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T0400033

讓孩子成長的阿德勒名言

子どもをのばすアドラーの言葉
作者 岸見一郎
譯者 葉小燕
出版日 2017-06-01
定價 $240
優惠價 79折 $190
  • 分享至
數量
無法銷售

相關專欄

內容簡介

◆教育的目標是「自立」,若無法協助孩子自立,將來頭痛的還是父母自己!

◆面對求學階段的孩子,父母該如何協助他們學習?阿德勒說,不斥責、不稱讚、不用理想替孩子扣分!

◆孩子為何總是唱反調?阿德勒說,所有問題都是人際關係的問題,親子之間也一樣!別期待一腳踩進孩子的課題後,還希望孩子能找他們商量。

◆《被討厭的勇氣》暢銷作家岸見一郎,用阿德勒的超譯名言幫助你擺脫焦慮、丟掉憤怒、讓你與孩子的關係產生前所未有的變化!

一個能感受到「自己受父母信任」的孩子,才是幸福的。
32句直入父母心的關鍵提醒,為孩子構築真正的幸福人生!

為了怕孩子吃苦,父母總忍不住想插手幫忙,

但要不就是讓孩子變得什麼都不做,

要不就是認為父母不信任他們。

阿德勒說:不可以斥責,也不可以稱讚;
要課題分離,並如實看待對方本來的樣子。
但是……

孩子不懂事、歷練少,父母該怎麼幫?

■ 在孩子尚未開口求助前,不要插手。

■ 不用上對下的視角看孩子,建立可坦率討論問題的關係。

■ 不說傷害孩子人格的話,並以敬意對待他。

考試在即,孩子仍不肯念書,父母該怎麼辦?

■ 不打擾,是父母最大的溫柔。

■ 別用「考上好學校,以後就輕鬆了」當誘餌!

■ 不說「只要你用功,一定可以考高分」,而說「我知道你努力過了」!

■ 聚焦於孩子的長處,不用「理想」替現實中的孩子扣分。

本書以阿德勒心理學為基礎,用32句超譯名言,幫助父母擺脫焦慮、丟掉憤怒,不但能協助孩子成長,還能構築更好的親子關係!

〔讀者★★★★★推薦〕

◆對於有育兒困擾,尤其是家有考生的父母來說,本書提供了很實際也很有效的建言。

◆對於講求即效性,卻被各種資訊搞得頭昏眼花的父母來說,本書絕對能提供更根本的親子問題解套之道。

◆父母和孩子看待事物的焦點往往不一致,但孩子因種種客觀條件無法違抗父母,裂痕於是更深,父母還沾沾自喜是個稱職的虎爸虎媽。本書除了讓父母了解如何放手讓孩子自己來,更進一步知道該如何調整自己的視角。

◆雖說本書的主題是「如何從旁協助求學中的孩子」,但真正的目的在於讓讀者了解「人生的機微」,因為比起讀書考試,如何培養孩子的人格更為重要。

作者簡介
岸見一郎

哲學家。1956年生於京都,居於京都。京都大學研究所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結業。除了專攻哲學(西洋古代哲學,尤其是柏拉圖哲學)外,1989年起,開始研究阿德勒心理學,並成為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會認證的諮商師與顧問。

自從撰寫暢銷世界各國、堪稱阿德勒心理學的新經典著作《被討厭的勇氣》後,便如同阿德勒生前所做的一樣,為了使世界更臻良善,花費許多精力在日本及海外與許多「年輕人」對話、進行諮商。著作包括《被討厭的勇氣》等多部阿德勒心理學作品。


譯者簡介

葉小燕

專職譯者、臺灣高等法院特約通譯。yen0407@yahoo.com.tw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T0400033
ISBN:9789861372372
192頁,25開,中翻,平裝
看更多

電子書

    

看更多

目錄

前言 關心不等於干涉

第一章 不斥責、不稱讚的教養

斥責雖有即效性,但無法解決問題

稱讚並非良方,而是會上癮的毒藥

縱然是父母,也無法決定孩子的人生

如實看待孩子的樣貌

孩子失敗時,讓他自己負責

以對等的態度對待孩子

因為有人在看,所以把垃圾撿起來?

