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T0400057

了不起的我:0到99歲適用,自我發展的心理學

了不起的我:自我发展的心理学
作者 陳海賢
出版日 2020-08-01
定價 $340
優惠價 79折 $269
  • 分享至
數量
加入購物車

相關專欄

  • 試閱

書活網特推

看更多

內容簡介

✦熱門知識平台羅輯思維策畫熱門課程 、12萬「得到」APP付費用戶親身實證
✦半年狂銷20萬冊,讀者公認值得一輩子收藏的好書
✦10萬人親測有效+看完就能用得上的心理學工具,帶你突破人生關卡,成為「了不起的我」!
✦武志紅、馬東、高愛倫、馮唐、熊仁謙、鄭匡宇、劉軒、歐陽立中、羅振宇、蘇絢慧──誠摯推薦
✦羅輯思維、得到app創始人 羅振宇,兩度專文推薦

人人都想學心理學,但不是為了從事這個專業,
而是為了解決內心的問題,改變自己。
這也是作者寫作本書的目的,
讓大家掌握心理學的精華、有效的工具和方法,創造更滿意的人生。

一套實現人生突破的系統方法
0~99歲都適用的自我發展心理學

心理學博士陳海賢把心理學領域的研究成果,轉變成人人可以掌握的自助能力,打造出一套全新的理論——自我發展心理學,從行動、思維、關係、瓶頸期和人生地圖五大層面入手。 

書裡沒有抽象、晦澀的心理學概念,只有來自6000多名來訪者的真實故事,和一個個你看完就能用得上的工具。

十萬人親測有效!
學了「課題分離」後,再也不怕別人的評價,敢於說出自己的想法;
學了「選擇的原則」後,敢於離開安穩的單位,進入新的職位重新開始…… 

本書想告訴你:每當感到處境艱難的時候,都不要忘了,我們還有自我改變的潛力,你也可以尋求系統的突破方法。
任何時候,只要你想有所改變,就翻開這本書!
書中提供的思維方法和行動工具,能夠幫助你邁開改變的步伐,突破大大小小的人生困境,成為連自己都想稱讚的「了不起的我」。 

★雙視覺・男女書封特殊設計★
★自拍炫耀・送人激勵兩相宜★

不管你是男是女,不論從正面看或背面瞧,
這本書都將改變人生,成就了不起的你。
現在就亮出書封,給自己來張自拍吧!

【各界盛讚】

武志紅、馬東、高愛倫、馮唐、熊仁謙、鄭匡宇、劉軒、歐陽立中、羅振宇、蘇絢慧──誠摯推薦

讀著《了不起的我:0 到 99 歲適用,自我發展的心理學》,讓我想起了自己的一段過往。

2006到2013年,我在韓國的弘益大學教授中文,月薪約12萬元新台幣,重點是,一個禮拜只需要工作3天,一天4小時,寒假加暑假一共5個月,薪水照給!這樣一個肥缺,我居然把它辭了?

「匡宇,你應該是瘋了吧?」

這應該是很多人心裡浮現的疑問。

但,你如果是我,就會知道,這固定的薪水固然讓人難以抗拒,但我一開始到韓國的目的,只是想順道把韓語學好,2~4年後就要回到華人地區,當我那夢寐以求的「華人界唯一能講流利中英日韓四國語言的主持人!」

到底什麼才是我們的「目的」,而什麼又只是「手段」?

這是每個人都該認清並了解的課題。而真的了解之後,你也會懂得「課題分離」,做出選擇、採取行動、養成習慣,並且最終達到目標,甚至超越你原本對自己的想像。

陳海賢的這本書,絕對是你自我發展的重要明燈。我衷心向您推薦。──激勵達人 鄭匡宇 

【好評推薦】

看完第一章「哦,改變原來是這樣的」,看完第二章「撥開雲霧見月明」,看完第三章「通透」。看完一整本,我想該來寫個十星好評。

用心理的方式剖析人生觀,可讀性強,具有很強的當下延展性,是一本很值得閱讀的精品書籍。

該可以排在今年看的書裡面的Top1。理論結合實例,讓你了解心理學,了解改變的心理機制。

它是一本走心的書,不是一本飄著的書!

非常推薦,近年來看過的對個人影響最大的書,內容深入淺出,很多一直困惑糾結的問題,雖然不能完全解決,也都能一一理清,畢竟個人成長需要時間。

書內容的質量和高度堪稱一流。不是東拼西湊滿是雞湯的勵志書,而是作者本身的專業和自己大量的實踐案例得出的科學經驗,對於普通人是很寶貴的心理學方面的財富。

好多內容容易跟自己產生共鳴,自己也可以按照裡面的方法去嘗試。當你想做出改變時,這是一本很不錯的書,它確實能教你怎麼去做。

內容非常接地氣,也很實用。大有深者不覺其淺,淺者不覺其深的意味,收穫頗豐。

內容專業又通俗易懂。對我這個去年剛主動辭職和離婚的人來說、對正在經歷人生中最大轉折和困難的人來說,這本書讓我明白了很多,也慢慢有了更堅定的信心。感謝作者!

作者簡介 陳海賢

浙江大學應用心理學博士,中國臨床心理學會註冊心理師。為知名心理諮商師,擁有13年心理諮詢經驗,累計接待超過6000名來訪者。

曾任教於有「東方劍橋」美譽的浙江大學,期間開設的《積極心理學》課程,被譽為最受歡迎的通識課之一,獲得「浙江大學版的幸福課」之讚賞。

不僅是中國社會化問答網站「知乎」的心理學領域最佳答題者之一,也是知乎榮譽會員。擁有88萬粉絲關注,開設的「幸福課」專欄也很受歡迎。

他同時也是「得到」APP最受歡迎的老師之一,開設的兩門課程《陳海賢・自我發展心理學》《陳海賢・親密關係30講》,有超過12萬人跟隨他一起學習,課程收聽人次超過500萬。

畢生致力於幫助敏感內向者找到幸福之道,同時幫助身處過渡期的人完成從舊自我迎向新自我的轉變。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T0400057
ISBN:9789861373003
384頁,25開,中翻,平裝,單色
看更多

目錄

前言 要走多少路,才能成就你的了不起

第一章  開啟行為的改變

改變之路:每個人都有選擇

改變的本質:創造新經驗

心理舒適圈:擺脫舊經驗

心理免疫的X光片:看清心中的恐懼

檢驗人生假設:看清自我限制的規則

小步子原理:邁出改變的第一步

培養「環境場」:讓新行為變成新習慣

情感觸動:改變最重要的動力

第二序列改變:改變是否真的有效

第二章  推動思維的進化

心智模式:組織和加工世界的方式

僵固型思維:活在別人的評價中

對世界的應該思維:消極情緒是如何產生的

對自己的應該思維:我們為何無法接納自我

絕對化思維:人為什麼會陷入悲觀主義

創造性思維:找到持續行動的張力

控制兩分法:把目標變為行動

近思維:如何走出焦慮

思維彈性:思維是怎樣進化的

第三章  發展關係中的自我

關係中的自我:從個體視角到關係視角

關係中的角色:解鎖更多自我可能

關係的語言:人際關係的密碼

關係的互補:系統如何塑造你我

不安全依戀:愛為何會變成牢籠

關係的三角化:痛苦的「夾心人」

都是你的錯:我們為何互相指責

都是我的錯:我們為何會自責

關係的糾纏:親密關係如何傷害人

課題分離:如何解決關係問題

自我發展的三個階段:如何變得更成熟

新關係:關係是如何進化的

第四章  走出人生的瓶頸

轉折期:逆境也是新機會

結束:如何脫離舊自我

迷茫:如何孕育新自我

重生:如何重建全新的自我

職業轉變:如何應對職業變動與轉型

關係轉變:如何應對關係的結束

轉折期選擇:選擇的標準是什麼

創傷後成長:如何重建意義感

故事:如何賦予經歷意義

英雄之旅:自我是如何進化的

第五章  繪製人生的地圖

人生階段:如何突破自我中心

青春期:如何確立身分認同

成年早期:如何建立親密關係與職業認同

中年期:如何應對中年危機

老年期:如何整合自己的人生

自我發展:一條不斷延伸的路

致 謝 

看更多

各界推薦

讓心理學的超強工具真正幫到你 

──羅輯思維、得到app創始人  羅振宇推薦 

兩年前,陳海賢老師來我們辦公室做客,我們問了他一個問題:心理學是一門顯學啊,大家都想學一點。但是它到底對人有什麼用呢?難道心理學只是研究人是怎麼想的嗎?可是大家更想知道的是:怎麼改變自己、突破自己啊。自己怎麼想的,哪有自己怎麼發展重要?為什麼市面上就沒有這樣的心理學作品呢? 

