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P0160004

如何找到滿意的工作【艾倫狄波頓人生學校】

How to Find Fulfilling Work
譯者 薛怡心
出版日 2013-01-31
定價 $240
優惠價 79折 $190
  • 分享至
數量
無法銷售

相關專欄

  • 試閱

內容簡介

 

你的才能,可以滿足世界的哪些需求?
興趣與工作結合,究竟是幸福,還是可怕的錯誤?
思考工作的意義,我們會更了解自己,也會因此改變衡量世事的尺度。

★「人生學校」話題新書系!英倫才子艾倫.狄波頓領銜主編
詹偉雄、蔡詩萍、褚士瑩 強力推薦!

是否覺得,最好的工作,永遠不是現在做的這一個?
好工作的定義,不只關乎金錢報酬,
還有它對心理、性格、人際關係帶來的損耗與提升。

許多人渴望在工作上獲得滿足感,但我們常陷於矛盾,一方面亟於追求金錢與地位,另一方面又渴望做有意義的事、發揮潛能。沒有選擇的人生固然令人難受,但如果選項多到一個臨界點,也有可能成為不可承受之重。我們太擔心自己做出會後悔的不當選擇,結果可能根本沒做出任何決定,繼續留在沒有成就感的職涯路上。

本書從實用且創新的觀點看工作,帶領我們走出選擇的迷宮,幫助我們克服改變的困難,找到讓自己發光發熱的工作。

【人生學校系列】
如果說人生是一所學校,
艾倫.狄波頓幫你找來了最好的老師,給你立即上手的建議!

在人生學校的課表上,你不會看到「哲學」「法文」「歷史」與「古典文學」這類科目,而是會看到「婚姻」「挑選職業」「養育子女」「財務焦慮」「死亡」及「改變世界」等課程。六本不同主題的勵志書,將為你帶來實用的建議,幫助你理清自己的情感,讓你在苦惱和困頓之時有所依憑。

書系主編艾倫.狄波頓這麼說:
在一個道德與實際生活都充滿了混亂的時代,勵志書迫切需要改頭換面重新出發。「人生學校」宣告了勵志書的重生,檢視人生的重大議題,包括金錢、理智、工作、科技,以及改善世界的欲望。
《週日獨立報》這麼說:
「人生學校」提供基本而務實的方法,協助我們從人生知識寶庫中取得無窮的思想珍寶。

如何思考性這件事
如何不為錢煩惱
如何改變世界
如何維持情緒健康
如何找到滿意的工作
如何在數位時代活得自在



作者介紹

羅曼.柯茲納里奇 Roman Krznaric
作家、文化觀察家,以及「人生學校」創辦講師,講授與職涯發展相關的課程,為人生學校撰寫《如何找到滿意的工作》一書。
他曾獲選《觀察家報》(Observer)「英國重要的生活思想家」之列,目前也擔任國際慈善組織樂施會(Oxfam)及聯合國等組織的顧問,協助這些組織透過同理心和對話,促進社會變革。
個人網站:www.romankrznaric.com

譯者簡介 薛怡心
畢業於師大英語系及師大翻譯所筆譯組,曾任中學教師、翻譯公司審稿、雙語雜誌主編等。譯有《輕鬆駕馭意志力》(先覺出版)。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P0160004
ISBN:9789861342061
頁數:200,中西翻:1,開本:1,裝訂:1,isbn:9789861342061
看更多

目錄

 

看更多

各界推薦



「知道」本身,有著巨大的力量   / 褚士瑩

 我相信「知道」本身,有著巨大的力量。

 比如說當我們自從學會九九乘法表之後,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回到不懂得乘法之前對於數字的想法。

 已經「知道」的人,無法揣摩「不知道」者的內心世界,雖然自己也曾經是其中一名成員,但是「知道」會巧妙地徹底磨滅在這以前的所有記憶。

 這是為什麼,每次我總是喜歡問那些嚮往環遊世界旅行的人,他們認為要去環遊世界,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每次,我總是會得到差不多的答案,大多數的人立刻就說是「金錢」,接著一定有人會說「時間」,在這之後,「健康」和「家庭」也都會被陸續提出來。

 「如果錢是最大的問題,那麼一張可以環遊世界一圈的機票大概多少錢呢?」

 每個人總是從五十萬、一百萬台幣開始猜,也有人認為需要兩百萬台幣。

 但是當我證明,一張最便宜的環遊世界RTW機票,原來六、七萬元就可以買得到,大家總是非常驚訝。那些覺得自己不可能有錢去環遊世界的人,突然也鬆了一口氣。原來環遊世界的機票,用買一輛摩托車的錢就足夠了。
 「詢問機票價錢,明明是非常簡單的事情,可是為什麼摩托車價錢這種稱不上重要的資訊人人都了解,對於當做夢想的環球旅行,卻連到Google上去搜尋一下,或是打個電話到旅行社都不曾這麼做呢?」
 「因為覺得根本不可能,所以就沒有勇氣去──」