不要搶孩子的功勞

父母都認為自己最了解孩子

沒有「惡質」的父母,只有「笨拙」的父母

體罰無正義

第二章 書念得好的孩子,書念不好的孩子

人生並沒有「讀名校就能一帆風順」這種事

沒讓孩子了解學習的樂趣,是大人要負的最大責任

歸屬感,讓孩子擁有不逃避的勇氣

「考上醫學院」不是終點,而是起點

「明天再開始減肥!」這種話早就聽膩了嗎?

比讀書更重要的事還很多

即使身為考生,也不給予特別待遇

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真心在為我的人生著想」

不玩遊戲,成績就會更好?!

即使是親子,也要保持距離

不是教導學科內容,而是「透過」學科教導

第三章 賦予堅強度過一生的勇氣

之所以不面對課題,是因為想活在可能裡

感到對他人有所貢獻,才會覺得自己有價值

即使失敗,也和「辜負他人的期待」沒有關係

擁有不以為苦的目標

為孩子的長處打上聚光燈

「辦不到」不是問題,「認為自己辦不到」才是問題

不因眼中所見輕易判斷別人

自卑感是讓自己進步的原動力

缺乏踏實努力得到的成功,很快就會消失

讓孩子自己決定自己的人生

看更多

試閱

不要搶孩子的功勞

我家孩子如今已經長大成人。過去我們曾在看到電視節目討論父母該如何協助孩子讀書時,聊過有關用功求學的話題。雖然我並不覺得父母不該協助孩子學習,但以現況來說,我從根本上認為父母淨會說些挫孩子鬥志的話、妨礙他們而已。

「念書這件事,根本不必父母說些什麼,對吧?」當我徵詢孩子的看法時,從來不曾聽我叫他「去讀書!」的兒子,贊同了我的說法。

如果教孩子讀書是父母的工作,為了讓他們對學習有興趣,就非得下一番工夫、盡量嘗試各種方法才行。然而就算是父母,也有自己的生活與人生,再怎樣都不可能完全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

我知道有些媽媽早在孩子上小學前,就已每天花上六小時陪在孩子身邊,督促他用功學習,但我相信這應該不是常態吧。或許有些父母認為,如果可以的話,自己也想那樣盯著孩子念書,但請容我坦白告訴用這種方式「讓」孩子用功讀書的人:對於以下提到的這些風險,請你們務必有所覺悟。

首先,父母會變得很忙碌。孩子順利考上理想的學校固然很開心,但如果就算有父母的全力協助,還是沒考上的話,父母是否會因此斥責孩子「沒有滿足爸媽的期望」?會因此斥責孩子的父母,想必認為「孩子的成功都是我的功勞」、心裡覺得「多虧有我」吧。但事實並非如此,一切都是孩子的努力所帶來的結果。

其次,當孩子如同父母所期待的得到好成績時,雖然很開心,但不是每次都能拿到如預期中理想的分數。

這時孩子會擔心:「父母該不會拋棄我吧?」為了吸引他們的關心和注意,於是做出最令父母頭痛的事—也就是考試考得很糟,不願意用功。

如此一來,雖然父母會罵人,但孩子認為,比起遭到漠視、不被寄予任何期望來說,因挨罵而受到父母關注還比較好。為了反抗父母而不願意念書,對孩子一點好處也沒有。

孩子原本就不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期待而學習的。不光是學習,只要有孩子因為自己想做的事遭到父母反對,而來找我諮商時,我都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他:「你並不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期待而活。」

第三點,即使是父母,也無法為孩子的人生負責。有些父母會反對兒女的婚事,但到底誰能決定,孩子只要不與父母選擇的對象結婚就會不幸?參加考試也一樣,要是孩子日後認為,進入父母建議的學校就讀是個錯誤的選擇,到時候,父母有辦法承擔責任嗎?