陳海賢老師說,我一直就想做這件事。我們就慫恿說,你就做吧!然後就有了得到裡的《自我發展心理學》這門課。再沉澱、修改、反覆運算,就有了這本書《了不起的我》。 

那你就看得出來這本書的價值了。就像世界上有那麼多管理學的書,但是很少有一本書指導一個創業者從招聘第一個員工開始,怎麼一步步地把公司做起來。世界上有那麼多心理學知識,但是很少有一本書,能夠把行為科學、認知療法、家庭治療、積極心理學、精神分析、成人發展,這些心理學的知識分支整合起來,挑選其中有用的工具,服務於一個人的發展和改變。《了不起的我》這本書的價值和初心就在於此。 

那什麼叫工具?我舉個例子。改變自己的第一步從哪裡做起?大多數人都會告訴你,是自省。但是「自省」是一個抽象的詞,它不是工具。身為一個常年減肥的人,我深深地知道,自省這個東西,搞不好就變成了自我否定,我怎麼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邁不開自己的腿呢?我是不是個沒有意志力的人……把自己一否定,就更沒有改變的動力了。 

但是陳海賢老師把改變自己的第一步定義為「看清自己的選擇」。經常會有人說,我沒有選擇。我不想這麼早談戀愛結婚生孩子,但是我爸媽非要逼我,我沒有選擇;我在這家公司待得不舒服,但是我又不知道自己還能幹什麼,我沒有選擇。真相是這樣的嗎?你不僅有選擇,而且已經選了啊。你在個人自由和屈從父母之間選了啊,你在迎接挑戰和貪圖安逸之間選了啊。你看,你並不是沒有行動。不選也是一種選,不動也是一種動。 

你可能會說,把「自省」變成「看清自己的選擇」,這就叫給工具了?對。區別就在於,自省這些詞,針對的是大腦。選擇這個詞,針對是身體。自省是概念,選擇是行動。所謂給工具,就是給行動指引。 

書裡有個工具叫「心理免疫X光片」,是哈佛大學心理學家羅伯特·凱根發明的。其實說起來也簡單,就是假設你在心理上,有一套免疫系統,它跟身體的免疫系統是一樣的,排斥一切改變,拒絕一切外來的東西,有新東西侵入,他就讓你難受。身體上的免疫系統,是保護我們的。單心理上的免疫系統,不就是阻礙我們改變的那道屏障嗎? 

拆掉這道屏障的第一步,就是看到它,甚至還要穿透它,看到它背後的東西。這可不就像給自己的心理拍X光片嗎?當然說是X光片,其實就是拿出一張紙來,在上面寫出四行字。 

第一行字,你就寫,自己想達到的目標。比如,你寫的是,我想更有錢,我想更有創意,我想更開心,不好意思,寫的不對,更有錢是結果性的目標,更有創意是能力的目標,更開心是情緒的目標。你要寫的是什麼?是一個行為目標。請注意,我們講的所有心理學工具,都是針對行為和行動的。比如,我要更自信地表達。 

下面接著寫第二行字:我正在做哪些和目標相反的行為。比如,我的目標是要更自信的表達,但是我經常沉默;我經常等別人說完,然後點頭說對對對;我說話的聲音太小等等。 

接下來這第三行字,就重要了:你要分析,這些行為給你帶來了哪些好處。別覺得你不認可的行為,就一定是壞的。不是。它一定是給你帶來了很多隱秘的好處。當然,這麼問自己,你覺得回答有困難的話,還可以換一個問法:如果不這樣做,你擔心的最糟糕的事情是什麼?比如,你表達不自信,那如果你很自信地發表自己的意見,你能想到的會發生最糟糕的事為何?你可能會說:「我擔心,如果我說出不同的意見,別人會對我有想法,我會被當作異類,會被排斥。我還擔心,如果我說得不對,別人會覺得我很蠢。」哦,原來這個隱秘的好處是避免衝突,避免被排斥,避免顯得蠢。X光機透視到這兒,已經越來越接近底層真相了。 

但是這樣還不夠,接著來,還要寫上第四行字:你自己內心的重大假設是什麼?為什麼這麼問?因為只要是旁觀者就看得明白,你把發表意見和被排斥劃等號,把說得不對和被別人覺得蠢劃等號,這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事啊。你為何會這麼看呢?這是因為你內心裡有一個重大假設:只要發表不同意見,就會引發衝突。 

到了這裡,這台假想中的X光機,就幫你洞察了自己的心理免疫系統。你會發現,只要追問自己四個問題,你從「我怎麼能自信地表達」這個起點已經到很遠。原來只是一個空泛的願望,而現在呢?這四行字寫下來,你找到了什麼?找到了攔住你自我突破的刹車片。

 找到了就拆掉它好了。比如,你可以嘗試表達的時候,用委婉的口氣,不引起衝突啊;你可以嘗試表達之前做詳盡的準備啊,不讓別人覺得你蠢啊。當然,最徹底的方法,是通過看到這個刹車片,洞察到它存在得毫無道理,直接讓它消失。 

對於心理現象,從來就是這樣,清晰地看到它,距離解決它就已經不遠了。比如一個人照著鏡子是哭不出來的,就是因為他看到了自己的情緒,就能夠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兩三歲的小孩子,容易情緒崩潰,倒地大哭,你只要在旁邊給他一邊逗他,一邊給他拍照,會幫助他迅速地平復情緒。這就是他看到了自己的情緒。 

心理學家卡倫·霍妮打過一個經典的比喻:我們想要讓車運行,卻一隻腳踩著油門,另一隻腳踩著刹車,能量和動力就在這樣的空轉聲中痛苦地消耗著。你想想看是不是這樣?所有讓我們焦慮、讓我們難受的問題,都是因為在內心動力和刹車片之間存在一個衝突,空耗掉了我們的能量。心理免疫的X 光片,就讓我們清楚地看到這個衝突。然後拆掉它。 

這就是心理學工具的力量。 

《了不起的我》這本書裡,就充滿了類似的工具:如果你被焦慮淹沒,不知道該從什麼事情做起,你可以用「小步子原理」提醒自己;如果你總是擔心失敗,不敢行動,你可以用「奇蹟提問」推動自己;如果你總是在該工作、學習的時候娛樂,你可以用培養「環境場」來幫助自己等等。這些工具你都可以在這本書裡找到。 

這本書幫助了許多得到的用戶們,相信同樣能幫助到你。

一本幫助你我在人生路上不斷往前的書 

--羅輯思維、得到app創始人  羅振宇推薦 

《了不起的我》,在我看來,是一本工具之書。它的知識源頭,都來自於心理學這一百年的積累,不是誰的創見。陳海賢老師所做的,就是幫你把那些好用的、被驗證過的、可以促使人改變的工具發掘出來,歸納整理之後交給你。 

當然,說到工具這個詞,有人可能不以為然。一般意義上的工具,都是人體之外的東西,小到一把錘子,大到一架飛機,它們都是對人本身能力不足的彌補,都是人的延伸。而心理工具,就是那些自己對付自己的辦法,它不還是在人體內部嗎?它不還是自己說服自己嗎?它不是人的延伸。就好像一個人想扯著自己的頭髮離開地球,怎麼可能有效呢? 

那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心理工具到底是什麼。 

這首先得理解人的本質。人的本質是什麼呢?哲學史上有一個經典的說法,叫「存在先於本質」。簡單說就是:人沒有本質。 

哲學家劉擎老師,給我講過一個典故。有一次,法國哲學家薩特在巴黎著名的「花神咖啡館」工作,突然神遊天外。他看著眼前忙碌的服務員,又看著自己面前的杯子,他問自己:我們說這個服務員是一個服務員,和說這個杯子是一個杯子,這兩種說法是同一回事嗎?

