我丈夫在性方面要求太多。

太太/先生/爸爸/媽媽不給我無條件的愛。

我需要丈夫/妻子了解我。

我的女朋友/男朋友不該離開我。

我不可愛。

她/他不該如此痛苦。

我父母應該要愛我、欣賞我。

我應該是他唯一的愛。

我的情人應該和我做愛

沒有我的男朋友(女朋友)/先生(太太),我什麼都不是。

我想要很多很多的認可。

我父親/母親對我很不好,他/她不是個稱職的父親/母親。

如果說實話,我就會失去伴侶。

我丈夫/太太應該回歸家庭。

我厭倦忍受伴侶的缺點。

如果我的孩子死了,我就活不下去。

在還沒有解開那些痛苦的念頭時,即使不斷地去按摩、泡澡、做SPA,用最好的精油,想盡辦法寵愛自己,只要結束抒壓的行程,回到日常生活時,同樣的念頭又會再度纏住我們,讓人深感焦慮、痛苦、不安。

只有轉念去看清楚,願意深入自己的內在,去找尋答案,並且勇敢地擁抱事實,我們才能夠真正地從痛苦中解脫。

本書作者拜倫.凱蒂是個帶著正知正見的開悟者,總能輕鬆化解周遭人的煩惱,讓人撥雲見日。前述的各種痛苦念頭和感受,凱蒂在書中一一列舉,並且帶著讀者去看到更真實的全貌。

除了教讀者如何翻轉痛苦的念頭外,本書也提供很好的方法,讓我們學會如何去清除愛自己的障礙,包括清理讓我們感到羞恥的事,或是那些不想讓人知道的事情。

願此書能帶著大家走出痛苦煩憂,讓我們跟自己或跟他人的關係,都更加圓滿歡喜。

 

〈推薦序〉我是我最終的愛
               by吳家芸(轉念作業國際認證協導師)

我二十九歲時認識了拜倫.凱蒂,當時我在事業上有不錯的成就,是美國百萬圓桌的會員,但身心方面卻面臨了罹患乳癌、腦下垂體腫瘤,以及原生家庭和婚姻上的種種考驗。就在這樣的非常時期,我接觸到凱蒂,跟著她操練轉念作業。

轉念作業就這樣成為我生命中的良師益友,一路陪伴我至今。它的確是一套既簡單又威力十足的工具,因此,多年來我一直積極地推廣它。在《我需要你的愛。這是真的嗎?》這本書中,凱蒂同樣採用了轉念作業這套工具,相信對心靈受到束縛的朋友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其實,平靜和喜悅一直都在等著我們,只要我們停止向外討愛,轉而從自身來汲取愛、肯定、認可和自我讚賞,就能回到內在平安的「家」。

只要你願意開始使用拜倫.凱蒂提供的這套工具,讓它成為生命中的良師益友,安安靜靜地坐下來,提起筆,逐一回答她設計的「六道問題」,接著再反問自己「四個問句」,並且進行反轉,就可以讓那些驅使你必須向外去乞求愛、肯定、認可和讚賞的隱藏性信念暴露在陽光底下,幫助你從缺乏愛與讚賞的痛苦中解放出來。

轉念作業這套方法可以讓人找出導致憤怒、怪罪、自憐等負面情緒的盲點,並且進一步將人際關係的種種挑戰轉化成機會和禮物,藉此平衡我們的生命,回歸心靈的安寧,更能夠體會到生活當中的所有事件並不是衝著我們來的,而是為著靈性成長的需要而發生的。

就我的經驗,每當我的動機是為了從對方身上獲得愛與讚賞時,我的所言所行就會去附和對方的需求。然而,為他人而活的結果,不但因此失去了真我,同時也無法從對方身上得到自己渴求的愛。反之,如果我不去向任何人索求愛,就能夠感受到真誠的自我,贏得內心的平靜、自在和喜悅。

以我自己為例。幾年前,我曾經一個人獨自遠行,等到我返家後,卻意外發現我的伴侶居然有了外遇。當時的我既憤怒又痛苦,但我還是敦促自己拿出紙、筆,依照拜倫.凱蒂的指示填寫六道問題,並回答四個問句,同時反轉念頭。就這樣整整做了三個月的轉念作業,讓我看見以下這些折磨我的信念:

.我的伴侶不應該背叛我。
.一個人孤單地過日子是很寂寞可憐的。
.因為我不夠好,他才會有外遇。
.他不愛我了,所以才會去愛別人。

拜倫.凱蒂總是提醒我們:「天底下只有三種事:我的事、他的事和神的事。」在持續做轉念作業的過程中,我不斷地問自己:「他有外遇是誰的事?」也明確地了悟到:「他有外遇是他的事。」因為那是他的人生,他有權選擇。而我對他有外遇感到憤怒和痛苦則是「我的事」,起因於我想要操控他的愛。我相信我對他付出愛,他也必須回饋我愛與讚賞,因此我的愛是有條件的;當我的渴望與事實不符,就讓我陷入了失落和悲傷之中。