 ──知道。

 可是一旦知道以後,環遊世界就沒什麼了不起的了,幾萬塊錢的機票,只是自己去或不去的問題而已,已經不是能不能實現的問題。

 同樣的,那些說沒有時間的人,一旦經過我的計算,發現一年五十二週,每個上班族本來就有週休二日,這樣一來就是一百零四日的週末,如果加上其他的各式各樣國定假日、颱風假、事假、病假、休假,任何一個社會人每年都有將近一百六十天以上的假日,也就是每年有將近一半的日子,本來就是假日,怎麼會說沒有時間呢?就算搭船環繞世界,也只要一百一十天啊!
 至於認為沒有健康的身體就無法環遊世界的,我告訴他們我的護士朋友法蘭克,在豪華遊輪上開設一間洗腎中心的故事,即使是一個星期要洗腎三次的糖尿病患,也因此可以像健康人一樣參加航海行程。我也不只一次在世界不同角落看到全盲的背包客在自助旅行,難道阻止我們去環遊世界的,是比洗腎或眼盲更加嚴重的健康問題嗎?
 至於那些認為自己有家庭牽絆,以至於無法去旅行的,我也會告訴他們我的好朋友阿瑟,如何放下全職工作、還在唸書的丈夫及當時兩個還是國小年紀的子女,到土耳其去尋找自己的第二故鄉,買了一間在地中海旁的農莊,過著自己種有機無花果,自己萃取第一道橄欖油的田園生活。如今子女也都長大成家,並沒有因為母親沒有天天在旁邊陪讀而成為問題學生,反而因為從小就看到雙親雖然超過了做夢的年紀,但是一個插班考大學一路念到法律博士,另一個藉由旅行尋找自己,都是誠實追尋生命夢想的人,所以對於父母的愛與尊敬,沒有因此而稍減。
 一一分析下來,似乎這些原先認為無法解決的難題,都不是真正的問題了,真正的問題是:「不知道」。

 知道與不知道,差別是很巨大的。

 知道世界是怎麼運轉的,是件比想像中更大的人生工程。

 我有一個同事,來自緬甸某個少數民族,在自己的家鄉是個非常優秀的社區發展專家。有一天,長期贊助他工作的瑞典NGO組織,要送他到斯德哥爾摩去受訓,當我們認為他很優秀,英文也很流利,應該不會有什麼困難的時候,另一個曾經去過瑞典受訓的緬甸同事,卻顯得憂心忡忡。
 「他這輩子只用過鑰匙開門,但到了瑞典卻要用感應卡,萬一毫無重量的感應卡弄丟了,他進不了房子,又不知道該怎麼求助的話,在熱帶成長,從來沒有經歷過攝氏三十度以下氣溫的他,可能會在下雪的北歐冬天凍死吧?」
 手機該如何儲值、銀行該如何開戶、為什麼大部分的人都在地底下移動(地下鐵)而不是在地面上,這些都不是輕易就可以回答的問題。

 這是為什麼,我一次又一次發現自己在泰緬邊境的移工學校,向這些剛離開緬甸鄉間的年輕人,開課解釋什麼是銀行業務,什麼叫做貸款、保險、信用額度、信用評比、資產管理。信用卡以及現金卡的區別,對於從來沒有使用過銀行,也不知道金融是怎麼回事的人來說,已經不可思議,我還沒開始說次級信貸、二胎、再保險呢。
 知道如何使用世界都這麼困難,知道如何使用人生,比想像中更不容易。

 兩年前,日本NHK出版了平安壽子的一本長篇小說,書名就叫做《人生的使用方法》,描述一對退休的夫婦,藉著找尋興趣,重新思考人生的方向。

 無獨有偶,前一陣子網路上也流傳一篇短文,說是當電器用品壞掉的時候,平時喜歡看產品說明書的五歲兒子總會冷冷的在一旁說:「我們自己沒按規定操作使用,當然容易壞!」延伸到思考我們是不是讀清楚了「人生使用說明書」,否則過度使用了人生,因為我們如何對待自己、對待別人、對待環境的方式,最後就會變成我們的命運。

 哲學訓練背景的作家艾倫.狄波頓在二○○八年夏天,於倫敦開設了一間「人生學校」(The School of Life),專門解答人生與生活上會面對的大小疑難問題,如:錢不夠用、對工作沒有熱情、兩性關係失調、如何保持冷靜、如何在數位世界中生存、如何讓世界變得更好等等。一般人隨時都能走進這間學校,並且在裡面得到想要的答案,我也認真的去上另類的「主日學」,我還記得那天的主題是「別過度看重幸福的重要性」。