 大不相同啊。這個服務員是服務員,並不是一定的。如果這個人不想幹了,辭職了,改行了,或者下班了,他都不再是服務員了。一個人是什麼,這是可以改變的。但杯子則不同,杯子不能改變自己,它被判定為一個杯子,別無選擇地就是一個杯子,就是把它打碎了,它仍然是一個碎掉的杯子,而且杯子甚至不能選擇把自己打碎。 

你看,人哪有什麼本質?人只有一種存在的狀態。你是什麼,是可以自己主動塑造的。這就是存在主義哲學講的「存在先於本質」的大概意思。 

其實,類似的意思,中國的先哲也說過。孔子在《論語》裡就說:「君子不器」。器就是器具、器官、器物的那個器。一個君子,一個理想人格,是不能把自己固定成某種用途的,像個器具那樣,像個杯子那樣。作為一個人,你可以隨時地創造自己。 

你看,從這個角度出發,人的自我改造不僅是可能的,而且就是一個人一生的責任,是人格完滿的必經道路。心理學工具就是方便我們完成這種自我改造的。

 

看完了陳海賢老師的這本新書《了不起的我》,我突然有了一個心得:心理學工具,其實就是幫助我們創造幾個新的人格,然後在體內完成左右手互搏。你可能會說,這不就是「人格分裂」嗎?話不好聽,但就這個意思。 

在書裡面,就說了這麼個工具,叫:「奇蹟提問」。這是心理諮詢師經常用的工具。 

比如,陳海賢老師有一個來訪者,大四學生,他明明知道,這個學期如果不能修完四門課,就得退學。他也明明知道,自己是村裡第一個考上大學的學生。家裡也不富裕,就指著他畢業找工作,改變家庭的命運。但是他就是提不起勁兒來學習,天天窩在宿舍裡打遊戲,連飯都不出門吃。 

我們普通人,一般不會處於這種極端情況。但是你想,我們明明知道自己該怎麼樣,但就是提不起勁兒來做,類似這種處境,我們每個人也都遇到過吧? 

那「奇蹟提問」這種心理學工具就上場了。我們來看陳海賢老師和這位大學生的對話: 

海賢老師問他,我們先不談你該怎麼做。我們先來想像一下,「假如奇蹟出現了,你順利畢業了,那會發生什麼呢?」大學生說,我不去想這些沒有意義的事,我畢不了業。海賢老師說:「沒關係啊,只是想想嘛。」他就慢慢開始想了:「我可能會去老家的省會找一份工作。如果找不到,我就回母校的高中當老師。」哎,說到這兒,這個大學生臉上冒光了。應該是想起來自己在母校高中當學霸的日子。 

海賢老師就接著問了:「如果你要順利畢業,你應該邁出的第一步是什麼?」大學生想了想說:「我至少要讓自己的作息正常起來,按時去食堂吃飯。」好啊,那你就先邁這一步吧。後來,這個大學生果然就因為去了食堂,遇到了一個願意一起上自習的同學,然後慢慢地從困境裡面走了出來。 

這個案例,聽起來有點好像太輕巧了。就這麼幾句話,就能幫助人擺脫心理困境?對,「奇蹟提問」是心理諮詢師經常用到的方法,看起來簡單,但它背後的設計原理是非常精巧的。

 你發現沒有,陳海賢老師問了一句:「假設你順利畢業了,奇蹟出現了,會發生什麼呢?」這句話一問出來,就引導這位大學生在自己體內創造出了一個新的人格,這個人格生活在未來。他想像了一個他自己也覺得美好的未來。這時候他是從未來向回看現在的自己。 

我們都知道,從現在看向未來,看到的往往全是困難。而從現在看向自己的過去呢?看到的不僅是自己當年的不堪,也能看到自己其實完全能走的路徑和方法。

那種能改變一個人一生的話,往往都是運用了這個技巧:幫你設想一個未來的自己。然後你就更方便地向回看,看清了自己現在該做的選擇。比如約伯斯說服斯卡利的那句名言:「你是準備賣一輩子糖水?還是去跟我改變世界?」據說斯卡利就是聽了這句話跳槽到了蘋果。還有,勸一個人去折騰一番事業,就對他說:「你再這樣下去無所事事,老了時候,面對自己的孫子,你會沒有故事可講。」還有,很多人都是因為陷入了愛河,想著自己和對方在一起的樣子,未來的人格一旦出現,原來做不到的事也做得到了,什麼健身、減肥、好好工作、上進等等。 

看完了《了不起的我》這本書,你會發現,有用的心理學工具往往都是這樣,幫你創造出了另外一種假想人格,就在你自己體內,然後這個人格就能幫助現在的你往前走。 

比如我們公司經常用的一種方法,問自己的一個問題。我們的願景已經公佈了,就是要做世界領先的新型通識大學。 

那好,每逢重大決策,我們都會想,如果是北大校長,或者是哈佛校長在這個處境下,他會怎麼選?多問這麼一個問題,就會幫助我們迅速看清很多岔路。這也是在自己的體內裝一個人格。我們並不需要請北大校長、哈佛校長,假想一個人格就有用。 

最近我在鮑鵬山老師的朋友圈裡看到他說的一句話。他說,我們號召人讀孔子,問題不是孔子是怎麼說的,孔子是兩千多年前的人,現在當然不在了。讀孔子的目的是在我們當前面對的一切公共事務裡面,我們要有能力判斷孔子如果在這個處境下,他會站在哪裡,然後我們走過去,和他站在一起。 

這段話說的真好。如果我們有能力這樣讀孔子,孔子才進入了我們體內,成為我們自己人格組合的一部分。所謂心理學工具,無非就是這樣,在我們的人格組合中,裝進更多的人,更多的角度。在我們陷入困境的時候,我們不會孤立無援。我們體內,就已經有了更多的力量。 

陳海賢老師新作《了不起的我》,是一本真能幫到你的心理學著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看更多

【前言】要走多少路,才能成就你的了不起

我是一名心理諮商師,從業已經十三年了。這些年來,我陪伴來訪者經歷了很多人生的轉變,走過了一段段艱難的時刻。

有些轉變是因為外界環境變化而被動產生的。比如結婚了、離婚了、畢業了、就業了、失業了、失戀了⋯⋯突如其來的生活變動,需要他們的內心做出相應的調整。

有些轉變則是來訪者主動發起的。他們對自己和生活或多或少有著不滿,不想再這樣繼續下去。他們想減肥、想運動、想控制自己的脾氣、想換個工作、想換種方式和家人相處、想開始或者結束一段關係⋯⋯總之,他們想要換種生活方式,重新來過。

轉變看似很容易。畢竟從出生到死亡,我們無時無刻不在經歷。可是有意義的轉變很難。當我們想要朝著某個方向前進時,總會遇到很多阻力。但這不是來自外界,而是我們的內心。就好像理想中的自己是一個人,現實中的自己是另一個人;嚮往改變和突破的自己是一個人,阻礙改變與突破的自己是另一個人。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們的內心與生俱來都帶有一些防禦機制,讓我們追求穩定和可控,排斥改變與發展,令我們想要轉變的願望和現實的行動形成強烈的衝突。很多時候,我們就在這樣的衝突中半途而廢,陷入停滯或迷茫,找不到繼續行動的方向。

兩年前,在得到公司的會議室,羅振宇和脫不花問了我一個問題:「在中國有這麼多有上進心、有自我發展動力的人。他們有改變和發展自己的強烈願望,可是為什麼市面上沒有一個好的心理學產品能夠幫助人們不斷實現轉變、不斷突破自我呢?」

我想了想:「這是因為轉變是很複雜的,它涉及行為習慣、心智模型、人際關係、關鍵期的選擇,以及人生發展階段的方方面面。」

他們問:「那你能不能來做呢?」

其實這正是我一直在做的事。從事諮商的那天起,我就經常思考,人們所面對的種種成長難題,有沒有共同的心理根源?當人們想要轉變時,阻礙他們的心理機制究竟是什麼。而我又能提供哪些幫助他們轉變的系統工具和方法?

