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的方法:找到文明世界中,本該如此的我
閱讀的方法:找到文明世界中,本該如此的我
close
商品編號:06800002

閱讀的方法:找到文明世界中,本該如此的我

阅读的方法
作者 羅振宇
出版日 2022-09-01
定價 $410
優惠價 79折 $324
  • 分享至
數量
加入購物車

相關專欄

  • 試閱

書活網特推

羅胖羅振宇:跟著我,我會讓你喜歡閱讀、愛上閱讀 │《閱讀的方法》

 
羅胖羅振宇: 愛上閱讀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去__ │《閱讀的方法》


羅胖羅振宇:會和不會的差別,就在對抽象概念的多一點點理解 │《閱讀的方法》

看更多

內容簡介

★熱門知識內容平台「得到App」創始人、觀看數超過20億的《羅輯思維》節目主講人,華人圈知識服務型作者羅振宇,最想放進女兒行李箱的書!
★羅振宇用24種不同的角度,帶你在閱讀中看見近處,也看見遠方,而你終將由此找到最好的自己。
★作家、主持人/蔡康永推薦.《溝通的方法》作者/脫不花專文導讀。 

一本好書應該什麼樣?
我曾經設想過一個場景:一個父親送孩子去上大學。孩子的行李箱已經滿了,但他最後還想放一本書進去。既不想增加孩子的負擔,又生怕孩子會錯過一段精神之旅,那他會選擇哪一本?
我曾經拿這個問題問過很多朋友。即使是平時經常推薦書的人,面對這個問題也會顯得慎之又慎。你看,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至少應該有三個特點:自己覺得好、對他人有用、不是負擔。
十幾年後,我的兩個女兒就要上大學了。
我會一直反覆思量這本《閱讀的方法》,並把它親手放到女兒們的行李箱裡。
——羅振宇 

閱讀是件簡單又浪漫的事,
它不是一座高聳入雲的莊嚴聖山,而是一處熱鬧繁華的商場;
不是一個耗時費力的惱人工作,而是一場隨心所欲的交友過程。

在這本書中,羅振宇宛如一趟閱讀之旅的導遊,為大家梳理出了24個閱讀的方法,你可以順著章節閱讀,也可以任意翻閱其中一篇。這條路,由自己選擇,你可以明白如何透過閱讀,修煉強勁的頭腦、如何透過閱讀,參與往聖先賢們的奇妙創新……

回歸閱讀的本質,不是為了讀而讀,而是因為「想」讀而讀,發自內心的求知欲,促使每一個人願意拿起書來,愛上閱讀。

【作者簡介】羅振宇

「得到App」創始人,《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羅輯思維》節目主講人。
2012年底創業,打造知識脫口秀節目《羅輯思維》,至今推出七季,點擊量超過20億。
2016年推出知識服務App「得到」,開闢知識服務全新領域。彙聚內容生產者,並以課程、電子書、聽書、線下課、得到大學等豐富品類的知識服務產品,覆蓋終身學習場景。
15歲遇見金聖歎,明白世間的精彩要用心才能感受到。
17歲遇見蒲松齡,發現生活中的可能性遠比想像得豐盈。
20歲遇見杜斯妥也夫斯基,在他筆下看清了人性無盡的深度。
24歲遇見阿嘉莎,從此奠定人生價值觀——再混亂的世界,也有被秩序和智慧之光復原的可能。
30歲遇見《慈禧全傳》,知道對一個人,哪怕是惡名昭彰的壞人,也應達成「同情之理解」。
40歲遇見萬維鋼、何帆、吳軍、熊逸等寫書人,才有了創辦「得到」的勇氣。
49歲出版《閱讀的方法》。他以後所有的作品,都是對這本書的擴展和延伸。

看更多

得獎紀錄

金石堂選書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06800002
ISBN:9789861338408
416頁,25開,中翻,平裝,單色
看更多

電子書

看更多

目錄

推薦序 閱讀,可以真正走進你的生命 脫不花
前言

第一章 強勁的大腦

1|推理:文字的邏輯舞蹈
2|轉念:幫大腦裝上開關
3|抽象:那些偉大的概念
4|凝結:一字一世界
5|俯瞰:到萬米高空去
6|選擇:我的平行宇宙

第二章 遙遠的地方

1|風物:帶什麼詩去遠方
2|棋局: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3|窺視:驚鴻一瞥,此地甚好
4|他顧:弱水三千,再取一瓢
5|意義: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6|行動:原來還能這麼做

第三章 奇妙的創新

1|結網:千門萬戶次第開
2|建構:一本好書就是一次展覽
3|怪談:意料之外,都在情理之中
4|設定:我們來假設一下
5|遷移:我找到了!Eureka!
6|追光:閃電劃過夜空