 當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到倫敦去尋找昨天的歷史蹤影時,對於選擇在倫敦生活的人來說,倫敦卻是一個明天的城市,無論是最新的思潮、建築、發明、流行、藝術或是生活風格,對於未來的想像,才是讓倫敦一直走在世界前端、幾個世紀以來不斷向潮流的最前線滾動的真正原因。

 這是為什麼,作為一個旅行者,我總是為那些只去倫敦看旅遊書上景點的觀光客,覺得非常可惜。

 對於想要在倫敦尋找私房景點的朋友,我常常會推薦他們去被譽為「英倫第一才子」的瑞士作家艾倫.狄波頓開設的「人生學校」,上一堂自己喜歡的課。

 艾倫.狄波頓一九六九年生於瑞士蘇黎士,從八歲起在英國接受教育,曾求學於頂尖的哈羅學院與劍橋大學。他通曉法文、德文及英文,才氣橫溢,文章智趣兼備,書寫主題豐富多變。在二○○二年《旅行的藝術》風靡全球之後,目前已有二十多國語言的譯本,在台灣也擁有相當多的粉絲。二○○四年,在各界矚目之下,《我愛身分地位》於英國搭配由他所主持的電視節目一同推出,旋即登上英美暢銷書排行榜。全球死忠的書迷總是每年都翹首盼望狄波頓的新作問世,也總是意猶未盡。但並不是很多人知道,其實只要到倫敦,一年到頭都可以前往艾倫.狄波頓開設的「人生學校」去參加各式各樣的活動。

 狄波頓之所以會決定在二○○八年的夏天以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的方式創辦這所人生學校,我覺得跟他創作生涯的起因其實是一樣的。


 狄波頓曾經公開表示:「我在求學過程中感到非常失望,尤其是在大學期間,因為學校所教的一切似乎都無關緊要。我什麼科目都涉獵過,可是內心還是覺得空蕩蕩的……我要寫我自己想看的那種書籍!」而他所謂的那種書籍,就是利用廣義的文化來詮釋及定義人生。他認為寫一本能夠幫助人享受人生的書,是一件很美也很重要的事情。這是為什麼他從一九九三年開始以哲學論說文的形式,出版各式各樣的作品。

 人生學校也就是這個理想另外一種形式的具體呈現,供人學習如何解決日常生活的重要問題,像是給那些早上賴床不想去上班的人的生涯規畫、怎麼跟分手情人相處的人際關係、了解我們為什麼會說謊、如何在消費時代裡做有創意的旅行、如何自己一個人生活、如何變成一個別人眼中很酷的人等等。有些課是晚上開設的,地點又在商業街的精華區,所以適合白天逛街購物參觀累了以後來。如果意猶未盡的話,也有週末全天課程,甚至有在教堂裡進行的另類布道會,內容有趣而不可思議,像是強調悲觀比樂觀重要,或是作白日夢對人生的必要性等等。

 除了上這些不可思議的課程,學員還可以一起吃大鍋飯、參加小旅行、接受非傳統式的心理諮商。就算不打算上課,也可以純參觀,在有趣的附設商店購買一些倫敦別處買不到的紀念品——比如專門談孫子如何教阿嬤用手機傳簡訊的書。

 如果能夠到倫敦,從人生學校帶回一些人生的熱情,用新的態度面對日常生活,或許這將是倫敦最特別的紀念品也說不定。至於那些沒有機會到倫敦去上人生學校的,那就看書吧!
看更多

〈編者序〉
這是我想唸的「人生學校」 艾倫.狄波頓

1
教育的目的在於為我們節省時間,讓我們省卻嘗試錯誤的經驗。不論世俗或宗教社會,都是藉由這樣的機制,將其最聰穎也最堅毅的祖先,經過數百年來斷斷續續的痛苦摸索而得出的智慧成果,在一段有限的時間裡灌輸給社會裡的成員。
社會在科學與技術知識方面,早已接納了這種教育方式的思考邏輯。今天,一名主修物理學的大學生只要用幾個月的時間,即可吸收到法拉第畢生的學識,甚至在短短幾年內,即可嘗試突破愛因斯坦的統一場論,而社會絲毫不認為這樣的現象有任何可議之處。
這樣的教育原則,在科學領域當中顯得平淡無奇又毫無爭議,但一旦套用在智慧、在有關自我與道德指引的洞見之上,卻不免引來強烈的反對。奇特的是,如果有人打算讓一班物理系的新生自行搞懂電磁輻射理論,捍衛教育的人士必然會對這樣的做法嗤之以鼻;但另一方面,同樣的這群人卻又堅稱沒有任何人能夠將智慧教導給別人。
我向來認為文化絕對有能力因應我們所遭遇的難題。自古以來,對我們的個人與政治生活造成混亂的各種錯誤,一再為文化作品提供了大量素材。不論哲學、心理學、藝術、詩歌還是文學,都不乏探討愚痴、貪婪、肉慾、嫉妒、驕傲、多愁善感或勢利眼的內容。問題是,極少有人能夠有效整理這座寶庫,以適切的方式將其內容呈現給我們,原因就是那種毫無基礎的偏見,認為文化不該用來協助我們解決煩惱。
當今主流的世俗教育機構,都無意教導我們生活的藝術。若以科學發展史的歷程比喻,我們可以說,道德領域還處於業餘人士在自家倉庫裡操弄各種化學物質的階段,而不是專業人員在實驗室裡從事條理井然的實驗。大學院校裡的學者無疑是靈魂教育工作的主要候選人,但他們卻假藉先驗知識的重要性,而刻意拉開自己與實際需求的距離。他們逃避了引誘受眾的責任,對簡單明瞭的事物恐懼不已,並且假裝自己沒有注意到人有多麼脆弱,也無視於人有多麼容易忘卻一切,不論是多麼重要的事物。