想到這些,我便欣然接受了這份挑戰。

我吸收了行為科學、認知療法、家庭治療、正向心理學、精神分析和成人發展的諸多心理學理論,並整合、應用這些理論思想和自己的諮商經驗,形成了一種全新的理論—自我發展心理學。

現在,這些思考的成果全都呈現在你眼前的這本書裡。

這本書名為《了不起的我》,不是想鼓吹盲目自大或自我中心,而是想提醒你,在深陷自我懷疑,或者深處逆境苦苦支撐的時候,不要忘了自己的潛力。

有些人是天生的人生贏家,很容易就有了別人夢寐以求的一切,這不是了不起,這只是幸運罷了。還有一些人,他們的每一點進步,都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奮鬥得來。他們需要不斷去面對和解決自我發展道路上的種種難題,努力讓自己一天天變得更好。這是一種了不起,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擁有的了不起。

在本書中,我會從行為的改變、思維的進化、關係的發展、走出人生瓶頸和繪製人生地圖五個方面,講述我們終其一生會遇到的種種問題以及系統性的解決辦法。

它是一本離你很「近」的書。

這本書中的案例,大部分來自我的來訪者真實經驗(出於保護隱私,我對一些資訊做了改動),還有一部分來自我自己的切身體會。這種「近」會讓你很容易從中認出自己,因為這些是你日常都會碰到的問題。這雖然是本心理學的書,但它沒什麼門檻,你的經驗就是理解它的入口。

同時,它也是一本很「實」的書,為你提供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自我發展工具:

如果你被焦慮淹沒,不知道該從什麼事情做起,你可以用「小步子原理」提醒自己;如果你總是擔心失敗,不敢行動,你可以用「奇蹟提問」推動自己;如果你總是在該工作、該學習的時候娛樂,你可以用培養「環境場」來幫助自己⋯⋯

如果你選擇直接面對自我發展過程中的種種問題,並積極尋求改變,你就走在通往「了不起」的路上了。在這條路上:

你會不斷走出心理舒適區,創造新經驗;你的思維會從保守僵固,變得靈活進取;你能夠擺脫糾纏的關係,發展出主動、獨立、為自我負責的新關係;你會不斷脫去自我的舊殼,並從中長出嶄新的自我;你會收穫歲月和經歷凝聚成的智慧,最終成為了不起的自己。

卡爾維諾曾經說過:「世界先於人類而存在,而且會在人類之後繼續存在,人類只是世界所擁有的一次機會,用來組織一些關於其自身資訊的機會。」

對你來說也是如此。在你存在之前,這個世界就已經存在了。在你死後,世界還會繼續存在。那你的存在有什麼意義呢?也許是給世界一個機會,讓世界透過你的自我發展變得更好。別辜負了這次機會。

這本書脫胎於我在得到APP上的「自我發展心理學」課程。在我寫下這篇序言的時候,這門課程已經有十萬用戶。他們留下了三八六一○則留言,課程文章被收藏了九九四六四次,收聽人次更是超過五百萬次。很多人透過留言,表達了這門課程對他們的幫助。還有很多人說,因為這門課,他們的人生發生了積極的轉變。

一位用戶留言說,他以前是一個非常糾結的人,做什麼決定都會瞻前顧後。自從學了「課題分離」的思考方式,他會有意識地去想什麼是自己的事,什麼是別人的事。他現在已經不再糾結於別人的想法,能夠專注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了。

有一位用戶留言說,聽課程時,他正在猶豫要不要離職,離開一間不太有前途的地方所屬國有企業。是課程內容給了他轉職的勇氣和嘗試的方法。現在,他已經在新公司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還有一位企業高層主管對我說,他在聽這門課的時候,正好結束了一段職業生涯,在尋找新的開始。在那段特殊的時期,他很迷惘困惑,於是一遍遍聽課程裡關於轉折期的內容。這些都給了他勇氣,幫助他走出困境。

用戶的反饋讓我深深體會到自我發展心理學的價值,我希望更多人能夠從這門學科中受益。

巴布.狄倫曾寫道:「一個人要走過多少路,才能被稱之為人。」

同樣地,在自我發展的道路上,你會經歷很多的難,經受很多的苦,希望這本書能幫助你、陪伴你。

在路的前方,你會看到等著你的,是那個了不起的自己⋯⋯

看更多

試閱

改變之路:每個人都有選擇

改變的起點

身為一名心理諮商師,我一直致力於幫助我的來訪者改變。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很多人雖然抱著改變的目的來諮商,可是當我們真正開始探索改變的可能性時,他們就會說:「老師,我很痛苦,我渴望改變,但我沒有選擇。」

他們想要改變,可是他們的思路卻證明改變很難。他們把問題歸咎於難以控制的環境、充滿敵意的社會、世界的不公、自己無法改變的家庭和過去⋯⋯這些宏大而深遠的現實和過去籠罩在頭上,讓他們覺得自己不可能做出與現在不同的選擇。他們因此停住了發展的腳步,在原地痛苦徘徊。

從找困難,轉變為找方法,最關鍵的一步是意識到:你其實一直都有選擇。認定自己沒有選擇,會把我們從靈活機動的人,變成無能為力的環境犧牲品。這樣,改變就真的不可能發生了。而我想告訴那些來訪者的,也是我想告訴你的第一件事是:關於改變,你其實一直都有選擇。

拿回選擇的控制權

當你告訴自己不行時,你已經做了選擇;當你待在一個只能滿足溫飽,沒什麼前途的公司時,你已經做了選擇;當你用拖延躲避工作壓力的時候,你同樣做了選擇。改變是一種選擇,不改變也是一種選擇。你為自己不改變找的所有藉口,比如沒錢、沒時間、太麻煩、沒必要⋯⋯統統都是你的選擇。甚至連你告訴自己「我沒有選擇」,也是你的選擇。

把選擇的控制權拿回自己手中,這是開始發展與改變自我的前提。

但不可否認的是,當我們被「卡住」時,一定會陷入或輕或重的無力感中,除了停留在原地,似乎找不到更好的人生選項。這是為什麼呢?

我認為,原因有兩個。

第一,誤以為只有按照理想狀況做出選擇,才算有選擇;如果選項不夠好,那就是沒有選擇。

頭腦中的理想是治療生活挫折的止痛藥,我們並不想輕易地放棄它。有時候,我們寧願承認生活就是沒有選擇,也不願意承認這一理想至少在當下並不現實。

因此,很多人說自己沒有選擇時,其實是說:「這不是我想要的選擇。」

事實上,這是一種選擇。選擇服從頭腦中的理想,而不是從當前的現實中尋找出路。換句話說,他們選擇了「沒有選擇」。

可是,如果想要有所改變,我們就必須明白,選擇要基於當前的現實,而不是頭腦中的理想。我們要選擇的,不是未來的結果,而是此時此地的行動。

如果你不那麼喜歡現在做的工作,但是為了養活自己,沒得選擇,那這個想法的正確表述其實是:你不願意為喜歡的工作冒險,所以選擇忍受一份自己不那麼喜歡的工作。這是一種可以理解的選擇,但你並非真的沒有選擇;至少養活自己的辦法,絕對不只一種。

第二,不願意承擔對自己的責任。

表面上來看,我們都希望有更多選擇,實際上卻經常逃避選擇。因為有時候,強調有選擇,並不是一件讓人舒服的事情。它很容易讓人想到:既然有選擇,而我現在過得不好,是不是我的錯?

討論對錯的思維方式通常假想了一名加害者和被害者。當我們覺得沒選擇時,是把自己放到了被害者的位置上,並藉此把責任推卸給假想中的加害者。這樣,我們的罪惡感就減輕了很多。

在「沒有選擇」代表的指責抱怨,和「有選擇」代表的內疚自責之間,很多人寧可選擇前者,因為這樣痛苦會少得多。

可是,就算我們承認自己有選擇,也不一定需要感到內疚或自責。

如果你的選擇不是為了找一個原因,而是為了推動改變,那就需要換一種思維方式。不是思考「誰對誰錯」,更不是一味責怪自己,而是思考「有用沒用」。就算你強調自己受過去、環境和他人所限而沒有選擇,這對你的改變有什麼幫助嗎?無法改變,也許不是你的錯,可是,誰要為最終的結果負責呢?還是你自己。

改變需要勇氣

改變需要我們承擔起對自己的責任,看清自己做出的選擇。這對任何人而言,都不是輕鬆的事,它需要巨大的勇氣。

史考特.派克是美國著名的心理醫師,著有一本很經典的書—《心靈地圖:追求愛和成長之路》。就連這樣一位資深的心理醫師,在面對改變時也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勇氣和努力。他在書裡講了一個自己的故事。

年輕時,因為責任心太重,他總是把工作日程表排得滿滿的。別的同事每天下午四點半就下班了,他卻要看診到晚上八、九點。太太抱怨他回家晚,他也很疲憊,有很多怨言。

有一天,他去找自己的主任商量,詢問能否安排他幾週不接待來訪者。主任聽完他的抱怨後,同情地說:「哦,我看你遇到麻煩了。」

他很感激地說:「謝謝您,那您認為我該怎麼辦呢?」

主任又重複說了一遍:「我不是告訴你了嘛,你現在有麻煩了。」

派克醫師很生氣:「是啊,我是有麻煩了,所以才來找您啊!您認為我該怎麼辦呢?」

主任卻說:「好好聽我說,我只再跟你講一遍—我同意你的話,你現在確實有麻煩了。你的麻煩跟時間有關,而且是你的時間,不是我的時間,所以不是我的事。」

派克醫師氣得要命,覺得這位主任簡直不可理喻。可是三個月後,他忽然意識到,主任說得沒錯。「我的時間是我的責任,如何安排時間應該由我自己負責。花更多的時間接待來訪者,這是我自己選擇的結果。」