第四章 極致的體驗

1|情感:今晚月色真美
2|趣味:興致勃勃,嚴肅認真
3|快意:仰天大笑出門去
4|苦痛:總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
5|角色:我的頭腦特工隊
6|文心:就是這個感覺

後記
繁體書目對照表
參考資料

看更多

前言

為了寫這本《閱讀的方法》,我其實準備了很多年。

但真的到了下筆的時候,有朋友嚇唬我說:「你這書恐怕沒人看。」

「為什麼?」

「你想啊,如果一個人連閱讀的方法都沒掌握,他怎麼能讀完這本《閱讀的方法》呢?」

這當然是個玩笑。但是我懂他背後的意思:閱讀真的需要方法嗎?

這倒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

說到底,求知是人的一種本能。大腦和身體一樣,都有飢渴的時候,都需要新鮮的養分,和滑雪、開車不同,閱讀不需要先有方法才能行動。我見過愛讀書的人都是從橫衝直撞開始,抓到什麼讀什麼,在興趣和問題中不斷衝浪,直到學業有成,也未必有什麼成型的讀書方法。

那閱讀真的不需要方法了嗎?

據說有人問過《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作者史蒂芬.柯維一個問題:「如果我不愛我的老婆了,我該怎麼辦?」

柯維說:「那你就愛她吧。」

這人說:「老師,你沒聽明白,我問的是我不愛我的老婆了,該怎麼辦。」

柯維說:「不是我沒聽明白,而是你沒聽明白。我是說,如果你不愛她了,那你就去愛她吧。」

類似的話,我聽過好多次。我有一位朋友是個英語老師,有學生問他背單字有什麼好方法,他說:「就是你願意去背啊!」有人問自己的主管,怎麼樣才能開會不遲到,主管說:「就是你堅決不遲到啊!」還有人問,怎麼樣才能做到以誠待人。我在一部話劇的臺詞裡找到了答案:「沒有任何道路通向真誠,真誠本身就是道路。」至今,這句話還貼在我辦公室的牆上。

很多事情都是這樣:行動本身就是方法。

這本《閱讀的方法》不想跟你講任何大道理,它只有一個目的:讓你願意拿起書來,開始讀。

 

閱讀的方法,本來有兩條路。

一條路,是對書負責,也就是教你如何高效率地把一本書喝乾榨淨。

如果你是要應對升學考試,或者是要學習某些專業知識,這類方法確實有用。市面上有很多講這類方法的書,中國古代也有很多這樣的實踐。比如明朝的張溥,讀一本書,先抄一遍,再高聲朗讀一遍,然後把抄的紙燒掉,再重新抄,重新朗讀,重新燒,這樣大約七八遍就可以背誦,這就是所謂「七焚讀書法」。

不過,我要提醒的是:這樣讀書,需要極強的目標感和極大的心力支撐。經歷過高考的人,都知道其中滋味。

我高考結束的那天,親眼見到一位同學把自己桌上的、抽屜裡的書整整齊齊地收拾好,拿到操場上一把火燒掉了。他說:「這輩子,我再也不碰書了。」我完全理解他那一刻的感受。後來這些年,我又遇到過很多有學位、有知識,但就是堅決不讀一本「無用」之書的人。有一次,我和一位學者聊起這個現象,他歎氣,說了一句很重的話:「厭學,是心靈的癌症。」

不管多有效的「讀書方法」,如果只顧對書負責,而不管人的感受,最終導致一個人厭學,那一定是得不償失的。

而你眼前這本《閱讀的方法》則相信另一條路:對自己負責。所有的方法,都是相對於目標而言的。這本書只有一個目標:讓你樂於閱讀。所以,與其說它是「閱讀的方法」,不如說它是「愛上閱讀的方法」。

愛上閱讀的方法說來也簡單,就是:一個段落不喜歡,就跳過去;一本書不喜歡,就換一本。就像一個闖進遊樂場的孩子,奔跑撒野,輾轉於個個項目之間,碰到不感興趣的,轉頭就走;遇到喜愛的,就玩個不亦樂乎,單純享受玩耍帶來的快樂。這個過程中,唯一需要護持的,只有心頭那一盞燈火:能持續覺察到閱讀帶來的樂趣,以及閱讀對自我心性的增進。

我知道,這種讀書的主張不太符合社會通行的觀念。

關於讀書,有很多聽起來很有道理的「清規戒律」:要讀經典、要讀原著、要逐字閱讀、要精讀、要結構化閱讀、要做筆記⋯⋯說這些「要」的人,都是好意。他們把書看成了一座高聳入雲的山,把讀書看成了步步登高的朝聖,知其路途艱辛,所以生怕我們行差踏錯,誤入歧途。但你有沒有想過,書籍的世界,其實並不是一座山,而是一張網?山,需要費力地攀爬,而網,允許我們愉快地從一個節點跳到另外一個節點;山,有從低到高的次序,而網,處處相通,沒有前後高低之分,只要你願意,任何一條路都可抵達終點;山,只有一個頂點,而網,每一個節點都有變成樞紐的可能。