這三個月的轉念作業讓我最終能夠懷著平靜和感恩的心情和他道別,並且由衷地祝福他。直到今天,我們仍然是好朋友。

現在的我真正體驗到我是我最好的伴侶,因為我不再把注意力放在別人身上,我想要的愛和讚賞在我自身已經具足。而透過這次情感創傷的機會,我療癒了自己長久以來對兩性關係錯誤的隱藏性信念,也改善了和親朋好友之間的關係。

《我需要你的愛。這是真的嗎?》一共有十二章,都是在處理人際關係當中的愛、肯定、認可和讚賞等信念問題。如果你的痛苦來自婚姻,我會建議你從第七章和第十二章開始讀起。

當你體會到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是來自尚未審視的信念,並且循著四個問句往內心深處去挖掘,讓答案自然浮現,接著反轉念頭,你可能會發現那些根深柢固的信念開始鬆動了。只要不再執著於舊信念,你的人生也會有新的轉機。

最後,我想引用拜倫.凱蒂說過的話:「如果我要祈禱,我會說:『神啊,免除我對愛、認可或讚賞的渴望吧,阿們。』」我由衷地祈禱,透過本書的實例和兼具慈悲與智慧的方法,能夠引導你認清那些關於愛的盲目信念,從「別人需要給我愛」與「互相討愛而彼此指責」的幻象中解脫出來。

感謝這本書的誕生,也謝謝你的參與。因著你清晰的洞見,撫平你自身「愛的傷痕」,並藉由愛自己來給出愛,也將為這個世界帶來愛的療癒。

 

〈推薦序〉想得到愛,有一種容易許多的方法
              by約翰.塔蘭特(《鹽官犀扇:令人喜悅的禪宗公案》作者)

本書作者最引人注目的,是她對愛的洞見,以及她傳授的、教人如何去愛的方法。書中將詳細介紹她非凡的發現,讓你知道這個方法是如何進行的,然後你會驚訝地看到,它是那麼顯而易見,如果你願意在生活中實踐她教導的方法,你的生命將徹底改變——我的生命就是這樣變得不同的。

為了避免你認為凱蒂有什麼過人之處,才讓她得以做到你做不了的事,稍微了解一下凱蒂的背景對你也許有幫助。看到她跟你並沒有什麼不同,你會知道,她教導的方法對每個人都有用,尤其是你。凱蒂的一生和大部分人一樣,平凡而普通,其中既有艱難困苦,也有喜悅成功;既充斥著錯誤的判斷,又飽含清晰的智慧。

在那些古老的故事裡,當智者走出沙漠,回到人群時,頭髮通常都留得很長,還穿著長袍——沙漠裡的人其實都這樣穿——然後迫不及待想跟大家分享他們的發現。在今天的美國,這樣的智者也許看起來更加平凡,例如,他們可能留著蓬鬆的頭髮和長長的指甲,還曾經是個房地產商人。拜倫.凱薩琳.米切爾(大家都叫她凱蒂)就是這樣的一位智者。她做過房地產生意,儘管髮型不再蓬鬆,而且穿的是簡潔的女性服飾,不是長袍,她仍然忍不住要跟大家分享她的發現。

凱蒂確實來自沙漠,她來自巴斯托。在故事開始之前,讓我先介紹一下這個沙漠小鎮。巴斯托位於南加州的莫哈維沙漠,是進入亞利桑那州之前的最後一站。它緊鄰一個空軍基地,鎮裡有鐵軌穿過,而鄰近沙漠的地方有一排排整齊的房屋,各家門前的花園裡盛開著軍眷們栽種的花草。即使按照沙漠的標準,莫哈維也算是荒涼的,連多刺的仙人掌也沒有,但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它真的很美。黃昏時分,如果你和凱蒂一起在莫哈維散步,溫暖的風會輕柔地撫摸你的臉龐和身體;落日餘暉下,岩石呈現出深深淺淺的顏色——褐色、黃色、黑色和紅色,投在沙漠上的陰影,則透著隱隱的藍。也許凱蒂會帶你翻過山谷,到有地下水涓涓滲出的地方,然後,你可能會開始覺得莫哈維沙漠是仁慈和藹的,並且相信凱蒂說的:沙漠是她的老師。

凱蒂的故事雖屬個人,但也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故事。她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有三個小孩、一個愛她的丈夫和一份事業,然後,她開始變得不快樂。一開始只是有些憂鬱,慢慢地,憂鬱不斷加重,接著突然發展成極其嚴重的憂鬱症。她胖了很多,開始酗酒,變得充滿憤怒和恐懼,每晚都要枕著左輪手槍睡覺——雖然枕著手槍睡覺在巴斯托不像在舊金山那麼稀奇,她的家人卻覺得非常不安。凱蒂依然繼續著自己的事業,可是在其他方面,她變得十分無助,覺得自己的生命毫無價值。到目前為止,這還只是非常普通的故事、非常普通的痛苦——儘管很劇烈。就好像你漫無目的、渾渾噩噩地過日子,直到有某個東西給你當頭棒喝,引起你的注意。

