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失眠來診所求助的病人是最多的,光是安眠藥,我一個月就要開出數以萬顆。但是,開立安眠藥對我來說是件很痛苦的事,因為我自己也很討厭吃藥。畢竟人沒事幹嘛每天塞藥過日子?

可是,就在幾個月前,發生了一件跟安眠藥相關、令我糗到爆的事情。當時剛結束了晚上的門診,我正打算進去附近的便利商店買點東西解飢。透過大片玻璃,我看到一名女性的結帳背影,但她只穿著粉紅色的透明睡衣,裡面什麼都沒穿,曲線畢露。我心中知道不妙,往上一看到臉,「那不是我的病人嗎?」我一時受到驚嚇,下巴都快掉了,趕快閃到一邊漆黑的角落,過了一會確定她已經走遠,我把下巴確實合上才走進去買東西。

「剛剛那位是你的病人吧?」店員認得我,一天到晚叫我神經病醫生,被我抗議了好幾次。這時講話可神氣了!好像當精神科醫師就活該被歧視。

「嗯!」我真是無言以對,這次不鬥嘴了,結完帳趕緊離開。

臺灣食用最氾濫的,就是這種含有「左批眠」成分的安眠藥,其造成夢遊的機會高達五%。但是因為睡得最快、醒來後感覺最舒服,沒吃又會恐慌,所以很多病人往往明知有問題,卻還是要吃。連有些醫師也持贊成的論點,還說「瑕不掩瑜」,真令我「藍瘦香菇」。

臺灣人好會吃!一年吃掉3.39億顆安眠藥!

差不多每十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必須靠藥物幫助失眠。

大家都覺得精神科醫師最大的問題是「吸收太多負能量」,但對我來說,最累的是:幾乎每次門診都要處理這些只拿安眠藥、卻不願跟醫師討論病情的患者。尤其是每天動輒吃個七、八顆,甚至十顆以上的安眠藥濫用者,每次被我拒絕都要盧很久,一個早上來個三次,我的頭就開始痛,心情也變得很差。

不如先來看看使用最氾濫的史蒂諾斯:

1. 六十五歲以下成人:睡前一錠。

2. 六十五歲以上成人:初劑量以二分之一錠睡前給藥。每日請勿超過一錠。

3. 通常短期間給藥治療。

副作用/警語:

短期(十天內)使用常見的不良反應為:

嗜睡、頭暈及腹瀉等。

長期(四至五週)則有頭暈及類似服用迷幻藥的感覺。

這些劑量限制或短期使用建議,根本都沒有人遵循,有些人甚至沉迷在類似迷幻藥的感覺,連白天也吃,看診時都神智不清、走路搖搖晃晃。


在診所上班的學弟有次親眼看到病人一拿到史蒂諾斯,就站在飲水機旁把整排二十顆藥吃光光。氣得他衝出去罵人,叫病人以後不用再來了。

據衛福部調查,2014年全國安眠藥用量達3.39億顆,創歷史新高。三億多顆聽起來很嚇人,但也有點抽象。簡單來說,要是以每天固定吃一顆安眠藥,3.39億顆大概夠100萬人吃上一年。

臺灣兩千三百萬人,扣掉二十歲以下的人口與在大陸的百萬臺商,一百萬人就佔了6%左右。假如再加上不用安眠藥,只用鎮定劑(短效或中效抗焦慮藥)的、漏報的,這代表臺灣差不多每十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必須靠藥物幫助失眠。

有的安眠藥,健保價甚至只有兩塊錢,真的比糖果還便宜。一旦病人已經長期依賴安眠藥,指「半年以上每天都要靠吃安眠藥入睡,不吃更是完全睡不著」,醫師要花多大的力氣才能讓他們願意重新思考「不吃安眠藥的可能性」?並且願意跟醫師好好討論呢?

身為精神科醫師,我沒有一定要挽救生命的雄心壯志,而是相信「活得好比活得久重要」「我們可以選擇不靠安眠藥過日子」「即使真的要靠安眠藥過日子,也要能放心的吃」。

請你跟我這樣做,好好慢呼吸

用腹式呼吸重新思考「失眠」這件事

腹式呼吸可以幫助放鬆,但有時候單做腹式呼吸有點單調,因此結合一些伸展或放鬆,效果更好。

例如上班族椅子上的下半身伸展加橫膈膜式呼吸。建議兩腳各來一次,這樣至少就做到四次很扎實的橫膈膜式呼吸,兩組就八次,而且下背部也放鬆了。

是上班族五分鐘輕鬆又寫意的伸展加呼吸。


--本文摘自《失眠勿擾:用對方法,找對醫師,從此遠離安眠藥

相關專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