舉一個我自己的例子。上初中的時候,我家書架上有一本《演員的自我修養》。繁體字、豎排版,我看不懂,但是這書名讓我覺得演員這個職業很高級,所以報名參加了學校排練的話劇。因為成了演員,我莫名其妙地找來了一本《悲劇心理學》,看了幾頁,沒意思便扔下了。但是透過這本書,我知道了作者朱光潛是我的安徽老鄉,所以又借了他寫的《西方美學史》來看。當然,還是看不懂又扔下。但我從中知道了幾位古希臘哲學家的名字,尤其覺得柏拉圖的「洞穴比喻」很有意思,於是將它寫進了一篇作文,受到了表揚。既然受到了表揚,我覺得自己也不好意思不學點哲學,於是就⋯⋯這麼一路滑到了今天。

這段看上去都不能被稱為「閱讀」的閱讀經歷,既沒恆心,也沒有系統,既沒有循序漸進,也沒有切實的收穫,幾乎犯了所有讀書方法論的大忌。

但是那又怎樣呢?回頭來看,這個過程中的每一本書都沒有辜負我。它們從不逼我讀完,也從不問我要什麼心得,它們只是一站站地接力把我送到下一本書的面前。其中有很多知識的觸角,像一顆顆暫不發芽的種子一樣蟄伏著,在後來的日子裡偶爾鑽出地面。很多年之後,我才知道自己早已深受其惠。

對書負責的方法,常常把人當作一個空碗,等著書往裡面注入知識的甘露,要求人必須涓滴不漏地接受它、消化它。而對人負責的方法,更注重人的感受。它相信,人的心靈有無限擴展的可能性,只要一直保持讀的「意願」,總會由一個興趣催生出無數興趣,由一個問題帶來無數問題,無休無止、無窮無盡。

一個願意在書籍世界流連的閱讀者,他的任何行動都會觸發意外的相遇;遲早有一束微光會照亮他,讓他「突然淪陷」。他此後的一生,既能享受閱讀的快樂,又能得到閱讀的回報。閱讀將成為與他終身相伴的習慣。

 

被興趣引導的閱讀生活,是什麼樣的?

我自己從事知識服務行業,日常工作寫稿,要看很多書。我每天都會閱讀的是電子書,而且是在一個三十四英寸的電子閱讀器上看電子書。為什麼用這麼大的螢幕?因為一個畫面鋪滿三千字,我可以將一眼看過去捕捉到的資訊最大化。一本十萬字的書,按三十幾下鍵盤就瀏覽完了。所以,我日常瀏覽書的速度非常快,一天至少兩本。你可能會說,這樣生吞活剝,也就是翻翻而已,這不是鬧著玩嗎?你說得對,確實是翻翻而已,也確實是玩,我可以沒有任何負擔地找自己喜歡的書。但這麼「玩」的人其實挺多的。

比如,傳播學家馬素.麥克魯漢,西方世界公認的博學大神。他說自己買書,進到書店,拿起一本,直接翻到第六十九頁,這一頁寫得好他就買,寫得不好就放棄。

麥克魯漢還有一種「玩法」就更駭人聽聞了——翻開書,唯讀右半邊。這樣讀下來,速度快了一倍,但是資訊丟失不會超過一○%,所以還是很划算。這是高人手段,我承認自己做不到。但麥克魯漢還是給了我們一個重要的啟發:讀書如交友。

一個萍水相逢的人,我們沒有必要把他從頭看到腳;只憑第一印象,甚至只憑心情,就可以決定要不要和他深交。稍一接觸,發現他在人品上有瑕疵,就可以果斷放棄與他的交往。反過來,即使和一個人沒有深交,也不妨礙我們從他那裡獲取幫助,或者與其建立合作。這都是交朋友的常態。為什麼讀書就不能這麼做呢?

我每天快速瀏覽電子書,就相當於參加各種社交活動,見形形色色的人。過程中當然會碰到值得細讀的書,那就標記一下,買一本紙質書放到書架上。

如果正好有問題要請教它,那我就讀起來,覺得不錯,還會做一些摘錄和筆記。每年我這樣精讀的書,至少有十本。但這都是因為水到渠成的緣分,而不是因為任何壓力。就像跟一個朋友,交情到了必須深聊一次才行的地步,那就乘興而去,興盡而返啊!紙質書讀完,如果覺得價值很高,我通常會再買幾本送人。就像遇到一個有價值的新朋友,我會把他介紹進已有的朋友圈子。

世上有無數的書,世上也有無數的人。用擇友而交的方法擇書而讀,有何不可?