一個故事最吸引人的部分,通常始於主角從馬上摔下來那一刻,凱蒂的故事也是如此。她的危機十分嚴重,嚴重到無法自行化解;她陷得那麼深,以至於家人都懷疑她瘋了。後來,她住進一家飲食失調治療中心,因為那是她的醫療保險公司唯一願意付費的療法——這是此故事中一個很不錯、很現實、很有美國味的細節。不過這個荒謬的做法倒是幫了她的忙。進去沒多久,她所有的瘋狂舉動都停止了,但幫助她的既不是心理治療,也不是藥物——某天早上她睜開眼睛,從睡夢中醒來,她眼中的世界就這麼天翻地覆,而她的心也變了個樣。就像《聖經》裡的保羅在前往大馬士革的路上受到神的感召一樣,她的生命從此截然不同。那年是一九八六年。

那是一種無法解釋、突然發生的劇烈轉化,在東方被稱為「開悟」。突然間,一切都反轉了過來:過去她充滿恐懼與絕望,現在則時時刻刻感受到愛與仁慈。所有人都被她的轉變嚇呆了,尤其是她的小孩。他們說,她的變化就像黑夜和白天一樣分明,他們立刻意識到從此再也不必怕自己的母親了。突然間,她變得非常慈愛,傾聽他們,不再憤怒;她為他們的生命感到喜悅,這讓他們也變得欣喜。

但到底是什麼改變了呢?凱蒂有個非常簡單的發現。她注意到,過去她對自己的念頭一直深信不疑,而正是那些念頭把她嚇個半死。然後,就在她不再相信自己的念頭那一剎那,她的世界戛然而止,內在的衝突和恐懼消失得無影無蹤。她立刻對那些陷在同樣痛苦中的人感同身受,想要向大家解釋她發現了些什麼。這種連結與愛的感覺,正是一個幫助他人的方法的開端。

下面是凱蒂自己的說法:

我非常清楚、明確地了解到,一切都跟我以為或相信的恰恰相反;我對事物的看法和它們的本來面目完全顛倒,我總是用「我認為事情應該怎樣」的故事來反應——「我丈夫應該更誠實」「我的小孩應該更尊重我」等等。現在我發現,我一直在現實狀況上附加條件,而不是去面對真正發生的事情,彷彿我有能力支配現實一樣。

現在我很清楚,事情的真相和我認為的恰恰相反。我的丈夫不應該更誠實——因為他不是。我的小孩不應該更尊重我——因為他們沒有。我立刻成了一個熱愛現實的人,而我察覺到,這樣對我來說更自然、更平靜。

至於其他方面嘛……快樂的時候你會怎樣過日子?從外表看來,凱蒂的生活在某些方面確實有了很大的變化:她瘦了,然後她的憤怒和悲傷消失了。另外一些方面的變化則好像沒什麼不尋常的:她再婚了。她和兒女的關係變得很好、很親密,孩子們都過著平凡的生活——她女兒有兩個小孩,凱蒂講過她看著他們出生的故事;她的一個兒子喜歡騎越野機車,在洛杉磯製作很酷的搖滾樂;另一個則是電工,有三個小孩,喜歡家庭生活。

徹底發生變化的是凱蒂的職業生涯。自從她的世界戛然而止之後,每個遇到她的人都能感受到她身上散發出的生氣與臨在,於是巴斯托的人開始談論這位「散發光芒」的女人——彷彿她體內真的有光。人們開始向她傾訴自己的痛苦,她則把他們帶回家,請他們吃飯或喝茶。然後,她會讓他們坐在沙發上,寫下那些讓自己痛苦的想法。接著,她開始向他們問一些問題,就從「親愛的,這是真的嗎?」開始。凱蒂從來不告訴別人應該怎麼做或應該相信什麼,他們是自己回答那些問題的。然後,一個接一個地,人們的生活改變了——有些變得很快,有些則是慢慢改變。

從這個關乎個人的開端,凱蒂的教導隨著她被邀請到加州其他地方,然後到世界各地,而流傳開來。她幾乎到過世界各個角落上課——從日本的大阪到南非的開普敦,還包括聖城耶路撒冷和聖昆丁監獄。成千上萬的人學會了凱蒂的方法,然後他們又把自己學到的教給身邊的朋友,這使得她的東西傳播得更廣。她教導的方法和一開始時相比幾乎沒什麼變化,只是現在她已經沒那麼多時間為大家做飯了。她還是很自然地稱呼每個人「親愛的」或「寶貝」,這是她對人們溫柔的祝福。她所做的就是和某人坐在一起,讓他寫下為他帶來痛苦的想法,然後提出她那些問題。凱蒂總是從某人對他人的想法開始,那些想法通常都與希望得到他人的愛、認可、欣賞或讚美有關,也就是人們在工作或家裡與人相處時會產生的那些彼此糾纏的感受。凱蒂的智慧深入人心,為人們的心靈帶來仁慈與清明。如果你對「開悟」有興趣,她提供的是一個不必去寺廟或沙漠就可以開悟的方法。她的那些問題幫助我們整合自己與生俱來的智慧——那是在我們沒有恐懼和憤怒時原本就擁有的智慧。