不是教導學科內容,而是「透過」學科教導


某一天,我在車站月臺上等待電車進站。沒多久,電車來了。門一開,就有個小學生立刻插進隊伍裡,打算搶先進入車廂。我不假思索地擋住了他的去路,像根柱子似的站在那裡。

那孩子瞪著我看,在終於明白自己為什麼被擋住後,才放棄插隊、走到隊伍後方依序等待上車。

阿德勒認為,培養「社會意識」就是教育的目標。所謂的社會意識,簡單來說就是「對他人抱持關心」,但事實上,說人類是種只關心自己的動物一點也不為過。

於是阿德勒表示,教師的工作不是教導孩子學習某個學科,而是要透過學科教導孩子們某些事情。至於要透過學科教導什麼,其實就是教導社會意識。所以就算孩子很會讀書,但如果完全不顧慮他人、認為只要自己好就行的話,那便是教育的失敗。

一開始提到的那個小學生看起來是要去補習班上課的樣子;也許是因為習題沒寫完,所以非搶到位子坐下來寫也說不定。然而即使他有一套不插隊不行的原因或說法,這種只想到自己、擺明全世界都繞著自己轉動的姿態還是不行的,不論成績有多好都一樣。

阿德勒建議:擅長念書的孩子應該協助其他的孩子學習。有些孩子可能會覺得「自己讀完就好了,哪有閒功夫管別人怎麼樣」,或是「如果教會了別人,自己反而虧大了」等等;但事實上,幫助他人學習反而可讓自己所學更扎實。如果孩子具備拿到好成績的能力,我希望他們不是只將能力用在自己身上,而是能對他人有所助益。

認為只要自己好就行的孩子,當他成績表現變得不怎麼樣的時候,不是在那個節骨眼放棄努力,就是會為了給自己留下「(我只是不想念書而已,)只要我肯用功,一定可以拿到好成績」的可能性而拒絕努力。

的確,有時候就算拚命用功,成績也不見得能如自己所期待的有長足進步。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我依然不認為「只要讓孩子專注於學習就好」是理想的辦法。能在與學習沒有直接關連的事情上具有貢獻感的孩子,會覺得付出貢獻的自己是有價值的。

阿德勒表示,若能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就會擁有面對自己課題的勇氣。若不在學習方面,而是藉由其他行動對其他人有所貢獻,並覺得自己有價值的話,便能具備處理學習方面問題的勇氣。

父母絕對不能打擊孩子的勇氣,也不能說些羞辱孩子的話,更不能斥責他。認定「只要罵罵孩子,就能刺激他進步」的人很多,但挨罵之後,孩子反而會認為自己沒有價值,結果更讓他不願試著面對念書這項挑戰。



感到對他人有所貢獻,才會覺得自己有價值


孩子小時候雖然需要父母的協助,但不久後必須自立、直接面對人生的課題,並憑著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只是說歸說,孩子多少有無法完全靠自己力量解決的時候。為了讓孩子在這種時刻能向父母要求協助,親子之間一定要先建立良好關係。

目前為止,本書已為各位提出一些建議,例如:孩子與大人是對等的,基於這樣的概念,所以不能斥責或稱讚孩子;不要用命令的方式,而是拜託請求;說話帶有敬意,並向孩子表達「感謝」等等。現在讓我們來想想:為什麼要讓孩子自立—為了讓他能憑自己的力量去解決自己的人生課題,就需要做上面這些事?

首先,是希望孩子可以喜歡自己。由於「自己」不像其他用品,可以重新購買更換,這輩子就是會這樣一直存在下去,如果不喜歡自己的話,將無法獲得幸福。

那麼,提到「要如何才能喜歡自己」的話,就是要將缺點轉換為優點。例如:不是注意力不集中,而是可以一心多用;不是沒耐性,而是具備決斷力。

我們只有在感覺自己對他人有貢獻的時候,才會認為自己有價值。對孩子說「謝謝」,就是因為想讓他覺得「自己對他人是有用的」。能夠認為自己對他人有幫助,孩子就可以喜歡這樣的自己。