 

當然,聽我說到這,你可能會覺得壓力好大:為了讀到一本好書,花的時間也太多了吧?

前面說了:不要低估人的心靈。這裡我要再補充一句:也不要低估書的魅力。

一個文明想要存續,就必須像一個強悍的物種那樣,有能力避開進化剪刀,把自己的基因傳遞下去。知識就是文明的基因,書籍則是基因的載體。每一個寫書的人,都要力爭把書寫得好看、易懂,讓我們讀者能夠愉快地接受。這是文明賦予他的責任。有的書寫得不好看但又很重要,怎麼辦?放心,自有人會去做形形色色的解釋、普及和轉述的工作,接力完成傳遞文明的使命。

書籍世界其實不是什麼莊嚴的藏寶聖山,而是一處繁華的鬧市。個個店鋪的主人都在挖空心思吸引我們進去、逗留、成交,所以,我們讀者在這鬧市上走來走去,哪怕目光游移、心不在焉也無妨。在逛街的時候,吸引我們注意、攔住我們腳步的責任, 難道不是商家的嗎?讀書人已經來了此地,還逗留了足夠多的時間, 居然空手而回——一個有自尊心的商家絕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更何況是一個流傳了數千年的強大文明呢?

都說書籍是人類精神的結晶,對它的價值和魅力,我們也要有基本的信心。「開卷有益」不是一句空話,那是一個文明對其傳承者的基本承諾。只要保持興趣的火苗不滅,愛上閱讀這件事就必然會發生。

這種讀書方法,中國古代早就有人嘗試過。誰?陶淵明。

陶淵明說自己「好讀書,不求甚解」。這句話其實一直沒有被真正認可,「不求甚解」四個字成了貶義詞。但是別忘了,陶淵明緊接著還說了一句話:「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每當對書中內容有所領會的時候,就會高興得連飯也忘了吃。精彩的文明從來不會讓我們失望。只要「好讀書」,即使「不求甚解」,也終會有「欣然忘食」的極樂一刻。

 

「愛上閱讀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因為興趣,所以行動。那就不妨再追問一層:我們為什麼要讀書?

一種回答是:書那麼厲害,你憑什麼不讀?

所謂「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本質上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但事實上,讀書只是我們提升心智的方式之一,並不高人一等。人類歷史上,有大量傑出人物是不讀書的。劉邦不讀書,禪宗六祖慧能幾乎不識字,蘇格拉底甚至反對寫書,我還見過很多不讀書但深明事理的人,不讀書不妨礙他們做出貢獻,成就自己。

另一種回答則是:讀書可以換取利益啊。

最典型的就是相傳由宋真宗寫的那篇《勸學詩》:「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安房不用架高梁,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有女顏如玉;出門莫恨無隨從,書中車馬多如簇。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這就是赤裸裸的利誘了。

上面兩種回答,一種是威逼,一種是利誘。它們都能為我們提供閱讀的動力,但這種動力很難持久。

那閱讀的動力還能從哪裡獲得呢?

在阿蘭.德波頓的《藝術的慰藉》裡,我看到了一個有趣的視角。德波頓在這本書第一頁就誇下海口,說他要解決一個大問題: 藝術有什麼用?

藝術能有什麼用呢?這麼問好像就已經唐突了藝術。那麼多藝術家都愛說:為了藝術而藝術,但他說,藝術不僅有用,還要把藝術視為工具。

德波頓的論證是:做為人類,我們有很多想做的事情,但由於我們身體構造上的不足,必須借助工具。我們需要切割,但缺乏這樣的能力,所以必須發明刀子;我們遠行時需要攜帶水,但缺乏這樣的能力,所以必須發明瓶子。

不僅身體,人類的心智也有不足,也需要用工具來彌補。比如,人的記憶力有限,必須借助繪畫幫我們留住最美好的瞬間;再比如,人的思維經常失之瑣碎,必須借助雄偉的建築物讓自己感受到莊嚴。所以,藝術和其他工具一樣,都是用來彌補不足的,好讓我們成為更健全的人。

這個角度很開腦洞。

通常,我們都把現在這個「我」看成行動的主體,世間的一切不過是「我」達成目標的工具。在這個意義上,讀書是為了對外獲取資源,把現在這個「我」養得更強大。

但是按照德波頓的視角,現在這個「我」,距離那個本該如此的、最終完成的「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我們這一生的努力,不過就是奮力前行,爬到終點,揭開那張命運的底牌看看:「我」本來應該是什麼樣子?

這個視角也可以用來回答:為什麼我們要閱讀?