凱蒂是這麼描述自己的發現的:

我的生命就像下面這則寓言: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裡,我進入莫哈維沙漠,邊走邊想自己的事,突然間,哇,我的天哪!一條巨大的莫哈維綠色響尾蛇就橫在我眼前的路上。我差點一腳踩到它!這兒方圓數哩內都沒有人,我可能會在痛苦中慢慢死去。我的心在狂跳,好像快從胸口蹦出來了,汗水沿著我的眉毛往下滴落,我害怕得動彈不得。

後來不知怎的,我慢慢回過神來,壯起膽子又看了那條蛇一眼。啊,謝天謝地!我發現那是一根繩子!那條蛇是一根繩子!噢,我跌坐在地上開始大笑,接著又哭了起來,然後就是接受這個事實。我甚至戳了它一下。

到底是怎麼了?我只知道一件事:我安全了。我知道我可以站在那根繩子上面一千年,再也不會被它嚇到。我覺得無比感激和輕鬆,哪怕全世界的人都被這條蛇嚇得尖叫著跑開、嚇得心臟病發作、嚇得要死要活,我依然可以毫無懼色地待在這裡,把這個好消息傳下去。我了解人們的恐懼,看見他們的痛苦,聽著他們述說為什麼那真的是一條蛇,然而,我絕不可能再相信他們,或者再被那根繩子嚇到。這簡單的真相已經烙在我心上:那條蛇是根繩子。

凱蒂的意思是,你有多痛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沒有開始質疑那些痛苦背後的念頭。你的心裡一定有某樣東西被你誤認為響尾蛇,但它實際上是根繩子。與人際關係有關的困惑都是同一種恐懼的不同形式,那種恐懼就是:如果沒有他人的愛或認可,你就無法快樂或無法生存;如果你沒有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努力討好你的上司、你的伴侶、你的同事,事情就會搞砸。而凱蒂讓我們看見,想要得到愛,其實有另一種不那麼不顧一切、容易許多的方法:

我如何幫助那些把繩子當成蛇的人呢?我幫不了他們。他們必須自己領悟到那是繩子,不是蛇。他們可以相信我說的話,因為他們希望那是真的,但在自己看見真相之前,他們心裡永遠會相信那繩子是條毒蛇,他們正處於危險中。

我們的念頭就像那些被誤認為蛇的繩子,而轉念作業針對的就是心裡的蛇——那些妨礙我們去愛,也妨礙我們感受到愛的念頭。我可以看出人們心裡那些沒有愛、充滿壓力的想法都是繩子,而轉念作業就是要幫助你發現,你心裡的那些蛇,真的全都是繩子。

凱蒂最了不起的發現是,當你真正開始質疑自己的念頭,你將了解到這個世界比你過去想像的要仁慈許多,所以你完全沒有必要在恐懼中入睡,在焦慮中醒來。當你真正開始留意時,你會發現這個世界充滿了愛,沒有什麼不沐浴在愛中,也沒有誰缺乏愛的滋養。

看更多

試閱

第二章 質疑自己對愛的想法

尋求愛時的念頭和感覺

從念頭來檢視強烈的情感或痛苦——特別是與愛有關的痛苦——起初也許讓人覺得有些怪異,但如果你能慢下來觀察一番,你會發現總是有一個特定的想法引發了讓人緊張的情緒。對於愛的焦慮,就是由一些簡單而稚氣的念頭引起的,那些念頭人人都有,連九十歲的人也不例外。「我需要你的愛。」「如果沒有你,我就會迷失方向。」這類未經質疑的想法假裝將你引向愛,實際上,它們是通往愛的障礙。

心情不好的人有時會說,他們找不到那個讓自己不開心的念頭,只感覺到一股情緒湧上來,但這並不表示那個念頭不存在。比方說,你對他傾訴衷腸,他卻毫無回應,只是起身離開房間,留下你一個人坐在那裡,覺得彷彿世界末日。你心裡或許想著:「他對我沒興趣。」接下來你的念頭可能會變成:「我幹麼自討沒趣?根本就沒人在乎我。」

如果此刻你並不覺得不開心,那就回想一件過去曾讓你十分難受的事情,並讓自己安靜下來,允許過去的感覺重現。如果你很難受,而且似乎找不到那股情緒背後的念頭,可以試試下面這個方法:花點時間往內在走,前往感受最強烈的地方,讓自己沉浸在那個感覺帶來的身體覺受中。為了你好,讓自己重新痛苦、難受一次,只是這次給它個聲音——如果感覺會說話,它會說些什麼?會對誰說?