2
這就是為什麼我和幾個同事在二○○九年春季一起創立了人生學校。人生學校是個讓人上課學習、購買書籍與接受心理治療的地方|全都聚焦於以明智的方式引導個人的人生。這是一所我希望自己當初能有機會就讀的學校。
我在上大學之前,原本把大學想像成一個非凡的場所,能夠讓人擺脫商業壓力,在優美的環境中與令人著迷的人物一同好好檢視人生的重大課題,從而成為更好、更有智慧也更有趣的人。我至今仍然會遇到抱持著這種想法的人|但這些人都有一項共通之處:他們從來不曾上過現代大學。他們之所以能夠懷有這樣的夢想,原因是他們有幸不必見識到醜陋的教育現實。
嚴酷的事實是,你若是前往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學,聲稱你想要學習「如何生活」或「如何成為一個比較好也比較有智慧的人」,對方必定會客氣地請你離開|要是他們沒有把你送到瘋人院的話。當今的大學,認為自己的工作是訓練學生精通一項特定職業(例如法律或醫學),或是讓人對文學或歷史等人文學科獲得基本認識|但沒有任何明確的理由,只是一種未經檢驗的模糊概念,認為花幾年的時間研讀文學可能對人有益。
在「人生學校」的課表上,你不會看到「哲學」「法文」「歷史」與「古典文學」這類科目,而是會看到「死亡」「婚姻」「挑選職業」「志向」「養育子女」「財務焦慮」及「改變世界」等課程。在這些課程當中,你會接觸到傳統大學所教導的許多書籍與觀念,但不太可能會感到無聊。在這裡,你不但可以交到朋友,也將從此能夠以不同觀點看待世界。人生學校裡設有一家書店,店裡的書籍不像一般書店那樣按照文學與歷史等傳統分類方式陳列,而是將探討同一種問題的書籍擺放在一起。因此,我們有一座書架的類別名稱是:「適合容易在夜裡憂慮的人士」,另一座書架的類別則是:「如何在婚後仍然保持快樂」。我們把這家書店叫做「靈魂的煉金術工作坊」。
我們藉著成立人生學校,希望以自己的微薄力量促使學習的方式出現改變|並且藉此提醒所有人,只要運用得當,文化應該會讓人覺得完全切合需求,不但令人振奮,而且總是能夠促使人生變得更容易掌握,也更加有趣。

