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精神科醫生多年的朴用喆醫師,在接觸過許多病患後,發覺到情緒也有習慣化的現象,他把這種習慣的反覆情緒稱之為「情緒習慣」。例如:常說「真不知道為什麼我老是遇上這種壞男人?」的女性不在少數。即使語氣聽起來無可奈何,但其實是早已習慣那種類型的男性,因此刻意尋找,遇到真正對自己有幫助的人,反而覺得陌生,不想有進一步的認識,也就是不知不覺中養成了具有破壞力的人際關係慣性。因此,許多從小養成的情緒習慣,就像老朋友一樣與我們常相左右。
我們都被情緒牽著走,尋找自己熟悉的人
人際關係充分表現出強烈的個人喜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交友風格,而這種特性不容易改變,人際關係的模式也會成為一種習慣。
形成習慣之後,不知不覺會產生「我就是喜歡那樣的人」或「他好像跟我很合」的感覺。覺得和對方合得來是因為熟悉,熟悉則是因為人際關係中習慣和那樣的人相處,因此會在不知不覺中根據習慣化的標準結交朋友。
這種習慣並不代表每個人都會尋找對自己有益、適合自己的人,或是跟多少能夠幫助自己,並且不會引起太大問題的人做朋友。前面提過好幾次,習慣通常存有陷阱。
大腦具有維持重複的特性,人際關係也不例外,即使對方對自己沒有益處,也會不擇手段保持原有的習慣,因此容易衍生出問題。
問題在於,即使是你不願意也不想重蹈覆轍的人際關係,最後仍然會重複發生。明明再也不想結交某種類型的人,這種人卻一直出現,原因就在於慣性陷阱。
總是被傷害的人際關係模式
「為什麼身邊的人總是不了解我的心?我好難過。」
一個叫柳心愉的病患對我哭訴著,她因為罹患慢性憂鬱症前來求診。她的壓力主要來自人際關係,被自己信任和依賴的人背叛,是導致她產生憂鬱的主要原因。
她認為身邊的人總是不了解她,為此傷心不已。每當結交一位朋友,彼此關係愈來愈親密時,她會對對方產生許多期待,但是當對方不符合期待時,就會感到受傷和難過。這種人際關係模式反覆持續了好幾年。
由於她已習慣這種模式,即使對方盡了全力配合她,她也不會滿足,甚至要求對方做得更多,直到對方再也不願意配合。對他人有所期待、被傷害,她不停重複這個模式,這也是大腦為了維持習慣所做出的行為。但心愉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只是覺得自己不斷受到傷害。她的憂鬱症也是源自這種反覆的行為模式。
老是遇到「壞男人」的感情習慣
李智恩是個美麗的大學生,第一天來到醫院門診時頻頻落淚,哭訴男友背叛她,暗中和別人交往,說到激動處,雙手和臉頰不斷抽搐。她很晚才發現男友劈腿的事實。
而現在這個交往對象是三個月前透過朋友介紹才認識的,她說自己與對方一見鍾情。
剛和前男友分手時,智恩的心情非常低落。前男友曾向她借了一筆錢,不但沒有歸還,還避不見面,她受到極嚴重的打擊。為了忘記傷痛,她格外用心經營和新男友之間的感情。但就在她覺得心情稍微好轉的時候,卻發覺現任男友的另外一面。
結果和之前的情況類似,雖然不是每個男生都不好,但智恩的感情模式似乎總是以傷心收場。
「為什麼我總是吸引壞男人?難道我是壞男人喜歡的類型嗎?我真的好傻。」
我告訴她,這種反覆模式可能來自她本身的習慣。
「這是什麼意思?我是被害者啊,他們才有讓女生傷心的壞習慣,該改正的人不是我啊。」