不要著急,聽清楚它說的每句話,不然你得到的很可能是一些看似明智或仁慈的東西——你認為自己「應該」有的想法——而不是心裡真正有的那些令你痛苦的念頭。

比方說,你和一位新朋友外出旅行一星期歸來,而這次的旅行讓你大失所望。如果你真實的感受是「你真讓我失望」「你傷害了我」「你說謊」「你根本就不是你裝出來的那種人」,那麼,「我的期望太高了」這類理智的念頭就不是你要找的。你該尋找的,是你的真實想法,也就是你那一刻在心裡像孩子般脫口而出的念頭。請你盡可能不加修飾地將它寫下來。

在痛苦或憂鬱中,常常有一些你抱持了很久、抱得很緊的念頭,你完全不知道它們的存在,所以也從未停下來問問自己是否真的相信它們。

如果你停下來問一問,會怎麼樣呢?假使有一種方法可以檢視你是否真的相信那些最困擾你的念頭呢?「轉念作業」(The Work)——也稱為審視、檢查(inquiry)——正是這樣一種方法。剛開始,轉念作業似乎只是「方法」,但是當你審視自身想法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它變成一種習慣,成為你處理念頭的自然反應。相信自身想法這件事似乎越來越「不自然」、不合常理,你明白那是愚弄自己的一種手段;你越來越清楚地看見轉念作業帶你回到現實。

那麼,要如何進行轉念作業,審視自己的念頭呢?

針對「尋求愛與認可」的轉念作業

在真正介紹如何審視自己的想法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它的整個過程,讓你感覺一下。

這是真的嗎?

找到那個讓你不舒服的念頭之後,第一步就是問自己它是不是真的——往自己的內在走,以你所知的真相來檢查,看看你是否真的相信那個讓你難受的念頭。它與你所知的實際狀況相符嗎?絕大部分情況下,它都與現實不符。

沒有理由相信想法與現實相符。當你在生活中前行,心裡出現的那些念頭就如同毫無根據的瞎猜,只不過是一些模糊的企圖,想要弄清楚你的周遭和內在世界正在發生的事。在追求愛與認可時,你大部分的念頭不是在解讀你在乎的那個人的行為,就是在猜測對方心裡想些什麼。

在某種意義上,每個念頭都提出了一個像這樣的問題:「是這樣嗎?」如果要準確表達某個跟我們對某件事的感知有關的念頭,可能會是:「我認為他對我很無禮——是這樣嗎?」不過就像孩子一樣,我們傾向把注意力放在讓人警覺的部分——「他對我很無禮」——然後緊抓住這個想法,把它當作事實來反應。於是我們陷入痛苦,或者開始攻擊對方,而沒有去回答那個念頭裡隱含的問題:「他對我很無禮——真的是這樣嗎?」(搞不好你對他友善地揮手時,他之所以沒回應,是因為他沒有戴眼鏡而沒看見你?)

有這個想法時,你會怎樣?沒有了這個想法,你又如何?

任何一個不舒服或有壓力的感覺都是在提醒你:你相信了一個不真實的念頭。在這個步驟中,你首先要檢查當你相信那個念頭時,發生了什麼事,細心留意它如何影響你的情緒和現實生活。比方說,如果你心裡想著:「喬治根本不在乎我。」仔細看看你是如何在那個想法的掌控之下生活的——那個念頭如何影響你?當你相信那個念頭時,你如何對待自己和他人(包括喬治)?你可憐自己嗎?你覺得受傷和憤怒嗎?你是不是因此覺得自己成了受害者?你是不是不理喬治並給他臉色看?你是不是會斥責同事或小孩?那個念頭會影響你的睡眠嗎?

接著想像一下,如果沒有那個想法(你不相信,或甚至無法想到那個念頭),你的生活會是怎樣?暫時不去考慮那個想法是否真實,這裡的重點在於讓自己試著去體驗如果不相信那個念頭會怎樣。想像你正看著喬治,心裡沒有「他根本不在乎我」這個想法,然後在那樣的體驗中待一會兒。

這個步驟是要讓你留意相信某個念頭的結果。先讓自己完全沉浸在「有」那個念頭的生活之中,然後再嘗嘗「沒有」那個念頭的滋味。

反轉念頭:相反的想法也同樣真實嗎?

這是審視自身想法的最後一步。頭腦就像鏡子一樣,可以把事情反向導正。所以,請將你的念頭反過來,盡可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反轉它,然後問自己:「反過來的版本和你原先的念頭比起來,是不是同樣真實,或者更加真實?」你會發現,它們往往比原本的想法更真實,或至少同樣真實。

現在讓我們反轉「他對我很無禮」這個想法——首先轉向對方,然後轉向自己,接著轉到反面。

.我對他很無禮。(當他沒有對我揮手時,我立刻下結論,並嚴厲地評判他。)

.我對我很無禮。(我把一個可能無辜的行為變成無禮,是我在自己的頭腦裡製造了「無禮」,而我憤怒的念頭讓我覺得自己渺小又刻薄。)