剛開始,孩子所能做出的貢獻或許只是一些小事,但即使只是約略感受到能對他人有所助益,之後都會與孩子擁有「直接面對和解決人生課題的自信」有所關連。

更進一步,為了讓孩子願意對他人有所付出,必須要先將他人當成阿德勒所說的「夥伴」,也就是當成自己人看待,並認為這些夥伴會在必要時向自己伸出援手。如果沒有這種想法的話,應該不會想貢獻他人吧。只是一旦父母斥責孩子,親子關係勢必會變得疏遠、惡化。當孩子認定以父母為首的這些大人不是自己的「夥伴」,而是「敵人」時,就不會想對那樣的敵人有所貢獻。

要孩子擁有貢獻感的另一項理由,則是希望他們並非只從別人身上獲得,而是成為能給予的人。事實上,對於知識與經驗都還不足的孩子來說,接受周遭大人的協助是有其必要的。但他人對自己提供的協助不過是出自好意,既不是理所當然,也不是義務。即便是孩子,還是希望他能以(我們所生活的)共同體一員的身分,對他人有所貢獻;同時希望他能不以為苦,並感受到喜悅。

如實接納孩子原有的樣貌雖然沒錯,但是就孩子的角度來說,意思並不是「什麼都可以不必做」。因為我們希望孩子不只是接受他人所給予的,更要成為能付出的人。


為孩子的長處打上聚光燈

因為孩子的問題來尋求諮商的父母,大多會提起孩子的短處、缺點、問題行為,甚至是異常行為。那種驚人的氣勢、有如機關槍一樣的發言,想要打斷或插話可說是高難度的工作。

不過我還是會想辦法問問這些父母:

「話說回來,您孩子的長處是什麼?」

這種問題,父母連想都沒想過,剛才還一副口沫橫飛停不下來的模樣,這下子突然說不出話來。

「咦?長⋯⋯長處嗎?」

如果說,從這樣的對話中可以了解到什麼的話,那就是父母只看到孩子的短處、缺點和問題行為。諮商的時候只需要知道一件事,也就是想要諮商的事實,這樣就夠了,孩子到底還有哪些具體上的問題其實不太重要。

也有些人根本不給別人插話的機會,自顧自地一直不停說下去。大約一個鐘頭後,總算講完了,居然丟下一句「好吧,那麼⋯⋯」便打算要離開。

這樣的人想必只是希望別人知道養育子女是多辛苦的事。相信只要我對他說:「你一定很辛苦吧?」應該就能滿足對方,但是我認為,這麼說是不行的。

因為對方想說的其實是:「我這麼辛苦地養育孩子,可是這個孩子卻如此糟糕。」我並不認為只懂得用這種眼光看待孩子的父母,其親子關係會有多好。

就孩子來說,他所學到的,就是只能用父母認為有問題的那一面去贏得關注。

孩子的短處或缺點之類的東西就像暗影。影子並非實體的存在,無法像物品一樣將它拿開;然而父母卻只注意到孩子不夠好的地方,試圖用斥責的方式糾正。

事實上,不論用什麼方式,只要關注焦點仍放在短處與缺點上,事態就不會有任何改變。既無法變動黑暗的一面,也沒辦法拿開。那麼,該怎麼辦才好?其實,只要打上聚光燈就行了。打了光,黑暗面就會消失。不看短處,而是看長處,或是將短處改換為長處來看待。

此外,在看待某些行為好的一面時,不必特別關注同時出現的不好的另一面;只要這麼做,黑暗就會消失。

舉例來說,對於在早上九點左右起床的孩子,不是對他說:「你以為現在幾點了?!」而是說:「太好了,你還活著。」事實上,儘管孩子睡到很晚才起床,但難道各位不認為:只要孩子還活著,就已經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了嗎?

就像擺放在坡道上的石頭會向下滾落一樣,在現實中,將目光聚焦在孩子的問題面也是很自然的,所以一開始就要有意識地去關注孩子的長處與行為合宜的那一面。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