那他當初為什麼要找主任呢?也許是他想當一名認真負責,受主管賞識、來訪者敬仰的心理諮商師,所以給自己加了工作。可是又不想承擔自己疲憊、妻子抱怨的責任。他處在這樣的矛盾中,想要改變,卻又放不下原來的那個理想。他找主任的時候,其實是想讓主任替自己負責:你可是我的上司,我沒有選擇,只有你能幫我選擇。

你看,一位訓練有素的心理醫師都會不自覺地把選擇的責任推給別人,更何況沒有受過訓練的普通人。

所以,選擇改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很難,要面對很多焦慮,也需要勇氣。可是,沒有什麼比走一條很難的路更能促進人的自我發展了。

改變還需要自省

改變需要勇氣,但只有勇氣還不夠,還需要自我反省的能力。只有不斷審視自我,才能觸發改變。

我有一位來訪者,她的媽媽是非常焦慮的人,經常指責、打罵她,帶給她強烈的不安全感。可是,當她自己有了女兒之後,她也會經常指責女兒的種種不是。

有一天她對我哭訴:「你知道嗎?有時候我挺羡慕我媽媽的。她有很多問題,但她的人格是完整的,從來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問題,都是別人有問題。而我讀了很多書,受了良好的教育,反而分裂成了兩個人。一方面我很像她,另一方面我很厭惡自己這樣;一方面我在指責女兒,另一方面我不停地指責自己。」

我跟她說:「妳跟妳媽媽不同的地方是有價值的,因為妳有自省。自省並不輕鬆,有時候還讓人痛苦,可這正是改變的契機。」

所以,關於改變,每個人都有選擇。這個選擇,既需要勇氣,也需要自省。

據說,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的諮商室裡放著一根三角柱。柱子的一面刻著「我很可憐」,另一面刻著「他很可惡」,最後一面刻著「怎麼辦」。每次來訪者到他的諮商室裡,他都會拿出這根三角柱問:你想談什麼呢?

如果你的面前也有一根三角柱,你會怎麼回答呢?如果改變的路是一條既需要勇氣,又需要自省的艱難的路,你還要走嗎?

自我發展之問

回顧一個你正在經歷或曾經歷的困難處境,比如,做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恭維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或者違心地接受一個很想拒絕的請求。然後思考:

你有哪些選擇?你又做了哪些選擇?

透過這樣的選擇,你獲得了什麼?又迴避了什麼?

當你做了某個選擇以後,你有想過「我沒有選擇」嗎?為什麼?

僵固型思維:活在別人的評價中

防禦型心智模式有三種典型表現:僵固型思維、應該思維和絕對化思維。它們都會阻礙我們的改變和發展。我先介紹僵固型思維會如何影響我們。

脆弱的高自尊

什麼是預測一個人能否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很多人覺得是能力。為此,人們設計了很多測驗來了解一個人的能力,比如入學考試、職業能力測試等。這些能力測驗背後都有一個假設,就是人的能力是相對固定的,根據能力高低可以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遇到一類人,他們起步的時候能力平平,後來憑著自己的努力不斷進步,最終獲得了很大的成就。我們還會遇到另一類人,他們看起來很聰明,卻因為某次挫折一蹶不振,逐漸泯於眾人。其實,能力並不能預測一切。有時候,怎麼看待能力,比能力本身更重要。

我遇過一名學生,他很聰明,學習成績也好,考上了一所名校。他來自一所縣城中學,那間學校裡能考上名門大學的學生並不多。校長覺得很有面子,就把他的照片放到學校的榮譽牆上,還鼓勵他到大學後一定要為母校爭光。他當時心裡就「咯噔」了一下,覺得自己被架到了一個很高的位置,下不來了。

上了大學以後,他發現學校裡到處都是強人,自己並沒有很聰明、很突出。大一學期末,他的微積分被當了。其實在大學裡,這門課被當的人很多,只要補考就好。可是他學了一段時間以後,覺得自己學不會,就怎麼都不肯學了。兩次補考,他都棄考。他不僅不向老師、同學求助,甚至不願讓任何人知道他有課程不及格,每天躲在宿舍不想見人。偶爾有高中的學弟、學妹加他微信,他一概拒絕。

有一次我問他:「為什麼這次考試對你的影響那麼大?不過是一次被當,有很多人沒考過啊!」

他說:「我能考上這所大學完全是因為運氣,現在這門課把我打回原形。」

在大學工作時,我經常遇到這樣的學生。他們很聰明,但很容易因為一點點挫折而一蹶不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自我」很重。一帆風順的時候,他們覺得自己很厲害;遇到挫折的時候,他們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但無論他們怎麼評價自己,都特別關注自己的表現,特別關心別人怎麼看自己,都有很重的「證明自己」的包袱。這種心理狀態就叫「脆弱的高自尊」。

是什麼造成了這種脆弱的高自尊呢?有一種解釋是,這類人在成長過程中受了太多的批評和指責,所以變得沒自信。可是仔細想想,好像並不是這樣。他們的成長經歷裡並不缺少肯定和表揚,相反的,他們中有很多人就是在肯定和表揚裡長大的。

那是什麼讓他們在挫折面前變得這麼脆弱呢?是僵固型思維。

努力比聰明更重要

騰訊創始人之一的陳一丹先生創設了「一丹獎」,它是全球最大的教育單項獎,獎金高達三千萬港幣(約一億新臺幣),比諾貝爾獎獎金還高很多。首屆一丹獎頒給了成長型思維和僵固型思維的提出者—史丹佛大學的卡蘿.杜維克教授。成長型思維和僵固型思維到底是什麼,能夠讓杜維克教授獲此殊榮呢?這得先從她的一個著名實驗講起。

為了考察表揚對孩子的影響,杜維克教授找了幾百名小學生、中學生,讓他們做十道簡單的智力測驗題。這些學生完成後,有一部分學生被誇獎聰明:「哇,你做對了八題,太聰明了!」而另一部分學生被誇獎努力:「哇,你做對了八題,你一定很努力!」結果,在接下來的測驗裡,那些被誇聰明的孩子很多都不願意選擇更難的題目,哪怕那些題目能讓他們學到新知識。

當研究者安排了一些很難的題目,所有孩子都表現得不好的時候,那些被誇聰明的孩子對解難題失去興趣,表現直線下降。即使重新做一些容易的題目,都很難讓他們恢復信心。相反的,那些被誇獎努力的孩子越挫越勇,保持著對解難題的興趣,而且表現得越來越好。

最後,當研究人員讓他們在試卷上寫下解題的分數和感受時,被表揚聰明的學生中有四○%左右撒了謊,虛報自己的成績,而且都報高了。

這是個顛覆性的研究。它證明了誇孩子聰明不僅不會增加孩子的自信,還極大地削弱了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為什麼表揚孩子聰明和表揚努力會產生這麼大的差異?杜維克教授解釋:表揚聰明和表揚努力激發了孩子不同的心智模式。表揚聰明實際上暗示了這樣的觀點:人的能力是相對固定的,解難題只是證明一個人聰不聰明的方式。一旦孩子接受了「人的能力是相對固定」的觀點,而且被誇聰明,他們就會努力維護聰明的形象。這會使他們把注意力從挑戰任務本身,轉移到對自我的關注上。這就是僵固型思維的特點。

相反的,表揚努力暗示著:人的能力並不是固定的,一個人可以透過努力來發展自己的能力。既然人的能力並不固定,那些孩子就沒有證明自己的包袱,自然就能把目光專注到努力本身。

「就此停止」和「更進一步」

想像一下,由於老闆覺得你在過去一年做得不錯,而且在這個部門已經待了好幾年,因此你獲得了公司的升職面試機會。

你很期待這次升職機會。部門同事都覺得,你在過去一年工作表現還不錯,你自己也覺得還行。雖然在面試的時候,你有些緊張,但整體發揮得不錯。面試官大體肯定了你的能力,也提了一些不足之處。你覺得自己應該能獲得晉升。

結果你落選了,你失望極了。你會怎麼想這件事?