3
現在,人生學校出版了第一套書,這是一套勵志書。「勵志書」是個非常危險的詞語,在世界各地都是如此,在台灣也一樣!勵志書的讀者雖然為數眾多,卻總是傾向於認為閱讀這種書是一種令人難堪的行為。如果有人想要瞬間瓦解自己在智識上的可信度,只需坦承自己閱讀勵志書,就可立即達到目的。
在文學經典當中,勵志書是最受嘲諷的一個文類|而且原因顯而易見。大部分的勵志書都出自最多愁善感的美國作家,在三百頁樂觀至極、不停重複而且充滿教訓意味的文字當中,承諾讀者可以從此獲得永生與數不盡的財富,並且徹底擺脫人生中一切令人沮喪的面向。難怪文化菁英的心中總不免認為只有笨蛋才會閱讀勵志書。
那麼,除了文化菁英與笨蛋以外的其他人怎麼辦呢?一般的假設是,人生並不需要以各式各樣的教訓加以指引,只要依循直覺行事即可。畢竟,你只需要脫離父母自立、找到一份還算滿意的工作、與一個對象建立情感關係、也許生養幾名子女、目睹自己的父母輩逐漸凋零,接著再目睹自己這一輩迎接死亡的到來。直到有一天,一項致命疾病開始侵蝕你的內臟,於是你平靜地告別人世,闔上棺蓋,便可算是完成了顯而易見的人生任務。
不過,大多數人可能都會暗自承認,生活其實沒有那麼簡單|而且若有個地方可以尋求答案,對人應該頗有幫助。過去兩千年來,東方與西方大部分的哲學思想都屬於勵志書類型。古代人在這方面最為擅長。伊比鳩魯寫了三百部左右的勵志書,幾乎涵蓋所有議題,包括《論愛》《論正義》與《論人生》。斯多噶派哲學家塞內加撰寫了許多著作,勸告他的羅馬同胞如何因應憤怒(這部《論憤怒》至今仍然非常值得一讀)。奧里略的《沉思錄》更堪稱是史上最優秀的一部勵志書,不論用來檢視一座帝國的崩解,還是用來協助面對財務困境的人士,都一樣切合實用。
不過,勵志書領域後來卻逐漸遭到摒棄,而成為當今種種古怪人物的專利:有些人為佛教或基督教的訊息披上新的外衣,宣稱我們只要相信自己、保持信心、認真努力、不要絕望,就能夠進入財富的天堂。有些人則是在著作中摻入一些淺薄的精神分析或道家思想。無論如何,現代勵志書作家共有的一項特色,就是他們都抱著強烈的樂觀態度。他們的一項重大假設,就是認為要鼓舞別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告訴對方一切都會順利成功。不過,勵志書領域裡那些遠比他們崇高許多的前輩,卻深知要讓人心情好轉,速度最快的方法是向對方指出世事其實和他們想像的一樣糟糕,甚至可能還更糟。或者,正如塞內加所貼切指出的:「何必為人生中的部分苦難啜泣?人生本身就不免令人流淚。」
為了嘗試稍微矯正這種狀況,我於是編輯了一套六冊的新式勵志書,全都帶有堅實的智識野心。這些著作都由個別領域的專家寫就,探討各項重大議題,包括工作、情緒健康、科技、金錢、性與政治運動。書中的語調正向但務實,不會太過熱切,也不會擺出一副教訓人的姿態。
一個文化若是願意讓輔導指引的做法、「人生」的學校以及勵志書,扮演其應有的角色,便有機會至少比先前的世代少犯一兩項錯誤。
我深深感謝所有受到這套著作吸引的台灣讀者,也歡迎各位造訪我們的網站,網址為:www.theschooloflife.com。
看更多

試閱

我發現,若想徹底粉碎、摧毀一個人,給予他最可怕的懲罰,就只要讓他去做一份毫無用處與意義的工作。這種懲罰會讓最兇惡的殺人犯,光是聽聞就膽顫心驚。
—杜斯妥也夫斯基,俄國文豪


第1章:追求成就感的時代 

工作,是為了什麼?

羅布.艾徹爾在英國利物浦長大,這地方有一半的人失業,最主要的行業是買賣海洛因。艾徹爾奮發向上,用功讀書考上了大學,畢業後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在倫敦當管理顧問。他的收入優渥、客戶也很好,家人都以他為傲。「照理說我應該很高興才對,但其實我內心很痛苦,」艾徹爾回憶道:「我記得公司交給我的案子,有些我根本沒有相關背景,卻要表現出一副專家的樣子。我知道自己應該要熟悉知識管理及資訊科技等相關領域,但這些我總是提不起興趣,一直覺得自己不適合這一行。」他費盡全力忽略自己的感受:

我告訴自己,能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就已經謝天謝地了,更何況是一份「很好」的工作。所以我更努力要求自己適應,而實在做不到的時候,我就會一心期盼著週末。我就這樣持續了十年,蠟燭兩頭燒,最後身體終於出了毛病,造成慢性壓力和焦慮。有一天,我覺得好像心臟病發作,還請執行長的祕書打電話叫救護車,結果原來是恐慌症發作。這時候我知道,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問題是,不管改走哪一條路—換跑道或是重新開始,似乎都行不通。我怎麼能拿舒適安穩的生活,去交換一個不確定的將來?這樣豈不是賭上了自己過去累積的所有成果?想要去追尋「意義」和「成就感」這種奢侈的東西,會讓我有罪惡感。祖父如果像我一樣有幸做這麼好的工作,難道會抱怨嗎?人生給我們出了一道很糟糕的單選題:金錢、意義,二選一。