她的語調聽來相當委屈,但是她的話只說對了一半,另一半是錯的。那些男生的確可能有傷害別人的習慣,但是被那樣的人吸引、選擇那種男生的人,是她自己。
她說一開始認識對方的時候,根本不知道會這樣。但是,人會無意識的尋找自己熟悉的感覺,選擇合乎自己感覺的對象。她說第一次見到對方時就一見鍾情,也許是因為遇上了完全符合自己感覺習慣的人。
那麼,智恩之所以對男友一見鍾情,是否可能是一種訊號,表示遇到了自己熟悉的對象?答案是肯定的。
即使不是一見鍾情,但在交往過程中會陸續接收到對方的各種訊號。雖然理智上並不會有被刺激的感覺,但潛意識會把這些訊號視為重要資訊,當這個對象在她的潛意識中被歸類成「壞男人」,正好符合她熟悉的戀愛對象,大腦便會繼續維持這段關係。
她說男友非常幽默又風趣,經常安排各種活動,更不吝惜表達對她的愛。
然而相處久了,男友逐漸變得暴躁,有時還會在朋友面前輕視她,令她覺得男友不尊重自己。但當時她並不認為這是什麼嚴重的問題,抱持著「他會改變」的想法,默默等待。
她說男友的幽默感是吸引她的主要原因,但真正吸引她的,也有可能是壞男人的特質,也就是說,大腦按照過去的習慣,尋找會帶給她傷害的人。
總是被拋棄的感情習慣
因為這種反覆的人際關係慣性而苦惱的人,還有另一位病患江妍希。當她敞開心胸和別人交往時,就會開始擔心:「這個人會不會離我而去?他會不會拋棄我?」這種擔心是有原因的,因為過去曾有許多人離她而去。
她十歲的時候,因為母親外遇,父母離異。對當時年紀還小的她來說,很難接受被母親拋棄的事實。這件事情在她的心中留下很深的傷痕。
之後發生過好幾次摯友和男友離開她的情況,於是,她已經習慣了這種被拋棄的人際關係模式。她最近才和男友分手,原因是男友受不了她的個性,打算結束與她的這段感情。也許妍希就和前面提過的智恩一樣,為了維持自己熟悉的感情習慣,於是選擇了會拋棄自己的對象。
即使她選擇了會留在自己身邊的男性類型,最後可能還是會做出讓對方不得不離開的舉動。她常常因為害怕對方會離開自己,不知不覺中變得緊張兮兮,經常打電話查勤,對小事更是疑神疑鬼。
為了確認對方的愛,想要把對方留在身邊所做的行為,只會帶來反效果,讓對方感到難以忍受,最後導致分手,而本人卻不知道怎麼回事。當她下次遇見新的對象時,只會變本加厲,更想緊緊抓住對方,最後落入猜忌的惡性循環,也就讓疑心的習慣更加深化。
從這樣的例子可以知道,我們一直重複著慣性的人際關係模式。也許很多時候我們本身都沒有察覺,即使知道了,大部分的人也會覺得這不是什麼大問題。
但是,某些人際關係慣性會帶來極大的折磨。例如追求會帶給自己傷害的人,做出過分的行為,讓對方傷害自己,也就是像智恩和妍希的情況。
認知行為治療學家杰弗里.E.楊博士將這種反覆而具破壞性的行為模式稱為「生命的陷阱」,這是來自他小時候的重複經驗。他提到的「陷阱」和我認為的「慣性」是一脈相連的。我們在無意識中會尋找自己熟悉的類型作為交往對象,即使知道對方會帶來痛苦。
整頓象徵心情的周遭事物
我們會無意識的將心情投射在周遭事物中,不自覺的把自己的心情置入周遭環境。
我想起同為精神科醫師的學長治療過的小學生例子。那個孩子有強烈的暴力傾向,他的父母經常吵架,忽略了對他的關心和照顧。孩子非常渴望父母的關愛,但同時也對他們充滿怨恨。這兩種極端的利刃撕裂了孩子的心,使他感到相當混亂。
那個孩子生氣的時候,經常摔破家裡的碗盤。在接受精神科治療之後,他才慢慢說出摔東西的理由。他的心就像破碎的盤子一樣,無法整合為一,這也是孩子內心的象徵,他不自覺的藉由摔東西的舉動表達自己的心情。