A 我真的已經很好了,落選只是意外。

B 我就是不夠好,落選是應該的,是我高估了自己。

C 這個面試很不公平,不是老闆對我有偏見,就是有內幕。

D 這次升遷的機會很重要,我失去了一次這麼重要的機會,真是太遺憾了。

E 看開點,這次升遷沒那麼重要,工作也沒那麼重要。

F 生活就是這樣,並不是總能一帆風順。

你會怎麼選擇呢?

以上六個選項,代表我們應對挫折和失望的各種方式。其中,A把落選的原因歸為意外,B是自己能力不足,C認為老闆不公,DEF則各自找了一種說法,來安慰自己。

可是,這幾個選項都僅僅停留在解釋事情和安慰自己上,並沒有想:接下來呢?

挫折讓我們難受,我們需要時間和空間去處理自己的情緒。可是,無論什麼原因造成升遷失敗,生活和工作並不會因此停止。接下來要怎麼做,才是更重要的問題。

曾有個朋友跟我分享了自己主管的故事。他的主管工作認真負責,業績也不錯,所有人都以為她能升職成功。結果跟前面選擇題裡描述的情況一模一樣:她沒有獲得晉升。這位主管跟下屬的關係都不錯,跟我朋友的關係尤其好。所以在得到消息的那一刻,她非常難過,不停跟我朋友吐槽,說這一年工作這麼辛苦,她做得都還不錯,公司居然不讓她升職,真是太不公平了。直到淩晨兩點,她還在微信上問:是不是我不適合這個部門?我要不要離職?

第二天去上班,我這位朋友還有些擔心,想著要怎麼安慰主管。結果主管已經風風火火地在分配工作了:這些事要趕快做好,那個專案要加快進度⋯⋯

趁著沒人,他偷偷問:「怎麼樣?妳還難過嗎?」

結果她說:「當然難過。可是昨天已經發洩過了,工作還是要繼續啊!」

這位主管心中自然有委屈,畢竟誰都不是鐵血超人,不需要壓抑自己的情緒。但更重要的是,她沒有停止在委屈裡,而是更進一步思考該怎麼辦。

僵固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的重要區別就是:讓事情「就此停止」還是「更進一步」。

杜維克教授認為,有僵固型思維的人,在面對挑戰時很容易放棄,因為他會擔心困難的任務將證明自己能力不足。而有成長型思維的人則會歡迎挑戰,因為他會把挑戰看做能力成長的機會。

僵固型思維的人覺得努力是一件可恥的事,如果需要努力才能做成一件事,說明自己能力不夠;成長型思維的人以努力為榮,他們覺得努力能夠激發能力。

面對批評,僵固型思維的人更容易把批評當做是對自己的負面評價,而成長型思維的人更容易把批評當成幫助自己改進的回饋。

看到別人成功時,僵固型思維的人會把它看做是自己的失敗,因為別人做到了而自己沒達成,說明自己不行。而成長型思維的人會從別人的成功中學習,吸取別人的經驗,使之成為自己經驗的一部分。

所有這些區別,其實都是在說「就此停止」還是「更進一步」。如果我們覺得能力是相對固定的,為了迴避挑戰帶來的焦慮,關注的焦點自然不會落在發展上,容易讓事情就此停止。而過於思考「自己行還是不行」,就是一種讓事情「就此停止」的方式。

放下自我,與真實世界互動

僵固型思維的本質是一種防禦心態。有僵固型思維的人,會把注意力從關注「怎麼做事」轉移到「怎麼維護我很強的自我形象」,這很容易妨礙我們的學習和進步。

我的諮商老師是位很嚴厲的老太太。每次督導,我們會提供一段自己諮商的片段給她看,她再給我們回饋。她的眼光很毒,語言又很犀利,給我們很大的壓力。

有次,一位同學分享了自己的諮商片段。才剛講了幾分鐘,老師就打斷她,說她在這裡的處理不好。同學很想為自己辯解:「不是這樣的,我後面還有補充⋯⋯」她想讓老師往下看,但老師不僅不看,還說:「妳給我一個片段,我就要評論這個片段。」那位同學堅持還有補充,老師堅持不看。兩人僵在那兒,一來二去,那位同學就委屈地哭了。

這時候老師說:「我知道妳的委屈。妳這麼委屈,就是想告訴我,妳這麼努力,我卻沒有看見。你們總是習慣把我當媽媽,可我不是,我是老師。我不想讓妳往後翻,就是想讓妳記住我針對妳前面這一段說的話。」

她頓了頓繼續說:「妳來這裡,不是為了證明自己正確,而是為了學習技能。學習技能,就是要學著把自己放下。」

把自己放下,對一名心理諮商師而言是很重要的事。在諮商室裡,諮商師和來訪者的談話看似簡單,實則資訊萬千、瞬息萬變。如果心理諮商師有很重的自我,就容易在焦灼中抓住自己的想法不放。這樣,就很難聽到來訪者在說什麼,諮商就會變成灌輸和教導。

其實老師的督導,我早就領教過了。我第一次接受老師的督導,是我做的一對夫妻個案。這對夫妻有很深的矛盾,在諮商室裡就吵得很厲害。丈夫走的時候,還撂下一句話:「就你這水準,做什麼心理諮商!」我覺得沒做好個案,心生內疚,還一直很困惑到底發生了什麼,於是向老師報告了這個案例。那時候我是一個新人,剛到這個班學習。

老師聽完了諮商的片段,就問大家:「你們覺得這位陳老師該不該被罵?」

其他同學齊聲說:「該!」

「為什麼呢?」

同學們七嘴八舌地提了各種意見,靠譜的、不靠譜的都有。最後老師總結:「你該罵,是因為你在諮商裡根本沒聽到別人說什麼。你只想著你自己。」

然後,她就著對話一段段指給我看,這裡我漏了什麼資訊,那裡我又少了什麼資訊。我就在旁邊耷拉著腦袋,羞愧得都快哭了。

那時候我已經是個經驗豐富的諮商師了,只不過我的諮商經驗大多集中在個別諮商。對家庭和夫妻治療,我雖然已經接受了一些培訓,卻還所知甚少。

就算是這樣,我也從沒受過這種督導。我被來訪者罵,本來就已經受了很大打擊,老師不僅沒安慰我,反而擴大了這個聲音。我覺得這簡直是侮辱,甚至後悔參加這個督導班。

不過第二個月,我還是去上課。老師看我來了,笑瞇瞇地跟我打招呼:「我還以為你不會來了呢。」

我咬著牙說:「我是來學東西的。」

那次督導中,老師給的意見,連同羞愧感,牢牢地刻在我的腦子裡,再也忘不掉。

後來有一天再聊起這件事,老師說:「如果透過難受會讓你記住一些東西,我會這麼做。學東西最重要的是要過腦,而不是過心。」我知道她的意思,就是要把批評當做技能的回饋,而不是對自我的評價。

回想起來,我這幾年最重要的進步就是從老師這裡獲得的。我學到的不僅是家庭諮商的東西,還有自我發展的道理。人需要把自我放下,才能讓新的東西進來。

可是我仍然知道,把批評當回饋是很難的,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那個固定的「自我殼」。我們需要它的保護,哪怕它阻礙了我們進步。

人總是兜兜轉轉於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好像搞清楚這個就能獲得成長。所以我們會很在意自己聰不聰明。

現在我會覺得,聰明不是我們的特性,而是我們與環境互動方式的特性。

如果這種互動方式好—世界向我們提出問題,我們努力解答問題—我們的能力就會在這一問一答中不斷成長,所謂的自我也會變得豐富起來。

如果這種互動方式不好,比如你覺得世界和他人太危險,這種互動就會中斷。我們會把注意力投射到自我身上,以此來迴避世界的挑戰。你還可能會經常問自己:「我是什麼樣的人?別人會怎麼看我?我這麼做是對還是錯?」

我們原本是想透過解答這些問題來發展自我,但因為沒有和世界真實互動,自我發展反而停滯了。

所以,不要讓這種互動停止。否則,你就會死守著一個僵化的自我評價停滯不前—無論評價是聰明、能幹、懂事或別的,也無論評價來自父母、師長、主管還是心愛的人。

不要太執著於自我。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根本不重要,你怎麼跟世界互動才重要。

自我發展之問

在改變過程中,你有自己的「殼」嗎?它是怎麼保護你,又怎麼變成進步的阻礙?

回顧你目前或曾經遇到的一個挫折,你怎麼看這個挫折?遇到挫折時,你的想法是讓事情「就此停止」,還是讓事情「更進一步」?如果是「就此停止」的想法,那「更進一步」的想法又是怎麼樣的?