莎米拉.訶涵在十六歲時立志要成為律師,促使她立下這個志向的原因,一部分來自於她對人權和國際特赦組織的關注,另一部分則是受到她最喜歡的電視影集《洛城法網》所吸引。不過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她希望從事一份讓父母滿意的工作。她父母是巴基斯坦人和東非的印度人,六○年代移民到英國,她父親從工廠工人一路努力向上,現在她雙親都是公益團體的重要幹部。「以他們的標準來看,所謂事業有成,就是成為律師、醫師或會計師,然後一步步爬上高階職位。」目前三十歲出頭的訶涵說:「我的決定,一五○%是受到他們的期望所影響。」她按照自己的規畫從法律系畢業,二十多歲的時光都用來考律師資格,後來成為一支避險基金的內聘律師。「我什麼都有了,是個多金的都會女性,也樂於讓法律成為我思考的邏輯。」但從事這工作五年之後,一切突然改變了:

那時我正在度蜜月,坐在西西里島的海灘上,突然有了頓悟。我發覺,似乎有點不對勁。我才新婚,剛要邁向人生的另一個階段,應該要感到欣喜才對。我如願成為一名律師,人生伴侶就在我的身邊,但我還是覺得少了點什麼。那塊「現在我的人生很圓滿」的招牌到底在哪兒?我坐在沙灘上思索,問題一定出在我的職涯。我職涯未來的樣子就清清楚楚擺在眼前,這讓我心頭一驚。我很清楚,自己將來的人生,未來的四十年,如果只是埋首辦公桌讓有錢的人更有錢,是一定不會快樂的。之前為了進入這個人人稱羨的行業,我費了好大一番功夫,可是現在我卻只是覺得:「我的職涯能帶給我的一定不只這樣。難道人生就這樣了?人生的收穫就只有這些?」當我體悟到自己目前為止的職涯其實沒有太大意義,我大吃一驚。
我非常擔心自己凡事只從法律面思考。法律定義了我,我真的覺得它定義了我。很多律師都是這樣—法律就是你的標籤,就等同於你。失去這樣的認同,會讓我同時失去安全感,內心一片空虛。如果你不是律師,那你是什麼?你是誰?度完蜜月回來,我發現自己因為對工作失去動力,陷入了惡性循環,但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我還真的上網去搜尋:「如果你厭惡自己的職涯,該怎麼辦」。

伊恩.金恩向來走跟別人不一樣的路,中學畢業後當了一年的街頭藝人,在歐洲各地表演倒立彈吉他。九○年代初,大學時的某個暑假,他和朋友從土耳其進入伊拉克北部,結識了一群庫德族自由戰士,搭上載滿機槍和火箭筒的吉普車走遍各地,甚至還曾遭到綁架,幸好後來驚險脫逃。金恩回國後創辦了一份全國性學生刊物,不過只發行了六期就停刊,接著又擔任一個政黨的志工研究員。他從沒做過什麼職涯規畫,後來成為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重建和平專家,幫助科索沃推行新貨幣,並與阿富汗戰場上的士兵合作。他還抽空寫了一本哲學書,並在敘利亞當了一年的單親家庭主夫,在大馬士革難民營中照顧他的小孩。
金恩在太太懷了第二胎之後,決定放下不穩定的自由工作者身分,回到倫敦找份安穩的工作養兒育女。他後來進了公家單位,擔任政府的海外人道主義政策顧問。他充滿熱忱地描述:「工作接觸到的議題都很吸引人,工作上遇到的人帶給我很多啟發,而我也能夠發揮自己對衝突局勢的第一手知識。」然而他心中隱隱覺得不自在,總覺得從事公職並不像他眼中的自己,工作和自我並不相符:

這份工作很有趣,但對我這樣的人來說還是太過制式了點,我覺得這不是真正的我。早上搭地鐵上班的時候,有時我會特別意識到自己是身著西裝、年約四十的中產階級白人男性,住在典型的倫敦郊區。我想著:「以前那個在地鐵上倒立彈吉他的傢伙,到哪兒去了?」
我看起來就跟大多數普通上班族沒什麼兩樣,但我仍然認為自己非常反骨。用自相矛盾來形容或許太過強烈,但我心裡確實在拉扯。在我人生的這個階段,我必須接受這種拉扯。我甚至是過分遵循常規,因為我的孩子還小,家裡全靠我這份薪水。我沒打算辭職,但有時仍不禁懷疑:「難道真的要一直這樣下去?」

對工作的遠大期許

追尋能帶來成就感的工作,是現代才有的觀念。有成就感的工作能帶給人深刻的目的感,反映我們的價值觀、志趣和人格。翻開塞繆爾.詹森一七五五年出版的著名英文辭典,你會發現辭典裡根本沒有「成就感」(fulfillment)這個詞。幾個世紀以來,西方社會的人民都拚了命求取溫飽,沒有餘力思考自己的職涯是否令人振奮、能不能充分發揮個人才能、能不能讓內心感到幸福。如今生活水準普遍提高,我們才有充裕的心力,期待自己的人生旅程可以有更多收穫。