因為我們生在文明之中,文明對我們有一個承諾:一個更好的、心智更健全的、認知更完善的未來之「我」正在前方等待著。那是「我」應得的、本該如此的、命中註定的。透過各種路徑,「我」一定有辦法抵達它。閱讀只不過是其中最便宜、最易得、最豐富的一條路。我必須承認,這個角度對我很有說服力。仔細揣摩愛讀書的人的內心,你會發現這是很多人愛上閱讀的理由:在人世間走這一遭, 如果不能知道自己本來應該成為什麼樣子,哪能甘心?

 

擺在你面前的這本《閱讀的方法》,看起來還是滿厚的。所以,我設計了一個「隨機漫步」的結構,來減輕你的壓力:一共二十四篇內容,每一篇你都可以在二十分鐘之內讀完,每一篇都呈現了書籍造福我們的一種方式。你可以隨便挑選其中一篇去讀,如果覺得興致未減,也可以隨意跳躍到其他章節。整本書,你既可以一次讀完,也可以隨時再次光臨。

我期待這樣的結構設計能充分展現對你的尊重。一本好書應該像一位溫潤的戀人,你若不找他,他就不煩你;你若去找他,他也有豐富的內在可供探尋。

二十四篇內容,我把它們分成了四個章節。

第一章,「強勁的大腦」——你會看到一代代寫書的人,把人類文明的精華雕琢成一顆顆璀璨的寶石,等著你去發現。當你和它們相遇,「推理」「轉念」「抽象」「凝結」「俯瞰」「選擇」這六個章節的內容便會成為你的工具,幫助你提升思維,去把握這複雜世界的底層邏輯。

第二章,「遙遠的地方」——遠方的景色總能滌蕩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從日常生活的瑣碎中抽離出來,感受大自然的美妙。讀書,也是我們看見遠方的一種方式。「風物」「棋局」「窺視」「他顧」「意義」「行動」六篇,將會向你展示「紙上臥遊」能看到的六種風景,讓你感受到生活在別處的樂趣。

第三章,「奇妙的創新」——做為喜新厭舊的動物,我們常因創新而感到興奮。那麼多寫書人探索出來的六種創新方式:「結網」「建構」「怪談」「設定」「遷移」「追光」,也許能啟發你在自己的領域裡做出改變。

第四章,「極致的體驗」——影像時代,我們總是小看文字的力量。但如果翻開書,你會發現裡面有很多古已有之的體驗,比如「情感」「趣味」「快意」「苦痛」「角色」「文心」。你在書裡獲得的,絲毫不比透過其他媒介獲得的差,甚至別有一番獨特的滋味,讓你細細品味。

這四個章節從「內」「外」「新」「舊」四個方向帶領你探索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至於二十四篇內文,則是在探索過程中發生的二十四個「心靈事件」。

相信我。每一章的道路上,你都會有奇遇。

看更多

試閱

第四章 極致的體驗

我還有一個夢想,終有一天,我可以遍歷人世間極致的體驗。

我知道,與現實世界相比,那些從書中獲得的體驗,總是別有一番滋味。

我能否從自身的渺小中脫身出來,體驗全人類共通的情感?

我能否快速進入心流狀態,一臉神往地走近一種趣味?

我能否將現實中積累的情緒釋放出來,快意地高呼一聲「過癮」?

我能否透過體會先賢在苦痛中的感受與行動,重塑個體的尊嚴?

我能否把各種角色請進頭腦,以豐富自己的人格?

我能否分辨文心造境的幽微妙處,創建屬於自己的小世界?

 

1|情感:今晚月色真美

「有些人能感受雨,而其他人只是被淋濕。」——(美)羅傑.米勒

 

前面三章,無論是強勁的大腦、遙遠的地方,還是奇妙的創新,我們更多的是在探討如何透過閱讀完善我們的理性,最後一章,我們就來看看閱讀是如何豐沛我們的感性和體驗的。

與理性相比,感性之於人更像是底層的作業系統。就像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所說的那樣:「人類的理性其實非常依賴複雜的情感,因為只有當充滿情緒的大腦運作順暢時,理性才得以運轉」。

 

悲歡可以相通嗎

說到情感,大多數人都認為這是個人的事情,除了至親至近之人,別人的喜怒哀樂與我們都不相關。正如魯迅所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

 

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間隔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魯迅《而已集》

 

做為一個情感沒那麼細膩的人,我一直也是這麼認為的,直到上大學時,偶然讀到了蒲松齡的一首詩。在蒲松齡生命的最後幾年,與他恩愛了一輩子的妻子劉氏先他而去。有一次,他來到亡妻的墓前,寫下了一首詩。

 

野有霜枯草,谷有長流川;

草枯春復生,川流逝不還。

朱光如石火,桃杏忽已殘;

登壟見殯宮,叢柏翳新阡。

欲喚墓中人,班荊訴煩冤;

百扣不一應,淚下如流泉。

汝墳即我墳,胡乃著先鞭!