.他並未對我無禮。(也許他根本沒看見我,也許他正在想心事。我無法真正知道他的意圖是什麼。)

當頭腦想證明自己是對的,就會像一輛陷在泥沼裡的車,而且越陷越深。試著反轉念頭,並且思考一下反面是否可能屬實,這就好像你讓車子不斷地前進、後退,好讓它脫離泥沼一樣。

例如,你確信如果你的男友接受了一份千里之外的工作,會是件很糟糕的事。這念頭讓你焦慮萬分、不知如何是好,而反向思考會讓你看到被這個想法所困的頭腦無法看見的可能性:如果你的男友接受了那份工作,搬去外地,有沒有可能是一件好事?你的頭腦或許根本拒絕考慮這個可能性,完全就是卡住了。

然而,如果你能找到真實的理由來支持那個反過來的念頭呢(哪怕只有一個)?也許你會發現:你男友的新工作可能會讓他覺得很滿足,你們的關係或許會因此變得更好。如果你能找到這個念頭或許為真的一絲絲可能性,你的恐懼就會減少。也許因為他不在你身邊,你會有更多時間跟朋友在一起、開始鍛鍊身體,或者去上你一直都想上的課;也許他會搬到一個充滿活力的城市,於是你經常去看他,或者甚至搬過去,誰知道呢?你不必相信這些理由,或者真的採取行動——光是找到一個理由,就能讓你從泥沼中脫身。你以為很糟糕的事,或許並不如你想像的那麼糟——如果你願意考慮這個可能性,那麼你因此感受到的輕鬆與舒暢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

你或許會抗拒這個練習,不願反向思考,因為你擔心這會讓你害怕的事情發生。在上面那個例子裡,也許你擔心如果以開放的心態面對男友搬家這件事——哪怕只有一會兒——就會減弱你反對的力道。但如果你真正去審視那個想法,你會發現,事情很可能恰恰相反:當人們頑固地抱持恐懼的態度時,往往會讓自己一直想要避免的事情發生。反轉念頭打開了更多空間,讓你看到事情可以如何平靜地解決,這是你在捍衛某個立場時完全無法想像的。

如果有人覺得找到一個理由來支持反轉的念頭很困難(例如認為「這是個很大的挫折。就是這樣,沒什麼好說的了」或「這一切都會有最好的結果?不,我絕不會考慮這種可能性」),通常我會建議他們找出三個理由來說明反過來的念頭可能為真。當頭腦拒絕讓步時,你會發現找出三個真實的理由——哪怕它們一開始看起來很蠢或沒有意義——也會讓你脫離泥沼,回到通往各種有趣可能性的道路上。

第六章 各種人際關係問題的轉念作業

在這一章,你將看到有各種人際關係問題的人,用四個問句和反轉步驟來審視自己的念頭。這些段落取自真實對話紀錄——我問問題,由參加工作坊和課程的學員回答。你或許能認出一些也存在你自己關係之中的誤解,並且愉快地看到當背後的想法被質疑時,那些誤解是如何消融的。

當你的關係之中有讓你受傷的事物,卻又找不到原因時,你也可以進行相同的程序。坐下來,在紙上寫下你的想法,將焦點放在你對對方的抱怨上,不要心軟。可能的話,請誇大你在對方身上找到的缺點,把附錄的「批評鄰人的轉念作業單」當作指引,寫下對方是如何無禮地對待你、他應該或不應該做什麼、你對他的期望和需求是什麼、什麼是你再也不願忍受的。當你把這些都寫下來之後,請質疑自己的想法,問四個問題,然後把它反轉過來。

我的女朋友沒有讓我快樂

我很氣我的女朋友,因為她沒有讓我快樂。

「她應該讓你快樂」——這是真的嗎?

那是我想要的。

你能百分之百肯定她應該讓你快樂嗎?

不能。

這樣想注定會為你帶來很大的痛苦。當你相信這個念頭時,有何反應?

嗯,我很生氣,悶悶不樂,充滿怨恨。

當你相信這個念頭時,如何對待她?

我對她發火,跟她說話時很不尊重她。有時,我會像小孩一樣對她發牢騷。我不珍惜她為我做的一切,不感謝她。

沒有「她應該讓你快樂」這個念頭,你會如何?

獨立且自由。

會快樂嗎?