經過幾個月的治療,那個孩子開始把打破的碗盤碎片用膠帶黏合起來。醫師在診療室裡對孩子說:「那些碎片就是你的心,現在你已經產生想要治療內心的力量。」
知名的兒童心理學家莎瑪.佛賴柏格在其著作《魔法般的前六年》(The Magic Years)中說了一段故事,主角是一個住院接受盲腸手術的小男孩。
喜歡組裝機械的男孩在住院之後,請母親帶一個壞掉的手表來醫院給他,說他一定要把它修好。但以他的技術來說,這早已超出他的能力範圍,根本不可能修好。
然而在嘗試修理手表的同時,男孩克服了對手術的恐懼。那個手表象徵他自己,壞掉的部分就如同他的病痛,他之所以努力嘗試修理,是為了相信自己也能像手表一樣被修好。當然,男孩並沒有意識到自己賦予手表這層意義。
就像這個例子一樣,我們不知不覺中會把自己投射到周遭的事物和環境中,試圖去掌握和處理,只是自己渾然不覺而已。
整理房間,等於整理心情
有時我會問病患的房間大致是什麼樣子,當然不是對乾淨與否感到好奇,而是因為房間往往是心情的象徵。一個人的心情缺乏整理,呈現混亂的狀態,其房間很可能也是亂七八糟,到處堆放雜物,衣服也是隨處亂扔。
如果把想要讀的書拿出來,或者把要處理的文件放在桌上後,卻一直擱在那裡,這就像心情的寫照—雖然有實踐的念頭,內心卻被焦慮給占據了。如果房裡堆放了許多老舊而沒有用的東西,可能代表一心緬懷過去。
我經常建議憂鬱症的病患好好整頓房間,貼上全新的壁紙或重新布置成自己喜歡的樣子。這個方法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請試著動手整理房間,清理大大小小的物品吧!整頓的同時,一邊想著:「這就是我的心情,我正在整理它。打掃房間就是尊重房間,我的心情也是一樣。」像這樣找出日常生活中可以投射心情的地方,賦予尊重的意義,這些小小的習慣都會帶來心情上的變化。
找出心情的象徵,並加以利用
不久前,有一位病患開始學習手工編織。我告訴她,每次織毛衣的時候,都試著想像毛線是她的心,把一針一線的編織過程當作是在安撫混亂的內心,重新整理一番。原本很難專注在某件事情上的她,在努力學習編織之後,獲得了成就感,並且產生了信心,相信自己能夠完成某件事。即使是小小的生活習慣,也會讓心情產生變化。
學習製作麵包或繪畫也是一樣。請把製作的標的想像成自己的心,創造全新的心情。試著從身邊尋找能夠象徵心情的事物吧!
進一步說明,我們往往會將自己的心情投射在別人身上,也就是透過對別人的評斷來反映自己的心情。別人就是自己心情的反射。批評別人太過固執,其實固執的是自己;認為別人見錢眼開,其實自己的內心也很重視金錢。
如果經常發脾氣、不留情面的責備別人,那麼對待自己也是經常因為不滿而自我苛責。相反的,尊重別人、熱情待人的人,對待自己也是如此。
我們應該把握這個特性,好好利用周遭的事物。請試著找出能夠象徵心情的事物,練習控制心情。請溫柔對待他人,就像對待自己一樣。如果你覺得別人老是惹你生氣,試著想想你眼中對方的缺點是否其實就是你的缺點。請體諒身邊的人,原諒他們所犯的錯,就像原諒自己一樣,你的心情就會出現轉變。
這些整頓事物的小習慣能夠幫助你想起被遺忘的滿足和快樂,而這些小習慣也能夠創造全新的情緒習慣。
本文出自《情緒習慣,決定你的一生:戒斷負面情緒、強化正向能量的五大方法》
為什麼有人總是快樂,有人總是不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