只此眼前別,沉痛摧心肝。

——(清)蒲松齡《過墓作》

 

我還記得,讀到這首詩的時候,是一個傍晚。我一個人在宿舍裡反覆吟味詩意,哭得不能自持。尤其是這句:「欲喚墓中人,班荊訴煩冤;百扣不一應,淚下如流泉。」

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體會到,什麼是天人永隔帶來的巨大悲傷;也是我第一次知道,一個人向已逝的摯愛親人發出的呼喊,這麼微弱,但又這麼有力量。

事後回想,當時我連女朋友都沒有,怎麼會被亡妻之痛勾出這麼大的悲情呢?答案只能是:這實在是人之常情,是每個人都最容易被觸動的情感軟肋。年齡不同,經歷不同,處境不同,都沒有妨礙到這份悲痛在幾百年之後瞬間擊中我。人的悲歡何止是能相通!

一八二三年,七十四歲的德國大文豪歌德愛上了十九歲的烏爾莉克。彷彿枯木逢春,老頭兒歌德突然像男孩一樣陷入愛情的狂熱。他請求一位公爵代自己向烏爾莉克求婚,然而得到的回答只是拖延和推諉。他非常痛苦,寫下了晚年最負盛名的愛情詩篇《瑪麗恩巴德悲歌》。

 

在這花期已過的今天,我如何期望和她再見?

天堂和地獄都張開大口,我心潮翻湧左右為難!

純潔的心裡鼓湧著追求,人帶著感激甘心俯首向那陌生的至上至潔,要把那未知的永恆參透:這就是信仰!站在她跟前,我也有這種至幸的感受。

——(德)歌德《瑪麗恩巴德悲歌》,轉引自《人類群星閃耀時》

 

茨威格在《人類群星閃耀時》中記下了這個文學史上閃閃發光的時刻。

從德文翻譯過來的詩,我其實也看不出什麼好。但是我知道,「花期已過」「天堂」「地獄」「純潔」「永恆」這類字眼,會打通所有讀者的悲歡,讓我們在感受這份愛情之熾烈的同時,忘記雙方年齡的懸殊。這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這場不倫之戀。

我有一個慈悲的想法:這首詩的價值,不在於文學性,而在於自此以後,世間每一個愛上少女的老頭兒,只要知道這首詩,內心就不會覺得自己那麼不堪了。

好文字不僅能創造情感表達的新形式,還能讓人從自身的渺小中脫身出來,讓讀到它的人,都能感同身受。

 

冰山下的洶湧

我曾經問過作家周曉楓:「你見過的最好的情感表達文字是什麼?」她說:「文無第一,哪有什麼最好?不過,所有好的情感表達文字都有一個特點—運用字詞簡單,表達感情克制,冰山下的洶湧,安靜的絕望。」說罷,她給我看了一段聖修伯里的《小王子》的內容。

 

當他最後一次給花兒澆水,準備給她蓋上罩子的時候,他只覺得想哭。

「再見啦,」他對花兒說。 可是她沒有回答。「再見啦,」他又說了一遍。

花兒咳嗽起來。但不是由於感冒。「我以前太傻了,」她終於開口了,「請你原諒我。但願你能幸福。」他感到吃驚的是,居然沒有一聲責備。他舉著罩子,茫然不知所措地站在那兒。他不懂這般恬淡的柔情。

「是的,我愛你,」花兒對他說,「但由於我的過錯,你一點兒也沒領會。這沒什麼要緊。不過你也和我一樣傻。但願你能幸福⋯⋯把這罩子放在一邊吧,我用不著它了。」

「可是風⋯⋯」「我並不是那麼容易感冒的⋯⋯夜晚的新鮮空氣對我有好處。我是一朵花兒。」「可是那些蟲子和野獸⋯⋯」

「我既然想認識蝴蝶,就應該受得了兩三條毛蟲。我覺得這樣挺好。要不然有誰來看我呢?你,你到時候已經走得遠遠的了。至於野獸,我根本不怕。我也有爪子。」

說著,她天真地讓他看那四根刺。

隨後她又說:「別磨磨蹭蹭的,讓人心煩。你已經決定要走了。那就走吧。」 因為她不願意讓他看見自己流淚。她是一朵如此驕傲的花兒⋯⋯

——(法)聖修伯里《小王子》

 