至少會快樂一些。

我也同意。現在把「她應該讓我快樂」反轉過來。

我應該讓我快樂。

現在說出三個能讓你快樂的具體方法——三件你沒有讓自己去做、卻因此責怪她的事。

嗯,我會和朋友一起去多看幾場球賽;我會看更多體育節目,而不心存愧疚;我不會覺得自己每次都必須跟她一起去和她姊姊、姊夫吃飯。

很好。除了你自己之外,你不必等任何人來讓你去做這些事。你可以為自己的快樂負責,讓她喘一口氣。能讓你這樣做的一個方法,就是繼續去探究你的思考過程,讓自己從「我的生活都是女友的責任」這個念頭中解脫。你只能從內在發現真正的快樂,除此之外,你什麼都不需要。還有另一個反轉句。

我應該讓我的女朋友快樂。

是的,為了你自己,因為這是你自己的人生觀。當然,你不可能讓她快樂,你不可能讓任何人快樂,那是沒有辦法的。但你可以買花送她,對她好一點、慷慨一點,並且在你認為她應該為你的不快樂負責時,檢視一下自己。你可以把你自己想要的那些給她,這種給予會為你帶來快樂,而這正是你希望從她那裡得到的。如果我想在早上讓我丈夫喝杯咖啡,我會把咖啡煮好,拿去給他,然後把咖啡放下來;如果他不要,我會了解那反正不是為他做的。我煮咖啡時很愉快,我只是在為自己服務。無論他要不要喝,當他說「謝謝」時,我會很納悶他到底在謝我什麼,我替他煮咖啡是為了我自己,為了體現我對他的愛。一旦了解這個道理,生活就是一場美好的夢。

 

我父母應該愛我、欣賞我

父母應該愛、應該欣賞自己的孩子。

「父母應該愛、應該欣賞自己的孩子」——這是真的嗎?

是的,千真萬確!

說得真妙。你能百分之百肯定這是真的嗎?

可以!

噢,那我們都應該把生活停下來,愛你、欣賞你?我不這樣認為!那是個荒謬的想法,因為它在對抗現實。我怎麼知道父母不應該愛及欣賞自己的孩子呢?因為有的時候,他們並不那樣做。難怪你那麼憤怒。當你認為我們做父母的應該愛你、欣賞你、認同你,而我們不這樣做時,你有何反應?

一生都活在痛苦中。

是的,這是個令人非常痛苦的想法,是孩童時期折磨人的玩具,現在你可以把它放到一邊了。如果你已經準備好要面對了,真相會讓你自由。假如你再也不會有這個念頭、再也無法這樣想,假如不管你怎麼努力,它就是不回來了,你會怎樣?

我會變得自由,心情平靜。

所以,「父母應該愛、應該欣賞自己的孩子」——你能百分之百肯定這是真的嗎?請深入你的內在去傾聽答案。

我心裡有個非常強烈的聲音在說,就是應該那樣。

當然會有那樣的聲音。你一直不停地餵它,彷彿它是「餅乾怪獸」(注:餅乾怪獸是《芝麻街》裡的木偶角色,最出名的就是貪婪的胃口,老是喊著:「我要吃餅乾!」),而且你一直把那個聲音傳遞給你的妻子、子女,以及任何一個和你一起打發時間的人,想讓大家同意它說得對。你希望我們都體會到你受害有多深,最後,我們聽煩了,於是這恰好證明了你這一輩子對父母的看法!所以,請回到你的內在,因為只有你自己的真相才能讓你自由,而不是我們的。所有的答案都沒有對錯,在你了解自己的真相之前,你將繼續相信你的看法:一天到晚都很開心、很自由,是件可怕的事,因為假如你很快樂,要如何和我們連結、如何操控我們、如何繼續當個受害者呢?你以為如果放棄了那個信念,你將失去整個人生,甚至不知道該怎麼活下去。「父母應該愛、應該欣賞自己的孩子」——你能百分之百肯定這是真的嗎?他們曾經愛過你、欣賞過你嗎?按照你的說法,他們從來沒有。所以,你怎麼知道他們不該愛過你、欣賞過你呢?因為他們沒有,這就是現實!

哦,事情可以這麼簡單嗎?

我想你剛剛找到答案了。現在把「父母應該愛、應該欣賞自己的孩子」反轉過來。

我應該愛、應該欣賞我自己。

就是這樣。親愛的,除了你之外沒有別人,因為根據你的說法,你父母既不愛你也不欣賞你,剩下的只有你了。

 

第十章 你不愛的,有沒有可能是你自己?

試圖贏得自己的愛,和尋求他人的愛一樣痛苦,其結果也同樣令人無法滿足。而停止追尋的方法是相同的——當你真誠地去質疑那些跟你有關、未經檢驗的想法時,愛就發生了。

在每一個針對痛苦關係所做的轉念作業裡——無論是跟你的伴侶、跟你母親,或是跟你同事之間的關係——你總會發現,是你自己的想法造成了你的壓力,外面那個人不可能是你的問題。當你反轉念頭時會了解到,某個痛苦想法的反面其實同樣為真,甚至更加真實。有時候,你找到的反轉句可能是像這樣的句子:「我應該忠於我自己」「我應該了解我自己」,最後,「我應該愛我自己」。

對你來說,這也許不是什麼新聞,大多數人都曾經從朋友、家人或專欄作家那裡聽說過愛自己的道理。但你要如何愛自己?你似乎無法實踐你的反轉句,這個事實甚至可能變成另一種自我折磨。「我是怎麼了?我為什麼不能愛自己?」你無法強迫事情進行,只能做轉念作業,然後找出什麼才是真的。