課題分離:如何解決關係問題

課題分離解決人際難題

在前文裡,我介紹了感覺的混淆、責任的混淆以及關係混淆帶來的後果—關係的糾纏。知道了不健康關係帶來的危害後,我們該怎麼建立健康的關係呢?

不妨先來思考一下,為什麼會有人際關係的煩惱?

其實,這類煩惱的主要根源是:分不清什麼是別人的事,什麼是自己的事。這會讓一個人很容易變得敏感內向,受他人情緒的影響,活在別人的評價和期待中。甚至把別人的期待變成自己的期待,把別人的情感當成自己的情感。而自我發展成熟的標誌,就是越來越能分清楚別人的事和自己的事、別人的情感和自己的情感。自我的邊界,就是透過這種區分確立起來的。

這就是課題分離,它是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原則,也是建立健康關係的基礎。

「課題分離」是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提出的理論,大意是要想解決人際關係的煩惱,就要區分什麼是你的課題,什麼是我的課題。我只負責把自己的課題做好,而你只負責把你的課題完成。至於判斷一件事是誰的課題,有一個簡單的準則:看行動的直接後果由誰承擔。誰承擔,誰就該負責。

很多讓人頭疼的人際關係難題,都能用課題分離的思路解決,如以下三種典型難題。

第一種難題:很多人不知道怎麼表達自己的需要。

比如,室友太吵了,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說;朋友借了幾百塊錢忘了還,我們不知道該不該討;同事搶了我們的功勞,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表達不滿。這些事如此困難,是因為我們總是依據想像中別人的回應和看法,來決定自己應不應該表達自己真實的需要。如果我們在以往的人際關係中被拒絕很多次,那會讓表達需要變得更加困難。

可是,從課題分離的角度思考,「表達需要」是我們自己的課題,而別人接受或拒絕,那是他們的課題。我們不能把自己變成探測他人需要的敏感雷達,而看不到自己的需要。

第二種難題:很多人不知道該怎麼拒絕別人。

我有個朋友是老好人,同事總是找他幫忙。有些事他並不願意做,卻總不好意思拒絕。結果,他就成了公司裡的「救火隊員」。但是他內心又有很多抱怨,經常覺得同事利用自己。於是我問他:「如果你拒絕別人,你會擔心什麼?」

他說:「擔心別人說我小氣,這麼點忙都不肯幫。」

用課題分離的思路來理解,別人遇到困難,提出請求,那是別人的事;可是接受還是拒絕,那是我們自己的事。不能因為自己拒絕起來有困難,就抱怨同事不該提請求。如果我們選擇拒絕,別人怎麼評價,那又是別人的事了。它既不是我們能控制的,也不是我們能剝奪的。因此,別人怎麼評價我們,不應該成為我們的行事準則。

第三種難題,很多人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敢嘗試。

在害怕失敗的背後,很多人真正怕的是什麼呢?歸根結柢,是害怕別人的評價。我有個朋友,經常擔心自己在公司表現不好,擔心人力資源專員會給他的績效打不合格,因為他的公司實行的是末位淘汰制。為此,他很焦慮,甚至無法好好工作。我跟他開玩笑說:「我覺得人資應該分一份工資給你。你一直在操心人資的事情,卻沒有好好做自己的工作。」

我的一些來訪者還會擔心人資看不上他們的履歷,因此不敢投履歷找工作。我會對他們說:「你其實不是覺得自己不行,而是覺得自己很行,至少比人資專業,因為你相信自己的判斷比他們更準確。如果你想找一份工作,就應該去投履歷。投出去,你的課題就已經完成了。判斷你合格不合格,那是人資的課題。如果他們覺得你資歷不夠,你也別太難過,畢竟這是他的工作;如果他們覺得你還不錯,也別質疑對方的決定,哪怕你覺得自己很糟。」

家人間更需要課題分離

解決普通的人際關係交往難題可以遵循課題分離的原則,那家人之間呢?其實也可以遵循相似的原則。只不過,因為我們和家人之間的情感聯繫更加緊密,對家人的感受更加敏感,以課題分離的原則來處理會更加困難。

在諮商室裡,我經常遇到的一個難題是父母和成年子女的情感糾纏。我曾遇到一對母女,因為爸爸出門在外做生意,很少回家,媽媽一直把女兒的成材當成唯一的人生目標。為了陪女兒讀書,媽媽把房子賣了,在女兒的高中附近租房子。後來女兒長大了,要出國讀書,她就對女兒進行各種控制。比如跟著女兒參加同學會;女兒回家稍晚一些,就打很多通電話。女兒對此很抗拒,母女倆經常吵架。

我問這位媽媽:「妳為什麼把女兒看得那麼緊?」她說了一堆理由,比如自我管理能力不行、心智還不夠成熟⋯⋯歸根結柢,她其實想說:「女兒還小,還需要我」。我就問女兒:「妳還這麼需要媽媽管嗎?」她在旁邊使勁搖頭。看到女兒搖頭,媽媽有些黯然神傷。

我對媽媽說:「我看過一部電影,有名女子出生在一個非常守舊的家庭裡。她愛上了一名男子,但沒能力突破家庭的束縛,最後嫁給一個自己完全不愛的男人。結婚後,他們有了個兒子,她就把所有注意力放到兒子身上。慢慢地,兒子長大要離家了。臨走時,兒子問媽媽:『媽媽,我走了,妳會孤單嗎?會寂寞嗎?我走了,孤單的時候,誰來安慰你呢?』媽媽說:『你走了,我會孤單、會寂寞,也找不到人安慰。可是我不要把我自己的困難,變成你不能出去的理由。』」

我對這位媽媽說:「現在,妳也面臨這樣的狀況,妳會怎麼選擇呢?」

她沉默了很久才說:「我一直覺得,我已經把自己最好的東西都給了女兒。現在我知道了,原來我自己變成一個負擔。我當然選擇退一步了。」

她說這話的時候,有很多心酸。這些心酸,也是女兒不忍離開的理由。但就是兩人過於緊密的牽絆,讓她們都不快樂。

這是講給父母聽的故事,但是如果我的來訪者是成年子女,我就會講另外一個故事。

我有名來訪者,他媽媽靠關係在自己的單位替他找了一份工作。現在他已經工作兩、三年了,還和父母住一起。媽媽自然很照顧他,每天做早飯、關心他的日常起居。如果晚一點回家,媽媽都會打電話問。其實他想換個城市工作,可是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媽媽的失望。

有一天他說:「老師,我怎麼就沒有一個懂得放手的媽媽呢?」

我問:「是媽媽不讓你走嗎?」

「她倒是沒說什麼,可是我一看她的眼神,就知道她是不可能安安心心讓我走的。」

「如果是這樣,那你其實不是討厭她照顧你,而是在要求一個更大的照顧。你要她放棄對你的關照,自己主動離開。可是,媽媽總是很愛子女的,這並不是什麼錯。離家是你的課題,不是你媽媽的課題。你應該自己去爭取,而不是埋怨她沒有主動讓你離開。」

他想了一會兒說:「是的,這是我自己的事。」

這兩個對稱的故事看起來矛盾,但說的都是同樣的道理:怎麼在情感的糾纏中,分清楚什麼是我們自己的事情,並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課題分離是沒有條件的。如果我們一定要別人先做什麼,自己才能做什麼,那就不是課題分離了。

還記得第二章介紹過的「控制兩分法」嗎?控制我們能控制的事情,而不妄圖掌控我們不能控制的事情。課題分離,就是人際關係中的控制兩分法。因為歸根結柢,每個人都只能做好自己的事情。如果我們真的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把別人的事情留給別人操心,我們也許就不會擔心別人的評價。那些來自人際關係的煩惱和羈絆,就不會那麼困擾著我們。

自我發展之問

你是否曾陷入這樣的關係:別人的需要和你自己的需要之間存在衝突,你想拒絕,卻擔心別人不高興,想接受卻又不甘心。

試著用課題分離的原則來分析:在這個矛盾裡,什麼是你的事?什麼是別人的事?