這可能正是所有真實情感的原面目。它從來不是簡單直白的,而是一直在矛盾中翻滾,若隱若現、載浮載沉。只能等待作家用準確、有節制的筆法把它捕撈上來,固化為一段文字。

這讓我想起了我的同事、語言學者李倩做出的一段評價。她說,在描寫夫妻之間的思念上,中國文學的巔峰之作,其實是極其簡單的兩句話。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轉引自周勳初主編《唐人軼事彙編》

 

寫下這兩句話的錢鏐,是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的國王。一個春意盎然的日子,他想念回娘家的王妃,寫下了這封書信。他很思念夫人,說田間小路上的花都開了,妳也該回家了吧?同時,他又強忍著思念,說妳別著急,可以一路看著路邊的花,慢慢回來和我相聚。

這個錢鏐,並不是李煜式的君王,而是個南征北戰的武人。換作其他武人出身的君王,想夫人了,要不派個士兵把她接回來,要不就寫「速歸!」但他不是。找到這種既熱烈又含蓄的表達方式,不容易。這是在說男女之間的感情和思念,在克制的筆法下,情緒盡現。而即便是在被很多讀書人視為禁區的性描寫方面,也有直白和節制兩種全然不同的寫法。

《西廂記》應該是中國古典文學中描寫情愛的頂峰之作了,但它最膾炙人口的句子,不過就是:「餓眼望將穿,饞口涎空咽,空著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當他臨去秋波那一轉。」詞句典雅談不上,還把愛情和更原始的食欲比擬在了一起。

更著名的一段,出現在《西廂記》第四本第一折,寫到張生和鶯鶯的雲雨幽會,用詞異常膽大,被人斥為「濃鹽赤醬」。

 

我這裡軟玉溫香抱滿懷,

呀!阮肇到天臺。

春至人間花弄色,

將柳腰款擺,花心輕拆,露滴牡丹開。

但蘸著些兒麻上來,

魚水得和諧,

嫩蕊嬌香蝶恣采。

半推半就,又驚又愛,

檀口揾香腮。

——(元)王實甫《西廂記》

 

當然,中國古典文學中,很乾淨地描寫情愛的文字也不是沒有,但往往還是關起門來的閨房之樂。那麼再來看看老舍先生的《駱駝祥子》中,關於虎妞和祥子的一段。

 

屋內滅了燈。天上很黑。不時有一兩個星刺入了銀河,或劃進黑暗中,帶著發紅或發白的光尾,輕飄的或硬挺的,直墜或橫掃著,有時也點動著,顫抖著,給天上一些光熱的動盪,給黑暗一些閃爍的爆裂。有時一兩個星,有時好幾個星,同時飛落,使靜寂的秋空微顫,使萬星一時迷亂起來。有時一個單獨的巨星橫刺入天角,光尾極長,放射著星花;紅,漸黃;在最後的挺進,忽然狂悅似的把天角照白了一條,好像刺開萬重的黑暗,透進並逗留一些乳白的光。餘光散盡,黑暗似晃動了幾下,又包合起來,靜靜懶懶的群星又復了原位,在秋風上微笑。

——老舍《駱駝祥子》

 

我第一次讀《駱駝祥子》的時候,竟然都沒有發現這段是性描寫,重讀時才恍然大悟。這樣的描寫,沒有半遮半掩,也沒有故意衝撞,把「雪夜閉門讀禁書」變成了「推窗見景境自來」,寫得坦然、節制而又絢爛。

閱讀之所以能提升人的心性,不就是因為那些好文字能把心底事寫成人間事,把人間事寫成宇宙洪荒中發生的普普通通的事嗎?

作家賈行家講過汪曾祺晚年的一個變化。

汪曾祺在去世前的幾年,大概一九九○年以後,寫了很多篇題材「尷尬」的小說。比如,「一九九二年的《尷尬》寫的是中年農業科學家奇怪的出軌,一九九三年的《小姨娘》寫的是未成年人的性行為,一九九四年的《辜家豆腐店的女兒》、一九九五年的《鹿井丹泉》《窺浴》《薛大娘》《釣魚巷》以及一九九六年的《小孃孃》,寫了包括拉皮條、亂倫在內的各種各樣的禁忌的性話題」。這些篇目很少被選入汪曾祺的文集。「不知道他當年的編輯會不會無所適從:這位老先生怎麼老了老了,倒開始寫這些了?」

賈行家的理解是:「因為這是人性中的東西,它們當然也要構成生命的事件,而且是最底層的事件,這些事件總是被掩蓋、被壓抑、被無視,最後就用最變態的方式爆發,也就構成了更大的悲劇。而他寫的這些性問題,在道德和倫理上很模糊,可是寫出來了一種美,一種有生命力的掙扎感,所以這些故事是值得寫的。可能正是因為他老了,德高望重,也覺得自己來日無多,才迫切地想要去做這件事:至少在故事裡,把人性解放出來。」因此,汪曾祺才自稱是「中國式的抒情的人道主義者」。把私人情感從個體的肉身中抽離出來,讓它曝光,讓它脫敏,讓它被精準地表達,進而成為公共認知的正常部分,這是很多代作家努力的方向。