我們已經進入一個講求成就感的新時代,對於工作的期望已經從金錢,提升到了人生的意義。傳統觀念中那種薪資優渥、工作穩定的體面職業,對艾徹爾、訶涵和金恩而言是不夠的。有薪水可以付貸款仍然很重要,但他們還需要其他東西來滿足人生在世的追求。抱持這種觀念的還不只是他們,我在為這本書準備寫作題材的過程中,曾經請數十位受訪者談談自己的職涯歷程。他們分別來自十幾個國家,有壓力沉重的銀行家,也有筋疲力竭的女服務員;有背負助學貸款的年輕研究生,也有想重回職場二度就業的媽媽。幾乎所有人都期望,自己的工作不只是為了餬口而已。

然而對其中大多數人來說,要找到有成就感的職涯,卻成了他們人生中最大的難題。有些人因為苦無機會或缺乏自信,只能繼續在自己覺得乏味的工作上舉步不前;有些人則歷經一連串的摸索和失敗,終於找到自己熱愛的工作。許多人還在努力追尋,不過也有不少人不知該從哪裡開始。幾乎所有人都曾在某個時刻意識到,自己的工作對自己並沒有真正的助益,觸發這種想法可能是因為心頭一陣恐慌、恍然大悟,或是逐漸發現自己就像是在跑步機上原地踏步。這些人轉換職涯的故事之所以能帶給我們啟示,是因為他們沒有選擇平平順順、幸福快樂的童話,而是走上了崎嶇艱難、千辛萬苦的歷險。

這些受訪者的經歷反映出,現代的工作環境出現兩種過去沒有的負面情緒:大家對工作普遍感到不滿,並蔓延著一股憂慮,不知該如何選擇合適的職涯。過去從來不曾有這麼多人覺得自己在工作上扮演的角色,竟如此缺乏成就感、如此令人茫然。西方大多數調查都顯示,至少有一半的工作者不滿意自己目前的工作。一項橫跨歐洲多國的研究也指出,六○%的工作者表示如果可以重來,他們會選擇別的職業。美國人的工作滿意度,跌到二十多年前有紀錄以來的新低水準—四五%。除此之外,「終身職」已經成為二十世紀的歷史遺跡,取而代之的是約聘、臨時工,還有「游牧式」的職涯轉換。平均在一項工作上頂多維持四年,這使得我們愈來愈常做出各種違背自己意願的選擇。職涯的抉擇,不再是我們在懵懂青澀的十五、二十歲時,做一次就好的決定,而已經成為我們在工作生涯之中,必須不斷面臨的兩難。

追求有成就感的職涯,逐漸成為我們自我期許的一部分,但真的有可能找到一份工作,讓我們既可以成長茁壯,又能充分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嗎?這會不會只是一種烏托邦式的理想,唯有少數得天獨厚的幸運兒,才能夠如願贏得夢寐以求的理想工作;只因為他們負擔得起各種昂貴的教育,或是有雄厚財力,可以開一家嬰幼兒瑜伽咖啡廳而不怕賠錢,又或者擁有必要的人脈。

一般對這些問題的看法會分成兩種。第一種看法是「認份」,認為我們應該壓抑自己的期望,並認清工作對絕大多數人而言(包括我們自己),原本就是單調乏味的苦差事,這點是不會改變的。還要我們別再陶醉於「成就感」的美夢,要記住馬克.吐溫的名言:「工作是必要之惡,能免則免。」從被迫蓋金字塔的奴工,一直到二十一世紀服務業沒有靈魂的「麥工」(McJob,意指低薪、無聊、沒有前景的工作),工作自古以來就是一頁辛苦、乏味的歷史,而「工作」這個詞本身的意義,正好精確捕捉了這段歷史的精髓。俄文的工作是robota,源自rab(奴隸);拉丁文labor的意思是單調或辛勞;而法文的 travail 是從 tripalium 演變而來,是指一種三根棍子組成的古羅馬刑具。早期基督教的觀點詮釋得最為精采,認為工作是一種詛咒,是伊甸園對罪惡的懲罰,上帝處罰我們必須用眉毛上的汗水來換得日用的食糧。如果聖經不符合你個人的信仰,我們也可以從佛教觀點來看。佛教主張眾生皆苦,佛教思想家史蒂芬.巴契勒(Stephen Batchelor)寫道:「因為執著於人生應該不同,所以苦悶。」

認份的觀念是要我們接受:工作是免不掉的,而且只要能讓我們衣食無缺,又可以給我們充分時間追求下班後的「真正生活」,就應該接受這份工作。要抗拒那些理想派專家所蠱惑的成就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自己堅定地接受現實,甚至是屈服順從,不讓自己的心飄向什麼有意義的職涯。