如果你還沒化解那些讓你痛苦的念頭,儘可以去泡澡、點蠟燭、唸誦正向肯定句、想盡辦法寵愛自己;但只要你一離開浴缸,同樣的念頭又會回來纏住你。這就好像在策畫一項誘惑行動,只不過你想誘惑的對象是你自己。

這一章的內容跟誘惑和愚弄自己無關,相反地,這裡要討論的是如何不再愚弄自己。你已經知道妨礙你愛別人的唯一障礙,就是去相信自己的念頭,接下來你會發現,那也是你愛自己的唯一障礙。為了找到那些對你而言可能並不真實的信念,你必須問自己一些非常私人的問題——例如,讓你感到羞恥的是什麼?現在你還在怨恨誰(儘管你認為你不該怨恨)?你還無法原諒自己的哪些地方?

這個轉念作業並非操控,它深入你的內在去找到對真相的愛,並發現你自己的答案。如果你覺得愛自己很難,那麼你的轉念作業就沒有做完。

阻礙你愛自己的事
最讓你感到羞恥的事

想要發現愛自己的障礙,最好從最讓你感到羞恥的事情著手,這可能需要一些時間。我們對於那些羞恥的事嚴守保密原則,甚至竭力瞞著自己,在努力維持裝出來的自尊時,我們滿腦子卻是一些自己有多差勁、做的事情有多不可原諒的念頭。那些祕密迫切需要被審視,如果你正在隱藏,就無法自由。最後,那些讓我們覺得羞恥的事,成了我們所擁有、可以給出去的最佳禮物。

我們很尊重那些坦誠與人分享自己經歷了什麼樣的困難、又是如何走過來的人。當我們遇到那些以開放的心經歷巨大挑戰的人時,會被他們內在的真實吸引,然後他們也幫助我們找到自己的真相。

我想讓你知道,如實看清你到底經歷了些什麼是很安全的;如果你能發現那是你所擁有、可以傳給他人的美妙禮物,你將不再逃避。我也有過祕密,尤其是瞞著自己的祕密,而那些我在自己內在發現的東西,是我現在和大家分享的禮物。無論去哪裡,我都不再害怕會被發現些什麼,也可以和任何人在他們痛苦的信念中作伴,因為我曾經深入我自己的痛苦信念中。我質疑過那些信念,看著它們像夢一般地消失;我直視過信念這隻怪物的眼睛,看到的只是一個希望擁有我的愛的小孩。除了我自己的生命,還有什麼需要我珍惜的呢?很久很久以前,痛苦曾讓我瘋狂,如果我能做下面這個練習,你也可以。

【練習】找出最讓你感到羞恥的事

請慢慢進行以下這些步驟。要開始做這個練習或許很難,請記住,除了你自己,沒人有必要去看你寫下來的東西。這是給你的練習,所以請盡可能誠實、無懼。你即將步入另一層次的自由。

步驟一:

用簡短的句子寫下「最讓我感到羞恥的是__________。」例如,「最讓我感到羞恥的是我拋棄了我的小孩。」

步驟二:

這意味著什麼呢?請寫下你的想法。例如,「我拋棄了我的小孩,這意味著我是個很差勁的母親,他們永遠不會原諒我。如果別人知道我是這樣的人,會覺得我很恐怖,再也不想和我有什麼牽扯。而我的小孩也會成為和我一樣差勁的父母,我對他們的傷害永遠無法抹去。」列出你所有的想法。

步驟三:

逐一審視你列出來的那些想法,進行轉念作業。比方說,如果你認為「我是個很差勁的母親」,請問問自己:「這是真的嗎?我能百分之百肯定這是真的嗎?當我相信這個念頭時,有何反應?如果沒有這個念頭,我會怎樣?」然後把它反轉過來。

一旦你針對第一個想法徹底進行轉念作業之後,就繼續往下做。「他們永遠不會原諒我」——這是真的嗎?就這樣逐一審視你列出來的所有想法。

向你自己要求你的真相。請把每個問題都當作深層的靜心,提問之後,就溫柔地等待內心的答案浮現。

別著急,即使你已經思考過這個想法無數次,也不要認為你已經知道答案了。多年以來你一直相信的答案,此刻對你來說或許並不真實,你今天找到的答案可能會讓你感到驚訝,甚至震驚。什麼對你來說才是真的?無論是什麼,都把它們找出來,即使你認為別人會因此譴責你。

就算你覺得那些反轉句似乎很難實踐,也請找出三個真實的例子——不管多麼微不足道——說明反轉過後的念頭跟你原來的陳述相比同樣為真或更加真實。例如,「我不是個很差勁的母親,因為孩子生病時,我會照顧他們;我確保他們不會挨餓;我會記住他們的生日。」

當你質疑你最黑暗的祕密,並將它反轉後,你會發現,你原本以為它所代表的意義並不一定是真的。這趟旅程允許頭腦給你其他的真相——那些顯現出你的美好、你的良善的真相。你不須向自己隱瞞任何事物,讓你自由的,就是真相。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