有一個很著名的故事:日本作家夏目漱石還是英語老師的時候,曾問學生「I love you」該如何翻譯。有學生翻譯為「我愛你」。夏目漱石說:「日本人是不會把『我愛你』掛在嘴邊的,不如譯成『今晚月色真美』。」

「今晚月色真美」,這是文字進化的一個隱喻。愛在心頭,不如月在樹梢頭。

因為天上一輪月,人人看得見。

 

消失的灞橋和月臺

為什麼要透過閱讀來體驗情感?

過去的人,是為了在書裡找到更精確的情感表達方式。而我們這代人,又多了一個理由:有些情感,在現實中已經找不到載體了,必須到書裡才能重尋舊夢。比如離別之情。

在古人那裡,離別是最傷情的場合,所以出現了大量的詩文:「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等等。但是,情感不能以虛浮的方式存在。每一種情感,往往都要附麗於特定的場景符號。比如在唐朝,人們若是從長安城送別友人,通常會送到城郊的灞橋。灞橋旁邊遍植柳樹,「柳」諧音為「留」,所以,在灞橋邊置酒送客,同時折柳相贈,就成了通行的送別儀式。李白說,「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就出典於此。

後來,送別改到了火車站,所以,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的文學作品,又留下了大量關於「月臺」的段落。比如朱自清的《背影》。

但是今天呢?因為網路的存在,每個人都以帳號的方式生存於虛擬空間,即便萬里之遙,也可以瞬間面晤。柳枝不再代表不捨。坐高鐵的時候,連月臺票都買不著了;上了火車,若還是想念,就接著用通訊軟體聊。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說,人不再分成「眼前的人」和「離別的人」,而是分成「通訊錄裡有的人」和「不認識的人」。那離別之情會不會消失呢?不會。那是人類永遠也不會癒合的傷口。

 

早上,我起來煮咖啡,她還沒睡醒。我洗了澡,刮了鬍子,穿上衣服。接著她起床。我們一起吃了早餐,我叫了一輛計程車,把她的過夜箱拎下臺階。

我們互道再見。我看著計程車駛離視線。我沿臺階而上,走進臥室,把床重新鋪好。在一個枕頭上有一根黑色長髮,我的心窩沉著一大坨重鉛。

法國人有句話形容那種感覺,這些混蛋在每件事情上都有句諺語,而且永遠是對的。

告別,就是死去一點點。

——(美)雷蒙德.錢德勒《漫長的告別》

 

沒有了灞橋柳色,沒有了月臺送別,作家還能用文字再造一些全新的場景。比如席慕蓉的《渡口》。後來,這首詩被改編成了歌曲,最著名的版本是蔡琴唱的。每次前奏響起,我都會心口一緊,雖然並不知道在惜別何人。

 

讓我與你握別/

再輕輕抽出我的手知道思念從此生根/

浮雲白日 山川莊嚴溫柔讓我與你握別/

再輕輕抽出我的手/

華年從此停頓/

熱淚在心中匯成河流/

是那樣萬般無奈的凝視/

渡口旁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花/

就把祝福別在襟上吧/

而明日/

明日又隔天涯

——席慕蓉《渡口》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九五四年,一位生物學家從美國康乃狄克的海邊挖來一些牡蠣,養在了千里之外芝加哥的一個地下室。他是一個生物節律研究者,知道牡蠣會隨著潮水的漲落而起居。很快,他發現這批牡蠣的生活節律產生了變化。但奇怪的是,這種節律不符合科學所知的任何一個地方的潮汐表。經過反覆計算,這位生物學家突然意識到:這就是芝加哥的潮汐表。雖然芝加哥沒有海,但是牡蠣有能力想像此地就是一片大海,並隨著大海的節律生活。

我看到這個故事之後,跟一位同事感慨:一個人要是不能透過讀書擁有想像力,不能讓自己內心的節律隨著人類共通的情感而律動,不能活成一個超越自己生命的存在,他還不如一個牡蠣呢。

 

書單

你可以在這些書中體驗人類相通的情感:

《孤獨傳:一種現代情感的歷史》

(英)費伊.邦德.艾伯蒂,張暢譯,譯林出版社二○二一年版。

《刀尖上的舞蹈》

(俄)瑪麗娜.茨維塔耶娃,蘇杭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二○一三年版。

《沈從文經典名作》

沈從文,上海三聯書店二○二○年版。

《蔣勳說紅樓夢》

蔣勳,中信出版集團二○一七年版。

《春牧場》

李娟,中信出版集團二○一七年版。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