我個人採取另一種樂觀許多的看法,認為我們確實能夠找到理想的工作,可以提升自己的人生、拓展自己的眼界,讓自己真正像個人。雖然西方社會直到二次大戰尾聲,才逐漸普遍接受追尋有成就感職涯的觀念,不過這個觀念其實根源於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個人主義的崛起。將個人的獨特性視為優點,是到了文藝復興時期才開始流行。文藝復興以藝術和科學的非凡發展著稱,擺脫了中世紀教會教條和社會順從的桎梏,也因此誕生種種高度個人化的文化創新,例如自畫像、個人日記、自傳式的寫作體例,以及名字字母縮寫的印章等,藉此證明個人有權塑造自己的身分、決定自己的命運。這種表達自我的傳統延續到了今天,比方說,我們會用自己所穿的衣服、所聽的音樂,來展現個人特色。所以我們同樣應該尋找一份工作,清楚告訴大家我們是誰,未來又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當然我也知道,有些人幾乎沒有任何機會可以實現這個目標,尤其是貧困和遭受歧視的邊緣弱勢者。如果你得靠最低薪資勉強養家活口,或是得在不景氣時到附近的就業輔導中心排隊等工作,那麼想要以職涯提升人生可能是一種奢望。

然而對大多數生活在富裕西方國家的人來說,追尋有成就感的事業可不是不切實際的烏托邦想法。過去的辛苦已經得到緩解,你不會明天一覺醒來,就被迫在英國蘭開夏的紡織廠一天工作十四小時,或是赫然發現自己身在美國密西西比的奴隸農場採棉花。我們發現過去一個世紀以來,職業選擇的範疇無比遼闊,各種有目的感的工作機會帶給我們新的希望。是的,標準提高了:我們對工作的期許,比前幾代人要高得多。但是,當有人問起那個老掉牙的問題:「你是做什麼的?」請把目光放在充滿活力的答案,讓自己感到人生是在做真正有價值的事情,而不是將歲月虛耗在會讓自己後悔的職涯中,使人生徒留苦澀滋味。

認份?千萬別再這麼想。如果你正在尋找的,是符合個人志向的遠大職涯,而不只是為了餬口的「工作」,那這本書正適合你。本書是一道指引,幫助你把工作和生活帶往新的方向,使你的事業和真正的自己更緊密結合。

我會將兩個重要的問題交織在一起探索。第一個問題是:有成就感的職涯,核心要素是什麼?我們必須了解,自己真正在追尋的到底是什麼。結果發現,有三個基本要素:意義、影響力和自由。這幾項都不容易達到,而且要追求這些,必然會讓人更加天人交戰。舉例來說,是該選擇薪水高、社會地位也高的職業,還是符合自己理念、有機會做出改變的工作?是該在一個專門領域裡達到高度成就,還是該橫跨多個領域獲得「廣度」的成就?我們又該如何在事業發展、養兒育女,以及享有更多休閒生活之間,取得平衡?

第二個問題貫穿了整本書:我們該怎麼轉換職涯跑道,並在發展的道路上做出最好的決定?雖然我無法提供適用於所有人的策略藍圖,不過倒是可以提出三個該採取的步驟。首先要了解,我們之所以邁不開步伐離開原本的工作,走向新的職涯,是基於哪些困擾和憂慮。接下來則要抗拒迷思,別誤以為前方有個最完美的工作等著我們去發掘,而是應該找出「多重自我」—也就是要尋找各種可能適合自己各個性格面向的職業。最後,我們必須扭轉過去轉換職涯的一貫做法,不要再「三思而後行」,改成「先行而後思」—先採取行動,再檢討得失。嘗試各種工作,實際測試不同的自我。有沒有想過,給自己來一趟「職涯壯遊」(radical sabbatical)?

為了回答上述三個問題,我們會從三位知名人物的人生中尋找啟發,分別是達文西、居里夫人,以及美體小鋪創辦人安妮塔.羅迪克。另外我們也將從哲學家、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和歷史學家的著作中,找尋有用的見解。我們還要透過實務(但可充分發揮想像力)的練習,例如撰寫個人求職廣告,來幫助我們釐清自己的想法,並聚焦職業選項。我們還要向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學習,包括一位比利時女性,她送給自己的三十歲生日禮物是在一年內嘗試三十種不同的工作。還有一位澳洲的冰箱維修技師轉行成為「送行者」,藉此獲得了成就感。此外,我也會談談自己的職涯經驗和嘗試,比如從記者到園丁、從老師到社工,還有從電話行銷、網球教練,到一對雙胞胎的保姆。

我們即將展開探索之路,了解自己該選擇哪一條職涯的道路為什麼如此難以判斷。不過在啟程前,請花幾分鐘思考以下問題,如果能與朋友討論更好:

.你現在的工作,對你自己,對你的心理、性格、人際關係,是好還是壞?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