關係轉變:如何應對關係的結束

結束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死亡

除了職業的轉變,還有一種重要的轉變—關係的轉變。

關係是幸福感和意義感的來源,裡頭有我們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因此,關係的轉變會帶來巨大的情感衝擊。

關係的轉變中,最痛苦的就是關係的結束。失戀、離婚,或者親近的人意外離去,總會給我們帶來莫大的痛苦。

自我是以關係為載體的,當一段關係結束後,我們不僅失去了關係中的他(她),也失去了關係中的那個自我。如果你曾對他(她)溫柔體貼、百般呵護,那在建立一段新關係之前,那個溫柔體貼、百般呵護的你也隨著這段關係消失不見了,這也是人們總把關係的結束與死亡相類比的原因。結束就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死亡,它伴隨著不可逆的失去。而這種失去會帶給我們巨大的情感衝擊,讓我們很難看到重生的可能。

失去了一段關係,意味著失去了一個自我。這種失去不像從完整的餅扳下一塊那麼簡單,它同時會改變剩餘的部分。因為,當這段關係存在時,我們會賦予這段關係很多意義。比如,我們會覺得自己受緣分眷顧,才有兩人的相遇;我們會覺得自身很有才華或魅力,才會吸引到對方,這些都變成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可是,隨著關係的結束,跟這段關係有關的自我概念就不得不重新修改了。

有人說,從愛一個人到不愛,就好像原來那個人渾身上下都被光籠罩著,現在光沒了。原本在一段關係裡,我們和對方都是閃閃發光的。現在光沒了,我們要怎麼重新看待自己,重新看待這段關係呢?原先神奇的緣分會變成命運的惡作劇嗎?原先的魅力會變成「我就是這麼容易被騙」「沒有人會真的愛我」的證據嗎?所以,面對已經分手的戀人,很多人還會問一句:你到底有沒有愛過我?這個問題的答案雖然改變不了分手本身,但對分手以後我們怎麼看待自己、看待兩人的關係卻至關重要。

在關係轉變的過程中,我們的頭腦會變得非常混亂,也許前一秒還在想:無論是不是離開,我都會愛你一輩子,永遠忘不了你;後一秒就會想:你怎麼能這麼冷酷無情?像你這種人渣,我這輩子都不想再見到了。前一秒還在想:雖然要離開,但是我很感謝上天讓我們相遇;後一秒就會想:我是造了什麼孽,上天要這樣懲罰我?當這些混亂的想法來臨時,不是我們瘋了,而是大腦在艱難地處理這段失去,從中整理出關係和自我的新認識。

抗拒結束的三種方式

和其他轉變一樣,關係的轉變也會經歷「結束—迷茫—重生」這三個階段。在結束的階段,我們的頭腦會以各種方式來抗拒,比較典型的有以下三種。

一、對挽回的幻想

經常有來訪者因為失戀來找我。他們說完自己的痛苦之後,就會翻出對方微博或微信的聊天紀錄,希望我能判斷他們是不是還有可能在一起。

這時候我會說:「不好意思,我並不擅長透過這些來判斷一個人,我不會比你更了解他(她)。」

他們就會說:「你不是學心理的嗎?怎麼會不知道呢?」

甚至有些人會直接問:「那你能不能告訴我,我可以做什麼來挽回這段關係?」

我只好說:「我也不知道。在一起需要兩個人做決定,可是離開,只要一個人就可以決定了。如果對方真的決定要離開,那你做什麼都是沒有用的。」

這是在關係裡我們很難接受的一個事實。如果我們是「被離開」的一方,那這段關係是不是結束,並不是由我們決定的。如果對方去意已決,我們做任何事都不能挽回這段關係,反而會增加對方的負擔。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一分手,就沒有復合的可能了。我只是想說明,復合不復合,不再是一件能自己決定的事,我們只能忍受這種不確定性。可是,要放棄對挽回的幻想,就會變成一件難事。

二、 把對方和關係理想化

其實,一段關係逐漸走向結束,一定是有原因的。如果兩人真的不合適,那結束未必不是好的選擇。可是有些時候,出於對失去的恐懼,這段關係會在我們頭腦裡變得光芒四射,對方會忽然變得異常理想,以致我們會不停哀嘆,自己沒有把握好這段關係,再也找不到一個像他(她)那麼好的人了。這其實是大腦玩的把戲,它在用這樣的方式督促我們去挽回這段關係,以避免結束。這會讓我們無法客觀地看待這段關係,從而增加了結束的痛苦。

我有名來訪者,她的老公接二連三地出軌,還經常不回家。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兩個人陷入無休止的爭吵和猜忌。後來,她實在忍無可忍,選擇了分手。可是離婚以後,她不停譴責自己,覺得是自己沒處理好問題,才把事情搞砸了。哪怕我一再跟她說,這並不是她的錯,也無濟於事。後來我才慢慢理解,她像是一個記憶的剪輯師,把關係中所有好的片段都剪輯下來,拼接成一段完美的關係,而排除了關係裡的背叛、傷害。這種理想化保留了關係的美好,卻也同時增加了結束的困難。

如果你正要結束一段關係,可以提醒自己,你失去的並不是一段完美的關係。無論你把它想得多美好,它都不是。如果這段關係本身已經充滿了厭倦和衝突,誰先提出結束並不重要。就算有區別,也只是你更害怕結束而已。

三、 讓自己沉浸在悲傷的情緒中

情緒是有對象的,悲傷雖然不好受,但它是一種保持聯繫的方式。我有名來訪者和前男友分開快三年了,她每天上班做的第一件事,仍然是打開前男友的微博,看看他在做什麼,固定得像個儀式。前男友的微博裡有老婆孩子的照片、有現在的生活,自然不會有她的痕跡。每當看到這些,她都會黯然神傷。

我一直不明白,她為什麼非要用這種方式讓自己悲傷。直到有一天她跟我說:「我在前男友那裡已經找不到感情的痕跡了。如果我還悲傷著,說明這段感情還在。如果我好了,那這段感情就真的結束了。」她寧可讓自己悲傷,也不願承擔結束的痛苦,因為後一種痛苦要疼得多。

我聽另一個女孩說過類似的話。她說:「失戀了,我卻不想結束,不想從痛苦中走出來,覺得結束像是一種背叛。哪怕痛苦,也寧願留在過去。」

停留在過去有什麼好處呢?大概是我們心裡還能生起一些虛幻的希望,我們可以藉由這種希望來對抗孤獨。而承認了結束,就是從心底承認我們已經永遠失去了所愛的人。可是,不經歷結束和迷茫,我們就不會有重生。

如何接受結束

最終,我們是怎麼接受這種失去的呢?

心理學家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曾經研究過一些重症患者的心理,發現他們接受自己生病要經歷五個階段。其實,這五個階段也適用於接受像分手這類關係的結束。

第一個階段是否定,不相信關係真的會結束,還以為只是跟過去一樣吵架而已;第二個階段是憤怒,覺得自己被欺騙、被拋棄了,哀嘆為什麼是自己遇到這樣的事。我們會不停地指責對方,好像對方不僅沒有永久離開,還會回來接受我們的指責一樣;第三個階段是討價還價,想著也許對方會改變,也許我們可以等待,也許我們還有機會在一起;第四個階段是憂鬱,這就是前文講的迷茫期。最後,才會進入第五個階段,我們的心慢慢重歸平靜。

我喜歡的一部電影《情書》,講的正是接受結束的過程。電影裡的女主角博子一直走不出未婚夫登山去世的陰影。故事的結尾,博子的新男友帶著她去了前未婚夫遇難的雪山。哪怕只是在山腳下,博子還拉著新男友的手不安地說:「太過分了,我們會驚擾到他的,我要回去。」

可是那天早晨,當博子看著遠處聖潔又安寧的雪山,壓抑已久的悲傷終於痛快地釋放出來。她對著雪山一遍遍大喊:「你好嗎?我很好。」然後淚流滿面。

那一刻,她終於願意直接面對逝去的悲傷。而她的新男友就在雪山這邊,微笑看著她。雪山那邊是結束,雪山這邊是開始。生活在讓人心碎又帶著奇怪安寧的悲傷中,滾滾向前。

所以,該怎麼接受結束呢?去承認損失、去哀悼、去迷茫、去失聲痛哭,然後固執地相信會有新的未來從生活中長出來,哪怕我們現在還看不到這個未來。

我們很容易對結束有個誤解,以為結束就是沒了,就是某個人在我們的生活中從此消失不見。也許一段關係的結束意味著我們再也見不到他(她)了,但是結束並不意味著消失,關係會一直存在。只不過,以前是我們存在於這段關係中,現在是這段關係存在於我們心中。當我們從失去的關係中重生以後,就重新獲得了這段關係。在對往事的回憶裡,它變成我們內心柔軟的角落。

自我發展之問

你經歷過什麼樣的關係結束?你如何走過這一段的結束和迷茫期?
你從這段經歷中獲得的啟發是什麼?它對你現在的影響是什麼?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